第四百五十八章 結黨
“就是結黨!”
桑晚瑾回過神來,一時間久久不語。
她發現,無論那群士子,還是士族,包括揚州本地官吏,與薛喜山都有著難言的默契,他們身上都有個不同于荊州官員的氣質,那就是圓融,但同樣也少了幾分荊州官員的銳氣和鋒芒。
可無路如何,這群人同進同退,默契無比,這就是典型的相互掩護。
“沒想到這么早,就有黨爭了,雖然只是個苗頭,卻也不是什么好現象。”
桑晚瑾嘆息。
這種結黨與朝堂中世家之間的默契不同,世家之間雖然默契,但各有利益糾紛,和一點結黨營私,那后果更不同了。
尤其是隨著科舉的不斷舉行,將來這天下的士子,可能都逃不出這群朝臣的掌心。
“以后再解決,問題不大。”
不過仔細思索后,桑晚瑾又松了口氣,她覺得是自己太緊張了,就目前而言,朝堂上下,包括薛喜山自己,估計都想不到更多,他們只是暫時因為利益聚合
畢竟,科舉還沒徹底盛行,而且雖然科舉在進行,舉薦也沒有摒棄,真有良才,舉薦也可。
所以,對于黨爭,目前處理還過早,眼下最要緊的是迫使各地的世家妥協。
念及至此,她拿出小本本,將此事記下,免得忘了,這才松了口氣。
“自己嚇自己要不得啊。”
她輕笑,發現最近自己越來越謹慎,而且想的越來越多。
“我這有點不對勁,我為何要這么喜歡多管閑事,這該是晉恒操心的。”
她嘆息,不敢再想下去。
呼了口氣,很快,桑晚瑾便安歇下來。
沒多久,晉恒與馮源等人回來了,眾人心情都談不上好,臉色略顯凝重,而后便在廳堂直接議事。
桑晚瑾驚訝,也忍不住走了過去,道:“你們一個個的臉色不對啊,這是怎么了?”
“薛喜山不對勁。”
王琦皺眉,懊惱地道:“剛我沒注意,隨口問了句那個瑯琊王家小子,他小叔住哪,結果他說在一個莊子里。”
后來我一想不對,感覺應該不是莊子,而是塢堡。
“也就是說,揚州塢堡沒拆?”
桑晚瑾皺眉。
“就算拆,也不拆太多。”
晉恒說著幽幽道:“實際上我一進門就察覺到了,王氏,張氏,韋氏,宋氏這些可都是望族,整個江南,以往都是他們說的算。”
“其實有點氏族在也沒什么。”
桑晚瑾輕笑著安慰。
馮源見此,一臉驚愕,就是路千山等人也是一臉不可思議,仿佛聽到什么不可思議的話。
要知道,主張打壓世家的,可就是你啊,這話你怎么說得出口!
“你們別這么看我,我說的是實話!”
桑晚瑾無語,沒好氣地道:“你們看荊州,我雖然殺了不少,可余下的也還有很多,我不都沒動嗎,只是讓他們放出人口土地而已。”
“世家不是壞事,他們有學識,有見識,懂規矩,知禮節,這也是好的一面,只是他們不該以為這天下就是他們的,除了他們,其他人就該天生低他們一頭。”
“只要他們思想轉變過來,知道為社稷分憂,為百姓服務,豈不是更好嗎?治理天下不是一個人的事,國家想要強盛,也不是靠幾個人能行,要所有人共同努力,只是眼下這些世家心術不正,想的只是舞權弄私,欺壓百姓。”
“若非如此,我怎會針對他們,其實貪欲無可避免,就如同世家想要更多的錢糧,本身無錯,可他們本身有本錢,卻不思賦稅,不思開荒,反而欺壓良善,侵占百姓,這就讓人無法忍受,我不是看不慣世家,只是看不慣他們違法。”
桑晚瑾說著,嘆息一聲,也是一臉無奈。
其實世家跟后世的資本家很像,實際性子也差不多,不同的是這群資本家比后世更可惡,他們不講其他人當人看,不僅如此,更是組成一個自己的圈子,無度索取。
“說的也是。”
馮源等人若有所思。
倒是桑晚瑾有些驚訝地看下晉恒道:“你怎么察覺到薛喜山不對勁的?”
“感覺,我和馮將軍來過揚州城,以前揚州城什么樣,都清楚的很,這短短一年不到的時間,不可能經營成這樣。”
晉恒嘆息。
馮源也忙不迭的點頭道:“確實如此,懷王在揚州,征募流民,威逼世家,迫使整個揚州一直動亂,就算平定了,百姓恢復生產已經不易,不可能這么井井有條,而且進城后我發現,路上連牛車都沒見到多少,反倒是馬車,比荊州多太多。”
這就很不正常了,畢竟這年頭馬匹十分珍貴,哪怕是東盛朝廷那么多軍隊,騎兵數量加起來也不過三四萬,這不是因為人手不夠,而是馬匹不夠。
東盛有馬場,但產出的馬不夠強壯,而且發展也緩慢,更多的都是從北昭買。
相對而言,如今用的更多的是牛,牛車雖然速度不快,但拉的東西多,農忙時還能下地干活。
這年頭是禁止殺牛的,除非老死,而且牛也稀少,一般好幾戶才能共用一頭。
可偏偏揚州這里,馬比牛車多,這就離譜了。
“看來,還是我知道的最遲。”
王琦見此,有些嘆氣,玩心眼他輸了,若非之前小伙伴說漏了嘴,他到現在都不會察覺。
“慢慢學,別急。”
桑晚瑾輕笑,說著皺眉道:“雖然知道薛喜山辦事不力,可就這么處置,也有些不妥。”
“無妨,我有計較,先看看吧。”
晉恒點頭,而后看下馮源等人道:“明日,你們暗中提點他一下試試,若是他不知悔改,再做計較。”
“是。”
馮源點頭。
這也是應當的,他們如今都算是太子黨了,薛喜山能力還是不錯的,又跟著晉恒多年,自然不能就這么處置,能給一次機會也不錯。
桑晚瑾見此,也滿意地點頭。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何況就算要換掉薛喜山,今年也不可能,一切都要等明年科舉,在做觀察。
不過揚州乃是新政要地,早晚會重新處置。
王琦也明白這點,忍不住嘆道:“這揚州,真是水深的很,今天那群士子,也是一個個都難纏。”
“是啊,這些人比我當初可出息多了。”
路千山十分同意地點頭。
揚州物產豐富,雖然人口不多,但糧食產量豐富,這里的氏族過得自然無比滋潤。
就拿今日來說,就是桌上的美食,很多在京里都不易見到。
(https://www.dzxsw.cc/book/42649863/14134113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