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章 說服
桑晚瑾若有所思,許久才笑道:“話雖如此,但我此行,也是希望若有一日,真正改革時,還希望大人能上書,大人以為如何?”
“此事殿下應該找周大人才是,老臣何德何能。”
孔仁想也不想就直接拒絕了。
“沒孔大人支持,此事阻礙太多了。”
桑晚瑾輕笑,幽幽道:“新部門自然不會這么早,可如今也要開始準備了,此時,正需要如大人這般穩重之人,穩定朝中局勢。”
“殿下打算如何做?”
“由外而內,如今,幾支大軍,估計月余就會整合完畢,余下的唯有雍州兗州等地的司馬以及各郡縣的軍隊,還未安置,此事我想交由五兵尚書周大人辦,但他一人,難以維持局面,所以,才想著讓大人幫襯。”
桑晚瑾笑道。
實際上,她和晉恒這幾年都在對軍隊進行梳理,如今其他地方都差不多了,只是職權構架上,都沒太大動作,主要是因為兵部。
往后,她打算見兵部合并改組,然后從尚書省脫離,這就繞不開尚書令!
孔仁一聽,也明白了桑晚瑾的意思,想了想苦笑道:“殿下這是打算卸下微臣的胳膊,還要微臣親自動手啊!”
“大人嚴重了。”
桑晚瑾果斷搖頭,無奈道:“想必大人也知道如今軍隊改革,對于東盛的好處,除此外,往后一旦田地清查完,隨著番薯等作物在漚肥等各種手段之下增產,百姓們日子越來越好過,朝廷養軍隊的能力自然加強。”
“不錯,可這又如何?”
孔仁有些疑惑,不明白桑晚瑾為何說這些。
“一旦糧餉賦稅足夠供應,我和殿下打算,削減軍隊數量,同時,讓軍隊全年訓練,除了假期,余下時間,不是訓練就是作戰,而這些供應,都有國庫提供,唯有如此,才能保證軍隊的戰斗力,才能以一當十!”
桑晚瑾說著,又解釋了一番如何劃分戰區,如何組建全職軍隊,包括對軍戶的改革。
一旦這一套政令實行開來,軍隊就必須從朝廷的文官體系割裂,否則,會出現職務不明的意外情況。
孔仁見此,心頭沉默,許久才嘆息道:“如此,確實該分開。”
真這樣,那軍隊唯有分裂開來,才能更好的管理,也更讓人放心。
而說完這些,桑晚瑾又笑道:“另外,大人雖然少了兵部,卻也不是沒有收獲,工部如今不是就在大人職下嗎?除此外還有鹽鐵司。”
“……”
孔仁沉默,許久才搖頭道:“工部秘密太多,而且微臣有預感,無論工部還是度支部,要不了多久,估計也會改組,不僅如此,整個尚書府多半……”
這次,孔仁沒在藏著掖著,而是徹底道出了自己的顧慮。
說白了就是尚書省下轄這么多部門,權力太大了,他有預感,這些都保不住了。
“大人顧慮太多了。”
桑晚瑾搖頭,沒再細說。
“那娘娘能保證,你和殿下沒這想法嗎?”
孔仁挑眉。
“有!”
桑晚瑾見此,猶豫再三,還是直接道:“不瞞大人,在我和殿下想來,武有英武閣,針對對外戰事,除此外,對內也會如諸位大人商議,按道理,這與諸位并無沖突。”
“恩。”
孔仁點頭,而后道:“可將軍統帥數十萬大軍,若有一日,皇帝窮兵黷武,好大喜功,又該如何限制?”
“所以,英武閣諸位將軍,也會參與朝會,與諸位大人共同商議,他們只是在對外作戰上,免得出現外行指點內行。”
桑晚瑾提醒道。
孔仁恍然,笑道:“如此,老臣明白了。”
實際上這點很多大臣都有誤區,以為自己權利削弱了,皇帝可以為所欲為了,實際上并非如此,除非涉及謀反之類的,否則,英武閣負責作戰指揮,但這戰爭該不該打,還是由朝廷決定。
只是避免了,有大臣不想打,而皇帝想打時,結果無人可用,甚至連軍隊都指揮不動。
除此外,英武閣的出現也是為了保證軍隊不再受文官體系的腐蝕。
說明白這一點后,孔仁這次沒有再抗拒。
眼看孔仁態度有所松弛,桑晚瑾又道:“而且大人想必不知,在我和殿下的商議中,武有英武閣,文自然也有,這便是政事堂。”
“政事堂?”
孔仁一愣。
“不錯,所謂政事堂,便是各部尚書包括謀臣,參政議政之所,為國之大事,梳理脈絡,推陳出新,往后各地官員,一應命令,都會由政事堂發出。”
桑晚瑾悠悠開口,說出石破天驚的話來。
“恩?”
孔仁一愣,旋即驚呼道:“如此,這政事堂豈非如同朝會?”
“不錯,我將此命為小朝會,此處為專門輔助皇帝,處理政務之處。”
桑晚瑾點頭,這機構權利并不大,但卻十分重要。
按桑晚瑾的想法,孔仁乃是最好的人選了。
當然,政事堂雖然類似大明的內閣,但權利不可能會這么大,到時候只會削弱一部分,然后向清朝的軍機處靠攏。
孔仁聽完后,沉思許久,這才點頭道:“如此一來,倒也公平。”
“既然大人覺得可行,那之前英武閣之事,還希望大人能助殿下一臂之力。”
“好!”
孔仁點頭,而后苦笑道:“此事便依娘娘罷。”
“多謝大人抬舉。”
桑晚瑾輕笑,而后道:“另外,還有件小事,那邊是北方諸多世家,如今似乎還有些小動作,若是大人有意,不妨多加叮囑,免得到時鬧得腥風血雨。”
“恩。”
孔仁忙不迭的點頭,他知道,桑晚瑾說腥風血雨,那是真的腥風血雨,實際上,不用桑晚瑾多提,他也會做,畢竟真讓晉恒插手,那很多人都得哭了。
說完此事后,桑晚瑾隨后也沒提別的,而是閑話了幾句,便起身告辭了。
孔仁見此,也沒挽留。
這次事情有點大,他得好好想想。
而桑晚瑾在離開孔家后又去了一趟食味齋,之后才回到王府。
因為這次去孔家動靜不小,所以,很快不少大臣也得知了,對此,孔仁沒有透露太多,只是告誡不少人,往后小心點。
而就在從孔家回來的第二日,京報第一期,出版了,因為準備不足,此次販賣的對象除了京城以及京城周邊外,僅有南北有限的幾個州府才有,余下的地方,目前還沒有發到。
可饒是如此,當一大早上,從京城到各處官府,再到京中的不少茶樓,都開始販賣京報時,依舊掀起不小的動靜。
(https://www.dzxsw.cc/book/42649863/14134106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