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漸入佳境
因為《一萬個理由》寫得是失戀,再加上黃博那獨特的顏值,所以很快網(wǎng)上便流傳著,《一萬個理由》是黃博被甩了一萬次后,根據(jù)自身經(jīng)歷寫的歌。
因此很快這首歌便被無數(shù)年輕人奉為失戀神曲。
不時地便能在全國各地的校園里,聽到有學生在扯著五音不全的嗓子鬼哭狼嚎著。
說到這里,楊光都忍不住笑了。
“哈哈哈~現(xiàn)在黃博每每出去商演,底下都有一群小姑娘喊著‘博哥,別哭’!”
只見他樂呵呵道:
“還專門給他取了一個外號,叫“失戀王子”!”
當聽到這里,張牧都不禁有些無語了。
這不會是黑粉吧?
她們是想要黃博打一輩子光棍么?
在談笑了幾句之后,張牧算是對黃博這段時間有多火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
八月份的幾大音樂雜志封面,幾乎都是黃博,即便是在紙媒和互聯(lián)網(wǎng)上也總能看到黃博的消息。
在發(fā)歌半個月后,便成功登頂了各大電視臺的彩鈴歌曲下載排行榜。
即便拋開彩鈴業(yè)務不談,《一萬個理由》的唱片銷量也堪稱優(yōu)秀。
在楊光的運作之下,借用索尼的渠道,專輯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便被銷往全國各地。
不過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光是京津冀三地的銷量,便已經(jīng)達到了五萬以上。而盜版的銷量,最少是這個的十倍。
別看這個銷量貌似不多,但是在盜版橫行的今天,已經(jīng)算是一個非常好的數(shù)字了。
根據(jù)楊光的估計,《一萬個理由》最終的正版銷量估計能有45萬。當然,這將是長期銷售之后的數(shù)字。
不過因為借用的是索尼的渠道,所以最后能牧野唱片能分到手的只有150萬左右。
根據(jù)黃博和公司簽訂的合同,他可以從中分得五成,即75萬。
也就是說牧野唱片忙上忙下的辛苦了這么久,在唱片業(yè)務上才僅僅賺到了75萬的利潤。
這個數(shù)字雖然看似有些離譜,但是張牧和楊光自然沒有那么傻。
因為《一萬個理由》爆火之后,利潤真正的大頭還是在彩鈴業(yè)務上面。
雖然如今歌曲上線才不過一個月的時間,但是運營商那邊的分成便已經(jīng)有了213萬,幾乎是當初《月亮之上》的一倍。
再加上黃博因為歌曲走紅之后,幾乎是一月之間便達到了尋常二線歌手的高度,所以這商演邀約自然也就隨之而來。
就在張牧為曾離拍攝MV功夫,黃博幾乎跑遍了京津冀地區(qū)所有能接的場子,可以說是大撈了一筆。
所以在歌手經(jīng)紀業(yè)務上面,牧野唱片又賺了一筆。
張牧粗略的算了算,就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公司便入賬三百多萬,可以說是吃了個肚圓。
不過黃博也沒有吃虧,他零零碎碎的收入加起來,也差不多賺了將近百萬左右。
可以說黃博這一個月賺得錢,就比他前半輩子的總和還多。
所以從即便知道公司彩鈴業(yè)務是一塊肥肉,但是黃博卻沒有絲毫貪心不足的意思。
知進退,明得失。
這也是當初張牧最看重他的地方。
當然了,這也就是歌曲熱度正高的時候,牧野才會有這么多收益。等過段時間有新的彩鈴神曲出來了,利潤自然會掉下去。
并且黃博若是沒有新的作品來維持熱度,后面商演的收益也會越來越少。
所以張牧看完數(shù)據(jù)之后雖然高興,但還不至于忘乎所以。
尤其是當他看到后面幾份文件之后,臉上更是不由露出了一絲無奈之色,今年的華語樂壇實在有些恐怖。
“華語流行音樂榜:
1.東風破——周杰輪
2.遇見——孫燕孜
3.離歌——信樂團
4.暗香——沙保亮
5. super star——S.H.E
6.遺失的美好——張韶晗
7.十年——陳亦迅
8.晴天——周杰輪
9.癡心絕對——李圣捷
10.一萬個理由——黃博”
當看見各大平臺的榜單都大同小異,有些甚至沒有將《一萬個理由》列入其中后,張牧不由無奈的搖了搖頭。
掛逼不可怕,可怕的是碰到了一群掛逼。
要知道就算是再過上十年回頭看,這些歌也照樣不顯落伍。
不過話又說回來,華語樂壇到底是什么時候完的呢?
難不成是從姓華開始?
……
在忘掉某些不愉快的記憶之后,張牧便繼續(xù)看著報告。
隨后,當他看見《筆仙》的海外銷售成績時,頓時不由吃驚的瞪大了雙眼。
見此情形,楊光這才忍不住露出一絲得意的微笑。
雖然最近牧野唱片勢頭看似發(fā)展的極好,但是楊光心里清楚,這里面大多都是張牧的功勞。
他在公司里面的作用,充其量不過就是一個大管家罷了。
作為一個年紀輕輕就身居跨國公司高管的他來說,自然不愿意就這樣碌碌無為。
所以這段時間他除了打理唱片公司的業(yè)務之外,也一直在操心著《筆仙》的海外銷售。
為此他不惜通過以前在索尼的人脈,繞了不少圈子才讓《筆仙》在扶桑上映,雖然是以被東寶映畫買斷的形式。
畢竟除非電影有當?shù)貜娏Φ碾娪肮緟⑴c,否則國外電影幾乎不可能在扶桑獲得分成待遇。
不過即便如此,楊光能做到這一點也極為不易了。
要知道張牧只是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新人,既沒有什么光鮮亮麗的履歷,《筆仙》也是他的第一部電影。
故此即便《筆仙》的觀影效果不錯,但是楊光最初聯(lián)系的幾家扶桑電影公司卻依然猶豫不定。
若非東寶見年初在扶桑上映的那部《咒怨》票房不錯,有心想試一試,否則《筆仙》基本上沒可能登錄扶桑院線。
而棒子那邊也是如此,棒子國在六月的時候上映了一部恐怖片《薔薇,紅蓮》,反響相當不錯。
于是棒子國的CJ娛樂,見國內(nèi)恐怖片的氛圍正熱,這才決定買斷《筆仙》回國放映。
而在聽完楊光的講述之后,張牧這才知道原來棒子和扶桑的電影分賬模式,竟然完全不同。
在扶桑大多數(shù)電影票房收入的50%,都會被影院和“制作委員會”提取,剩下的才是制作方的。
這剩下部分的票房,在扶桑則被稱之為“配給收入”。
相比于扶桑,國內(nèi)的票房分賬比例要低一點,大概只有43%左右。
不過棒子國的電影分賬模式,和華夏與扶桑又完全不同。
首先棒子國電影票房的計算方式,不是用金額,而是用人次。
因為棒子國各大影院都實施統(tǒng)一的電影票價,換算成人民幣大概就是40元/人次。
所以用電影的觀影人次乘以40元/人次,便能得到大概的票房收入。
以棒子國年初的那部《薔薇,紅蓮》為例,它的總票房為314萬6217觀影人次,所以換算一下便可以得知,這部電影的票房收入大概是1.2億元人民幣。
并且棒子國政府向來大力扶持影視行業(yè),所以電影的票房收入政府不會抽成,而是由影院和制片方相互分享。
至于其中比例,常常是在六四分成和五五分成之間浮動。具體如何,便要看制片方和影院的博弈了。
(https://www.dzxsw.cc/book/42624159/70246320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