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沈綺說的沒錯,他們確實想過抄家。
可是,江北首富謝聿鐸,實在是個無可挑剔的良商。
在內(nèi),他鐘愛夫人,養(yǎng)老撫幼。在外,他交富濟貧,樂善好施。
他從小小的平山縣,一路發(fā)家至富冠江北,少不了蠶食鯨吞,縱橫捭闔,自然有異乎常人的心機手段,也有許許多多不可對人言的商海計謀。
但是,他的手上查不出人命,他的生意絕不犯國法。
干干凈凈。
他答應(yīng)過沈綺,絕不傷人性命,絕不身涉險境。
他娶了一位素來小膽兒謹慎的夫人,為了叫她夢里安心,他一向顧惜人命,安守國法,終于得此良報。
所以,朝廷決定好好跟他商量。
沒有抄家滅族,滿門流放,這就是朝廷給出的籌碼。
送走了文家夫婦,謝聿鐸和沈綺在書房對坐,商議良久。
三年時間,八千萬兩白銀,謝家不是拿不出來。
這是謝聿鐸半生的心血,一大半兒的身家,若是俯首聽命,拱手讓人,確實可以保住自家妻兒,全身而退,甚至可以回到小小的平山縣,再過上一生的富足日子。
可生意做到這個地步,這八千萬銀子并不在他謝家后院的庫房里,而是在每一條日夜周轉(zhuǎn)的生意線上,在千城萬家的謝家鋪子里,在數(shù)萬名謝家掌柜、管事、伙計的家用里……乃至于五湖四海各方商友的錢袋里。
此時接了重擔,拿出八千兩白銀充做軍餉,可以抽身而退,但必然元氣重傷,半生心血付之東流,日后絕難東山再起。
可若是堅決不拿,直接推掉這個差事……其實,從老宰相開口的那一刻起,他就沒有說不的機會了。
書房里,老宰相用家國大義誠懇勸他,功在當時,利在千秋,言辭極其懇切。
可在后院花園中,平陽長公主有意抬舉他的妻兒,又將小明兒認作義女……沒有將明兒帶走撫養(yǎng),已經(jīng)是留了體面了。
她沒當場帶走明兒,但讓謝家人都知道了,她隨時可以。
一明一暗,一陰一陽,可硬可軟,可賞可罰。
好計謀!好手段!
當朝宰相,監(jiān)國公主,不愧是玩弄廟堂的頂峰人物。
他不能說不。
從這日起,謝聿鐸沒有再回后院。
他連夜給小五在內(nèi)的十幾位心腹寫了親筆書信,命人飛馬快傳,又傳來了京城中所有店鋪心腹管事,齊齊聚在外書房,開會議事。
這場議事,一連持續(xù)了二十多天。
謝聿鐸衣不解帶,夜以繼日,一直在跟不同的人群商議、謀劃、推演。
怎么樣,才能全身而退?
眾聲喧嘩,謝聿鐸坐在主位,沉默地聽著大家提出一個接著一個的主張。
有人主張壯士斷腕,收死幾條占銀最多的生意線,盡快籌措出八千萬兩白銀,按時交付朝廷,早渡此劫,之后再收整生意,徐徐圖之,逐步恢復元氣。
有人主張循序漸進,以守為攻,一邊籌措少部分銀兩充做軍餉交差,一邊向朝廷提出利己的條件,盡量拖延交付時間,慢慢磨掉朝廷的壓力。
有人決定一鼓作氣,打著朝廷的旗號,趁機擴大產(chǎn)業(yè),等到生意翻倍之后,就可以拿出多得的利潤,抵消這次軍餉帶的重創(chuàng)。
……
人聲鼎沸,夜以繼日,通宵達旦,爭議不休。
前邊的書房一直有人在議事,后宅的茶房就一直在供應(yīng)茶水,伙房也在按時供應(yīng)飯食。
眼看議事的人越來越多,提神的茶水越要越濃,三餐吃食卻用的不多。
(https://www.dzxsw.cc/book/42036961/2203869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