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李向陽
第213章 李向陽
何雨柱回到家的時候,許曉楠和妹妹已經(jīng)清洗了一大盆的大白梨,正在用刀削皮呢!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三人一邊干活,一邊有說有笑的,半個多時間之后,大白梨被去核、切成大小差不多的小塊。
玻璃瓶清洗干凈之后,裝入切好的梨塊和白糖,大鍋中加水放上竹篦子,然后把玻璃瓶放在竹篦子上,蓋子扣上即可,不用擰緊。
大火蒸二十分鐘左右,用毛巾包裹著把滾燙的玻璃瓶從鍋中取出,然后快速的擰緊蓋子,一定要使勁擰。
何雨柱看著許曉楠和妹妹笑道:“存儲時間長的最關鍵的一步來了,你們看好了,擰緊之后的玻璃瓶需要蓋子朝下倒置存放,放在陰涼處存放上五六個月還是沒什么問題的。”
許曉楠點了點頭,“嗯,我說為什么能存儲這么長的時間呢,以前我記得我們家也做過這樣的罐頭,但是存儲的時間也不過一個月左右,原來是因為這個原因。”
何雨水在一旁瞪著兩個大眼睛,看了看哥哥,望了望許曉楠,一臉的懵懵懂懂,“哥,嫂子,你們打什么啞謎呢?”
何雨柱嘿嘿一笑,“難怪老太太說你是傻雨水,還真是這么回事。”
許曉楠走到她身邊,小聲的給她解釋了一下原理,她這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然后嘟囔著嘴,白了他一眼,轉(zhuǎn)身離開了廚房。
晚上洗腳臨睡覺洗腳的時候,夫妻兩人難免又上演了一出卿卿我我、恩恩愛愛,房間內(nèi)的氣氛一度變的很旖旎,可惜的是許曉楠懷孕了,何雨柱只能收點利息來聊以慰藉。
翌日,何雨柱把許曉楠送到301醫(yī)院之后,不放心的他先去機械廠那邊看了看車間正忙碌的工人們,還好的是一切工作都在陸家明的帶領下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田小軍不愧是那種腦袋很活絡的人,不管學習什么都很快,何雨柱來的時候他已經(jīng)差不多跟陸家明學會了如何拆除發(fā)電機及其部件。
何雨柱哼著小曲慢悠悠的向著辦公室走去,自行車后座上放著一臺發(fā)動機,他打算把摩托車缺的發(fā)動機再給安裝回去,哪天要是急用的話,還能應個急。
現(xiàn)在的何雨柱對騎摩托車這個事情的沒有什么興趣了,他總感覺還不如自行車舒服和自然,要非說原因嘛,可能還是他對彎梁摩托車無愛,他感覺哪怕是個踏板都比這個彎梁來的實惠。
何雨柱拿著工具正在辦公室的樓下裝發(fā)動機的時候,張大全找了過來,“我說伱小子又干了什么驚天的大事,剛剛大領導電話都打我那里去了,你辦公室的電話根本沒人接,你給他老人家回電話吧。”
“叔,我最近光忙著工廠訂單的事情了,才剛把事情捋順,我也沒做什么大事啊?”
張大全看著還不動身的何雨柱催促道:“行了,你也別折騰這個摩托車了,剩下的我來安裝,不過弄好之后,你得給我騎上幾天。”
“叔,你不會是跟我玩什么調(diào)虎離山的把戲吧?至于騎摩托車這個事情,你喜歡騎,那就先放你這里吧,說實話我還真不喜歡這款車,”說完之后何雨柱把鑰匙扔給了張大全。
“那不至于,真沒騙你,你快去給回個電話吧,號碼我都給你寫好了,就放在桌子上。”
看著離開的背影,張大全喃喃自語道:“這小子還真是個怪胎,別人都稀罕的不行,他竟然還嫌棄!”
等電話接通之后,爽朗的笑聲從話筒里面?zhèn)鱽磉^來,“我說你小子,搞大事的時候能不能跟我打個招呼啊?”
何雨柱有點懵懵懂懂,一頭的霧水,他不好意思的問道:“大領導,你說的是什么事情啊?我最近已經(jīng)很低調(diào)了好不好。”
“我就知道你是這樣的性格,那我問你,毛熊國那邊突然通知咱們的相關部門,農(nóng)副產(chǎn)品的交付標準都降低了好多,比如雞蛋比原來的小上哪怕20%都可以了,豬肉直接放寬到三指白膘。”
原來毛熊國接收雞蛋的時候,都要求必須比他們提供的紙板孔洞要大才行,也就是雞蛋放到那個洞口,不能掉落下去才算合格。
“剛開始問人家原因,他們還不大愿意說,后來才隱晦的告知了我們,這都是因為你的原因,據(jù)說跟你那個負責人認識?”
“你是說那個叫達麗雅的吧?說起來,她算是我的師妹吧,”然后何雨柱用簡單的幾句話就解釋清楚了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
大領導只能感嘆著說道:“你小子真是好樣的,了不起!”
聊完這個事情之后,何雨柱跟大領導匯報了他這段時間的工作成果,再次得到了大領導的認可和肯定。
何雨柱再次來到農(nóng)場的時候,在農(nóng)場學習如何養(yǎng)豬的李家莊的人,其中就有那個很久之前就見過的李向陽,他看到何雨柱過來,立馬小跑著過來。
“那個領導,我們生產(chǎn)隊的大隊長李進步李叔,讓我看到你的時候,給你捎個話,問問能不能麻煩你抽時間去趟李家莊,他找你有點事情。”
“我記得你叫李向陽是吧,好久之前你還來過。”
李向陽沒有了上次的那種靦腆,撓了撓頭說道:“領導,你記性真好,那么久了你竟然還記得我的名字。”
“這段時間學習的怎么樣?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
“說實話,這里比我們村的條件好多了,不管是住的,還是吃的,我很喜歡這里,我感覺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
李向陽這么說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宿舍都是新建的,雖然是架子床,那也很不錯了,而且每天早晨還能喝上一碗免費的豆?jié){。
更好的是,中午吃飯的時候竟然還能分點煮好的豆渣,雖然只放了食鹽,但是這個東西在農(nóng)村的家里他也是吃不到的。
這里的熱水更是隨便用,帶來的飯盒也可以隨時加熱,最讓他感到驚奇的是,燒火竟然使用的不是柴火,也不是煤球,是一種叫做“沼氣”的東西,反正他是第一次聽說這個詞語。
豬舍是干凈的,豬吃的東西還是制作好的飼料,定時定量的投喂,而且豬還是關在籠子里面的,它們每天不是在吃東西就是在睡覺,他覺得這樣的豬想長不快都很難。
一切的一切,都顛覆了李向陽的認知,農(nóng)場的很多東西都是那么的新奇,比如一個不用電的沼氣燈就能把一個房間照亮的如同白晝,比如不遠處的那個塑料膜的溫室大棚,他也是第一次見。
至于李向陽知道那個溫室大棚的名字,還是他虛心請教別人的結(jié)果。
最讓李向陽喜歡的地方就是農(nóng)場的“圖書館”,當然這個詞是農(nóng)場里那些愛看書的人給取色,這里擺放著很多何雨柱買回來的種植和養(yǎng)殖方面的書籍。
懷著對新知識的渴望,李向陽閑下來的時候,都是泡在這個“圖書館”里,如饑似渴的吸收著里面知識,他一度覺得自己正徜徉在知識的海洋里面。
只有小學文化的李向陽遇到認識的字詞,還主動的跟馬翠蘭等人請教,對于這個愛學習的小男生,農(nóng)場里當然人還是都愿意幫助他的。
何雨柱拍了拍李向陽的肩膀,笑道:“喜歡就多待一段時間,在這里好好學,我今天下午或者明天就會去一趟李家莊,以后如果遇到了困難,直接跟馬翠蘭組長說就行,她解決不了的,也可以來找我。”
來到一個種植著黃瓜的溫室大棚的時候,胡為國正在帶著人給黃瓜綁攀爬的繩子,這是何雨柱和田景文教授協(xié)商出來的結(jié)果,他們摒棄了傳統(tǒng)露天種植采用的那種竹竿攀爬架的模式。
當然這個方法是何雨柱提出來的,最終得到了田景文教授的認可和支持。
因為底肥是豬糞發(fā)酵之后的沼氣渣,黃瓜的長勢很不錯,已經(jīng)長出了五六片大葉子,馬上就要進入快速生長期了。
農(nóng)場栽種的這一批黃瓜是那種油皮黃瓜,并不是后世那種渾身帶刺的長條黃瓜,這種油皮黃瓜完全成熟后會變成金黃色,所以黃瓜名稱的由來估計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至于其它的辣椒,茄子,四季豆之類的就沒什么好看的了,這些東西都是不需要專門拉繩做攀爬架的。
何雨柱的午飯是在301醫(yī)院吃的,飯后陪著許曉楠在公園溜達了幾圈,離開醫(yī)院之后,他直奔李家莊而去,畢竟今天都是周五了,今天不去的話,那明天肯定要抽個時間去一趟。
對于何雨柱的到來李進步是很期盼和開心的,要不是走不開,他都想專門進城找上門去,奈何最近公社的各種各樣的會議很多,他實在脫不開身,這才讓李向陽捎個口信。
作為李家莊生產(chǎn)大隊的大隊長,李進步的權(quán)利還是蠻大的,至少他這個生產(chǎn)隊長管理著包括李家莊生產(chǎn)隊在內(nèi)的七個生產(chǎn)隊,或者準確的叫法是生產(chǎn)小隊。
公社——生產(chǎn)大隊——生產(chǎn)隊(小隊),就是農(nóng)村現(xiàn)行的管理和生產(chǎn)模式。
公社這個詞匯在后世的流行語中幾乎已經(jīng)消失不見,現(xiàn)在的年輕人大多不知道公社為何物,更難以想象此時的社員們是如何在這種受到束縛的條件下進行生產(chǎn)和生活的。
公社曾經(jīng)是農(nóng)村最重要的制度模式和存在方式,它伴隨著好幾億的廣大社員度過了二十多個春夏秋冬,它給國家?guī)磉^穩(wěn)定和安寧,給社會帶來過秩序和道德,給億萬的社員帶來過憧憬、希望、理想。
公社接納過成千上萬的上山下鄉(xiāng)的有志青年男女,他們有工人、有干部,更有知識分子,他們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和熱血,也為農(nóng)村帶來了知識和技術。
直至80年代,公社才改為鄉(xiāng)鎮(zhèn),從此退出了歷史的舞臺,但是它曾經(jīng)融入過億萬人的生命年輪中,銘刻在很多人的記憶中——揮之不去,難以磨滅。
李進步做為大隊的隊長,雖然是一名大隊干部,但是他依然保留著社員的身份,依然需要拿工分,只是他的工分來源大部分出自于核定的補貼工分,參加公社組織的會議有工分補貼,自己組織召開的各生產(chǎn)隊的會議同樣會給予工分補貼。
等見到李進步之后,他直截了當?shù)恼f道:“柱子,叔找你過來主要有兩個事情,第一個就是等那幾個小子從你們農(nóng)場學會了如何使用新方法養(yǎng)豬,我們生產(chǎn)大隊想建設一個規(guī)模大一點的隊辦養(yǎng)豬場。”
李進步給何雨柱解釋了他為什么這么說,因為此時的生產(chǎn)隊,大多沒有修建專門的養(yǎng)豬場,豬都是各家各戶的喂在自己家的豬圈里面。
而這一次他們打算7個生產(chǎn)小隊,共同出錢出力,修建一個跟農(nóng)場那邊差不多的養(yǎng)豬場,還打算開挖沼氣池,利用沼氣渣來當做肥料。
何雨柱來的時候就大體上猜測到了是因為這個事情,他心中早就有了說辭,于是他問道:“叔,你們準備養(yǎng)多少頭豬?”
李進步咂么了一口嘴里的旱煙,“我們初步的打算是一百四十頭豬,最終搞成一個五六百頭豬的養(yǎng)殖場,你覺得怎么樣?”
“那,這個工程量不小啊?你是想讓我?guī)湍闶裁词虑椋俊?br /> “蓋豬舍的事情還好說,我們現(xiàn)在正好農(nóng)忙結(jié)束了,幾個村子出工出力,建造個豬舍什么的還是不成問題的,問題的關鍵就是我們不懂你們農(nóng)場的那個沼氣池如何建造。”
何雨柱從包里翻出筆記本,掏出鋼筆,開始低頭寫寫畫畫,十多分鐘之后,他把筆記本直接塞給了李進步,“叔,沼氣池如何建造我都給你寫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怕你們看不明白,我還給你們畫了草圖。”
李進步用顫抖的手接過筆記本,一臉的興奮和喜悅,“太好了,真是太感謝你了。”
“這都是小事,以后有什么問題,你直接去找我或者讓人給我捎口信都行,我記得你剛才說的兩件事,另一件事情是什么?”
(https://www.dzxsw.cc/book/41310049/3636585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