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賞心樂事誰家院
清歡到慈寧宮去請安的時候,見太后身邊的李嬤嬤正站在院子里。院子里擺滿了盆栽的四季海棠,全都是內(nèi)務(wù)府新擺上來的。
清歡問:“嬤嬤,您一個人站在院子里做什么?”
李嬤嬤不知在看什么出了神,連清歡何時進了宮門都不知道,忙向她行了一禮,道:“老奴參見格格。”
清歡忙上前幾步攙起她道:“您和我宮里的吳嬤嬤一樣,都是宮里的老人了,不必向我行這樣的大禮。”她扭頭見海棠花開得正好,奉給太后宮里的盆栽,內(nèi)務(wù)府自然是用了心了,統(tǒng)一大小的白底青花的瓷盆,每只盆里都盛開著三五只花朵,火紅火紅的顏色,吐著鵝黃色的細(xì)細(xì)的蕊,清歡倒覺得像極了清云山上的杜鵑,每年四五月的時候,漫山遍野地盛開,仿佛是著了火,那樣的美景,恐怕十個內(nèi)務(wù)府都養(yǎng)不出來。清歡微微一笑,方道:“這花的顏色,倒也喜慶。”
李嬤嬤答道:“太后最喜歡這樣鮮艷的顏色,以前院子里還有好些迎春花,每年這個時候全都盛開來,黃澄澄的,要比這海棠還要好看。”
清歡隨口問道:“那怎么都沒有了?”
李嬤嬤輕輕嘆了口氣,道:“萬歲爺不喜歡迎春花,命人都盡數(shù)砍了。”
清歡“哦”了一聲,聽到屋里傳來一陣歡笑聲,便忙幾步跳上臺階。到了三月份,天氣漸漸回暖,她穿了件五色錦盤金彩繡綾裙,在陽光里蹦蹦跳跳,只覺得流光溢彩,仿佛是天女下凡。走了幾步,好像又想到什么,回頭對李嬤嬤莞爾一笑:“嬤嬤,我先進去了!”
早有宮女掀了簾道:“六格格快請進來。”清歡只覺得慈寧宮里的一切都總是喜氣洋洋的,就連宮女的笑容都仿佛滲了蜜,看著格外教人舒心。
屋子里熏了淡淡的檀香,太后信佛,一進屋門便看到正前方香案上供著的一尊小小的金佛像,佛像前的香爐里還插著一支香,幽幽地冒著一縷青煙,許是剛剛上完香。
屋里極為熱鬧,皇帝下了早朝,便親自帶了三阿哥、四阿哥一道來請安,五阿哥上完講學(xué),便也過來了。更有皇后帶著一屋子妃嬪說說笑笑,清歡只覺得滿屋子都是人。
她走到屋子中央,斂裙磕了個頭,方道:“清歡給皇阿瑪請安,給老佛爺請安,給各位娘娘請安。”
皇帝溫和地說道:“起來吧。”
太后今日穿著件天青色的五福彩云妝花壽袍,花白的頭發(fā)高高地挽起,只簪了一根極為素凈的富貴雙喜銀步搖,極為和藹可親,清歡覺得倒像是尋常富貴人家的老奶奶。太后笑呵呵地瞧著她,問:“六丫頭,今兒怎么來得這樣遲?”
清歡坐到太后身邊的軟榻上,撒嬌似地?fù)е蟮牟弊樱溃骸袄戏馉斈肿锴鍤g,儲秀宮里的桃花開了,清歡一時貪看,便來得晚了。”
忽聽三阿哥在一旁道:“我看你一時貪看是假,莫不是一時貪玩去打秋千了吧?”
眾人聽了,全都哈哈大笑起來。清歡側(cè)頭看著皇帝,嘟著嘴不滿地說道:“皇阿瑪,你看三哥,他欺負(fù)兒臣。”
皇帝許久都未這樣高興過,只一手拿著那串他總不離手的天然沉香木佛珠,笑著問道:“那你先告訴皇阿瑪,你三哥猜得對不對啊?”
清歡吐了吐舌頭,扮了個鬼臉,到底還是個孩子,眾人只覺得她俏皮可愛。
皇帝慢慢啜了口茶,方道:“今兒個兒子過來,其實亦是想跟母后商量一下,木蘭行圍的事情。”
木蘭行圍是滿族皇室最為喜愛的一項活動,自圣祖爺起,每年都要去承德避暑山莊北面四百余里的木蘭圍場進行大型狩獵講武活動,因著每年都是在夏末秋初時節(jié),所以木蘭行圍也被稱為是木蘭秋狝。可是今年皇帝卻偏偏將行圍提前至初春時節(jié),將好好的秋狝變成了春狝。
太后只管將清歡摟在懷里,對皇帝道:“我如今一把老骨頭了,早都走不動了,去了只能拖你們年輕人的后腿。”說完便悄無聲息地嘆了口氣,清歡抬頭看了一眼皇祖母,只覺得她眼里仿佛生了一層霧蒙蒙的東西,倒像是極傷心的樣子,只聽她緩緩地說道:“去了只能教我想起先帝,徒增些傷心罷了。”
屋里本是極熱鬧的,太后一語未畢,屋里倒靜了下來,清歡只能聽到一陣輕微的“沙沙”聲,仔細(xì)聽了片刻,才發(fā)覺是太后頭上簪著的那只步搖摩挲在耳鬢的聲音。
過了許久,皇帝才低聲回道:“是。兒子遵命。”
其實這位太后并非皇帝的生母,皇帝的生母乃先帝德妃,皇帝登基那年冬天纏綿病榻,一病不起,不久便薨逝了。如今這位太后乃圣祖爺駕崩時的正宮皇后,理應(yīng)尊為太后,她為人寬厚,皇帝對她到甚為尊敬。
皇后在一旁道:“皇上這次想帶哪些妹妹一同去?臣妾就不去了,臣妾想留下來陪老佛爺。”
皇帝點了點頭,道:“倒也不能帶太多人,只帶一兩位便可。”
齊妃起身行了一禮,方道:“晨鈺即將臨盆,臣妾想留下來照顧她的身孕。”
太后一聽,忙笑道:“不怪你這樣仔細(xì),你原是第一次做祖母,自然緊張一些。不妨事,哀家和皇后陪你一同看顧便是。”
皇帝不動聲色地環(huán)顧了一屋子花枝招展的妃嬪,方用手點了點,道:“熹妃,你陪朕一同去吧?”
熹妃忙起身,盈盈施了一禮,道:“臣妾遵旨。”
熹妃還未坐穩(wěn),齊妃便笑問:“前幾日還聽前前來診脈的太醫(yī)說起,說熹妃妹妹頭疼的老毛病又犯了,怎么這么快就好了?也不知太醫(yī)給妹妹開了什么靈丹妙藥?”
熹妃倒是不驚不慌,笑道:“原是些小毛病,不礙事,多謝齊妃姐姐關(guān)心。”
皇帝道:“宮外空氣清醒,熹妃跟朕出去散散,身體自然會格外舒朗。”皇帝說著又指向一側(cè)的阿哥們,道:“三阿哥弘時,四阿哥弘歷,五阿哥弘晝都隨朕一同前去。”
三位阿哥齊齊站起向皇帝謝恩,道:“兒臣遵旨。”
皇帝略一沉吟,道:“六阿哥弘曕年紀(jì)過幼,就留在宮里,由母后和皇后照顧吧。”
清歡見皇帝把眾人都安排好了,唯獨沒有她和霽月,便掙扎著從太后懷里坐起來,忙問:“皇阿瑪,那我和五姐呢?”
皇帝笑道:“你們倆自然是留在宮里,哪有還未出閣的格格出塞行圍的事情?”
清歡嘟著一張小嘴,不滿地說道:“不公平。以前清歡在清云寺養(yǎng)病,皇阿瑪自然不能帶清歡同去,但如今清歡回來了,皇阿瑪哪有不帶的道理?自古以來,巾幗不讓須眉的例子不在少數(shù),我們滿族是騎在馬背上的民族,以騎射得天下,我們滿族的格格又豈能被人小覷……”
她本就生得明眸皓齒,皇帝只覺得剛剛一席話從她嘴里說出來,擲地有聲,仿佛是嚼冰啜玉,連強詞奪理也漸漸成了理所應(yīng)當(dāng)。便忍不住笑著對眾人道:“你們瞧瞧,朕真是養(yǎng)出了伶牙俐齒的好女兒。”
清歡笑道:“皇阿瑪既然夸兒臣,那皇阿瑪可是答應(yīng)兒臣了?”
皇帝在她額上輕輕敲了一記,道:“不答應(yīng)有什么用?你這么伶牙俐齒,簡直比那些言官還要厲害。朕什么都不怕,最怕的就是言官們的一張嘴,朕的六格格比言官還厲害,你說朕能不怕嗎?”
皇帝的一席話,將眾人都逗笑了。
清歡忙跪下給皇帝磕了個頭道:“古有木蘭替父從軍,今有清歡陪父行圍。兒臣謝皇阿瑪。”
本書由首發(fā),請勿轉(zhuǎn)載!
(https://www.dzxsw.cc/book/40467/216610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