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養雞養豬挖野菜,縣令升官有點快 > 第84章 感覺有些不對勁

第84章 感覺有些不對勁


跛五有些理解不了楊大知縣的想法,但是這并不妨礙跛五聽明白了楊少峰的如意算盤——想方設法的讓百姓多掙錢,百姓手里的錢多了,生計就能安穩,百姓就不會鬧騰,楊大知縣就能躺在縣衙里睡大覺。

一邊胡亂琢磨著,跛五一邊拱手應道:“高明,還是縣尊高明。”

楊少峰楊大知縣呵的笑了一聲,在返回縣衙的路上又指著縣城的方向說道:“以后,等通往兗州府的官道修好了,咱們再把通往汶上和濟寧的路,通往泰安和濟南、益都的路都修一修。”

“反正百姓們閑著也是閑著,為了防止他們閑出病來,倒還不如給他們找點事兒干。”

“秋播,開荒,修路,開春之后挖渠,本官把這些活計給他們排得滿滿當當,他們一天天除了干活就是掙錢,自然也就沒時間七想八想。”

……

時間忽忽過去十余天,眨眼就到了七月底。

開春后種下的高粱長得比人還高,火紅火紅的高粱穗猶如一枝枝燃起的火把一般挺在田間。

楊少峰楊大知縣站在劉廟村的地頭上,腦子里循環播放著譚魔王站在臺上高唱“高粱熟來紅滿天,九兒我,送你去遠方~”,聲音甚至能壓制往嘹亮無比的嗩吶聲,然后還他娘的總有一個戴著眼鏡的家伙滿臉激動的鼓掌叫好。

這些畫面,不免讓楊大知縣的心底產生了一種錯覺——譚魔王唱的九兒不是送其他人而是送自己,一送就把自己送回到幾百年前的大明朝,那被壓制的嗩吶聲也好像是在給自己送行……

用力搖了搖頭,把譚魔王和那個戴眼鏡的家伙都趕出腦海,又用理智強行讓九兒閉麥,楊少峰楊大知縣又將目光投向田里。

在楊大知縣看來,收高粱也是一門技術活。

經驗老道的百姓用一只手抓住高粱桿,另一只手握著鐮刀,然后微微彎腰,用鐮刀的刀刃抵住高粱的氣根頂部,手肘稍微用力往回一帶,一株高粱就被砍倒。

等高粱收完之后,百姓們會將高粱葶從高粱秸中抽出,然后把高粱秸上的葉子都扒下來,這些葉子可以留著喂牲口,而被扒得光溜溜的高粱桿則會留下來,百姓們會把它編織成箔。

箔是百姓家里不可缺少的物件,這玩意兒可以用來晾曬棉花,因為箔上面見光,底下通風,棉花干的快,也可以在箔上鋪一層布用來晾曬紅棗又或者其他東西。

箔也可以用來鋪床,只要再往箔上鋪一層用麥秸編成的席子,這玩意兒就是純天然無污染無公害的床墊。

箔還可以用來蓋房子,百姓們在建造房子時,將箔鋪在屋頂的檁木上可以起到椽子的作用,既減輕了屋頂的重量,又節約了成本。

有些百姓還會將箔掛在屋里的墻上,又或者干脆用箔充當隔斷用的夾山墻。

箔的用途廣,高粱葶也同樣不是吃干飯的,在百姓們將高粱粒摔打出去,用鋤頭將高粱穗上殘留的高粱粒刮干凈后,就會把高粱葶捆起來制成掃帚,利用高粱穗的穗蕘來掃地。

也有的百姓會把高粱葶砍短一些,這些短的高粱穗可以制作成刷鍋用的掃帚,被砍下來的高粱葶也不會浪費,它們會被制作成簾子、蒸簾等等農家能夠用到的東西。

哪怕是一些短小到不能制成簾子、蒸簾的高粱葶也會被百姓們收起來,等到臘月的時候就可以用它們來制作灶王爺的坐騎,讓灶王爺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

至于高粱粒留在地里的高粱茬子自然不用多說,高粱粒脫殼之后可以煮著吃,可以用來釀酒,高粱粒的殼能用來裝枕頭,哪怕是高粱茬子也會被百姓們用鋤頭刨出來,敲打掉泥土之后拿回家里晾曬,曬干了再拿來燒火。

高粱的一生,沒有一丁一點兒的浪費,所有的部位,所有的用途,都被百姓開發到了極致。

楊大知縣感嘆完高粱的一生,又將目光投向了旁邊的大豆。

雖然做不到像高粱那樣兒物盡其用,所有的部位都能開發出亂七八糟的用途,但是大豆也不差,豆子被人拿來吃,剩下的根、葉、莖也會被拿來燒火,同樣沒有一丁點兒的浪費。

田里忙著收割高粱,搬運高粱,用鋤頭刨起高粱茬子的百姓不會像楊大知縣一樣感嘆這個感嘆那個。

在百姓的眼里,只有能吃不能吃,能用不能用,豐收還是欠收,其他的基本上都不在百姓考慮的范圍之內。

很明顯,眼前這些高粱在百姓眼里就是既能吃,又能用,而且還算得上是豐收的好東西。

唯一比較可惜的是,地里主要種的是大豆,高粱只是挑著壟種植,哪怕是高粱穗再怎么飽滿圓潤,自己真正能拿到手里的高粱米數量也不會太多。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土地被荒廢多年,誰也不敢保證土地的肥力怎么樣兒,只能先大量種植豆子以肥地,像高粱這種比較耗肥的作物,根本沒有人敢多種。

楊大知縣讓人喊來劉三十二,直接開門見山的問道:“有了這些高粱,等再收完了豆子,能不能撐到明年收麥?”

劉三十二眉開眼笑的答道:“能,能!今年這些高粱穗子夠飽滿,一畝地差不多得有個三百來斤,就算種的少了些,一畝地不也得有個百十斤?”

“托大老爺的福,咱們劉廟村的百姓家家都有好幾十畝地,像小的家里就有六十多畝地,我滴個娘嘞,這六十畝地就算再怎么樣,差不多也得有個三千斤的高粱米,就算去了殼,差不多也得有個兩千斤吧?再加上那些豆子,足夠小的一家四口活到明年這時候了!”

兩千斤的高粱米,夠四個人吃一年的么?

這破玩意兒吃多了是不是傷胃?

老朱好像是不允許釀酒?

胡亂尋思一番,楊大知縣又將目光投向了豆子地。

要是豆子也能豐收,等秋后就可以組織百姓大力開荒,到時候就不只是一家十七畝地,可能一家三十畝地都有可能。

到時候再把麥子一種,嘖嘖。

只是想著想著,楊大知縣忽然又感覺有些不對勁。

他娘的,大旱之后是不是容易大澇來著?


  (https://www.dzxsw.cc/book/40362000/2180957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响水县| 雷山县| 万安县| 顺义区| 聊城市| 高雄市| 宣恩县| 忻城县| 宁晋县| 松溪县| 江达县| 乡宁县| 莲花县| 凭祥市| 江口县| 邢台市| 大石桥市| 海阳市| 察隅县| 琼结县| 凤阳县| 厦门市| 安乡县| 资兴市| 博爱县| 长泰县| 东城区| 方山县| 毕节市| 永康市| 辽阳县| 罗江县| 全椒县| 临西县| 东山县| 比如县| 闽侯县| 镇赉县| 林州市| 富平县| 调兵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