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老朱:瞧瞧咱這好女婿!
朱重八朱皇帝根本舍不得放下手里的奏本。
瞧瞧,瞧瞧咱老朱的女婿寫的奏本,瞧瞧咱老朱的女婿提出來的建議。
什么叫字字珠璣?
什么叫行云流水?
什么叫國之棟梁?
這就是了!
哎呀呀,瞧瞧咱女婿寫的這一句“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再瞧瞧這句“凡事預之則立,不預則廢”,雖然是出自《禮記》第三十一篇的《中庸》,可是跟“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結合起來看,再結合歷朝歷代前所未有的百年長遠大計,五年短期規劃審計,這踏馬就是一篇治世雄文呀!
唔,還得是咱老朱眼光好,早早的就發現了這么個好女婿并且讓咱妹子收下義女,定下婚事,咱標兒以后不愁沒有輔弼之臣。
翻來覆去的把楊大知縣的奏本看了好幾遍,朱皇帝干脆對二虎吩咐道:“去,把李善長還有劉伯溫、胡惟庸他們都給咱找來。”
等李善長和劉伯溫、胡惟庸到了宮里,朱皇帝先是讓三人分別坐下,接著又戀戀不舍的將奏本遞到李善長手中,“善長兄先看看這個,看看這個,這是咱……這是咱大明一個知縣寫出來的奏本,咱覺得不錯。”
一個知縣?
又踏馬是那個姓楊的?
果不其然,奏本的開頭就是“中書省直轄寧陽縣知縣楊、謹奏為請定五年計劃。”
李善長心驚膽顫的往下看,卻沒想到接下來的內容竟然是“臣聞……使司而牧之……人主……不能以一身兼天下之眾職”。
這特么是寫策論呢?
還有,這姓楊的又在抽什么瘋,竟然寫什么使司而牧之、人主不能以一身兼天下之眾職?
要知道,這幾句話的意思可以理解為“皇帝最好垂拱而治,把具體的工作都安排給臣子去做”,說得再直白些就是皇帝要有當好吉祥物的自覺,哪怕是其中還有一句“要在責成臣下而已”,也依舊改變不了這篇文章是在勸諫帝王放權的本質。
只是悄然打量了朱重八朱皇帝一眼之后,李善長又覺得有些不對勁。
不對呀,這楊姓的都寫出這么大逆不道的東西來了,怎么這朱皇帝的臉上還是笑呵呵的,似乎很是高興的樣子?
無奈之下,李善長也只能耐著性子往下看。
只是這一看不要緊,李善長差點兒就當著朱重八朱皇帝的面破口大罵。
姓楊的不當人子!
什么他娘的“人主不能以一身兼天下之眾職”,這狗入的一番長篇大論的重點在于“非事事而親之,要在責成臣下”,說白了就是勸諫皇帝把工作都交待給臣子去辦,辦砸了就拿臣子出來問責頂鍋!
還有這個什么“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這番話就差指著朝堂上大大小小的官老爺們的鼻子罵:你們一個個高官得做、駿馬得騎、嬌妻美妾在懷,卻不知道為大明江山永固考慮,只知道遇到什么事兒就解決什么事兒,統統都是些尸位素餐的廢物!
現在本官大發善心,指點指點你們這些廢物——先做一個為期百年的長期規劃,預計百年之內要達到一個什么樣兒的目標,然后再把這份百年規劃拆分成二十個五年規劃,每五年要達成什么樣兒的目標。
然后,再把責任具體到某個官老爺的身上,誰工作做的好就有賞,工作沒做到位就問責。
李善長面沉似水,默默的將看完之后的奏本傳到劉伯溫手中,看了朱重八朱皇帝一眼后數次欲言又止,最終只化為一聲無奈的嘆息。
不是,那姓楊的有病吧?
老夫好好的沒招他也沒惹他,他來招惹老夫干什么?
正當李善長懷疑人生時,劉伯溫也已經打開奏本看了起來。
然后,劉伯溫也開始懷疑人生——老夫最近好像也沒寫過奏本,也沒摻和過寧陽縣的那些破事兒,跟他姓楊的更是往日無怨,近日無仇,這王八蛋忽然好好的來折騰老夫干什么?
反倒是胡惟庸在看過奏本以后哈哈大笑兩聲,說道:“這小子有意思,有意思,上位,這般人才放在寧陽縣,屈了。”
楊憲瞧了瞧臉色各異的李善長和劉伯溫,又瞧了瞧哈哈大笑的胡惟庸,最終還是疑神疑鬼的接過奏本看了起來。
等楊憲也看完了奏本,將奏本還回來之后,朱重八朱皇帝又忍不住重新翻看一遍,然后笑著對李善長說道:“善長兄,你怎么看?”
李善長心道老夫用眼睛看,但是老夫又不想看,老夫這會兒只想靜靜。
但是李善長又怕朱重八問他靜靜是誰,無奈之下也只能老老實實的拱手答道:“上位,臣以為這份請行五年規劃的奏本,堪稱是治國之雄文,濟世之良方,臣,多有不如也。”
朱皇帝又將目光投向劉伯溫,問道:“青田先生呢?”
劉伯溫笑了笑,向著朱皇帝拱手說道:“上位心中已有決斷,臣自然是無所不從。”
朱皇帝忽然感覺老大沒趣,干脆把目光轉向了胡惟庸:“子中啊,不是咱不想把他調來京城當官,可是寧陽縣剛剛升格為中書省直轄不久,許多方略都要先在寧陽縣實驗之后再施行天下,若是沒有他在寧陽縣,你覺得調誰過去合適?”
胡惟庸張了張嘴,最后卻只能拱手拜道:“是臣疏忽了。”
朱皇帝又將目光投向楊憲,問道:“希武呢?你怎么看?”
楊憲拱手應道:“回上位,臣以為這楊知縣所言,其中確實有可取之處,然則亦有夸大其詞之處,不可一概而論之。”
“比如他說要制定為期百年的長遠規劃,臣不禁想要問一句,他所謂的百年規劃,究竟要達到一個什么樣的效果?是要朝廷開疆擴土?還是要讓所有百姓都家有余糧?”
“哪怕是五年之期的規劃與審計,其中又多有不可取之處——所謂時移,事易。今我大明有縣千余,百姓千萬,許多事情都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又豈是他寧陽縣一縣之地可比?”
“別的不說,就說他寧陽縣,若他制定一個規劃,要在五年之內讓所有百姓都家有余糧千金,有錢百貫,若第四年的時候再遭遇一次大旱或者是水澇,卻又當如何?”
說到這兒,楊憲干脆站起身來,恭恭敬敬的向著朱皇帝拜道:“臣,伏請上位三思。”
朱重八朱皇帝的臉色慢慢冷了下來。
楊憲的一番話,在朱皇帝看來不能說是完全沒有道理,也只能說是強詞奪理——擔心第四年遇到大旱或者水澇就不定制五年規劃?那為什么不在制定規劃的時候就想好該怎么應對干旱或者水澇?
或者說,寧陽縣現在需要擔心干旱嗎?
當然需要,真要是碰上那種千年不遇的大旱,寧陽縣現有的四個人工湖基本上屁用沒有,百姓要是不能靠存糧硬挺過去,惟一的出路就是逃難要飯。
但是,像那種普通的干旱,或者是十年一遇的大旱,寧陽縣根本就不需要擔心,因為有四個人工湖,城里城外還有好幾處深井,百姓家里有余糧,不缺吃喝,百姓根本就用不著逃荒!
這可都是咱老朱的女婿讓人挖出來四個人工湖的功勞!
這難道不是一種百年規劃或者五年規劃的體現?
現在你楊憲居然說百年規劃和五年規劃有夸大其詞不可取的地方?
彼汝娘之!
瞧著朱重八朱皇帝的臉色越來越黑,李善長趕忙拱手說道:“上位,臣倒是對這個百年長期規劃有些想法。”
(https://www.dzxsw.cc/book/40362000/2180947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