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二十八號——《澧鄉小記——小良篇》二
二
一九七六年六月二十九日,她出生在縣城邊的名為“躍進”的小村落。
父親是村落一個磚廠的負責人,在那個貧苦的年代,她有幸成為比較富有家庭的一員,免受饑寒交迫的折磨,村人都稱呼她“良子”,是“田家沖”老田家的老三,也是這個家中的小女兒。
聽“良子”后來回憶起自己的童年,眼中泛著淚花——自家爺爺從小疼愛家中老二,也就是父親的弟弟,甚至將心血和家當都留給了老二,那時候留給年輕老田的東西,是一個殘破老舊的衣柜。
后來,分家之后,老田并沒有半句怨言與埋怨,他明白父親對弟弟的溺愛與對自己的期望——作為兄長的職責和對窘境的“倔脾氣”,讓他將一切“不公”化為拼搏的動力。他踏入磚廠,從最底層搬磚的不值一提的農工,一步步默默地努力,想要放棄時,擦擦汗水,咬牙堅持……
這一干,就是大半輩子。
“剛開始那時候,整個“田家沖”這個隊,就我們家有一臺黑白電視機。”“良子”梳了梳略顯凌亂的頭發,眼睛望著窗外,思緒再一次飄向了那個單純快樂的年代,“村隊里頭,每到晚上就有好多人到我家來。那電視機就擺在老屋前的榆樹下,擺在那個當初爺爺送我爹爹的柜頭。那時候喜歡看戲,所有人都聚在一起,好多人哩……”
晚風拂動著樟樹枝葉和青青蘆葦,沙沙作響,年事已高、銀絲滿頭的老人家手中拿著老蒲扇,揮舞著、搖動著。幾個還在蹣跚學步的小娃娃,或被母親抱在懷里,手中拿著撥浪鼓,樂此不疲晃動著自己的小手、或被爺爺高高架在肩膀上,稚嫩的臉龐露著天真的笑容,隨著爺爺肩膀的抖動,“咿咿呀呀”地指著電視機屏幕,還有些稍大的孩子,乖巧地坐在姥爺身旁,目不轉睛地觀看著電視機里的戲子,模仿著戲子的腔調,反差地唱著人生如戲,世事無常,聲音繚繞于漸漸陰暗的天色之中。
“那時候是我小時候覺得最開心,也是最自豪的時候——每次戲演完了,鄰里鄉親陸續離開,而我依然坐在爹爹為我做的那把小平凳上,看著電視機里的人兒發呆。”
后來,有很多白發沒有能夠經受住歲月的消磨,化為了一鄉故土,而時間馬不停蹄地往前奔赴,原來的那三兩稚嫩也背井離鄉,選擇與當下時代的競爭抗衡。在他們日漸成熟的面容中,已很難辨別當初在某個黃昏的前坪中,曾相聚一堂,穿著開襠褲,對著黑白大電視呵呵傻笑過,也曾一起學習哼唱那耐人尋味的歌謠,聽著老輩們侃侃而談……
(https://www.dzxsw.cc/book/40346031/7020200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