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放狗歸山
江燭染讓人把那入室搶劫的女人帶上來,把她綁在院子里的樹底下。
衛氏沖上前,狠狠給了她兩拳,還想著再打幾下給被打暈的老爺子出口氣,被江燭染攔住了。
“別著急,等問完話,再打也不遲。”
江燭染把那一臂長的板斧拿過來,扔到女人的腳下,“還是剛才的規矩,我問,你答,別說廢話。”
女人盯著江燭染,撇著嘴笑了笑,頗為有恃無恐。
“這板斧,從哪弄來的?”
“別人送的。”
“誰送的?”
“青峰山,青峰寨的當家,聽過沒?這板斧就是她送的。”
難怪這么不怕死,原來是有靠山。
“嘿,官府都拿我們老大沒辦法,我說,這位大人,您就別多管閑事了吧。免得到時候,給自己招惹來禍患。”
那衛氏一聽女人入了山寨做土匪,面如土色,驚慌著看向江燭染,“大人,這,這該如何是好?”
江燭染讓衛氏稍安勿躁。
皇帝腳下都能生出這種亂事,也實在是江燭染意料之外的結果。
但是江燭染考慮的,是這女人所說的“官府也拿我們老大沒辦法”。
青峰山位于緊挨著皇都的寧州,也就是說,寧州的官府曾經派出過人手前去剿匪,但結果并未見效。
寧州把山匪的事上報過皇帝嗎?
還是早已上報了,但中途被人截下了文書?
看這女人這般得意,那青峰寨十有八九已經做大做強,否則,這女人也不可能膽大包天到在皇都犯事。
“你來皇都,是為了做什么?”
那女人不吭聲,江燭染踢了腳地上的板斧,“不想被這斧子砍上一刀,就老老實實回答問題。”
“我們寨子里的規矩,寨內的事,不能外傳。”
“哦,既然你不肯說,那也沒必要留著你了。”江燭染笑著,提起了板斧“我先砍上你一刀,不過,我這人沒習武的天賦,這一刀下去,會砍在哪,我可不敢保證。”
女人瞪大眼睛看著江燭染,死咬著牙,始終不肯吭聲。
江燭染提起板斧,手起斧子落。
“我說!我說……”
也不是什么命硬的人。
那斧子鋒利的刀刃就架在她脖子上,甚至刮出了血絲,女人吸了口氣,連忙喊道“大人,你先把斧子從我脖子上拿下去,我都說,都交代。”
嚇唬了一下,果然聽話了很多。
“行了,說吧,來這兒做什么?”
“來湊銀子,我們老大,每隔十天就會派出一隊人出寨子收集銀兩,每人至少帶回十兩銀子,沒有銀子的,帶幾個模樣不錯的兒郎回去也行。”
說著,她目光向江燭染身后移去。
江燭染一把薅住她的頭發,溫和道“眼睛不想要了就直說。”
“哎,頭發,大人輕點兒,要禿了,禿了!”
江燭染松開她的雞窩頭,問道“收那么多銀子,是為了什么?”
“我們老大,打算擴大地盤。”
也就是拿銀子把窩蓋大了。
既然如此,還是有必要未雨綢繆。
“想不想活命?”
“您不能殺我,我們老大要是知道我被殺了,肯定會給我報仇……”
江燭染用扇子敲了敲她腦袋,“別廢話,今日,我要是把你送進衙門里,你以為你還有命能等到你們青峰寨的老大來給你報仇?”
“大人,別送我去衙門,我,我可以把我身上所有的銀子都給你,放我走吧,我保證,以后再也不回來了。”
衛氏上前道“大人,草民請您,把她關進衙門,這人作惡多端已久,留著她只會害更多的人。”
“小兔崽子,我是你老娘!你怎么能……”
“啪”
江燭染的扇子落在她臉上。
“別吵,我讓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只要你聽話,我保證,你可以安全離開皇都。”
“好,你說。”
看出江燭染也不是什么善茬,女人收斂了些,只想趕快離開這個地方。
衛氏家里還有為數不多的一點筆墨,江燭染讓這女人用筆在破布上畫下去青峰寨的路線。
“把青峰寨里頭的構造也一并畫出來。”
“大人,這……”
“被送進衙門,還是安全離開皇都,你自己選。”
女人猶豫了片刻,還是提筆畫了下來。
“你從皇都,除了來了自己家,還搶劫過別人家嗎?”
“沒有,原本想著,搶完老東西的銀子就走,沒想到……”
沒想到半路遇到個江燭染。
江燭染讓衛氏搜刮了一通女人身上的口袋,把所有的銀子翻了出來。
衛氏又撿起地上堆著的碎銀子,加在一起數了數,一文不多一文不少。
“大人,銀子都在這兒。”
江燭染點了點頭,“扶霜,你去把人帶到城外放了。”
那女人一聽要放了她,高興的連喊“大善人”。
江燭染拍了拍她的肩膀,笑的和善“我這人不喜殺生,如今放了你,你可要惜命。再提醒你一句,在皇都發生的事情,最好別讓你們老大知道,不然,你小命不保啊。”
那女人當然知道,如果讓土匪頭子知道她把青峰寨的具體路線透露出去,她這條命肯定保不住,當下點了點頭,跟著扶霜離開了。
扶霜兩人走后,衛氏跪在江燭染面前,狠狠磕了兩個頭,“大人,草民感謝您救了草民的祖父,但是,此人若是不除……”
“當有后患”,江燭染截住她的話,笑著點了點頭,“你是非黑白分的清清楚楚,我又怎么會不知道。”
“那,大人,草民斗膽一問,將她放走是為何?”
江燭染看向沈流燁,“阿燁,你覺得呢?”
沈流燁道“妻主既然讓她畫下了去青峰寨的路線,接下來,當然要確定她所畫的路線是真是假,以便為之后拔掉整座青峰寨做準備。”
江燭染點頭“知我者,夫郎也。”
文官當道,武官受到排擠,讓文官去做剿匪的事,無非是紙上談兵。
但剿匪一事,沒有文官的出謀劃策也難以成功。
自古文武勢不兩立,江燭染也沒寄希望于寧州官府。讓文官放下身段去請武官幫忙剿匪,簡直難如登天。
兵部缺少一個崛起的機會,現在,這個機會已經出現了。
(https://www.dzxsw.cc/book/40329081/3636602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