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玉可碎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
“身雖死,而名垂于竹帛也。有何懼哉!”
公元 219年,關羽威震華夏,襄樊之戰,功耀武廟。
突遭大魏吳王背刺,傳羽之首級于曹操。曹操知孫權奸計,將關羽首級還給劉備。
漢壽亭侯此一去,化身武圣帝。
麥城的那場雪埋葬了炎漢最后的傲骨,也喪失了大漢復興的機會,而諸葛亮即將實現的隆中對也是在這一年變成了泡沫。】
【網友說:
“整個三國中后期,能逼的曹老板差點遷都,調動五子良將,讓東吳方面,陸遜、呂蒙等全明星陣容來合擊的也只有關二爺一個人了。”
“差點二興漢室。”
“什么大魏吳王,分明江東鼠輩是也。”
“關羽死于兩個鼠輩,要是死于名將之手也沒那么糟心了。”
“大抵是那一句你我刎頸之交罷了。”
“江東杰瑞,白衣過江”
“如果關羽沒有死于鼠輩之手,襄樊之戰的戰果將會配合漢中之戰繼續擴大,也許,三年后的昭烈帝就不是死于白帝城而是于長安告祭高皇帝再立炎漢!”
“關圣帝君,唯一一個殺穿儒釋道三家的英雄。”】
正在吃著大米飯的曹操看到天幕登時就氣炸了,他不怕打不過劉備,天地間英雄,何懼失敗乎?
氣的他一碗就是扣在了桌子上,“豈有此理!孫權小兒安敢如此陷害我!”
【“三弟,兄與弟同往!”
“大哥!”】
【為江山殺兄弟者多也,為兄弟丟江山者只此一個。】
畫面中,一個須發皆白的老人站在高臺上,叫住了黑著臉徑直離去的壯漢。
這一聲三弟,這一聲喊住,劉備仿佛已經知道了前方的結局。
在他身旁側立的諸葛亮幾經言語,最后還是沒有開口勸住自己的主公。
而這一年,劉備58歲。
天幕陡轉,來到了一場火燒連營的場景,數不盡的紅袍士兵在火中煎熬慘叫。
矗立在熊熊大火中的那桿“漢”家旌旗仍威風凜凜的迎著烈火飄揚,似乎是在為身后的金刀之旗作著保護。
【夷陵大火】
四個大字出現在這天幕的烈火上。
被周邊親衛擁簇著的劉備愣愣看著眼前的大火,此時的他仿佛耳邊回響起了兩位弟弟在喊著大哥聲音,眼眶中,不知不覺在模糊中又回到了那座桃園里。
【“某誓與兄患難與共、終生相伴、生死相隨。”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二弟......”
“三弟......”
昔日桃園的景象仿佛仍然歷歷在目,卻如過眼云煙,消散在了晚年劉備的回憶里。
此時的他已是風燭殘年,躺在白帝城的孤床上,老淚縱橫,怔怔的望著床帷,蒼老又虛弱的嗓音在喊著弟弟們,仿佛三人又回到了最初認識的起點。
“哥哥沒能為你們報仇......”劉備心中喃道,最終也是不甘的垂下了手。
寢宮外,哭聲震天,仿佛不止是在恭送這位仁義的君主,大漢的昭烈皇帝;更像是也在哭送著大漢四百年的國祚,到如今的前功盡棄,未來何期。
獨白的女聲在此刻響起。
【公元223年,漢昭烈帝劉備病逝于白帝城。】
【網友說:
“其德昭昭,其志烈烈,是為大漢昭烈皇帝。”
“沒有劉備一群人的三國時期只是中國眾多歷史時期里一段尋常又不一般的亂世罷了。”
“東漢末年分三國,唯有蜀漢稱浪漫。”
“蜀漢君臣,極致的理想主義者,一生都在為那個不曾見到的昔日強大國度的復興而努力。”
“可惜法孝直這個時候沒有了,再也沒人能說的動劉備了。”
“沒了兄弟要江山何用?這萬里江山可會叫我一聲大哥?(滑稽)”
“興復漢室,還于舊都!”
“為異姓兄弟傾覆江山者唯有劉玄德!更遑論親兄弟為江山而傾軋不計其數!”
“昭烈皇帝實在是太有人格魅力了!”
“可惡的江東鼠輩、孫吳小兒!”(怒火)
“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爐香。”
“俺也一樣!”(狗頭)】
東漢末年,荊州。
腦子仿佛轟的一下被炸開了毛團的劉備此時無法訴諸自己的心情,只是看著堂下自己的兩位結拜兄弟潸然。
“大哥!”關羽上前抱拳一呵,他同樣與劉備雙目濕潤。
“大哥!”張飛道。
此時為荊州亂事剛剛寧定而準備歸還成都的劉備,若不是從天幕早知未來事宜,他怎么也不會想到,今日一別竟是與關羽的最后一面。
“大哥,放心,弟既已知曉天幕所講未來事宜,定不會再大意被那江東鼠輩所偷襲,幫大哥老老守著這荊州,絕不讓孫權小兒踏入一步,而壞了哥哥的大業!”關羽知道劉備心中所想,道。
“混賬話!二弟,你只有活著,哥哥這心里才能踏實。荊州丟了就丟了,你若是有了什么閃失,讓我怎么辦!”劉備道。
“俺也一樣,二哥你好好的就行。”張飛道。
兄弟三人抱在一起傾訴衷腸。
旁邊的諸葛亮適時的打斷道:“主公,既然天幕所講的事情還未發生,那我們自然是有辦法可以稍加預防。”
“就是,大哥,想不到你居然后面都當皇帝了啊!”張飛樂呵的道。
剛剛還悲痛自己痛失兩位兄弟的劉備此時臉瞬間拉了下來,瞪了一眼張飛,有些無可奈何,道:“這些倒都賴孔明與諸位先生所助。只是這曹孟德,到最后還是邁出了那一步了嗎?”
“其德昭昭,其志烈烈,大哥,你這謚號聽著可真是響當當啊!”張飛插嘴道。
“三弟!”一旁撫須的關羽出聲道。
“干啥?二哥,你沒看見那天幕好多夸咱們大哥還有咱的嘛!”張飛大大咧咧的道,“這說明大哥當皇帝乃是天命所歸!”
“來人,將張將軍叉出去。”劉備道,稍沉思片刻又接著說,“把他的嘴給我綁住,沒有我的命令不準撕下來。”
“欸?大哥!?二哥!?軍師?!”張飛不知道發生了什么就被自己大哥給趕了出去,就連二哥和軍師都是扭頭不去看他。
“孔明,此前天幕似在說,孝直竟天不假年。”
諸葛亮道:“主公,孝直比您還要小13歲,竟是想不到會如此英年早逝。”
劉備道:“當速度差人去往成都給孝直好好看看身體,也不知這天幕后面會不會再講到我大漢更多的事情。”
“主公放心,從天幕出現開始,某便吩咐人拿來筆墨紙來以備不需,上面所講的東西,早已詳細記下。”
“還是軍師高瞻遠矚。”
......
史書記載,諸葛亮為股肱,法正為謀主,后面有解釋說,二人同為先主股肱,雖然性格和興趣不同,但雙方始終能以公事大義為重,諸葛亮總理后方政務,足衣足食;法正則隨軍征討,出謀劃策。互相之間能夠緊密合作,取長補短。
而劉備一生的高光時刻漢中之戰,則是多倚法正在側計謀頻出,孔明在后,不曾斷兵斷糧。
(https://www.dzxsw.cc/book/40213378/2221058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