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結黨也算清流嗎
“嘉靖時期的嚴黨?隆慶時期的徐黨?還有那牢什子的什么東林黨?”
“這是在干什么?把咱大明的朝廷當成自己的后花園了嗎?”
“過分!可殺!”
天幕上說李林甫之罪行早就于天下人盡可知了,又舉例大明的一串子黨派。
自古以來,黨爭都是朝廷大禍根!
所有臣子只能以皇帝為效忠目標,一旦開始拉幫結派,就會有黨爭的發生,就會影響朝廷處政的效率,將風氣搞得烏煙瘴氣的!
“嚴嵩?徐階?”
“有意思,有意思啊!”朱厚熜嘴角掛著一絲莫名的笑容。
清流也要結黨?
結黨也叫清流?
【在內部矛盾上,中央和地方軍閥勢力之間的矛盾,則是促成安史之亂最為重要的因素。由于唐朝的均田制和府兵制被破壞,從唐玄宗起便不得不以募兵制代替府兵制。
這些招募來的職業軍人受地方軍閥的收買籠絡,和將領形成一種特殊的盤根錯節、牢不可分的關系。加之,開元以后,在邊防普遍設立節度使制度,他們的權力越來越大,至于“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財賦”,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到天寶元年(742年),邊軍不斷增加,達到四十九萬人,占全國總兵數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其中又主要集中在東北和西北邊境,僅安祿山所掌范陽等三鎮即達十五萬人。
而中央軍則不僅數量不足,而且質量太差,平時毫無作戰準備,打起仗來,不堪一擊。節度使的日益強大,與中央政權矛盾日深,到天寶末年,終于爆發成為安史之亂。
李林甫出任宰相時,為鞏固權位,杜絕邊將入相之路,稱胡人忠勇無異心,淳樸單純,建議玄宗用胡人為鎮守邊界的節度使,而且又放任他們擁兵自重。
因此安祿山身為胡人等得以取得權力,東北城的鞠仁兵是安祿山部隊中最驍勇勁捷的一支部隊。而安祿山也因兼三大兵鎮獨掌十八萬三千九百人的兵力而有叛唐的實力及野心。
李隆基雖然重用宦官,但是他身邊的大宦官卻是一位千古名宦,與歷史上明朝嘉靖時期的李芳、成化時期的懷恩、永樂時期的鄭和、漢朝的蔡倫等都是留有不錯名聲的。
而這位被稱為千古賢宦的就是高力士。
因此當李隆基對高力士說:“朕現在是老了,干不動了,也不想干了。
于是將朝政都托付給宰相,他是大唐的宗室,自己人是可以信賴的。
邊境分而將權給予諸將,他們都是大唐的功臣啊!
做完這些,朕還有什么可以擔憂的呢?”
高力士聽完皺眉,道:“邊將擁兵太重,陛下將何以制之,臣恐一旦禍發,不可復救,何得謂無憂也。”
而后,他又接著補充說:“自陛下以權假宰相,賞罰無章,陰陽失度,臣何敢言。”
然而,玄宗并沒有聽從高力士的勸言。
加之,此時大唐第一名將、唐朝軍方的潛在第一人、李隆基的養子、隴右大總管都督、節制諸邊塞的五鎮節度使、兵部尚書、太子太師、當時官位最大戰功最著斷層碾壓一眾胡將的王忠嗣。
因為看不慣朝中李林甫弄得烏煙瘴氣,也眼見自己的養父一直擺爛不作為,而自己經常巡視民間,親眼所見各種潛在威脅矛盾的發生,就苦口婆心的勸李隆基:
“陛下啊,臣是您養大的啊,對您可沒有異心的,我說實話......”
于是,未來皇帝的輔政大臣、忠義無雙、國朝天柱般的王忠嗣被開除了。
笑話,晚年的李隆基,自己的親兒子都不信賴,有點風吹草動都要殺個兒子開心一下,你一個養子,立功再多又如何?
王忠嗣最終被貶到湖南、又貶江西、再貶湖北,最后一代鎮國名將路上暴病而死。
王忠嗣對于當時朝廷的地位就相當于明朝的張輔,宋朝的孟珙,只不過他的地位和能力更高,又好用又忠誠。
自己兒子總想著“篡位”,自己養子又是“不聽話”。
而老討自己開心的安祿山就更平步青云,讓李隆基更崇信了。
于是安祿山得以徹底做大,大唐失去了王忠嗣,也失去了制約安祿山的重要力量。
歸根結底,安史之亂的性質是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的斗爭,更具體說,是唐中央政府與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斗爭。
安史之亂的首領們雖曾利用了人民對唐王朝的反抗情緒以及民族矛盾的因素,然而這并不能影響這次叛亂的根本性質。
另一方面,在戰亂中由于安史叛軍對人民的殘暴行徑,曾引起了像常山太守顏杲卿、平原太守顏真卿以及張巡、許遠的死守睢陽等的反抗斗爭,這些局部地區反暴政的斗爭是正義的,但同樣也絲毫不能改變整個戰爭的性質。】
“他娘的!咱大明怎么這么多有名的太監?”
你再怎么出名那也是個太監,還是個有名的太監啊!
老朱一想到自己立下的碑子,“太監不得干政”碑好像還讓后面的太監給推倒了。
這群沒根的賊,都該殺!
先是黨爭又是太監,說吧,咱大明還有啥?
馬皇后一副早就料到如此的表情,輕聲道:“重八啊,你那個祖訓......”
朱元璋吹胡子瞪眼的看著皇后,沒有說話,倒是犟勁的悶哼一聲。
“鄭和,很出色嘛,你也是名芳百世了!”
朱棣夸贊一句道。
“這一切全是仰賴陛下栽培啊!沒有陛下,臣一個無根之人怎能建立功業?”鄭和激動的跪地叩恩道。
“起來吧!朕只是給了你機會,是你自己的本事才成就了你。”
大唐
“愚蠢!信任外族而不信任自己人,這是何等的昏招啊!”
“讓一個外族人掌控如此多的權力,這不是在給自己埋坑嗎?”
李世民恨其不爭的罵道。
“陛下,正如我們先前所猜測的,大唐的這個軍鎮節度使制度,果然還是失控了啊!”房玄齡道。
安史之亂,破壞了地方,更是破壞了中央的權威啊。
本就軍政財一體的藩鎮,在見識到了朝廷的軟弱后,還怎么聽命于中央?
“或許我們可以嘗試一下后世所用的行省制度?”杜如晦思忖道,“那大明和大清朝,不都是用的行省之制?
行省行省,行走的中書省,權力應與我大唐的藩鎮相似,只是不知具體是如何實行?如何制衡?”
李世民這時也冷靜了下來,雖然痛恨自己這個后代不爭氣,但是后來發生的安史之亂卻是也給現在初建的大唐提供了很多思路。
很多制度,都是需要一個王朝剛建立時確立的,因為建立越久,根蒂越深牢,后面的人越不好改革。
安史之亂雖然為后世的大唐帶來了很多的傷痛和喪亂,但也為貞觀的君臣們提供了很多失敗的案例,讓他們可以有機會將親手制定的各項制度再次完善。
這不就是天幕出現后,帶給各朝最好的意義嗎?
(https://www.dzxsw.cc/book/40213378/2221049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