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改名大師·王莽
【王莽改革中其實還有非常搞笑的一點。
為了表示改朝換代,革漢立新,廢劉興王,王莽根據儒家經典,將一大批政府機構和官職改換名稱。
王莽一共改了九十一個郡名,七百三十個縣名。
其中最有意思的,南陽、河內、潁川、弘農、河東、滎陽六郡改為了前隊、后隊、左隊、兆隊和祈隊。
邊疆的五原、云中、定襄、雁門、代郡改成了獲降、受降、得降、填狄、厭狄。
還有無錫改名為了有錫,谷遠改成了谷近,無鹽改成了有鹽,山陽更為巨野郡。
還改匈奴單于為降奴服于。
這一系列的改名帶來了什么呢?
最后只是給人民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甚至連官吏也弄不清楚,所以王莽在后來的詔令中提到某地時也只好注明故地。
例如這樣的:前隊郡的太守李某某(注:原南陽郡),哦豁,這給公文的行文算是增加難度了。
另外,我們在詳講一下王莽改名字中改的官職名稱帶來的影響。
如在中央官職中,更名大司農為羲和,后改為納言,改大理為作士,太常為秩宗,大鴻臚為典樂,少府為共工,水衡都尉為予虞,光祿勛為司中,太仆為太御,衛尉為太衛,執金吾為奮武,中尉為軍正。
地方官職的名稱也多有改動:太守改為大尹(或卒正、連率)、都尉改為太尉、縣令(長)改為宰等等。
此外,王莽還增加了許多新的官職,如在中央新置大司馬司允、大司徒司直、大司空司若,列于九卿。
設置了大贅官執掌輿服御物,后又典兵,位上卿;設司恭、司從、司明、司聰、司睿等五大夫。
在地方上,州設置牧副,部設置監副,等等。
王莽根據古籍,更改了秩祿之號,還按照傳說的周制大封五等諸侯共796人,附庸1511人,其中有很多人并沒有實際得到封地,每月只能領到幾千錢。
因此,貪污受賄、榨取民脂民膏的現象在各級官吏中層出不窮。
至于那些清正一些的受封爵者則窮困潦倒,甚至靠給別人打短工來維持生活。
總的來說,很多人說王莽是穿越者,那其實只是基于王莽的個別政策而言,王莽的改革總體來說,和明朝的朱允炆改革是一樣的,那就是“復古”。
是的,這些“純孝”名聲出來的人,可能是擺脫不了那一身的儒家氣,也可能是讀書把腦子讀壞了。
認為如果治理天下要治理成書中圣賢們所描述的大同世界,那我們直接按照上古時期的制度來不就行了嗎?
這就是在不考慮現實和生產力,在完全的逆歷史而行了。時代畢竟是在進步的。
所以王莽失敗了,朱允炆也失敗了。
上古為何會出現“大同現象”,那說白了,不還是生產力不足,人們只能吃飽了睡睡飽了吃嗎?不這樣共產,部落怎么生存?】
“這改名,不是完全按照邦周的來嗎?”嬴政有些無語。
他雖然不知道后人的那些大道理,但是統一全國后也知道不能繼續按照邦周的規矩來治理天下。
上古的夏商周,那一朝的治國規矩都不一樣。
正如天幕所說,時代是在進步的。
更何況......
“改名就是復古了嗎?改名就能變成上古的那種‘大同’世界嗎?”
“這個后人還是太天真了。”
嬴政現在沒有繼續看王莽的心情了,除了他的個別政策給了自己啟發,但是單看王莽的事跡和行事準則,只覺得蠢得可愛。
嬴政是無語的心情,而朱元璋就不一樣了。
“為什么是朱允炆登基?咱的大孫呢?”朱元璋一心的疑惑。
俗話說隔輩親,現在朱元璋是這樣的:
“來人,讓朱標這個不孝子滾過來!”
馬皇后不解:“重八,你這又是干什么?”
“哼!咱要好好問問這個畜生,他把咱的大孫給怎么了!”
“看看他這腦子里成天都在想一些什么,皇位為什么不是咱的大孫的。”
“你忘了標兒身體不好,你待會可別說那么狠......”
看到馬皇后憂心忡忡的目光,老朱心肝忽然抽了一下。
得了,打不得,罵不得,咱委屈自己憋著吧!
【自古以來,圣君盛世在朝,除了民生經濟政治軍事各指標外,也是得看外交的,例如:萬國來朝、四夷賓服。
王莽靠著的就是偌大的聲望和被視為“圣人在世”的形象篡位登基的,而漢朝被冠以強漢之稱,足以可見漢朝武功之昌盛,自然作為新朝的皇帝,你不能比大漢朝的武功差吧?
可是,問題來了,王莽既不會打仗,而王家子弟也不會打仗,怎么辦?
欸!
我有辦法!
于是,王莽花重金重禮并且許以重諾給四方邊疆的外族政權,營造一股虛假的“萬國來朝”現象。
但是,這種假象也很快隨著王莽再一次的“復古”改革騷操作里,如大廈崩塌般迅速殆滅。
剛才我們說的這些是王莽登基前的外交軍事操作,目的就是讓朝野看見這樣的現象:
你們看啊,王圣人僅憑著名聲就讓外族拜服,能讓敵人為之欽佩,這才是真圣人啊!
我們的“王圣人”登基之后,自然也是要改變的,他覺得自己不比前朝的暴君“漢武帝劉徹”差,打仗?誰不會啊!
劉徹能干的我也能干!】
“......”劉徹無言。
“朕現在已經不想在罵這個篡漢逆賊了,朕忽然覺得和這樣一個幼稚的政治小白較勁,未免太丟面兒了!”
【在同周邊各民族的關系上,王莽一改西漢自昭宣以來建立的平等友好關系,妄自尊大,使中央政府與周邊國家的關系日趨惡化,直至爆發連年戰爭。
首先,我們要知道,武帝之后,漢朝疲敝,國家的風向從連年征服之戰轉變成了進退有據的開拓之戰。昭宣時期少戰,主要為了恢復國力。
宣帝中后期,以能戰者而戰,戰則必勝,還是為了保存國力。
這才有了宣帝時期漢朝的極盛版圖和強大國力。
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王莽稱帝后,以“天無二日,土無二王”為由,將西域各國的王改封為侯,從而引起了西域諸國的普遍不滿。
此后,王莽在一系列同西域的關系問題上都處置不當,西域諸國先是互相征伐,繼而攻殺西域都護。
天鳳三年,公元16年,王莽派五威將王駿等人率兵出征西域,被西域諸國聯合襲殺,幾致全軍覆沒。
王莽將少數民族王貶為侯的命令也引起了“西南夷”的不滿。
封地在今云南廣南縣一帶的句町王怒不從命,被王莽處死。
于是,句町王之弟承便率眾起兵,飽受王莽政權壓迫的西南各族人民趁機起而響應。
盡管王莽曾派幾十萬大軍一度將句町的反抗活動平息,但西南各地的武裝反抗一直延續到東漢初年。
講真的,漢武帝知道了肯定得氣死,自己費了老大勁才把西南夷給收服,結果王莽又給人家逼反了。
王莽為準備對匈奴作戰,在征發內地兵員的同時,還向臣服于漢的高句麗征兵。這便引起了高句麗人民的反抗。
不過,此時的高句麗還沒有隋唐時期的那種巔峰戰力,這個時代是蒸蒸日上的大漢和日薄西山的匈奴兩大主角的天地。
始建國四年,公元12年,王莽派嚴尤出兵,征服了高句麗,然后再次用出了自己的改名大法,將其改名為下句麗。
漢宣帝以來,漢與匈奴的關系得到改善。主要還是大漢的戰略目光放在了西域,以及絲綢之路的極西之地,而匈奴早就被漢武帝給打殘了,再也沒有與漢朝爭天命的底蘊了。
自然沒了爪牙的老虎還能是老虎嗎?
例如呼韓邪單于窮困來降,漢王朝仍將匈奴視為對等的大國。
畢竟體面還是要給人家的。
漢王朝發給匈奴的印信,文字是匈奴單于璽,其下諸王之印信為“漢某某王”,以表示待以客禮而不是作為漢王朝的臣屬。
王莽掌權后,為表現其“威德至盛異于前”,便改變了這種友好的態度。】
(https://www.dzxsw.cc/book/40213378/2164341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