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第四十三章
不等蜜娘再看, 最前方的衙役又是一擊響鑼,隊伍蜿蜒著向南走去,大概走了半個時辰,地面驟然平坦, 跟之前路過看到的枯黃野草不同, 這里只剩草根, 地上灰黃的泥土暴露在寒風(fēng)里。
蜜娘也反應(yīng)過來, 牧仁大爺之前回來割牧草恐怕就是這里。
她的猜想是對的, 又往前走了一柱香的功夫,入眼的是稀稀落落的氈包和攢了一大堆的牧草。
官府的人帶了中原逃難過來的人繼續(xù)向南, 其他牧民原地各自散開, 趕了背上沒東西的牛馬過去上草料。蜜娘下了牛車跟著走過去, 用長桿捅一捆草給巴虎遞去, 他站在桌子上往牛背上綁打好捆的草料。
“現(xiàn)在能用的人多, 就不用你搭手了,你要是坐累了就帶著大黃四處轉(zhuǎn)轉(zhuǎn)。”巴虎接了草捆順帶把長桿也給奪了, 很霸道地趕人離開。
“還有多久到家?”蜜娘抱著手臂沒走, 這些草料是入秋后割了曬干打成捆的,一扯一扔的動作里, 曬足了太陽的干草揚出干燥好聞的味道。這讓蜜娘想起了嶺南金黃的稻田,堆在屋后的稻桿,有她爹娘彎腰割稻的身影, 也有她小弟在稻草堆里掏洞的嬉笑聲。
“晚上一定能到。”
可現(xiàn)在還沒到晌午, 放牧的遷徙路可太遠(yuǎn)了。
牧仁大爺手里的長桿一頭挑一捆草, 看到蜜娘站在草堆邊不知道在想啥,他喊:“蜜娘你站遠(yuǎn)點,我手里的長桿別打到你。”
蜜娘又換了個地方, 站了好一會兒俯身抱了捆草過去,“我還是想給你遞草,我喜歡做這個活兒。”
巴虎認(rèn)真地盯了她兩眼,伸手接了過來,把之前奪了的長桿又還給她。
所有的牛背上都壘了半人高的草料,就連勒勒車的車頂和車身上也用羊毛繩給綁滿了,蜜娘這才明白朝魯他們?yōu)楹螘昴敲炊嘌蛎K。
晌午飯還是在路上吃的,干巴的冷酥餅嚼了半路,肚子餓得打鳴,終于在黃昏時分看到了青磚瓦房,先一步回來的人在卸草料,孩童舉著趕馬鞭把卸掉草料和行李的牛馬往河邊趕。
跟臨山相比,這里的房子蓋得寬又闊,相鄰兩家的磚房和牲畜棚圈離得遠(yuǎn),像是中原村落的村頭和村尾,借把鹽回來鍋里的肉都燒干了。
不出所料,巴虎住的地方人更是少,東邊是空闊的草原,沒人居住。
天色快暗了,仆人在卸草料,巴虎宰了只小公羊在剝皮,蜜娘在屋里擦洗灶房的灶臺,這里砌的有跟中原如出一轍的鍋灶,用的是鐵鍋,前鍋炒菜后鍋燜飯。
“蜜娘,你出來,當(dāng)初給你送嫁的幾個姑娘來了。”巴虎不記得她們的名字,難民這個稱呼也不好說出口,這兩個字不太好聽。
“木香她們來了?”蜜娘擦干了手上的水,走出去就看木香盼娣和蘭娘白梅在幫忙卸牛身上的草料,她們卸完一頭,鶯娘就趕了牛去河邊喝水。
“咦?你們怎么來了?到屋里坐,這活兒有人干。”蜜娘熱情地招呼。
“蜜娘你別客氣,我們就是專門來幫你家卸草料的。”木香把一桿子草料遞給草堆上的男仆,說:“我們半下午就到了,問了官府的衙役找過來時你們還沒回來。”
“晚上留下吃飯。”巴虎匆忙卸了兩只羊腿,專門走過來對蜜娘說:“你陪她們說話,今晚我煮飯。”
“我們吃了飯過來的,不用準(zhǔn)備我們的。”木香趕忙拒絕,“你們忙你們的,不用管我們,我們就是閑著沒事來找個活兒打發(fā)時間。”
“沒事,燉羊肉要的時間長,等燉好了肚子也空了。”蜜娘也拿了長桿挑了草捆往上遞,問起木香她們這一路吃住如何。
“氈包是軍隊里的人幫忙拆搭的,吃的我們自己煮,趕路是坐在牛背上,除了受點凍,其他都好,反正冷了可以下來跑跑。”出發(fā)之前她們還心有憂慮,走了這一遭心里又安定一分,來漠北沒來錯。
“你們現(xiàn)在住在哪兒?住的是氈包還是……”
“也是磚瓦房,是一長排的磚瓦房,不像你們家有院子和院墻,我們五個還是住在一起,屋里一個兩人長的火炕,屋外是個小磚房,鍋灶跟火炕連著,也是做飯的地方。”木香說。
“那你們明天就要抓緊時間去撿干牛糞,不然冬天沒燒的,巴虎說漠北的冬天很長,到明年三四月份才解凍。”蜜娘記得院子的東北角堆了一堆的干牛糞,應(yīng)該是今年開春去臨山之前備下的。
“瞿里長也專門來給我們說了的。”
六個人有一句沒一句說著這一路遷徙見到的事,尤其是木香她們近距離跟軍隊里的人打過交道,談起他們都是一臉癡笑,就連最小的鶯娘都說王都的男人不一般,長得忒俊。
有木香她們五人幫忙,草料卸得比預(yù)想的快,蜜娘帶著她們進(jìn)屋的時候,遠(yuǎn)處的鄰居還鬧哄哄的在忙碌。
十六個人分兩桌坐,一桌一只燉羊腿,一盆羊肋骨,時間緊,巴虎也沒來得急做肚包肉,什么香料都沒加,只是在出鍋前撒了把鹽,純?nèi)庀悖б豢谙氯?
羊腿肉沾韭花醬,辛香提味,韭花醬里還有韭菜花顆粒,用牙齒碾碎時刺激嘴里口水泛濫,哪怕蘭娘在夏末厭惡地說她這輩子吃夠了韭菜,在這晚她沾韭花醬是動作就沒遲疑過。
半只羊一桶酥油茶,十六個人一頓給吃得干干凈凈,大黃巴拉和阿爾斯狼臥在院子里把羊肋骨嚼得咔咔作響,地上的浮土都給舔薄了一層。
“這頓吃的舒服,吃了十來天的酥餅把我的牙都要吃酥了。”朝魯喝掉碗底的酥油茶,拍著肚子幫忙把碗筷端灶房里。
“東家,天也不早了,那我們就回去了?”奴仆賣身也是有期限的,在賣身為奴前他們都有磚房。應(yīng)該說漠北的牧民都有磚房住,在中原逃難的人過來之前,官府的救濟(jì)房都空了好幾年了。
“行,明早早些過來清理棚圈。”除了馬和駱駝,牛羊晚上都是睡在棚圈里。
天色不早了,外面哪怕還有說話聲,巴虎也沒讓木香她們自己回去,他洗了碗筷后跟蜜娘一起把她們五個人送回排屋。
“這兒離官府近,等閑不會有人來找麻煩,但天黑了你們就少出來,就是有事也幾個人做個伴。”巴虎意有所指地掃了眼這里住的人,“別因為都是從大康來的就放松了警惕。”
蜜娘掀起眼皮看他,回去的路上握住了男人的手,長著一張冷心冷肺的臉,受了點旁人的好就忍不住多還幾分回去。
夜里巴虎探出手的時候她情不自禁地?zé)崆榱艘稽c點,男人隨即狂風(fēng)暴雨般的還了回來,事后還賤兮兮地說換了新地方她比平時激動,拿了春宮圖出來試圖哄她換個新姿勢試試。
蜜娘閉眼不看,“你不說明天還要去古川?早點睡。”
也是,趁著沒下雪,巴虎還要去把糧食瓜果青菜買回來,還要交歲供領(lǐng)鹽。
牛羊有牧仁大爺他們看守,巴虎挑了早就做好標(biāo)記的羊給趕出來出來,鎖了門帶著蜜娘往都城去。日頭剛露頭出發(fā),快到晌午才到都城。
蜜娘見過帝都巍峨的城墻,看過遼東險峻的長城,古川的城墻在她眼里驚不起波瀾,哪怕巴虎一再講解,修建了多少年,用了多少人力……
蜜娘剛想張嘴說哪天你同我回大康,見見遼東的長城你才真真開眼,但嘴唇動了動沒發(fā)出聲,她應(yīng)該是不會回大康了。
各地的牧民都回來了,官府這些天晌午也有人值班,巴虎趕了一百一十二只羊交給官府里的人,登記了羊群和仆人的數(shù)量,領(lǐng)了五十五斤鹽。
“這是怎么個交法?”蜜娘問。
“十羊一供,一人一年五斤鹽。”養(yǎng)十只羊到了歲末要交給朝廷一只,以此往上加。朝廷每年會給每人免費發(fā)五斤鹽,奴仆不能私自領(lǐng),都是分到主家的頭上。
“那牛馬和駱駝呢?不交稅?”
“不交,一頭母牛從出生到□□通常要兩三年,懷上牛犢到生產(chǎn)要近十個月,牛犢斷奶最短也要三個月,馬和駱駝跟牛差不多,養(yǎng)起來耗時又耗力,朝廷不收稅,鼓勵我們多養(yǎng)牛馬駱駝。”
沒一百來只羊拖后腿,勒勒車的速度快了不少,巴虎趕著馬左繞右繞進(jìn)了個胡同。
“達(dá)蒙,上生意了。”巴虎從懷里掏了三個銀角子,滿臉大胡子的男人接過顛了顛,“還是二十塊兒?”
“二十塊兒就夠了。”巴虎跟男人一人抱了個磨盤大小的堿塊兒往勒勒車上放。
夏吃鹽冬喂堿,也就是有這東西,巴虎才敢放心把馬和駱駝放養(yǎng)在草原上,它們跑得再遠(yuǎn),想舔口鹽還是要回到原先的地方。
二十塊兒堿把勒勒車都堆到頂了,拉車的馬也吃力起來,巴虎沒再坐在車轅上,“帶你去銀樓逛逛,殷氏之前留的金鐲子還沒動,炸一炸換個樣式你帶手上。”
(https://www.dzxsw.cc/book/40020441/2917567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jī)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