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朱允熥說著的時候解開衣服,露出里邊的軟甲。
老朱看到大孫這般重視防護,懸著的心這才稍稍放下。可一想到這逆孫,讓自己擔驚受怕了這么久,老頭心里就一陣發狠,想著一會兒回宮非得好好收拾他一頓。
“你舅老爺的請功折子咱看過了!”
“哦哦……”
朱允熥聽到這話頓時心虛地低下頭,臉上更是有些發燒。
“皇爺爺,孫兒冒功了……”
“其實孫兒就是騎馬出去溜達一圈,真沒他們說的那么好……”
老朱看著自家傻乎乎的大孫子,開心地將其摟在懷里解釋道。
“你已經做得很好了!”
“不管是藍玉,還是咱在大同府里的密探,都把你夸成一朵花,說你有圣君之相!”
“密探?”
朱允熥不解地看向老朱。
“皇爺爺,您在大同府還有密探?”
老朱哈哈大笑道。
“那是自然!”
“咱可是把十萬大軍都撒出去了,不派幾個人盯著怎么能成?”
“你以后也給咱記住了,不管領兵大將是你多信任的人,都要在軍中多埋幾根眼線,讓他們時刻向你匯報軍中的動靜,以免領兵大將生出不該有的心思!”
“哦哦……”
“孫兒懂了,就像皇爺爺在孫兒身邊埋釘子,盯著我似的,就是生怕我生出不該有的心思。”
老朱聽到這話氣得臉都綠了,當即將朱允熥翻過來,對著他屁股一陣拍打。
“閉嘴!”
“那能一樣嗎?”
“咱派人盯著你,是怕你瞎胡鬧!”
“再者說,你不是都反過咱一次了嗎?”
朱允熥見老朱揭他的老底,只能尷尬地嘿嘿傻笑。
老朱也只是假裝打幾下,然后繼續跟大孫解釋道。
“咱說你這次做得很好,是因為你沒有干涉軍中的部署,做好了自己該做的本分。”
“咱跟你說,當皇帝可以不會帶兵,也可以不會打仗,但必須得會用人……”
馬車行駛了一路,老朱拉著大孫說了一路。
兩人在回到皇宮后,老朱把大孫扔到浴桶里好生洗刷了一番,這才帶著他去用膳。
用過膳后,老朱又獻寶似的把重新寫好的冊封詔書拿給大孫看。
“咱又重新寫了一份冊封詔書!”
“這次你冒了這么大的風險去大同府,救治了大同府的將士,又打了大勝仗,這要是不寫到詔書里可就虧大發了,哈哈哈!”
此時的老朱就跟普通鄉下老頭沒啥區別,恨不得拿著大喇叭四處張揚,讓別人知道自家大孫的優秀。
朱允熥拿過圣旨一看,果然見自己的功勞簿又厚了一層,被老朱加了好幾條功績。
什么拯救大同于水火,俘虜瓦剌數萬之眾。上陣殺敵,斬敵酋于馬下。追擊千里,救斯民于萬難之類。
總之自家這親爺爺,跟藍玉那舅老爺一樣,吹起牛來都不知害臊,使勁地往自己臉上貼金。
朱允熥看罷圣旨,指著上邊的玉璽說道。
“皇爺爺,您這圣旨寫得挺好,就是這方玉璽不咋地,要不試試孫兒帶回來的這個?”
“你帶回來的?”
“是啊!”
“孫兒在草原上撿到一方玉璽,看上去比您這個好點。”
在老朱將信將疑的目光中,朱允熥噔噔噔跑出殿外,從王德手里接過一個盒子,然后顛顛地跑到老朱面前獻寶。
“皇爺爺,您看看這個如何?”
老朱在聽到玉璽兩個字的時候,心里就生出一絲期待。
他這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沒能奪回屬于華夏的傳國玉璽。
秦始皇用和氏璧刻下傳國印璽,并未延續大秦的國祚。
然而,在秦始皇死后,傳國玉璽卻成為歷朝歷代的至尊神物。
誰擁有傳國玉璽,誰就是天命之子。
漢朝如是、唐朝如是、宋朝如是、元朝亦如是。
唯有大明立國以來,費盡千辛萬苦,卻始終尋覓不到傳國玉璽之蹤跡。
因此,老朱總覺得自己這個皇帝不正統,死后也無顏面對華夏歷朝歷代的先皇。
老朱也努力尋找過,可就算打下捕魚兒海那般的大勝,依然沒能尋到傳國玉璽。
久而久之,老朱都覺得自己時運不濟,恐怕有生之年都看不到了。
老朱想到此處,對于即將到來的玉璽,也就沒了剛剛的那份期待。
然而,當他打開盒子,看到玉璽上鑲嵌著黃金的一角時,呼吸瞬間停止,兩只龍眼也瞪得圓滾滾,仿佛隨時都能從眼眶里飛出來一般。
“這……”
“這是傳國玉璽?”
老朱小心地雙手捧起玉璽,翻過來倒過去地仔細查驗。然后小心地涂上印泥,在紙上“啪啪”地印著。
當他看到“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碩大的篆文出現在紙上時,激動地捧著玉璽淚流滿面。
“咱終于在有生之年見到傳國玉璽啦!”
“這就是天意呀!”
“咱苦尋二十幾年而不得,你個逆孫頭一次去草原,就將此物給尋來了!”
“自今日起!”
“咱大明終于名正言順啦!”
“嗚嗚嗚!”
(https://www.dzxsw.cc/book/39718674/3517300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