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沒有最坑只有更坑
人多自然也容易出亂子,一上午過去,前面的隊伍里被提出來了兩個人,據(jù)說是在帶著的東西里發(fā)現(xiàn)了小抄。
那兩人拼命的喊冤,叫嚷著是有人把東西放入他們隨身攜帶的東西里。
可誰管呢?
那些搜檢的人更不會管這些,他們擺擺手就讓人將他們拖下去。
王學洲他們聽著連忙緊張的自己先檢查了一遍,確定沒問題才松了口氣,排隊的時候盡量少和別人挨的太近了。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都走到這步了,小心謹慎些總是沒錯的。
一個個的點名、搜檢、進場,十分的浪費時間。
他們從早上一直等到了黃昏,前面的人才進了七七八八,終于輪到了他們幾個。
“年十三,面白無須····”
點完名字就有差役對著王學洲的考引和本人進行核對,看到上面的資料不免有些驚訝。
小秀才不多見,這個年紀來考舉人的更少見。
能不能考上先不說,就這個膽量就夠人佩服了。
只是他們在這里檢查了一整天,早已渾身疲憊耐心全失,看到人的瞬間也就是驚訝了一下,然后就動手開始檢查起王學洲帶來的東西了。
吃的王學洲自己提前動手掰成了碎的不能再碎的小塊兒,另外還有一些小米、咸菜之類的東西全都被一一檢查。
晚上蓋的薄被他用油紙卷起來,用青布塔鏈扛在肩上,此時也被全都翻出來檢查。
確定東西都沒問題,差役指著一邊,“脫!”
該來的終于還是來了。
王學洲鎮(zhèn)定的走到一邊,手腳飛快的將身上的衣服脫的一絲不剩。
然后提著東西和一群‘白斬雞’站到了一起,湊夠人數(shù)被統(tǒng)一送到沐浴的地方,穿上官方提供的衣服,踏入考場。
這也是鄉(xiāng)試和之前考試的不同之處。
這種方式‘既可防濫,且不虧禮’,專門用來防止作弊的,除了費時費力費錢之外,沒什么毛病。
穿著統(tǒng)一制式的衣服,先領(lǐng)完答題紙和草稿紙,再去找自己的號舍。
而答題紙也是專用的,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損壞,也不能被淋濕或者弄臟····總之,做什么都要很注意。
當王學洲終于跟在差役的后面找到了自己的考棚時,他長出了一口氣。
繁瑣的準備工作總算是結(jié)束了。
“這三天內(nèi),不管發(fā)生任何事情,都不許出考棚,直到考試結(jié)束。”
差役叮囑一句,就此離開。
王學洲深吸一口氣,踏進考棚里開始擦號板,整理自己的東西。
一個恭桶就在他腳底,動作稍微大一些就能碰到。
剛整理完坐下,隨著一陣如雷一般的鼓聲‘咚咚咚’響起,大門‘哐當’一聲被關(guān)上了,整個考場頓時成了一個封閉的空間。
考棚里面狹小逼仄,睡起來都要蜷起腿,為了不和屎尿一起入眠,頭一天晚上他盡量減少了自己的吃喝。
一晚上湊合過去,第二天早起,還是沒忍住放了水,他也死心了。
到底還是……
卯時,隨著三聲鼓聲響起,也表示著鄉(xiāng)試,正式開始。
能不能鯉魚躍龍門,在此一舉!
拍了拍自己的臉,王學洲打起精神,開始凝神看起了考題。
三道四書義題目,一道試帖詩。
王學洲看了一眼題目心中暗罵。
沒有最坑只有更坑!
這些出題的人恨不得搜腸刮肚的給他們出難題。
罵歸罵,手上的動作卻不敢停下, 唰唰唰的在草稿紙上把題目抄了下來。
其中一道題目:‘人而可以不如鳥乎?詩云:穆穆文王。’
前半句翻譯過來就是,人怎么可以不如鳥?
后半句是出自《詩經(jīng)》原文:“穆穆文王,于緝熙敬止。”
這是在夸贊周文王仁愛和品德高尚。
所以這周文王和鳥有什么關(guān)系?
關(guān)鍵是這題目出的簡直了。
上半句出自《大學》里面的一段話,整句是: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
想到之后王學洲只想罵娘。
我去你個XXX
一個題目出自兩本書就算了,你竟然連上半句都不給全?
坐在那里惱火了半晌,他沉心靜氣,覺得自己心情平復了一些才下筆。
畢竟這是考試,可不是鬧著玩的,如果因此心緒不寧,手上一抖有了墨點,那真是哭都來不及。
不過既然出了這樣的題目,那就只能圍繞此題作答。
考過試的都知道,拿到題目第一時間要做的就是閱讀理解。
雖然這道題目出自兩本書,內(nèi)容割裂,但是!
咱們可以將內(nèi)容關(guān)聯(lián)在一起。
前半句說人不如鳥,后半句轉(zhuǎn)而夸贊周文王,可以理解為,前邊是說有的人品行低劣不如周文王,那怎么寫主考官會滿意?
王學洲沉思半晌寫下:“夫人不如鳥,則真可恥矣,恥之,莫若師文王·····”
如果一個人連鳥都不如,真該覺得羞恥,最好的辦法,就是學學周文王·····
連主考官都贊賞的人,朝他學習沒毛病吧?
題目要寫200字以上,從思考到下筆浪費了不少時間,等到了中午飯點,他也堪堪只寫完了這一道題目。
八月的天氣,余熱還在,熱的人沒胃口吃東西。
但不吃又撐不住,他草草的吃了一點東西,繼續(xù)往下做題。
等三道四書題做完時,太陽已經(jīng)西斜。
只剩下最后一道試帖詩,他必須得趕在天徹底黑透前做出來。
他可不想點燭做題,環(huán)境太過狹小,要是不小心燒掉了試紙,那就得不償失了。
試帖詩:楊花滿路飛。
原句是:新年鳥聲千種囀,二月楊花滿路飛。
整首詩寫的是春天的景象,名字就叫《春賦》,出自前朝詩人之手。
這考的是學生的閱讀量,如果沒有讀過的人,根本想不出前面的‘二月’兩個字,也不知道這首詩實際說的是春天。
他們或許會認為這句話說的是楊樹,或者楊花。
但實際上,說的是春天。
這是覺得直接給他們寫一首《春》有些簡單,所以就這樣出題?
王學洲長出一口氣,幸好他在老師那里曾看過不少詩集,考試前他也提前準備好了以春夏秋冬、秋蘭竹菊為主題的詩,此時倒是省了他的時間。
想清楚之后,他將自己提前準備好的那首《春》修改的符合題目之后,寫了上去:
楊花輕盈舞晴空,
滿路飛揚春意濃。
白絮飄搖隨風轉(zhuǎn),
似雪如綿夢中逢。
(https://www.dzxsw.cc/book/37800700/2159552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