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韓非
韓王宮。
韓王然皺著眉頭,一臉不悅的在大殿內徘徊,時不時發出哀嘆。
得到行刺失敗的消息后,韓王一籌莫展,不停的哀嘆韓國命不久矣,表示自己愧對列祖列宗。
韓非從群臣中站出,鄭重道:“我王莫要傷心!若是我王進行變法,待韓國富強后,和列國合縱抗秦,便可與秦抗衡。”
可是韓王正在氣頭上,哪里還聽得到韓非的諫言,當眾斥責韓非:“眼下韓國變法為時已晚,需要的是緩兵之計,阻止秦王東出。”
韓非見勸諫不動,無奈的回到群臣中。
突然,一名斥候飛奔入殿,邁著錯亂的步伐,險些載在大殿,只見他雙眸含著淚光道:“我王,秦王已派出大軍,兵臨秦韓兩國邊疆。”
噤若寒蟬的大殿瞬間炸開鍋,大部分都是對韓國朝不保夕的失落。
唯獨韓非擲地有聲道:“我王,我愿意東出秦國,游說秦王,讓他停止滅韓。”
緊接著,另一名斥候踏入大殿,喜出望外道:“秦王下令讓公子非入秦,不然就要踏滅韓國。”
一時間,朝堂上紛紛斥責韓非,說韓非定是做錯事情惹怒了秦王,當堂就要將韓非趕出韓國。
韓王然呵斥眾人,目光冷冽,直到百官紛紛垂首后,這才包含著淚水,對著韓非道:“公子可愿意入秦?為我韓國解除困境?”
語氣溫和,與之前的呵斥截然不同,這讓韓非終于感受到一絲暖意。
韓非拱手道:“臣愿意入秦,為韓國爭取五年喘息時間,希望我王趁此時機,變法圖強。”
見韓王點頭答應后,韓非這才松了口氣,毅然決然的趕奔秦國。
可惜,信誓旦旦的韓王然在韓非走后,竟然哄笑一聲,冷冷道:“公子非這個蛀蟲,終于走了!”
......
廷尉府。
當得知秦王政發兵攻韓,只為讓韓非入秦的消息后,李斯目光瞪大,眼神中滿是難以置信。
兩人師出同門,同為荀子的徒弟,兩人不分伯仲。
韓非雖然口吃,但每次面對問題時,他總能一針見血的提出解決問題的關鍵,做總結陳詞。
是妥妥的大人物表現。
只是韓非并不擅長與人交談,更不通曉帝王之術,是個鋼鐵大直男。
可惜...就這樣一位直男,偏偏能讓秦王政傾動虎狼之師!
僅僅為了一個口吃的臣子,而發動戰爭,這絕對是戰爭史上少有的奇聞。
只是令李斯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韓非并非是一紙空文,滿嘴仁義道德的文官諫客。
而是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術,慎到的法于一體的法家大才。
在拜別荀子后,韓非認為以仁義著稱的儒道,無法救國,便深入學習法家之術,希望韓王重視變法,使韓國強大,可是結果不盡人意,沒能如償所愿。
得知老友要來秦國,廷尉李斯大喜過望,可當看到韓非所著的《孤憤》后,臉色瞬間陰沉下來。
士別三日,定當刮目相待,更何況三年未見,韓非早就不能同日而語。
兩通竹簡,迅速大笑了李斯要和韓非會面的念頭,取而代之的是李斯胸中滿滿的殺意。
只見李斯雙眸一凝,臉色逐步凝重起來,冷冷道:“韓非入秦,豈不是要和我針鋒相對?”
.......
章臺宮。
秦王政面沉似水,看著面前沉重的竹簡。
上面都是百官們為了阻撓韓非入秦,紛紛提出的諫言。
“君上,公子非是韓國王室后人,其必然無心仕秦,恐怕會掃了大王的雅興啊?”
“為一人不惜挑起戰爭,大王為何要入秦草率做出決定?”
“韓非不過寫了一篇《孤憤》,至于君上如此重視,若是韓非真有本事,為何沒有收到韓國王室總用。”
百官的質疑在竹簡上逐漸浮現,但秦王政卻一言不發。
小稚奴在一旁給秦王政捶背,似乎在提醒秦王政不要動怒。
秦王政也排解內心的煩悶,體驗者來自頂級按摩師的服務。
秦王政臉上掛著一絲笑容,低聲道:“不愧是神獸,懂得體諒孤王,不像那些紙上談兵的諫客竟說些空話?”
“孤王是秦王,一言九鼎,怎能輕易將王命收回?”
“韓非不是大才,孤王也不會要挾他入秦?”
秦王政對著案幾上的竹簡自言自語,突然宦者令喜來報:“君上,韓王已經答應讓公子非入秦,公子非已經入秦,半月后,便能來到章臺宮。”
秦王政臉上蕩起一絲難以抹去的笑容,對韓非期待已久。
若是這樣的曠世奇才,能為大秦所用,豈不是能使秦國錦上添花?
但韓非若是韓非不愿為孤王效力,那就將他打入天牢,囚禁在咸陽。
百官對秦王勸諫,也隨著韓非入秦逐步消散,取而代之的是韓非能力不足,難堪大任的議論。
而這道消息恰恰是秦王放出去的!
一場唇槍舌戰,難以避免。
而這也是秦王政對韓非的第一個考驗,如果韓非真有才能,入朝后必能以滿腹經綸的才學將百官懟的啞口無言。
是驢是馬,拉出來溜溜。
伴隨著宮中議論聲四起,百官對韓非質疑聲越來越大,就連民間也開始傳言韓非并無真才實學。
韓非入函谷關后,百姓并沒有羨慕他的車馬,而是指責韓非不過是紈绔子弟,空有其表,卻無其實。
一路走到咸陽,這種質疑聲越來越強烈,這讓韓非的侍從面色不悅,甚至低著頭不敢見人。
倒是韓非沒有在意,在車輿內捧著竹簡閱讀,對外界的傳言不聞不問。
終于在數日后,韓非入咸陽的消息傳來。
秦王政也覺得時間到來,即刻吩咐文物百官入正殿,舉行朝會。
百官面露兇手,一舉一動都透著對韓非的布滿,紛紛摩拳擦掌,準備在韓非入秦后,痛斥韓非,將他罵出秦國。
韓非接到秦國的密令后,匆匆放下竹簡,從馬車上躍下。
數十日的長途奔波,終于可以一睹秦王威儀,迅速整頓衣裝后,即刻奔向正殿。
但秦國似乎對他并不友好,就連接待的宦官都一臉輕蔑,但韓非沒有在意,嘴角淡淡道:“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雖不知,韓非入秦,無異于羊入虎口,百官早已對他虎視眈眈。
秦王政雖然對他有些期望,但若是韓非沒能說服百官,秦王政也絕不會心慈手軟。
(https://www.dzxsw.cc/book/37657196/71729009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