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殿試
大明崇禎五年,八月初八。
天還沒亮,趕赴禮部衙門待考的貢士們便被告知,今日殿試與傳臚大典同日舉行。
殿試也就是皇上親自主持考試,這不必多言。
然而這傳臚大典,也就是考中以后的進士們接受皇上的召見,俗稱‘金殿傳臚‘大禮的,一般是殿試結束后兩天才舉行。
這相當于一個榮譽儀式,甚至比殿試本身還要光鮮熱鬧。
皇上竟然將這個儀式安排在殿試之后,這其中的含義不言自明。
難道皇上對今次恩科已經失去興趣了,連儀式都要縮減了嗎?
大伙兒低聲議論著此事,各種小道消息四處亂飛。
張力并沒有參與眾人的‘竊竊私語‘,而是靜靜地看著一個人--
略微顯得有些緊張的‘葉天成‘。
徐靜萍感覺到張力在看自己,不由得低下頭去。自己可不敢與張力對視,等會‘小臉一紅‘,可不就露陷了么……
卯時,也就是后世清晨六七點鐘的時刻,張力、徐靜萍等一眾應考貢士,在禮部官員的帶領下,往紫禁城徐徐走去。
街道兩旁早已水泄不通,百姓們都起了一個大早,伸長了脖子想一睹考生們的風采!
這些考生中間,今日便會產生狀元、榜眼、探花……
‘葉天成‘走在第一位,他是今科會元,自然是排在第一的。
而張力則是走在隊伍中間,每個考生都表情嚴肅,畢竟馬上要面對的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場考試--殿試。
當**--啊,不,現在大明朝應該叫做承天門--出現在張力眼前的時候,張力不由得有些激動起來。
只見**前的金水河上橫跨著七座石橋,這與后世自己參觀故宮時所見一般無二。
后世自己可以隨意在橋上行走,可現在卻不行!
張力跟著禮部帶隊的官員,走的是最靠外側的一座橋。
張力知道。這七座橋的中橋正對**的中門,叫御路橋。
張力瞥了一眼,那中橋最寬大,雕龍修飾。確實是供皇帝專用的。
而中橋兩旁橋名‘王公橋‘,為宗室王公行走。
最外側的兩橋稱‘品級橋‘,供三品以上官員通行。
由于是恩科殿試,皇上特許天子門生們走最外側的‘品級橋‘,從承天門正門進入皇宮。這實在是天大的恩典了。
若如自己考中一甲的狀元、榜眼、探花,那么今日出紫禁城的時候,自己可以享受走一次‘御路橋‘的待遇……
一時間,張力不由得心馳神往起來!
成與不成,便在今日!
應試的隊伍已經穿過了承天門,依次映入張力眼簾的便是紫禁城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而殿試的地點,就是最里面的保和殿。
從側面匆匆經過太和殿、中和殿之后,保和殿便出現在了張力眼前。
此刻這里戒備森嚴,禮部官員領著應試考生們從側門走了進去。
考生們一時間都有些目眩神迷。然而后世參觀過故宮的張力卻只匆匆一瞥之后,便收斂起了心思。
張力的眼睛注意到了保和殿龍椅上的崇禎皇帝,皇帝似乎精神不佳,雖說強撐起了腰桿,卻顯得有氣無力。
直視皇上可是大不敬之罪,所以張力也只能匆匆一瞥,便收住了目光。
沉著,冷靜,張力不停的反復提醒著自己。
考會試的時候,自己是科場睡仙;考殿試的時候。自己是什么呢?
張力一想到自己心中的滿盤計劃,不由得樂了。
就在此時,保和殿內禮部官員開始了唱名。
唱名也就是點名,點到一人。則那人出列,由專門的人員驗明正身。
雖說是驗明正身,也就是大概看看相貌而已。明顯這里也不可能脫衣服檢查什么的,畢竟是在皇宮之中,故而張力并不擔心‘葉天成‘會露出什么端倪。
果然,第一個點的就是‘葉天成‘。徐靜萍出班應諾之后,那官兒匆匆一瞥便示意他通過了審查。
這下張力的心更是放到了肚子里,不多時點到了自己的名字,張力也是有模有樣地出班接受審查。
唱名結束以后,張力便由一名小內侍引到屬于自己的小案幾前。
自己來之前已經知道,殿試考生是不能攜帶任何東西的。
筆墨紙硯都由禮部提供,很快這些東西就分發了下來--這個過程叫做‘散卷‘。
張力瞥了一眼卷子,那試題縫在一個黃色的大紙袋中,約摸是后世四開紙大小--大概相當于后世常見的A4紙的四倍大小,也算是相當大了。
散卷完成以后,禮部官員帶頭,張力跟著其他應試考生們山呼萬歲之后,這才拆封試題,開始答卷。
雖說自己事先知道試題,然而還是有些緊張--萬一試題不對,那可就完蛋了。
將封條拆開以后,張力用微微有些發抖的右手抽出了試題。
一看試卷上面‘一戎衣天下大定‘幾個字,張力這才松了一口氣!
沒錯,就是它了!
張力很想抬頭看一眼最前排的徐靜萍,但這是絕對不行的。殿試之時,考生眼睛是不能離開自己身前案幾這個小范圍的!
否則嘛,大家都懂的……
張力磨好墨之后,凝神屏息,開始提筆作答。
應答的內容無需多慮,自己早已請人做好了答案,而且是量身定制的。
畢竟自己的想法和見解,通過八股文這種特殊形式來表達的話,那是學三年五載都不見得能見效的。
古時科舉最大的限制,便是這文體形式了。
張力下筆很慢,必須一字一句地認真書寫,甚至比寫符篆還要費神。
因為科舉考試的字跡也是有要求的,答卷必須書寫‘臺閣體‘文字。
臺閣體屬于官方使用的書體,屬于楷書的范疇,是一種方正、光沼、烏黑、大小一律的明代官場書體。
為了練這臺閣體的書法,自己可沒少吃苦頭--這段時間每天都花兩個時辰以上,專門書寫這種書法。
雖說今科考試有極少數東林黨的舞弊考生,然則大多數考生,還是有很高水平的。
當周圍唰唰唰的寫字聲傳入張力耳朵的時候,說不緊張那是騙人的。
畢竟自己賭的這一把,能不能成功,很大程度在于自己對崇禎皇帝心思的揣摩。
然而這世界上最難猜測的便是人心,更何況是帝王之心……
也不知過了多久,寫字的聲音漸漸弱了下來,顯然有不少考生已經完成了答卷,張力自己的卷子也終于謄寫完畢。
又過了一會兒,禮部官員們將答卷收走,張力等考生們行禮之后便被帶到了偏殿。
原本按照流程的話,考生們現在就該各回各家,兩日后揭曉成績。
可是今次恩科卻不一樣,崇禎竟然是要當天就揭曉成績。
與其他考生一起來到偏殿以后,張力與徐靜萍對視了一眼,互相微微頷首之后,便在此等候了。
這種場面下,也不可能說話。
……。
殿試答卷首先由內閣大臣初選一番,按照大致的檔次分出一甲、二甲、三甲,不過最終的名次卻需要皇上親自勾定。
保和殿內,有些疲憊的崇禎皇帝抖擻起精神,開始看起卷子來。
這次殿試題目‘一戎衣天下大定‘乃是首輔周延儒出的,大概意思是王師一批上戰甲,天下就安定了……
崇禎不禁有些腹誹,周延儒呀周延儒,你這不要臉的功夫真是修煉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了--
建奴咋就那么鬧騰,王師披上戰甲也不投降呢?
崇禎嘆了口氣,心中腹誹歸腹誹,對周延儒粉飾太平的題目還是認可的。畢竟小民無知,還等著他們交賦稅吶!
現在國事日壞,考這么個題目也算是振奮民心吧?
崇禎皺了皺眉頭,閣臣們推薦上來的一甲考卷,自己竟然有些地方看不太懂……
是的,還真有些句子看不太懂!
由于自己不是預定的皇太子,自幼也就沒有機會接受儲君的基本教育,而是接受一般皇子的教育,書也不是讀得很多,學問也就‘大家都懂的‘。
自己更談不上精通帝王學、治國術的大道理,而且即位以后也沒有飽學的師傅來教導。面對著國事如麻的千斤重擔,自己既怕沒有能力挑起來,更怕被別人知道自己沒有能力挑!
周延儒、溫體仁這幫子朝廷重臣們,個個都讀了一肚子的書,寫得一手好文章,年紀也都比二十歲出頭的自己大了許多。和他們比較起來,自己是唯一沒有讀過什么書,沒有經歷過什么事,沒有處理過政治,沒有掌握過權力的人。
可是,自己必須裝呀!不懂必須裝懂,否則豈不是失了天子的顏面?!
卷子看不懂就看不懂吧,就按他們擬定的名次好了--這樣一來,朕豈不就是顯得與飽讀詩書的大臣們‘英雄所見略同‘?
看著這些晦澀難懂的卷子,崇禎一絲繼續往下看的興趣都沒有,信手開始往下面翻。
指望這幫人治國,看來朕是要失望了!
崇禎的耳朵又開始嗡嗡作響起來,每一張卷子翻過去,他的腦袋里就立刻腦補出一張搖頭晃腦、引經據典的官員形象,有如蒼蠅一般,成天只知道嗡嗡嗡,遇到事情全然沒有主意!
忽然,崇禎翻卷子的手停止了動作,整個人開始發起抖來,眼睛似乎看見了什么不可思議的東西……(未完待續。)
(https://www.dzxsw.cc/book/3763/264908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