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圓滿
幾人一起趕到思過崖,還未到洞前,已見眾人并未在洞中,皆在外面平臺分散而坐。
令狐靈沖輕功最差,待趕到時三位師叔已經坐定,那東方不勝師叔并未與眾人坐在一起,而是在側后方兩三丈處一塊山崖上斜靠著。
令狐靈沖剛一走近,第一眼便看見被眾人半圍坐在一塊石頭上的師父岳不群。
三五年來令狐靈沖見到岳不群的次數總共不到十次,但仍然一眼便看出了師父的不同。
華山派掌門岳不群名號既然叫做君子劍,自然氣度里既有君子的謙謙有禮又有劍的鋒銳,只不過和山下學校里面那些進士級別的老夫子之間相比,總讓人覺得有一點刻意模仿,畢竟師傅只是個秀才,在進士面前難免覺得差許多,不自覺就矮了一頭。
但今日的岳不群坐在那里,雖然不像后面的東方不勝師叔一般斜靠著,但身上總讓人覺得很是放松。
這令狐靈沖雖然讀書比較拉胯,但畢竟在學校里受了十年的正規(guī)教育,自然知道什么叫做魏晉風度。
而且華山學校畢竟是道門所開,這道家的一些東西,耳濡目染之下令狐靈沖也是知道,師父這是問心有成。
這雖是一個底武世界,但畢竟是一個玄學顯世的世界,修煉內功,打坐煉氣,意守丹田,搬運周天這些都需要精神的參與,而精神想要參與到內功修煉之中,首先一條便是信。
作為這個世界的土著,師父怎么教徒弟怎么學,既然那么多前輩都修煉有成了,我不可能不行嘛,所以一開始的時候都不會去過于強調精神的作用。
像張賀之這樣的跨過唯物到唯心那一關,就用了很長的時間,至今還需要依靠儀式感來保障自己的心態(tài)。
依靠著前人留下的秘籍手扎,心得體會,修煉氣功者從入門到大成都有前人的道路可以追尋,像岳不群這樣從華山內功改修紫霞神功,勇猛精進,只七年便已經大成。
當年岳不群下山時便已是天下有數的高手,而如今十年過去,內功比之十年前只是更加深厚而已,并無本質區(qū)別,百尺竿頭欲更進一步,實在艱難無比。
若是張賀之內功不顯的前世,當人從體力上的訓練轉向精神上的需求時,往往如同運動員失去了爭勝之心,便開始走上了下坡路。
但是在武俠世界,人肉體上的極限已經隨著內功的凸顯而被打破,而內功對于精神的運用與鍛煉,又使得精神修養(yǎng)的重要性被極為放大。
修行內功到了大成,便開始有了細節(jié)上的不同,每個人的資質和其他人都有所不同,這些細節(jié)需要人靜下心來去體會,去研究,去修改自身的武功為自身所用。
到了這一步時,修行便是修心。
岳不群此時的狀態(tài)便明顯是自問自心,直指內心,不加掩飾,由內而顯達于外。
令狐靈沖上得平臺先恭恭敬敬的給岳不群行了一個禮,岳不群微微一笑,沖他點了點頭,然后示意他自己找個地方坐下,神態(tài)間也沒了往日那般對弟子極為講究規(guī)矩的嚴格,頗有一點率性而為的感覺。
岳不群咳嗽一聲清了清嗓子,準備開始講道。
一旁始終把手搭在他脈上的張?zhí)鞄,林道長,平院長,張師叔等人紛紛收回了手,認真聽講。
岳不群群首先講了一下前因后果,以便令狐靈沖等不知道的人先有個準備。
“不算周師叔組的筑基功法與殘缺的九陰真經,我華山現有三部神功比較完整。
其中紫霞神功是我華山以前掌門人才修煉的,現在有幾位師弟都已經修煉了,自我開始以后也不再是只掌門人才能夠修煉。
這門內功只有在全真內功以及華山內功修煉至高處,然后轉修方才勇猛精進從而速成,其實只是全真內功以及華山內功的更高升級,更偏重于應用,其在內修上仍是基于全真內功,相對還算陰陽平衡,不失為道家基礎的內功。
另外兩門就是九陽真經和葵花寶典。
這兩門內功修行起來都是進度極快,它們本身修行的經脈都是偏向陽性經脈,修行便極易陰陽失去平衡,菊花寶典采用了極為激進的自宮方法來維持陰陽的平衡,九陽真經用了一個罩門,隨時漏氣來維持陰陽平衡。
這兩門武功本質上都屬于偏門內功,修行至高處葵花寶典由于身體的殘缺,很難徹底實現四品武功的圓滿。
九陽真經一旦內功運用過度,便可能漏氣而亡。
以前張師弟提出的乾坤袋修行大法,希望我們像前明教教主張無忌那樣可以獲得成功。
我們這幾年來冰蠶絲和天蠶絲的數量已經積累的足夠了,制造了兩個試驗用的可裝卸乾坤袋。
但經過幾次試驗始終不行,我從紫霞神功轉修九陽神功,由于本來功力便到了那里,很快便已大成,但漏氣的毛病絲毫沒有改善。
這種程度的九陽神功,一旦動用,心中始終有一個關節(jié)卡在那里,不敢盡力,表現就遠不如紫霞神功。
張師弟原本的意思是希望通過乾坤袋的壓縮,形成數十百個高手按摩一樣的狀態(tài),來實現道家金液還丹大法中所謂的將氣態(tài)的內功,轉化成液態(tài),再由液態(tài)轉化為固態(tài)金丹。
這種相變來實現內功的大幅度突破。
但在實踐試驗中,不可能像張無忌那樣,剛好在合適的時候乾坤袋爆,炸。
而之前任何時候提早打開乾坤袋,已經壓縮的又會擴散到原來的狀態(tài)。
壓縮這一現象就只能保證在乾坤袋內練功時可以局部實現。
但這種壓縮對一般練功來說有什么好處呢?之前的試驗表明并不具有特別的好處。
這一次林師兄與東方師弟兩人探討,之前張師弟等曾經下過定論,由于林師兄與東方師弟身體上的殘缺,他們永遠也不可能在達四品圓滿的基礎之上,去追求三品的道途。
只能先接受四品的殘缺,在三品的道途中尋找葵花向陽,補全殘缺才能繼續(xù)向前。
但在實際當中,林師兄與東方師弟都早早的堅定了自己的道心,從而兩人都實現了自俱自足,便如同觀世音菩薩一般無男相,無女相,無壽者相,無眾生相,無需再去追求葵花向陽。
淤是這一次我在試驗練功時便想到了,不要去追求內功的大圓滿,小圓滿是圓滿,大圓滿也是圓滿。
金液還丹大法,道門幾百年來也并無一個前輩能夠真正的顯現出來。
在感應壓縮狀態(tài)內氣的時候其內氣的量與平時不同,內氣的量在細微經脈處比之以前有了七八倍的提高,很容易便感受到一些內在的細微變化,從而更容易進行操縱和掌握。
能夠感應和操縱內氣在細節(jié)處的變化之時,很容易便發(fā)現自己以前在修行中的不足與缺陷,從而首先可以調整,以實現小圓滿。
這種感應需要精神高度的集中去體會,自然而然的,以前自身心靈上一些小處,陰暗與缺陷便被這種精神高度集中所拋棄。
反過來促成了精神修為的四品圓滿,便如張師弟所描述的劍心通明的狀態(tài)。
明悟了這一點,那么氣宗和劍宗的所有爭斗,到了這里都可以結束了。
修煉氣宗想要四品圓滿,需要心性通達,修煉劍宗想要四品圓滿,需要劍心通明,他們在本質上都是一回事,心與氣和,神與意合。
至此我才解開了心中的最后一點桎梏,劍宗和氣宗的爭斗。
自以為已經超越了先祖的成就,放下了內在與外在之間的隔閡與掩飾,從而達成內外神意的圓滿。
(https://www.dzxsw.cc/book/36381816/71610246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