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辟邪劍譜
上回說到,那道士直言,辟邪劍譜在他手上。
當時在場眾人差點炸了起來。
那道士并不著急,慢慢品品茶水,又放下,似乎在等待余滄海答復。
此時余滄海已經猜到了幾人身份,哪里還敢作妖,眼光瞟了瞟旁邊道裝少年苦笑一聲:“不敢,卻是貧道的錯,這便召回弟子,返回青城,關閉山門,此生青城派不在出山。”
那少年見此不由笑了:“你矮子做事不地道,人也壞,眼色倒還不算差。
行了,行了,我才懶得管你們江湖上打打殺殺的事情。
但你們敢在這福州府城胡亂殺人,可見朝廷在你等心中威望如何了,這個確實需要改改了。
現在我還管不到你們,也沒資格令青城派封山,你等以后在看把。”
中間那青年道士呵斥一聲:“壽兒,勿要口出惡言。”
少年對道士施了一禮,表示接受教誨,然后退到一邊。
一邊林平之在也忍不住了,越前而出, 先躬身施禮,然后問到:“道長, 我家真有辟邪劍譜嗎?
不知為何在道長處?
可否, 可否......”
后面林鎮南大急, 趕忙拉住兒子。
他聽了這半響,早已額頭冒汗, 這些秘聞都是足以破家滅門的由頭,兒子林平之少年沖動,不知厲害, 居然還敢討要秘籍,真是不知死活。
那道士擺了擺手:“林總鏢頭先不必著急,只要不去修煉, 這秘籍看看無妨,也讓江湖上那些人死心才好。”
說完從懷里取出一個盒子,打開盒子拿出一件袈裟, 這等武學寶典, 大家若說說不動心是假話, 紛紛定睛看去。
只見那袈裟顏色陳舊,顯然有些年頭了, 上面字跡滿滿,也是墨色老暗。
那道士打開袈裟, 并沒有全部展開, 而是前面部分內容, 一眼看去能看到五六十字的樣子。
開篇第一句話就讓大家都愣住了:“武林稱雄,揮劍自宮”。
那道士見大家都看見這句話了,便揮手收起了袈裟, 笑吟吟的看向眾人。
林平之半響才回過氣來, 咧咧說道:“這個,這個......”
他原想說會不會是假的, 但想到袈裟舊模樣, 以及這道士以及余觀主的表現, 想來不會,抬頭看向自己父親。
林鎮南當年讀書識字就是祖父教授, 當然認得祖父字跡, 剛剛便已經注意了,知道確實真跡, 對林平之微微點了點頭。
在場許多老江湖, 如何觀察不出,都已明了, 一時互相相望無言。
那道士收起袈裟后,說到:“貧道今日展示這件袈裟,便是要了結與福威鏢局這段因果,以后若有人覬覦辟邪劍譜,只管淤華山來找貧道,卻不必在到福建來找林家麻煩了。
余觀主,若仍有意修煉辟邪劍法,可于三月以后到華山來尋貧道,貧道連這辟邪劍法的源頭葵花寶典一同淤余觀主觀看。”
那余觀主咳嗽一聲,神色間略有一點尷尬,喏喏不做聲。
“以余觀主修為,已經超越尊師長青子道長當年,離自身圓滿只差一步。
那紅葉禪師所言,越是武功高強者,看了這葵花寶典便越是忍不住誘惑修煉,這話不盡不實,也許是傳話之人誤解。
他自己與華山岳蔡兩位祖師都是參考了寶典并未修煉,就是渡遠大師一開始也沒有修煉,后來因何變化卻最終修練,貧道就不知道了。
據貧道所知還有一人,就是那日月教前教主任我行居士也沒有修煉。”
眾人聽見任我行的名頭,老一輩人議論紛紛,年青人有不知道的連忙打聽。
那道士也不在理睬,繼續說來:“數年前華山劍派掌門岳師兄閉關突破后,我們對葵花寶典的研究也算有了一些成果。
我華山另有一門內功,名叫九陽神功,這些年來修煉的人頗多, 想必各位也曾耳聞過。
這九陽神功其實立意更在葵花寶典之上。
九陽神功號稱九陽,九為數之極, 雖沒有全部修煉所有的陽脈, 但也已經算是至剛至陽了。
這葵花寶典確實在比九陽神功所走的道路更加偏激。修煉全身所有陽脈, 一條陰脈也不修煉。
連任督二脈,也只修煉任脈,不修煉督脈。
九陽神功這等極陽內功修煉之時已經萬分艱難了,陰陽很難取得平衡,只好在穴位中留下了一個漏氣的毛病。
一旦內力運用過猛,或者時間過久,便會導致人漏氣而亡。
這葵花寶典更為偏激,只修煉全身陽脈,一條陰脈也不去修煉,那陰陽失衡怎么辦?
干脆就把陰陽兩脈的交匯點一刀斷去,當然當年創此功法者本人是一個宦官,他沒有這種顧慮。
所以數百年來這門功法極少有人練成,大致只有兩種情況下才會去修煉,其一就是體質特殊,咳,咳,咳。
其二就是有危機迫在眉睫,若是不修煉,很可能就丟了性命,才不得不去修煉。
方才貧道已經說了,這九陽神功與葵花寶典的創功立意,當然其精微奧妙的細節,不是頻貧這幾句話能說得清楚的。
但以余觀主如此宗師修為,若是靜心思索。不難自創一門適合自己的功法,是可能要花上許多年的功夫,細細推敲思索。
像這等內功,其實遠不符合我道家陰陽宗旨。
因其偏激,修行起來進度自然很快,威力也是頗大,但終有盡頭。
天下上乘武學,修行到高處,其實相互之間差別已經不大。
這旁門左道類的武學,因其舍去了很多東西,劍走偏鋒,在一些威力上可能會更為強大。
但是也為向更高處的突破留下了桎梏,除非另有奇遇,或天分,才情,確實極高者,終究會被限制在其偏激處所帶來的缺陷中。
我們這些年已經公布了對于天下武學的九品中正制評價體系,想來各位應該聽說過。
像九陽神功與葵花寶典這一類偏旁門的武學,大致被歸類于四品武學不圓滿的程度,絕大多數修行者最終會被困在那里。
以掌門岳師兄突破所取得的經驗來看,余觀主如今的境界,已經不亞于這兩門武學所能達成的一般極限,若想再進一步,求的是自身的圓滿,領悟自身道途,與華山岳蔡兩位祖師一般,以葵花寶典作為借鑒,分別創下了華山派氣劍兩宗,其實寶典本身只是個思路,對余觀主的前路幫助不大。
那余滄海本身也是號稱白道前十的一代武學宗師,又如何能不明白這番道理,只是他的武功已經超越了師傅長青子,自覺前路渺茫,即便有思路,也比盲人摸象的好。
他也明白這事的本質,其實就是他的道心出現了問題,不夠堅定。
但在武學視作機密秘籍,師徒傳承為主的年代,徒弟一旦超越了師父,前路在哪里?
又去找何人真正的開誠布公,商量交流,對這種江湖中人來說,其實還要比去搶一本武學寶典要困難的多。
(https://www.dzxsw.cc/book/36381816/71494726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