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同化草原的提議,朱高煦強烈反對
眼見支持朱高燁的人越來越多,朱高煦咬牙切齒地握緊拳頭,原本他們跟朱高熾和朱瞻基勢均力敵,甚至主戰派優勢還多一點,因為朱棣也趨向于發兵。
可這些全因為朱高燁而發生了改變,甚至也影響了朱棣的判斷,這如何不令他們忌憚?
但朱高煦豈會放棄,畢竟朱棣還未做出決定,不到最后一秒,輸贏未定。
“老四說得也對,但別忘了那樣一來會養虎為患,現在不趁他們弱小,徹底剿滅,給他們時間壯大后,勢必會跟我們打得兩敗俱傷,與其那樣,還不如現在圍剿。”
朱高燁冷淡地看著他,仿佛在看傻子似的。
朱高煦心里火氣嗖嗖直冒,但礙于朱棣在不好發火。
“老四,你那是什么眼神?”
“我同意接受他們歸順,但并沒說給他們休養生息機會,我不傻,這簡單的道理豈會不懂。”
言外之意,朱高煦才是傻子。
朱高煦怒火更盛,可不等他發飆,朱高燁已然繼續,“戰爭無法徹底解決矛盾,民族同化和文明糅合才是最終解決辦法。”
民族同化?
文明糅合?
這些陌生詞匯,讓眾人一陣狐疑,就是朱棣也都疑惑不解。
始終沒發言的楊士奇等人也忍不住詢問,“敢問梁王,民族同化和文明糅合如何解釋?”
“民族同化是說多個不同民族的特征,演變成另一個民族的情景,文明糅合亦是如此,把中原生活習性傳入草原,讓他們接受并同化。”
楊士奇等人是何等聰明,甚至在場所有人就沒有笨人。
朱高燁簡單地講解,眾人就已經明白了其中的操作原理。
在場的人神色都很驚愕,“居然還有這種操作,根本是聞所未聞。”
這些人都混跡官場多年,什么計策沒見過,甚至他們自己心思比尋常人更加深沉,說出口的話都不知打了多少腹稿。
但無人聽說過這種奇異而又新奇的方法。
“讓草原各部落同化成大明子民,這可行嗎?聽上去像是異想天開。”
“就是,草原人有自己的理念,我們也有自己的風俗,怎么都覺得難以融合。”
“即使可以融合,可草原人經常到我邊境掠奪,為何連一點跡象都沒有?”
眾人紛紛議論,但話里話外都不看好朱高燁的想法。
就是朱高熾和朱瞻基也都驚疑不定,但他們沒有跟著議論,而是沉默不語。
朱高煦神色有些不屑,“你如何能保證你所說的民族同化,肯定能行,即便可行又有何好處?”
朱高燧也附和,“就是,整這些有的沒的,還未必有效果,還不如直接發兵,打個痛快。”
在后世的現代文明融合現象很普遍,西方列國,尤其是那個島國瘋狂輸出文化,但華夏并不是軟柿子,你來我往非常熱鬧。
只是這種想法放在現在的古代明朝,就過于超前,但眼下的情況這樣處理再恰當不過。
“打仗?三哥難道忘了,關外女真族一直伺機而動,我們跟草原人相斗,難免會給女真族留下漁翁得利的隱患。”
朱高燁的判斷不無道理,大明重心放到草原,如果女真族突然發難,甚至跟別的異族結盟,那對于大明來說沒有任何好處。
楊士奇等人愈發好奇,“敢問梁王,您說的民族同化和文明融合,該怎樣實施?”
朱高燁說得好聽,但真正操作卻十分困難,要知草原和中原習性不同,無論是生活習慣還是風土人情。
草原是游牧民族,中原是農耕文化,怎樣才能融合在一起?
怎么看都沒辦法融合。
朱高燁如果知道他們心思,肯定會說想多了。
后世的現代,多種文化綜合在一起,已經是十分常見的事情。
“可以進行邊關貿易,加強雙邊聯系,以前雙方文化未能融合,那是因為往來接觸不深,沒有接觸,何來同化和融合?”
經濟促進文化發展,如果雙邊加深貿易,文化何愁不會碰撞融合。
朱高燁信心十足,以明朝現有人口,草原人數顯得少得可憐。
草原人沒有這些概念,所以不會有提防之心,很容易就融入進來。
況且,草原人原本就向往中原,操作就簡單方便了許多。
“我還以為是多好的辦法?”
朱高煦嗤笑一聲,神色不屑一顧。
“大明之前也有雙邊貿易跟集市,但結果卻是費時費力,草原部落和邊境上的流民,甚至以掠奪為主,令大明損失慘重。”
就像朱高燁說的那樣,明朝也在邊界設有貿易所,想要跟草原交好,促進雙方往來密切,但收效甚微。
邊關離城鎮較遠,而且天高皇帝遠,每回運到邊關的物資耗時費力。
即使排除萬難,過去往往都被流民倭寇盯上,最后不但交易難以完成,甚至便宜了他人。
時間久了,貿易所也不了了之,形同虛設。
“你們擔心的問題,說到底,無非就是路途遠,如果解決這個難題,就能順利開展貿易,剩下的事情就能水到渠成。”
朱高煦瞪了朱高燁一眼,神色譏諷,“按老四的說法,看來你有解決的辦法不成?”
朱高燁自信地點頭,“還真有辦法。”
朱高燁的一番話,讓更多人陷入沉思。
如果像他說的那樣,戰爭只會增加新的仇恨,若是民族同化和文明融合可行,那未嘗不是一個好辦法。
朱棣的目光緩緩掃過眾人,“你們覺得梁王想法如何?是否可以操作?”
楊士奇、楊榮、楊浦等閣老以目示意,卻都有些糾結。
他們趨向于保守操作,朱高燁的想法雖說有道理,但無人能擔保有效果。
反而是于謙出列,“微臣認為梁王想法挺好,主要是我朝國庫不富裕,如果貿然挑起戰事,雖有獲勝把握,但最終得到的好處不大,反而是梁王的想法可以一試。”
“一試?”
朱高煦再次嗤笑,“有那時間跟精力給你去試驗嗎?況且已經有前車之鑒,貿易就是名存實亡,這教訓還不深嗎?”
朱高煦暗自嘲諷朱高燁自不量力。
“老四的出發點或許是好的,但無論是從京城還是哪個州府出發,到達邊關至少都要幾個月,更別提突發因素,就這路途就令人焦頭爛額。”
(https://www.dzxsw.cc/book/36381305/3636585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