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一村之地
現代回信:「古代土豆研種堆肥學,如古代無化肥情況下,如何解決它土豆所需要的養分,如何平替。
土地栽種覆膜學,早熟種類多覆膜保溫,保證冬季土豆抗寒冷。
現代模擬明末種植土豆01小組土豆栽種數據,02小組土豆栽種數據,03小組.....——穿越者認真查閱,予以種植,我們之后將發你關于村烽火堡群建造方案。
昶君謹記,歷史改變機會只此一次,哪怕我們不在一個時空維度,我們也望你能將大明走入另一個結局,而不是哀鴻遍野,文明淪喪」
整個人趴在書前,看著現代回信,魏昶君暗記于心,之后他開始根據現代土豆種植技術開始檢查村中每一處開墾地。
“諸位開墾土壤一定疏松透氣,保證之后堆肥區深厚肥沃,這可讓地下土豆發育膨大,有利長大。”
魏昶君親自施工,告訴村民開墾厚度,土塊面積,開墾到什么程度,同時他讓洛水老道開始找肥料。
村中糞坑,池塘淤泥,動物腐尸,森林臭泥,各地陰暗發黑土壤。
全部堆積村后林地,每一個村民每天必須找一擔肥沃土壤,倒入林地,進行露天堆肥。
“燃燒劣質枯葉樹枝,草木灰一層一層撒在肥料之上,如可以進行攪拌。”魏昶君溫和對莫狗柱下令。
昔日虞家騾仆莫狗柱負責堆肥工作,如今他充滿干勁,不顧臭味:“里長放心,吾自必催促尋找肥料。”
“不誤耕種。”
這是最簡單堆肥的一種,能夠快速產生大量的肥料,盡管艱難,有些村民天不亮就去池塘挖臭泥,一些小魚也直接剁碎了仍在泥里。
莫家族老更是帶著族人去深山找泥溝,趕著驢車拉一車車混雜腐爛樹葉的淤泥。
小孩也不敢到處亂拉了,去拉也必須村后堆肥處。
每家每戶茅坑都清理到木桶,混土倒入后山堆肥地,幾乎一整天村民全想盡一切辦法堆肥。
魏昶君一樣忙碌,他每天都視察暖屋土豆生長情況,確保長勢良好,之后他便帶著道士和村里青壯年開始挖寬魏家門前的池塘,把村前的水渠引入池塘,打造成一個小型水庫。
冬天河道動工格外艱難,鐵球發出砰砰砰聲,河道里泥塊被運到堆肥處,石頭被堆到一邊之后當石料用。
一條兩公里寬兩米的小水渠緩緩成型。
“水渠很重要,之后引水澆地,還有哪怕流民長時間圍堵村子,我們也能做到不被水源困住。”
魏昶君把水庫任務交給洛水老道,老道士晝夜交替,他甚至有時候拿著鞭子打人,他不允許任何人誤了工期,但被魏昶君訓斥了幾次便不再打人了。
“不能平白無故打人,也不能因為事情毆打他人。”
魏昶君守著很多村子青壯年說著,讓不少青年抹著眼淚,他們父輩不尊重他們,老道士不尊重,唯獨魏昶君尊重他們,還每天給他們吃的。
虞家各種臘豬頭,臘豬腳都給這些修河渠,開墾地,堆肥的青壯年吃了。
這是十一月中旬,不過半個月時間,魏昶君里長的身份極高,不少村民看到之后都鞠躬作揖。
十一月二十日,天愈發寒徹,溫度達到零下八度,刮在人身上像是小刀子緩緩劃破表皮,吹入骨髓,冷的讓人只想圍著火爐。
虞家的衣服包括被褥都發給了表現出色的村民,魏昶君甚至沒給自家留下一件。
道觀老道士正在引水渠,當他聽到此事后,沉默許久才說:“這才是成大事的樣子。”
二十日清晨,魏昶君集合村民,他依舊穿著灰色粗袍,發髻公整,像是讀書郎君,村民皆面色昏黃,但并無悲苦之色,因為這些天他們吃的比往年好多了。
魏家所有吃喝都被發給了村民,盡管依舊營養不良,但村民已經感動無比。
“十二月會來流民,我預估他們將從北上從高苑、樂安、壽光、臨朐抵達蒙陰,流民勢大,村中需民衛,何為民衛,征召護衛,巡邏村周,庇護家園。”
“我為里長,村青壯年誰愿報名民衛?”魏昶君掃視全場。
如今他不光是有威嚴,還有號召力。
身上臭烘烘的麻臉莫狗柱第一個站出:“我愿!”
之后第二個,第三個,落石村青壯年總共42人,年輕從15歲—40歲,現在有三十人報名,剩下之人顧家沒去報名。
“好,成為民衛之后每天糧食多發兩成,還有若干獎賞之物。”魏昶君揮手,老道士負責登記。
三十人站在魏昶君面前,身材瘦削,目光炯炯,這三十人才是自己第一波起軍之力。
洛水老道也在感嘆看著,他在想什么時候這三十人會變成數十萬大軍,參與這亂世爭鋒,如今天下局勢這般混亂,誰主沉浮。
“道長,你率十人去縣城買東西,近期一切買糧食,棉、或豬仔等物,還有粗糙兵刃,農作鐵器。”魏昶君將虞家剩下所有錢交付老道士。
這可能是崇禎元年冬季最后一次去縣城了。
老道士鄭重無比,他選了五個人,又帶了五名道士,拿著長矛,砍柴刀等利刃防止路上遭遇匪患,之后趕著騾車進城。
魏昶君留在村內督察種植前的一切,這次外出采購魏昶君結合腦海知識和詢問,大概了解明末物價情況,因為蒙陰縣為中原腹地邊,流民肆虐,災荒連年,所有物價高于南直隸,如在南方物價比這低多了。
一兩金子=10兩銀子=1100文銅錢。
青州物價如——豬肉,每斤值錢90—97文。
牛肉,每斤200—490文,有價無市。
水雞,一斤為束,每束文40—50文。
蓮肉,每斤為50文。
魚蝦、每斤60文。
稻米,粟米,每斗值銀2.4兩。
小麥,每斗值銀2.2兩。
大麥,每斗值銀1.5兩。
蕎麥,每斗值銀1兩。
麥麩,每斗值銀0.4兩。
棉花,每斤值銀0.4兩。
....洛水老道帶著四十兩銀子,829枚銅錢,魏昶君希望能多采購一些棉花和食物,讓村民在冬天過的不至于困苦貧寒,這可是自己第一處發展之地,現在魏昶君掃過落石村一角一院,感嘆立足來之不易。
(https://www.dzxsw.cc/book/36338526/3636604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