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故地重游
泰山雄偉壯闊,高聳入云,風景獨特而美麗,堪稱五岳之首,古代多少帝王將相,文人墨客趨之若鶩。
方偉和小麗費了好大的勁,經過半天的攀爬,終于站在泰山之巔,這才真正的理解了,李白贊美泰山的詩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小麗迎風站著,她捋了捋散亂的頭發,閉上眼睛,靜靜地感受泰山的仙氣,張開雙臂,仿佛要飛向空中,俯瞰祖國的山川河流,蕩滌自己的心靈。
兩人站了好久,才坐在一塊兒石頭上,感慨地說道;“泰山真雄偉,這是我沒想到的,站在泰山之巔,真有一種,一覽眾山小的感覺,不僅領略了大自然的美景,也開闊了我的視野,真是不虛此行。”
方偉說道;“人們常說;蜀道難,難以上青天,雖然我們沒有走過古人的路,但是,要與泰山的雄偉峻險相比,也不過如此吧!
小麗說道;“泰山該去的幾個景點,都已經看過了,我也太累了,明天就不來看日出了,天馬上就要黑了,咱們原路返回吧。”
方偉說道;“你可知道,上山容易下山難,時間不早了,不能再休息了,咱們現在就動身下山吧!
兩人連夜返回了濟南,第二天,又風風塵仆仆地飛到旅游城市——西安,去了兵馬俑,華清池,然后返回西安,去了碑林,大雁塔,最后參觀了,一代女皇長眠之地——乾陵。
在陜西旅游的這幾天,他們早早出去,晚上回來,一天都沒閑著,可把小麗累壞了,回到賓館,小麗說道;“方偉,陜西有名的景點,咱們都逛了,剩下的就是該找當地的小吃了,聽說羊肉泡饃,褲帶面和肉夾饃相當好吃,咱們明天去趟回民街吧!
方偉說道;“我對西安還是比較了解的,明天我帶你去,咱們好好逛逛,把當地的小吃都吃個遍!
小麗高興地說道;“那好啊,好不容易出來一次,該吃的小吃,我們都要吃到,況且,北方的飯菜,很合我的胃口,我要放開肚子,滿足一下自己的味蕾。”
方偉說道;“小麗,我有個建議,要和你商量一下,這里離我們老家不太遠了,我們能否抽個時間,你和我一起,回去看我父母?”
小麗不假思索地說道;“我完全同意,我早就想故地重游,看看第二故鄉的變化,這也是我多年的心愿,是不是要提前通知一下,老家的父母,拍個電報或者寫封信。”
小麗沒有反對他們回老家,還樂意跟他一塊兒去,方偉高興地說道;“不需要提前通知我父母,我們突然到家,會給家里人一個驚喜。”
小麗提醒方偉,說道;“回老家要買些禮品,盡量多買一些貴重的,畢竟這次回去不是你一個人,還有我呢,禮品還是由我來買吧,應該買些什么,你要給我參謀,不要讓你家人,覺得我小氣。”
小麗的話,讓方偉心里暖烘烘的,說道;“臨走時,再買些臘牛肉和臘羊肉,這是當地有名的特產,肉質軟糯,味道相當好,正合我父母的口味,其他的東西,就不要再買了!
兩人又在西安玩了兩天,然后買好火車票,趕到方偉老家,下車后,他們走出車站,曉麗看著熟悉的街道,十多年來,也沒有多大的變化。
她瞅著方偉,說道;“方偉,十多年后,我又重新踏上,這片熟悉的土地,內心既緊張又興奮,也不知道這是什么感覺?”
方偉微微笑著,瞅著她說道;“這能有什么感覺?我的家鄉還是這么落后,讓你見笑了,你緊張的原因,你是不是害怕見我父母?”
小麗說道;“也有這個因素,還有其他的原因,比如說;我離開大概有十四五年吧,改革開放也有幾年了,你們這個縣城,變化不大,幾乎還是原來的樣子,當地政府,是干什么吃的,我有些想不通!
方偉嘆了一口氣說道;“唉,我早就給你說過,北方的落后,你是無法想象的,當時你還認為,我是在騙你。不相信我說的話,現在看到了吧,眼見為實,你也該信了,我沒騙你吧。”
兩人正在說的話,一個三輪車夫,見他倆提著好多東西,走過來問道;“你們這是要去哪兒?需要不需要送一下,我的三輪車是專門拉客的,還是電動的,價錢很便宜,很快就能把你們送回家。”
方偉說道;“小麗,縣城沒有其他的交通工具,只有這電動三輪車,我們就座它回家吧!
小麗笑著說道;“這三輪也挺好的,視野廣闊,路上還能看到周邊的風景,也是一種不一樣的體驗!
他們坐上三輪,向方偉的村子駛去,縣城到方村,大概有十來里地,道路坑坑洼洼的,不太好走,用了不到半個小時,就到了方村口,方偉讓三輪車停下來。
方村文化人不少,老一輩人很講究禮儀,有一條祖輩傳下來,不成文的規矩,只要你是從外面回來,哪怕你是當官的,也要在村口下車,步行回家。
解放后,這種規矩遵守的人少了,有頭有臉的人,還是在遵守著,特別是有身份的人,一般不敢違背它,比如;村里有一個當縣長的人,每次回家,都要在村口下車,推著自行車,見到村里人,都要打招呼,以示對鄉親的尊重。
即便是在解放前,在外面騎著高頭大馬,耀武揚威,一旦要回到村子,在村口也得下馬,規規矩矩地步行。
方偉多少也知道一些規矩,所以,他才在村口下車,他和小麗提著東西,步行朝村里走去。
他們剛進村,小麗說道;“村里變化不大,和我離開時,基本上還是一樣的,沒有多大的變化,就是新建了幾間門面房,臨街建的學校,不在老地方了,搬哪兒去了?”
方偉說道;“這幾年我很少回來,也不知道學校搬哪去了,你還認識去我家的路嗎?”
小麗想了想說道;“我肯定記得,快到廠區時,左邊有一個土坡,上去就到了,我說得對吧?”
方偉正要開口說話,看見一個鄰居,他上前問好,鄰居大嬸指著一間門面房,說道;“小偉,幾年不見了,你回來了,你們家沒人,順著我手指的方向,你看見了嗎,你父母就在那里,那是他們新開的飯館!
方偉客氣的說道;“嬸子,謝謝你,你要有時間的話,來我們家里坐坐,你這是要去哪里?”
鄰居大嬸說道;“這不是剛下過雨嗎,我去看一下莊稼,有沒有倒伏的,地干了沒有,能不能下地干活。”
方偉說道;“嬸子,你去忙吧,我就不打擾你了。”
鄰居大嬸瞅著小麗,問道;“小偉,這位漂亮的姑娘,是誰呀?”
方偉不知道該對鄰居怎么說,猶豫了一下,羞澀地說道;“嬸子,她是我的對象,這次回來,是看我父母的!
鄰居大嬸笑著問道;“你們是不是回來結婚的?這可是大喜事呀,你父母一定會高興得合不攏嘴!
方偉瞅了一眼小麗,回頭對著鄰居大嬸說道;“嬸子,你可真會說笑,當著人家的面,說結婚的事,你看她都害羞了,臉都紅了!
鄰居笑著說道;“這有什么好害羞的,我說的都是大實話,你的年齡也不小了,該結婚了,你父母還盼著抱孫子呢!
方偉看著小麗很不自然,紅著臉把頭低下,他說道;“嬸子,不多說了,我現在就去見父母,等你從地里回來,咱們再聊吧!
母親從窗戶看見兒子,正在和別人說話,旁邊還站著一個女孩,她急忙走出來,快步來他們跟前,沒顧上和兒子說話,兩眼盯著小麗,瞅了一會兒,說道;“你是小麗吧?我去南嶺看過你,當時你還在昏迷中,沒想到這么快就好起來,我真為你高興,你白白凈凈的,一雙大眼睛,嗯。長得真好看,我都認不出來了,你坐車一定很累的,快點把東西給我,跟我進屋說話!
方偉見母親興的樣子,說道;“媽,一見面你就嘮叨起來,你也不問我吃飯了沒有,只顧和小麗說話了,把我晾在一邊,難道你一點都不心疼兒子?”
母親沒理你兒子,一直瞅著未來的兒媳婦,心里那個高興勁,實在沒法說,一手接過小麗的包,一手拉著她的手,向自家的飯館走去。
方偉好像是個外人,沒人理他,只好屁顛兒屁顛兒地,跟在母親后頭,走進飯館,他看見父親正在忙活著,給顧客準備飯菜,騰不出手來說話。
方偉瞅著年邁的父親,還在為家人操勞著,他的心里,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滋味,嘆了一口氣,說道;“爸,你身體不太好,開飯館也不容易,我們這個小地方,沒有幾個人吃飯的,費心費力也掙不了幾個錢,我給家里的匯款,難道不夠你們花,不要再我累了,把身體養好比啥都強!
旁邊有一個吃飯的客人,瞅著方偉的父親,問道;“這是你大兒子?長得這么高大帥氣,還操心你們的身體,你們老兩口多有福氣,還開飯館干啥,把身體養得好好的,就等著抱孫子吧。”
方偉聽到顧客在夸獎自己,他趕緊掏出煙,遞了過去,說道;“大叔,你也勸勸我爸,我在這謝謝你!
顧客接過香煙,說道;“你父母能有你,這樣孝順的兒子,那可是他們的福分,實在令人羨慕,我的兒子,要是像你這樣兒,那我的后半輩子,就不用發愁了!
方偉客氣地說道;“大叔,你言重了,你兒子肯定比我小,現在還不懂事,等他長大了,一定會孝順你的。”
方偉父親瞅著兒子,說道;“你和小麗想吃點什么?我現在就給你做,也有現成的餅子和羊湯,這很對你的口味,你去問問小麗,她想吃點什么?”
方偉掀開門簾,走進里間,看見母親正和小麗說著話,他站在旁邊,聽了一會兒,然后說道;“媽,你光顧說話了,你也不問問人家,吃飯了沒有,她可還餓著肚子呢。”
小麗說道;“你別瞎說,我根本就不餓,我和伯母說幾句話,礙你啥事兒了,你出去吧。”
母親這才松開小麗的手,急忙站起來,說道;“小偉,你陪著小麗說會兒話,我現在就出去,給你們做飯,哦,你看我把我急的,都忘了問小麗,你要吃點什么可口的?”
小麗說道;“伯母,你別忙活了,我不餓,讓方偉出去幫伯父,我陪著你,坐在里屋說會兒話。”
母親說道;“這哪能行,你大老遠來,從下火車到現在,連口水都沒喝,第一次來我們家,哪能讓你餓著肚子,要是讓你父母知道了,能不怪罪我這個老婆子,估計他們還要罵我的!
小麗說道;“伯母,不要專門為我做了,現在有啥就吃啥,小時候適應了,咱們這邊的口味!
方偉說道;“媽,我爸說有現成的餅子羊湯,小麗,你喜歡吃嗎?”
小麗說道;“羊湯加餅子,泡在碗里挺好吃的,方偉,咱倆就吃這個,挺好的,不要再做別的了。”
方偉說道;“媽,你不要出去了,就在里屋坐著,我去搬張桌子,我和小麗在里屋吃!
母親只好坐下,說道;“小麗,你們南方人,生活條件那么好,羊湯是我們這里的早飯,是上不了桌的,你能吃得慣嗎?”
小麗說道;“伯母,你忘了,我小時候在方村,生活過多年,咱們這里的口味,我早已習慣了,自從回到老家后,吃不到北方菜,經常找北方人,在南嶺開的飯館,尋找兒時的味道,你說我能不能吃的慣?”
方偉母親說道;“小麗,你在里屋坐一會兒,我出去一下,一會兒就來!
她走出里屋,小麗這才睜大眼睛,仔細的看著窄小屋子,用土坯蓋的,大小也就七八平米,房梁上掛著一個,十五瓦的小燈泡,臨街窗戶不大,兩邊墻上,各掛著一張過時的年畫,屋里昏暗的看不清東西。
小麗心想,方偉父母的日子,過的是多么的艱辛仔細,連亮一點的燈泡,都舍不得用,這是怎樣勤儉的兩個老人,她有些困惑。
她眼前的情景,既有傷感,也有無奈,也多了些憂慮,兩位老人家,那么大年紀,還在為兒女操勞著,這是多么偉大而無私的愛,著實令人敬佩。
母親把兒子拽出飯館,埋怨著說道;“你都這么大了,做事總是欠考慮,你和小麗要回來,怎么不提前說一聲,哪怕寫個信也好,讓我好有個準備,就這么突然到家,你讓小麗住哪里?連鋪的蓋的都沒有,你說該咋辦?”
(https://www.dzxsw.cc/book/36333224/3688739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