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四重鑒定,紙和筆法沒問題
寶友們愣住。
不明白葉陵是怎么想的。
便宜兩成都不要,這省下來的恐怕要好幾十萬了吧?
“恐怕不止!”
孟德就在葉陵身邊,看到這幅書法的特寫后搖搖頭。
“這是晉代的作品。”
“近代的啊?那確實沒有。”
“那葉神買這個做什么?”
“不值錢啊!”
看到彈幕,孟德意識到是自己沒有說清楚,重新澄清。
“不是近代,是東晉的那個晉代。”
……
仿佛平靜的湖面墜入一塊巨石。
所有人都腦海發懵,停了好久才回過神。
“東晉?”
“這東西是東晉的?”
“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
有人開始數起年代表,沒等念幾句就有人告訴他不用念了。
“到現在一共是一千七百年左右。”
寶友們眼中滿是驚愕。
一千七百年!
時間最是擅長消金蝕骨,就算是青銅都可能銹蝕到已經沒了蹤跡,別說是當年的書畫制品。
“這是真的么?”
“葉神不會被騙了吧?”
“視頻作假,那也是孟老沒看出來,葉神都沒說話呢。”
寶友們一面期待這是真的,一面又不太相信是真的。
畢竟,時間太久了,還能保存到現在的書畫作品已經幾乎沒有了。
目前官方認定唯二存到現在的晉代真跡是西晉時期的《平復帖》和東晉時期的《伯遠帖》。
這兩幅作品,一幅草隸,一幅行書,
尤其是《伯遠帖》正宗的傳承自二王的書法,每一個字都因字附形,筆法一搨直下,骨力十足,是天下第四行書。
目前也是紫禁城博物院中僅存的最早的王體書法。
畢竟這字帖的作者就是王羲之的侄子,所得傳承算是原本。
這也是寶友們從來不相信還有別的東晉的書畫作品流傳下來的原因。
連紫禁城博物院都只有兩幅,永久禁止出國展覽的文物。
國外更是一個字都沒有。
足以見得珍貴程度。
可是如果這《蘭亭序》也是東晉的,難道是真品?
一瞬間,所有寶友都忍不住想問個結果。
可葉陵就是半點不說,只是安靜坐著喝茶。
時不時還和阿布閑談兩句別的事情。
不得不說大家族的管家懂得東西確實多。
阿布和葉陵兩人從青銅器聊到了近代各國發的徽章,再從茶葉聊到書畫,大有相見恨晚的模樣。
就連寶友們都有些熬不下去,懷疑他們是拿著《十萬個為什么》在聊天的時候,終于有人送來了東西。
“葉大師,這就是您要的書法作品。”
阿布沒有動手,示意葉陵自己上前驗貨。
這種東西,價值越高越要小心。
阿布在張家多年,不可能犯這種錯,欣賞葉陵是歸欣賞,可生意不能亂做。
葉陵開箱。
寶友們全部屏住呼吸,大氣都不敢出一口。
下一秒,葉陵卷軸在手,從右到左云遮月展開畫軸,蘭亭序的文字緩緩出現。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
只一瞬間,所有人都挪不開眼神。
哪怕是驚鴻一瞥,也能看出這個字帖和他們見過的別的蘭亭序都不一樣。
飄逸、灑脫,字體翩若游龍。
這種感覺只有真跡才有!
“是……真的?”
寶友們不敢確定也沒辦法確定。
他們見過最真的蘭亭序也是網上的圖片,連神龍版的雙勾蘭亭序都沒有見過真品,更不用說這個東晉的版本了。
“能看出真假么?”
“方大師在么?這能不能看出來真假?”
“對啊,忘記方大師還在直播間了。”
“方大師肯定能認出來。”
眾人想到方平江還在直播間,連忙詢問。
這可是兩筆方平江!
號稱大夏國境內,只要是書畫,就沒有認不出來的。
不管是真品還是贗品,過眼都能分出來,甚至還能告訴你這是誰寫的,用的是什么紙墨。
有他在,看這個書畫肯定沒有任何問題。
方平江接入視頻,沒有立刻回答,仔細打量著剛才露出的畫面上的文字和截圖。
好半晌,長舒一口氣。
“我……看不懂。”
“什么?”
寶友們聽到這句全部詫異。
“怎么會看不懂?”
“這可是方平江!他怎么能看不懂?”
整個直播間內,所有寶友都不知道這是什么情況。
“是不是視頻的緣故?”
“方老,您要不再看看?”
“要不然讓葉神重新展開,慢一點給您看看?”
“我這有高清的圖片!”
……
看寶友如此積極,方平江搖搖頭。
“不用了,我不是看不出真假,而是看不出這幅書法的作者,究竟是不是王羲之!”
這一句出來,更是石破天驚。
寶友們集體愣住。
他們沒有想到,方平江居然會這么說。
但是看不出作者是不是王羲之是幾個意思?
寶友們一臉疑惑。
“就是字面意義上的看不出來。”
方平江嘆口氣,苦笑兩聲。
“物老夫浸淫書畫領域一輩子,從我見過這么奇特的作品。”
聽到奇特,眾人豎起耳朵認真聽著。
“一般來說,書畫作品鑒定就是看幾個方面,紙張、墨色、筆法、鈐印。”
“嗯。”
眾人點點頭。
這個他們也知道。
書畫作品通過這四樣就可以確定。
紙張墨色一個是看是否到代,一個是看是否符合當時作者的身份,筆法是看是原作者還是別人臨摹,鈐印就是完全看是否是作者本尊。
這四樣全對,必然無誤。
如果對三樣則是有大概率是真品,可如果只有一兩樣對了,那就很存疑了。
可這些東西,也不是隔著視頻就能看出來的吧?
“可以看出來,不過不是很準。”
方平江坦言道。
“但是這幅作品不一樣。”
“筆法是王羲之的親筆行書,紙張是東晉的蠶繭紙,紙如凝霜,白且細膩,是士族們最常用的紙張。”
“伯遠帖也是同期的藤麻紙張,在啟功先生的著作中還專門分析過《伯遠帖》的紙張。”
“這兩幅作品的顏色和紋理都有一定的相似,應該也沒有問題。”
紙!筆法都沒有問題。
已經對了兩重,寶友們咽下口水,開始期待后面兩重鑒定方式是不是正確的。
(https://www.dzxsw.cc/book/36184275/2208363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