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按照四圣鎮(zhèn)守的布局,這玄武背后的窟窿應該是一條水道,是用來將寒骨井與九仙臺中其他部位進行連接。往上是沒法子出去了,只能賭一賭這水路有沒有出路。
我用調(diào)息法將身體各種機能降至最低,微微撥了撥水,鉆入這窟窿之中。但剛一進去,我就立即倒退了出來,閃到一邊。隨著一股急促的暗流從窟窿中涌出,就看到一只巨大的黑影鉆了出來。
這東西我以前跟三叔在一處墓穴中見過,是一種專門以腐尸為生的蟲子,叫做尸蹩。但一般的尸蹩頂多能長大手掌大小,但這團黑影,個子簡直比臉盆還大,在水中像鬼魅一般游走。
我看得頭皮發(fā)麻。因為尸蹩這種東西,從來都是群居生物,要出現(xiàn)就是一群。尸蹩一般來說只食腐尸,但這里的怪物可就不一定了,一旦被它們發(fā)現(xiàn),一涌而上,就算鐵人也給撕碎了。腦中靈光一閃,猛地想起當日在九陰塔對付那些怨孽的辦法,立即運轉(zhuǎn)起陰陽瓶,將體內(nèi)氣機調(diào)整成與周圍一致。
果然,我的念頭未絕,就又是一股暗流涌出,隨之就是黑壓壓的一片尸蹩隨著暗流沖進了井底。
我這時候才突然醒悟過來。這口寒骨井的結構,恐怕還不止四圣鎮(zhèn)守那么簡單。寒骨井屬于極陰,里頭是無法生存活物的。但以腐尸為生的尸蹩除外,這東西原本就是一種陰物。
這些尸蹩應該是被人故意豢養(yǎng)的,用來在這水道中來回游走,連接起寒骨井與九仙臺其他結構的脈絡通路。
我在水中悄立了片刻,將身體的氣機小心地與寒骨井融為一體,任憑這些碩大的鬼東西擠擠挨挨地從我身邊擦身游過。這尸蹩常年居于幽暗之地,主要依靠對氣機的細微感應來尋覓獵物。要是換一個人,恐怕沒有被凍死淹死,也得被這些尸蹩給啃得只剩個骨架。
趁著尸蹩群往另一方向轉(zhuǎn)去,我悄然鉆入那個玄武方位的窟窿,順著水道向前游去。以前天天被青子丟在寒骨井里頭,懸在陰寒的井水中煉眼,倒是將氣息練得極為悠長,暫時倒不至于有窒息之虞。
可萬一這水道是沒有個盡頭的,那就只能自認倒霉,要沉尸在這暗流中成為那群尸蹩的口中餐了。
在水中望去,這窟窿顯然是并不是天然形成,而是人工挖掘而出,每隔數(shù)十步,就能見到洞壁中鑲嵌一塊正方形的石板。石板上刻著禁制紋路,無數(shù)石板串聯(lián)成某種陣法。
不時還能遇到溯流而下的尸蹩群,就往下一沉,浮在水底讓開。再往前游了一陣,我就感覺氣息有些不夠,有些穩(wěn)不住了。幸好再游過去一截,就見到前頭逐漸變得開闊,從三尺直徑的窟窿逐漸成五尺、六尺……
再游得一陣,就發(fā)現(xiàn)頭頂突然變得開闊,我立即往上浮去,一下子露出了水面,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心中狂跳不已。仔細往四周一看,就發(fā)現(xiàn)是到了一處地勢頗為開闊的洞穴之中,而原本的水道,在這里就形成了一條地底的暗河。
我浮在水面休息了一陣,繼續(xù)往前游去。這下子我就有些明白過來,這九仙臺如此龐雜的葬陣結構,想必就是通過這條地下的暗河,將各個葬局串聯(lián)了起來。
再行進一段,就看到暗河兩旁出現(xiàn)了不計其數(shù)的尸骨,既有人骨,也有牲口的殘骸。這一片顯然是個積尸地,用來給九仙臺其中某個葬臺提供源源不斷的陰氣。無數(shù)的黑影蟄伏在那些尸骨中,仔細瞧得一眼,就發(fā)現(xiàn)原來是成群結隊的尸蹩,有大有小,密密麻麻,讓人毛骨悚然。
我斂去氣息,悄然穿過這片積尸地。這條暗河應該是環(huán)繞著地眼而生,又經(jīng)過人為改造,早已變成了一條陰河。河水陰氣逼人,寒徹入骨,這時候我就極為慶幸,之前那些年在寒骨井里頭的苦真是沒白捱。
再往游了一陣,就發(fā)現(xiàn)地勢兩旁的地勢逐漸升高,我在心中盤算了一下,離開暗河,攀上了河岸。沿著河岸再往前走,地勢就越來越高,不一會兒就已經(jīng)看不到下頭的暗河。再走了幾步,我就停了下來,靠著巖壁盤腿坐下,閉上眼睛仔細回憶了一下我順著暗河經(jīng)過的方位。
梳理無誤后,再繼續(xù)往前。再行出數(shù)十步,這頭頂?shù)膸r壁就越來越低,空間也變得越來越狹窄,似乎前頭就快已經(jīng)沒了去路。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空氣中聞到的不是那種渾濁的死氣,心里就有了些底。
再往前走,空間就越來越狹窄,只能弓著背前行,到最后身子只能伏地往前爬行。但只要吸進來的空氣是活的,那就沒有大礙。爬行了一陣,前方就又變得開闊了起來。我站起身,就見前頭一堵巖壁,已經(jīng)沒了去路,但是有一股氣流從頭頂吹了下來。
我仰頭向上望了一陣,開始沿著巖壁向上攀爬,大約爬上去有接近二十來米高,就接近了頭頂?shù)膸r壁。我仔細地感應氣流是從哪里涌過來的,正要再往上爬一些,突然心中一跳,立即停住不動。
屏住呼吸側(cè)耳傾聽,就聽到似乎隱隱有人聲伴著氣流涌了進來。我馬上就意識到,這里應該是離地面極近了。
我觀察了一陣,發(fā)現(xiàn)那氣流是從對面一個窟窿中涌出的。小心地攀著巖壁,把身子挪了過去,盡量不發(fā)出大的響動。將身子往那窟窿中一縮,就覺得一股氣流涌來,外頭的人聲也聽得愈發(fā)清楚。
我沒有再動,側(cè)著耳朵仔細傾聽。聽說話的聲音,外頭似乎是一群人,應該就在我附近。聽了一陣,就聽到一個熟悉的大嗓門傳了進來。
“這究竟是什么鬼地方,怎么越走越迷糊!”是黃鶴觀那個馬臉的聲音。這家伙脾氣暴躁,嗓門又大,在一眾聲音中聽得格外清晰。
有人接話說:“這地方有古怪,大家小心。”這人聲音低沉,聽著應該是天師道那個姓柳的黃袍道人。緊接著就聽到好幾人同時應了一聲,不過聲音卻是發(fā)虛,似乎中氣不足。聽聲音頗為年輕,大約是天師道那幾個年輕弟子,或者黃鶴觀的弟子說不定也來了幾個。
另外還有幾個聲音頗為老成,想必是那幾個跟著黃袍前來的。
只聽有個人道:“孟老,你說這地方藏了個地眼,究竟在哪里啊?”
緊接著有個聲音道:“這地眼確實就藏在這山中,那王氏當年就是在地眼中含冤而死,所以成了紅衣兇煞。只是……哎,人老咯,記性不行了,也不知是不是記錯了路。”這聲音一聽,倒是頗為耳熟。我腦海中立即浮現(xiàn)出那個頭發(fā)花白,瞇瞇眼的老頭。
只聽那馬臉大嗓門道:“孟老,你是不是真給記錯了?咱們這地界怎么可能有地眼,誰也沒聽說過啊!你是不是也被那滿口胡言的小鬼給蒙了!”
他媽的,這鳥人居然又扯到了我頭上。
我一句話還沒罵完,就聽一個聲音道:“道長伯伯,這山里的確藏著地眼,而且還被人布置了一個很可怕的葬陣!”
我聽得心里一跳,這聲音清脆,溫柔中帶著一分剛硬,原來陳琳也跟著來了。緊接著就聽到一個聲音呵呵了幾聲,在一旁給陳琳幫腔。嗯,那鄭老頭也來了。
那馬臉立即怒喝道:“什么可怕葬陣?就是你說的那個什么九仙臺?這種以訛傳訛的東西你們也信?”
這牛鼻子果然是沒腦子。就聽那孟老呵呵了幾聲,說:“這地眼的確是有的,至于這什么九仙臺,恐怕真是小孩子胡鬧了。咱們再找找,再找找。”
(https://www.dzxsw.cc/book/36165296/2360938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