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這時候整個九仙臺都已經(jīng)被激活,山林間到處危機四伏。我跟著記憶,一邊計算方位,一邊朝前疾行,找到之前跟陳琳和鄭老頭曾經(jīng)走過一次的那片伏滿陰陽葬坑的葬臺,沿著葬坑的軌跡,小心地避開其中可能隱藏的禁制,直向地眼而去。
奔到半路的時候,天際閃過幾道霹靂,便下起了滂沱大雨,片刻之間身上就被大雨打得濕透。透過雨幕,只看到前方灰蒙蒙的一片。
我一刻不停,在山野間高速奔行,不時停下來分辨一下方位。隨著大雨落下,這一片山野又似乎重歸于寂靜,再也沒有發(fā)出之前的異響和動蕩。
心中隱隱生起一股寒意,不禁加快了腳步,飛速沖破雨幕。這時候山野間的地勢和當晚我們來時又變得不同,大概是因為九仙臺啟動的關(guān)系,使得這里的地形又發(fā)生偏移。
趕到地眼所在的陰斗谷時,就見四周的樹木已經(jīng)全部倒在地上,橫七豎八,似乎被一股巨大的力量碾壓而過。大雨漫天落下,雨水匯聚,不停地往下沖刷進谷地之中。
我站在谷邊,朝四周看去,卻什么也沒見到,除了風聲雨聲,也沒有任何異響傳來。立即俯身攀著巖壁下到谷底,踩著已經(jīng)沒過腳脖子的雨水,走到那山穴之前。
我將青龍鎮(zhèn)煞釘握在手中,同時在左手扣了三枚三棱針,緩步朝前行去。一進這山穴,那大雨的嘩嘩聲立即一黯,似乎被隔在了洞外。我微微地吸了口氣,再往里頭行得數(shù)步,就見到了那晚曾經(jīng)見到過的那個石洞。
只是此時,在那洞中已經(jīng)沒有了當晚那道人的身影。一股奇怪的尸臭味隨風送了出來。定了定神,繼續(xù)朝著石洞走去。
這石洞大約能容下兩人同時并行,洞壁上是斧頭劈鑿的痕跡,應(yīng)該是后天為人所開鑿。再行得數(shù)十米,就見到石洞逐漸變得開闊,而石洞兩側(cè)卻多了一排東西。
是一些已經(jīng)蠟化的人尸,男女都有,有些站立著,有些跪伏在地,神態(tài)舉止各異,栩栩如生,乍一看還以為見到了一群活人。那種夾雜著檀香的尸臭味,就是從這些人尸身上散出來的。
我仔細端詳了幾眼,看出這些應(yīng)該是屬于一種人俑,在古代的墓葬中頗為流行。是用特殊的手法將活人蠟化,煉制而成,放置在墓中,千百年不腐不爛。
繼續(xù)往前走,就見到前頭豁然開朗,進到了一個很是寬敞的空間,里頭有好幾進的石室。四周極是寂靜,沒有任何的聲響。我輕輕地吁了口氣,走進其中一個石室,就見里頭擺著一些簡單的桌椅,還有一張床鋪。
眼前的一切完全出乎了我的意料,沒想到地眼的內(nèi)部居然會是這樣一副模樣。這地方應(yīng)該就是那九仙臺主人的居處,我原本以為必定是個龍?zhí)痘⒀ǎ藭r一看,簡直跟一個尋常的民居沒什么分別。
我在這房間中沒看出什么,又走到別處,見其中一間里頭擺放著一個書架,不過上頭并沒擺放任何東西,另外還有一張書桌和椅子,桌子上放著一堆的圖紙。
我上前拿起其中一張來,看了一眼,原來是一張葬地的構(gòu)建圖。再往下翻,全都是類似的葬地圖紙,內(nèi)容極為繁復(fù)深奧。又往下翻了一陣,突然身子一僵,望著其中一張葬地圖愣愣發(fā)呆。
這是一張六煞局的布置草圖。所謂的六煞局,是一種古時候傳下來的守衛(wèi)墓穴的葬陣,簡而言之是用來防盜的,里頭主要借用了陰陽六煞的原理。我曾經(jīng)見三叔畫過這么一幅,不過他畫的那幅,當時只畫了一半,而這幅是完整的。
我這一動了念頭,心里就有了一根刺,仔細地去觀察這幅草圖勾勒的筆觸。越看就越覺得熟悉,跟記憶中三叔平時作圖的筆路逐漸重疊了起來。心中咚咚亂跳,一個念頭不停起伏,心想難道三叔真的被他們囚禁在這里,被他們逼著天天作葬地圖?
再往下翻去,清一色的都是葬地圖紙,有些是定稿,有些是草圖。我拿著圖紙的手微微發(fā)顫,這太像是三叔的筆跡了!
翻到最后,卻是一張極大的圖紙,折疊著擺在最下面。打開來一看,這個葬陣繁復(fù)玄奧至極,比起之前看過的所有葬地圖加起來恐怕都要龐大繁雜。
仔細看得幾眼,就發(fā)現(xiàn)有幾個地方有些熟悉,猛地就醒悟過來,這原來是九仙臺的構(gòu)建圖。
我立即集中所有注意力,在圖中找到整個九仙臺的核心部位,也就是我當前所在地眼的位置,然后順著脈絡(luò)摸索過去。
一邊在心中默記這葬陣的結(jié)構(gòu),一邊飛快計算,想要以此分析出,究竟青子此時會陷在九仙臺的哪個部位。
這九仙臺,共分九真,每個葬臺都完全不同,各具功用,相輔相成,自成天地。其中繁復(fù)玄奧,就算有葬圖在手,一時之間我也根本無法完全理解,只能硬生生的死記,與三叔當時跟我說的相互印證。最后,我的注意力集中到了其中一個葬臺中。
九大葬臺中的誅仙臺。
誅仙臺,是各大葬臺中最為兇險的一臺,其名誅仙,原本就是有遇佛殺佛,遇仙誅仙的寓意。
我心中怦怦亂跳,將誅仙臺的各種布局和路線在心中記下,閉目將所記在心中梳理了一遍,確認無誤,立即飛奔出門。又將其他幾間石室查看了一番,并沒有找到三叔的蹤影,只得先將這疑惑丟在一邊,飛速地奔出地眼。
在大雨中爬上谷地,站在原地分辨了下方位,直往誅仙臺的位置疾奔而去。
大雨滂沱,道路變得泥濘異常,就算有人從此路過,留下的痕跡也被沖刷得一干二凈。我朝前望了一眼雨幕,飛快地打量著四周的地形,與記憶下的葬圖相互印證。雖然由于九仙臺發(fā)動,這一帶的山勢地脈都出現(xiàn)了一定的變化,但仔細查看,還是能看出一些蛛絲馬跡。
有葬圖的指引,首先就能避開這誅仙臺中蘊藏的種種兇險。要是中途碰上了類似地陰火這樣的觸發(fā)禁制,就算不死也得脫層皮。
在雨幕中穿行了一陣,就停住了身形。按照葬圖所繪,我這會兒應(yīng)該是已經(jīng)到了誅仙臺的腹地。再往前走,就是誅仙臺的陣眼。依著陣眼而布的,是一個誅仙局。這誅仙局其實并不是一種葬陣,要細究起來,其實是脫胎于道門赫赫有名的誅仙陣。
道門古傳的誅仙陣,是一個極為純粹的殺陣。陣名誅仙,就是說哪怕是仙人落在此陣,也得被誅殺其中,雖然其中有夸張的說法,但也可見其凌厲。
這誅仙局脫胎于誅仙陣,可以說是它的簡易版,但它的兇險與詭異,依舊不是九仙臺中其他葬陣可比的。
我心中有種莫名的預(yù)感,青子最可能的,就是陷在了這誅仙局中。我緊了緊手中的青龍鎮(zhèn)煞釘,緩緩運轉(zhuǎn)陰陽瓶,把自己的氣機調(diào)整成與周遭一致,盡量隱去氣息。趁著風急雨驟,順著誅仙臺的脈絡(luò)悄然向前摸去。
走了一陣,頭皮猛地一緊,身上寒意大生,立即停下。只見前方立著幾塊大石,再往前走,就是一片谷地。從葬圖來看,這里就到了誅仙局的范疇。我收斂了氣息,在大雨的掩蓋下,悄然潛到了巨石邊,朝下望去,只見下面一片平整的谷地。
大雨滂沱而下,霧氣縹緲中,就見到一襲白衣立在谷地中,雖然風狂雨驟,但這苗條的身影卻是巍然不動。
(https://www.dzxsw.cc/book/36165296/2360938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