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陸天明嘿嘿笑道:“魏書記,我倒覺得,人這一輩子值不值得,不是看他生前活得風光還是落魄。主要是看他給社會創造了多少價值。但凡創造了社會價值的人,永遠都會有人記得。”
魏龍道:“道理是這么個道理。所以我啊,愧對苦水鄉了。”
魏龍在苦水鄉書記的位子上一坐十年,這在山南縣是絕無僅有的。
通常,一個人不可能在一個位子上坐上十年之久。魏龍任滿一屆后,理應得到調整。
但是,全縣有資格的干部,沒有人愿意來苦水鄉。想來的,卻沒有資格。
十年對一個人而言,凳子都要坐穿了。
魏龍沒想到在他臨近退休之前,還能得到這樣的一個機會。因此他感嘆道:“路書記還是個有胸懷和眼光的領導啊。”
苦水鄉由于地處偏遠,距離縣城八十里路,卻與隔壁縣山北縣縣城隔著不到十公里的路。
這是一個基本處于山區的鄉,說是山區,卻又不產木材。因為山多,土地就少。因此苦水鄉算不上是個林業鄉,也算不上是個農業鄉。
十年前,苦水鄉是排在衡岳地區首位的貧困鄉。魏龍上任的第二年,就將貧困鄉的帽子摘了。
然而,摘帽之后,立馬帶來了影響。
過去因為戴著貧困鄉的帽子,上級在很多方面都會有照顧。比如財政,山南縣每年都要轉移支付給苦水鄉近百萬。
當然這筆錢不是給苦水鄉搞建設的。一百萬的財政轉移支付,僅僅只能夠滿足全鄉干部、教師和吃財政飯的人員。
苦水鄉窮,人盡皆知。
魏龍曾想改變苦水鄉面貌。他這十年來,幾乎都沒睡一個安穩覺。按他的說法,每天一睜眼,他便想到全鄉近三萬人的吃喝拉撒在等著他。
由于貧困鄉的帽子摘了之后,上級的照顧相應也跟著取消了。
上面沒錢來,鄉里又沒有收入。苦水鄉只能勒緊腰帶過日子。
這也是苦水鄉的干部去縣里開會,遇到會議不安排住宿的時候,苦水鄉參會干部居然掏不出錢來開房的尷尬。
苦水鄉干部最怕被安排出去開會出差。因為出去開會出差都得自己先掏腰包墊付。
而墊付的錢,要想報銷就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據說,在苦水鄉還有三年前的差旅費沒報銷的。
鄉長李亮是有名的鐵公雞。誰找他報銷,他永遠都是一句話,“沒錢。”
找魏龍,魏龍更是雙手一攤,一句多余的話都不想說。
鄉里沒錢,教育、醫療就無法跟上。比如苦水鄉衛生院,就是全縣最差的鄉鎮衛生院。建院至今,連一臺CT機都沒有。
至于學校,更是千瘡百孔。
鄉中學的校長為了拿到一筆修繕校舍的錢,跟在李亮屁股后面求了三天。李亮才忍痛給他撥了三萬塊錢。
三萬塊對于一個年久失修的學校,簡直就是杯水車薪。
校長沒有辦法,就只能走羊毛出在羊身上的路數,要求學生家長繳納校舍建設費。
校長沒敢要多,把這筆建設費規定在兩百塊。即便如此,還是掀起了軒然大波。家長們不但堵了學校的門,還堵了通往烏鴉坳紀念館的路。
結果事情鬧大了,縣里來了領導,將魏龍罵得狗血淋頭。不但撤了校長,還要求苦水鄉在全縣做了公開檢討。
魏龍說著說著,情緒愈發控制不住了。
(https://www.dzxsw.cc/book/36154264/2086329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