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開采
找到合適的技術人員后,陸塵的坦克生產線總算正式啟動并順暢運行了。
初期,由于語言溝通的問題,陸塵不得不請來專門的語言翻譯協助交流。但等到民兵們熟練掌握了流水線的操作流程后,與操作員之間的溝通僅需使用基礎詞匯和手勢即可完成,這樣就不再需要翻譯了。
生產進度非常迅速,所需的加工金屬量也非常龐大。很快,正常開采供應就已經跟不上生產線消耗的速度了。因此,陸塵親自跑到一百里之外的一個采礦點,并用三十天的簽到積分換取了開采挖掘機的升級。升級后的挖掘機工作效率提升了五倍不止,不僅能更有效地挖掘礦石,還可以深入地下開采石油。
然而,僅憑這一個開采點顯然是不夠的。陸塵利用資源系統又找到了幾個新的能源開采點,并著手開展能源開采工作,重點開采石油資源。因為現在的民兵隊伍已經與過去走了完全不同的道路:以前他們是武器裝備一體化,主要是更新手中的武器裝備;而現在,民兵旅已經在武器上實現了革新,接下來的目標則是邁向機械化一體化階段,要在交通、后勤保障、武裝、裝甲化以及通信等多個方面全面發展。
在做好以上準備后,坦克、坦克炮和反坦克炮開始源源不斷地生產出來。此外,陸塵在前往莫斯科期間也沒有閑著,同樣進行了簽到,并獲得了一系列豐厚的回報,包括88毫米防空炮在內的多款高射炮生產鏈,以及軍用卡車、摩托車的生產鏈。這次出行,陸塵可謂收獲頗豐。
各種生產鏈的布局需要依托于軍工廠和兵工廠。陸塵組織人力擴大了土地面積,充分利用后山的林地作為各個生產線的基地,并且專門劃定了一個區域作為運輸器械的存放點。所有的工作都在有序進行。
當營地內的第一輛坦克成功組裝并通過測試時,全體軍工場上的人們都情不自禁地歡呼雀躍。這一刻,大家都感到既興奮又自豪。
“哈哈,虎子,這么高興的時候你怎么哭了?”
“我就是因為太過高興和自豪才落淚的。”
“我們華夏軍隊,我們的民兵旅也能制造出屬于自己的坦克了。”
“而且咱們的坦克,比起那些日本的小坦克和裝甲車,看起來更威武、更霸氣多了!”
“真沒想到會有今天。”
“是啊,沒想到我們也能有今天。為了發展壯大民兵旅,為了抗戰事業,讓我們共同努力吧!”
“爭取在最短時間內,制造出更多的坦克!”
第一輛坦克的成功制作和試驗,很快推動了第二輛、第三輛乃至更多坦克的問世。與此同時,生產卡車和摩托車的軍事工廠也傳來好消息,相較于坦克而言,生產卡車和摩托車的過程更為簡便快捷,效率更高。僅僅半個多月時間,軍事工廠就已生產出五十多輛卡車和三百多輛摩托車。
這段時間里,陸塵一刻也沒閑著。在第一輛坦克出廠的當天,他就聯絡了各團的團長,特別是位于占家莊的一團、二團和三團,要求他們在近期重新規劃團隊機制,并不斷向金雞鎮輸送新招錄的士兵。這些新兵都需要經過嚴格的檢定合格后才能進入部隊。
陸塵集合這些兵力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組建不同類型的團。首先要組建的是裝甲團。目前,陸塵麾下一個團的人數已超過五千。他的初步設想是以四團作為試點進行改革,如果效果良好,那么他將從手下的七個團中挑出至少三個團來組建裝甲團。
裝甲團的編制簡潔明了:包括三個裝甲營、一個裝甲步兵營、一個炮兵營、一個防空營以及團部。這是主要的作戰編制。除此之外,團部還需要直屬偵察連、反坦克連、修理連和運輸連。如若將來需要用上生化武器,還可增設生化連和防化連。
陸塵嚴格按照這個配置重新進行團級單位的分配。裝甲師雖然以步兵為主體,但是每輛坦克就是一個可移動的“炮臺”,全副武裝對敵人實施打擊。同時,還在坦克周圍設立護衛班,專門負責保護坦克免受破壞。
為了讓所有人清楚了解這一全新的編制,陸塵不僅自己要熟記于心,更要讓每個戰士都明白。因為這對目前的民兵旅戰士來說是一個全新事物,所以他在軍營的每個角落都貼上了編制表,方便大家隨時查閱學習。
此外,他還對所有干部進行了重新調動,采用“篩選”選拔方式,挑選出合適的人才,尤其對于新型的運輸部隊、坦克部隊、反坦克部隊和防空部隊,這些部隊需要具有專業素養的人才擔任領導職務。陸塵將在這些人中挑選出最優秀者進行培養。例如,駕駛坦克并非易事,它需要具備相應的“駕照”和反復實踐操作經驗,這樣才能確保在戰場上不會出現失誤。
規劃好了作戰主力部隊——裝甲團后,陸塵接下來要整編的是第五團。他計劃將第五團打造成機械化和摩托一體化的戰斗團,主要承擔運輸任務,讓步兵與坦克裝甲部隊協同進行大縱深突擊,突擊的主體仍然是步兵。實際上,用于支援的裝甲車輛與裝甲部隊的性質并不相同,作用也有所差異。
裝甲部隊的使命是保護坦克的輸出,而機械化部隊則利用便捷
(https://www.dzxsw.cc/book/36083842/3636599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