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太子威武 > 第十六章 信仰

第十六章 信仰


貴陽,蜀王府。

劉文秀俯身案前,正在奮筆疾書。見祁三升笑嘻嘻進來,笑道:“你倒是清閑,將士們可都開拔了?”

祁三升回道:“王上寬心,前邊有慶陽盯著,我去看了幾眼,慶陽嫌我礙事兒,讓我回來催王上早點兒去布置,兵械糧草更是要多多的帶。他慶陽打仗是不怕的,就是怕餓了手下兒郎。”

劉文秀失笑道:“就你嘴碎,糧草少不了他的。等我報表寫完就出發。你留守貴陽,注意下殿下那邊,答應殿下的物資不可耽擱了。”看了看案上的報表,劉文秀搖頭道,“殿下會使喚人啊,想不到我劉文秀也有替人圓謊的時候。”

祁三升滿不在乎道:“替殿下遮掩一二而已。我看殿下不錯,敢任事能折騰,比陛下強。給他賣命,我老祁服氣。”

劉文秀責道:“陛下也是你能隨意品評的么?出了這個門,你給我管好這張嘴。某若不是看重殿下,如何會瞞騙陛下?此事畢竟有失為臣之道,可一不可再,你萬萬不可四處宣揚。”

祁三升低眉臊眼,連聲應是。劉文秀見他憊賴模樣,也是又氣又笑。他原本的部將在保寧一戰折損頗多,祁三升是所存不多的悍將,他對祁三升是加倍的重視與愛護,這也讓祁三升在他面前極為隨便。

半晌,劉文秀寫好報表,吩咐人送走之后,一邊收拾準備出發,一邊叮囑道:“朝廷接到報表之后定會派人前來,你務必要盯緊了,不能讓絲毫風聲傳到昆明。殿下那邊有消息傳來,第一時間報我知曉,四川得失關系大明存亡,萬萬不可誤事。等晉王回返,我們即刻出發去重慶,一應物資都要準備到位,這也不能耽擱了。”

祁三升不再嬉笑,鄭重道:“王上放心,末將一定盡心盡力。”

劉文秀滿意點頭,翻身上馬去也。

播州(今貴州遵義),御營駐地。

離開貴陽后,朱慈煊不再著急行軍。他記得很清楚,滿清是在南明三王內訌之后第三年,也就是1658年才正式進攻,理論上來說,他還有將近兩年的時間來經營四川。歷史上,永歷朝廷在經歷三王內訌之后,李定國與劉文秀又為西營的領導權鬧起了矛盾,蹉跎一年毫無建樹,白白浪費了時間。而這次,在他的斡旋之下,劉文秀不再執意與李定國爭鋒,李定國也放棄了對孫可望舊部的過分打壓,南明政局總體還算平穩。只要自己能在四川站住腳,利用天險擋住吳三桂兵鋒,那后續的回旋余地就大得多了。

“王將軍認為,當前我軍在戰場上面對的最大敵人是誰?”

“自然是滿洲韃子。”王啟隆不假思索。

“是嗎?”朱慈煊似笑非笑,搖頭道,“滿洲人上戰場的很多嗎?我們對著的吳三桂這些人都是滿洲人么?”

“殿下的意思是?”

“現在韃子的急先鋒,大多是我大明的叛軍,是漢人。王將軍可否想過,為何這些叛軍在我大明治下毫無軍心戰力,到了韃子那邊就搖身一變奮勇爭先了呢?”

王啟隆不屑道:“這群賣主求榮的狗,只是為虎作倀罷了,仗著韃子的勢頭便有了膽氣。吳三桂背后若沒有韃子撐腰,豈會是蜀王對手?”

朱慈煊搖頭道:“你說的不對,至少不完全對。從顯皇帝起,我大明對建奴鮮有勝績,將士們對韃子心存懼意是不假,但不至于連叛軍都怕。李成棟、金聲桓都曾降清又再反正,降清后攻無不克、反正后卻戰無不敗,你想過原因沒有?”

王啟隆氣餒道:“末將不知。”

朱慈煊森冷笑道:“原因倒也簡單,就一個字,錢!大明自萬歷年起天災不斷,朝廷本就入不敷出,拖欠軍餉是家常便飯。再有各級文武官員層層盤剝克扣,到了大頭兵手上還能剩下幾錢銀子?滿清號稱騎射立國,其實就是個大型強盜團伙,虧欠了誰都不會虧欠了當兵的。沒錢發軍餉了,去殺、去搶、去屠城!反正都是漢人老百姓的銀子,他們慷他人之慨,自然是大方。叛軍有了這樣的許諾,自然會嗷嗷叫著拼命向前。可這樣的手段,我大明能用嗎?”

他站起身,來回踱了幾步:“我大明不能用!他們不在乎漢人的生死,我可在乎的緊。不但我大明的百姓不能搶,滿清治下的漢人一樣不能。王將軍,你說,不靠搶掠,怎樣才能讓我大明將士一掃頹氣?”

王啟隆遲疑道:“只要餉銀充足、賞罰分明,將士們自然令行禁止、奮勇爭先。”

朱慈煊點頭:“不錯,這是一般的情況。倘若餉銀不繼、局勢又惡劣之極,你能保證你手下的將士依然聽令行事么?”

王啟隆赧然道:“末將不才,若是這等情形,或許只有末將的親兵營能誓死追隨末將。”

朱慈煊笑道:“不用不好意思,我再問王將軍,你的親兵營能對你誓死追隨,只是因為你給的餉銀充足嗎?”

王啟隆道:“末將當然也不曾短了他們的糧餉,但末將的親兵大多是末將的親屬,和末將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自然更加忠誠可靠些。”

朱慈煊道:“那王將軍有否想過,怎樣才能讓普通士卒像親兵一般可靠?”

王啟隆苦笑道:“殿下,末將要是有辦法,也就不養親兵營了。軍餉就這么多,不克扣一些挪給親兵營,那誰都吃不飽。與其大家一起餓著,不如養一支精銳的親兵,只要親兵在,打了敗仗也能很快再拉起一個營頭來。”

朱慈煊嗤笑道:“這種一觸即潰的營頭,要來何用?一百只綿羊便能戰勝一頭猛虎么?我們回到剛才的問題。”頓了頓,他正色道,“你的親兵之所以可靠,是因為你平素保證他們糧餉充足,又與他們有血親關系,對吧?也就是在糧餉之外,血親關系才是主要的原因。”

王啟隆依然苦笑:“殿下,末將的親族,也就這么多了。”

朱慈煊啞然失笑:“想什么呢?我難道還能規定以后必須親族方可參軍?”微微一怔,朱慈煊突然想到了后世的湘軍似乎就是以血脈宗親為紐帶而成軍,搖搖頭,他接著道,“我是想說,血脈關系代表了親兵對你的一種認可和責任。他們上戰場的時候,想的可能不是要保護好王將軍,而是決不能讓我老王家最出息的兄弟給人欺負了。這是源自于你們王家的身份認同。正因為有樣的認可和責任在,他們才會愿意為你出生入死,在戰場上護你周全。如果我們能找到一個大家普遍接受的身份認同,那普通將士們就算比不上親兵營,也比現在要強得多吧?”

王啟隆似懂非懂,朱慈煊卻越加興奮起來,他想起了前世太祖創立的那支軍隊,那支踏過兩萬五千里長征、經過八年抗戰,在血與火中建立了新中國的鐵一般的部隊:“除了身份認同,還應該有存乎其中又超乎其上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對,信仰,對國家、對民族的信仰,只要有了信仰,在精神上彼此認可相互信賴,哪怕缺衣少糧、哪怕手無寸鐵,這樣的軍隊也能在絕境中戰斗到底!”

王啟隆一臉懵逼,他茫然問道:“殿下,你說的信仰,那是啥?”

朱慈煊愕然,王啟隆又說道:“殿下,信仰是什么末將不懂。但當兵吃糧可是天經地義的事兒,就算是親兵,發不出軍餉也是要鬧事兒的。”

朱慈煊搖頭失笑:“我何曾說過不發軍餉了?這次去成都,不就是要解決這問題么?只要你們能在前面頂住韃子,我保證提供源源不斷的物資。我現在怕的不就是你們看到韃子就跑嗎?”

王啟隆不服氣了:“殿下休要瞧不起人,末將手下的兒郎都是鐵骨錚錚的好漢,定然不會怕了韃子。”

朱慈煊笑道:“是么?那些真心投靠王立之的人呢?你也敢保證他們不臨陣脫逃?”

“這……”王啟隆一時無言,他也對這部分御營官兵不放心。雖然名義上這些官兵都是他的部下,但明朝軍制講究個大小相制,用流行的笑話形容那就是我手下的手下不是我的手下。這部分官兵平素都是王立之心腹把持,他根本插不進手去,也只能聽之任之。從貴陽這一路出來,他一直在試圖重整手下御營,但收效甚微,官兵們抵觸情緒嚴重,他的營頭不愿意接受被視為叛徒的王立之部,王立之部也擔心被秋后算賬尋思著報團取暖。

想到這里,王啟隆立刻虛心的向朱慈煊求教。拋開雙方身份的差別,一個成年人畢恭畢敬向一個孩童請教,實在引人發笑。王啟隆私下也曾暗自思索,自己是何時開始唯殿下之命是從的,就連設計害死王立之這樣的事兒自己也毫不猶豫就做了。或許是因為殿下敢想敢做敢拼,在大家對大明這艘已淹沒至桅桿的巨艦視而不見、拼命爭權奪利時,只有他不諱疾忌醫,大聲疾呼要團結對外、要正視滿清,并且為此東奔西走、四處斡旋。也就是在這個過程中,自己不再把他當一個孩子,而是真正要效忠的君上。

聽完王啟隆的問題,朱慈煊眉頭微皺:“既然沒有營頭愿意要他們,他們也不想被拆散,那干脆再立一個營,就由你親自掌管好了。”

王啟隆一愣,朱慈煊接著道:“這只是暫時的安排,等到了成都,御營的軍制肯定要改的,到時候再全部重編,他們就沒話說了。只要你一視同仁、待之以誠,我相信他們是信得過的。無論他們跟著王立之做了什么,至少他們沒有去投降韃子。到了現在還愿意跟著大明的都是好漢子,不能因為懷疑就傷了他們的心,把他們推到了韃子那邊。”

“大敵當前,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王兄,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在大明已經發生了太多次,現在的大明,再經不起內耗了。我們大度一點、包容一點,也許就能讓大明多一分力量,也許就能多支撐幾年。”朱慈煊呢喃道。他要盡可能多撐幾年,奴酋順治快死了,總領滿清前線軍務的大漢奸洪承疇也已經垂垂老矣。只要撐下去,順治和洪承疇一死,滿清除非派出索尼鰲拜這樣的大奴才,就再沒有威望才具能和洪承疇媲美的人了。

王啟隆眨眨眼,他不清楚朱慈煊的打算,卻不妨礙他理解了朱慈煊的話。領命同時,王啟隆暗下決心,定要收服王立之的殘部,不負殿下所托。

朱慈煊笑道:“前面就是播州了,明天好好演場戲,讓郭李愛去回報給父皇。”


  (https://www.dzxsw.cc/book/36022002/4080957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察隅县| 澜沧| 东丽区| 工布江达县| 龙州县| 三原县| 漯河市| 丰都县| 晋中市| 鄂托克旗| 靖西县| 伊宁县| 扎兰屯市| 塘沽区| 泾川县| 中卫市| 吴忠市| 宕昌县| 泸西县| 万州区| 高州市| 清丰县| 思南县| 宁强县| 名山县| 南漳县| 乐清市| 晋中市| 资阳市| 突泉县| 岐山县| 当涂县| 涿鹿县| 丰都县| 太谷县| 阳谷县| 西宁市| 常宁市| 讷河市| 澄江县| 轮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