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我如何能掌握天道之力?
其中兩個字,扶蘇與蒙恬尚能識別,那正是“谷丹”二字。
“谷丹”二字在后世簡體字中,與小篆形態相差無幾,因此他們能迅速辨識。
然而首字并非“去”字,倒似是“辟”字。
只是此時尚未出現“辟谷”的概念,修煉之人通常稱之為“斷谷”或“避谷”。
“斷谷是何含義?”蒙恬雖飽讀詩書,但由于專注于軍事,對于非兵法類知識涉獵有限。
而扶蘇卻若有所思:“莫非是指不吃五谷雜糧,以吸取天地精 ** 食?”
徐福敷衍地行了一禮,滿眼渴望地盯著古籍上的文字,無奈大部分內容他都不識,只能憑借推測和揣摩。
此刻,他的面色陰晴不定,扶蘇見狀不敢催促,而蒙恬則情不自禁地靠近徐福,共同研究那所謂的“避谷丹”。
蒙恬的目光掠過古籍,突然間神情一震。
他伸出手指,指向“避谷丹”這一頁旁邊的頁面,喜悅的聲音響起。
“這四個字,莫非正是‘長生不老藥’?”
面對這樣的發現,徐福等人都陷入了沉思,手持此古籍,似乎始皇帝的病情并非無法挽救。但這古籍畢竟源自天人,不僅其中含義唯有專業人士才能領悟,而且上面的字跡也非普通人所能解讀。
盡管在閱讀扉頁時還能借助猜測理解,但接下來的內容涉及煉丹術,任何猜測都必須與真實的含義相符。
“長生不老藥?”
難道真的存在這種靈丹妙藥?究竟是上將軍蒙恬看錯了,
還是……
所有人都屏息靜氣,不敢妄下結論。
徐福深深吸了一口氣,感到一陣眩暈,他聚精會神地查看,果然看到扉頁上規規矩矩書寫著四個大字。在這四個字中,他只認得一個——“長”字。
古籍上的“長”字與當今大秦通行的文字差異不大,只是頂部一橫下面稍有一點裝飾,一豎兩側各有兩個點。
“長”字源于象形造字,與刻在甲骨上的形態雖有差異,但也僅僅是多了頂部的一橫。而眼前的字與“長”字類似,只是頂部一橫下沒有那個規整的圓圈裝飾。
在甲骨文中,確實沒有這個圓圈裝飾。
對徐福這樣曾見識過古代巫師甲骨占卜的人來說,這個字一眼就能認出。
至于剩下的三個字,與徐福所熟知的大相徑庭。
“生”字采用會意造字法。
所謂“生”,意味著人的晨曦時光,正如朝陽升起,人亦隨之蘇醒。
追溯至甲骨文時期,也有象形意味,“生”字描繪的是將人釋放,寓意重生。其形狀更像將人從囚籠中解放,視為新生。
除此之外,
還有一種說法是從“??”從“人”,其中“??”讀音近似“惡”,凡含此部首的字,大多與死亡相關。
然而眼前這個字,既無釋放囚禁之意,也無人晨之意。
唯有最后一種解釋,有待進一步探究。
再說“不老”中的“老”字,它來源于“出”字,有破殼而出之意,并含有“支”字的含義,取植物蓬勃生長之意,筆畫應當尖銳,而非現今缺乏破殼而出的意境。
至于“藥”字,在金文時期,是以“艸”作形旁,“樂”作聲旁的行聲字,取“艸”部的“ao”音和“樂”部的“y”音合并而成。
至小篆階段,“藥”變成了會意字,表達的意思是以草藥為主要材料,治療各種疾病。
徐福頭痛不已,眼前的字怎么看都不像是“長生不老藥”,或許蒙恬將軍的理解有誤?"
徐福提議:“不如我們繼續往后看?”
“一切聽憑仙使安排。”蒙恬果斷應答。
徐福心中一驚,顯然這位上將軍也沒有十足把握。他繼續翻閱下去,十幾頁后就看到了末尾。
徐福略顯尷尬地看向一臉困惑的扶蘇和蒙恬,“這么說來,上將軍所指的,恐怕就是‘長生不老藥’了。”
“此事關系重大,切勿臆測。”扶蘇嚴肅地說。
徐福點頭表示明白,倘若始皇帝本還有一線生機,卻因誤服他判斷錯誤的藥物駕鶴西歸,那么株連九族的懲罰只怕都算輕的。
他用手抹去額頭上的冷汗,重新回到剛才那一頁。
要是徐福能預知后世漢代許慎所著的《說文解字》該有多好!再配以后世的《新華字典》,他現在的困擾就能迎刃而解。
徐福并未氣餒,畢竟這是來自天人的古籍,若輕易就能讀懂,豈不是人人都能洞悉其中奧秘。
古籍上的字看似與秦朝小篆迥異,實則內在關聯緊密,往往同一個字的不同寫法看似毫無聯系,卻能在字形上相互對應,且時常令人驚嘆其微妙之處。
這是因為漢字本質上是基于象征符號構建的組合文字,只要了解那些象征符號,比如圓圈中一點代表太陽,自然就能從“日”字中對照出某一固定變化模式。
無論字體如何變遷,象征符號始終不變。
即便有其他的造字方法,也不外乎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和假借六種。
但在嚴格意義上,轉注和假借屬于用字法則。四種造字法從根本上說,仍離不開最初的象形符號基礎。
漢字作為一種極高智慧的文字體系,包含單體字和復合字兩類。單體字自然不必多說,主要是象征符號自身的變體。而復合字則是多個象征符號組合而成,例如“日”“月”并列構成“明”,其中,“日”“月”為象形,而“明”則是在象形基礎上衍生出來的會意字,表示日落后月升,恰為拂曉。
更重要的是,即使后來創新的文字或是發生較大變化的文字,也能通過另一種原則去辨識,那就是一個符號作為偏旁部首表達其意義,另一個符號則表達其讀音。比如金文中的“藥”字,從“艸”從“樂”,取“艸”部行聲、“樂”部發聲。這也是一種在象征符號基礎上衍生出的形聲字。
最后提到的指事造字法則尤為便捷,最具代表性的莫過于“上下”二字。在小篆中,這兩個字尚未加上最后的兩點。“橫線上有豎線”為“上”,“橫線下有豎線”為“下”。
徐福在心里為自己鼓勁,三個字而已,我怎可能確定不下來!
沒錯,不是像先前那樣大致猜測,而是必須準確無誤地確認。
關鍵就在于第二個“老”字。
老,由“??”從“人”組成,但書寫方式并非如此簡單,而是要在“??”字基礎上添加其它元素。
“可有筆墨?”徐福意識到僅僅思考難以猜透,不如寫下來更為直觀。
“有的,我這就去為仙使取來。”蒙恬起身,走到之前他與扶蘇交談之處,取來了筆墨。
徐福接過蒙恬手中的筆墨,伏在地上開始書寫。先寫下了一個“??”字。
這個字越看越覺得與古籍上的“老”字有相似之處,究竟是哪里相似呢?
徐福眼前一亮,“??”部在后來演變成“老”部,如果將
扶蘇略顯困惑地輕輕點頭。
徐福進而闡釋:“玄,乃天之意。指出無論是無欲之人抑或是有欲之人,皆源于同一片天地之氣。”
徐福突然領悟,確乎如此。世間何來不朽之藥?原因在于人的精神永恒,僅是肉體易逝。唯有超脫世俗、淡泊名利的修行者,因其摒棄俗世欲望而得以長久。
而那些沉溺于欲望的人,他們的肉身易衰亡,正因有所追求。
“我今日留存不朽之藥,等待有緣之人獲取,以救其肉身。”
“人體能夠長存,依賴五行之氣均衡存在,木象征生機,若體質虛弱、瀕臨死亡,往往是由于木氣匱乏,需采集凝聚木之精粹以修煉提升。”
“生命力充沛,則生命得以延續,故此,即為不朽之藥。”
徐福幾乎是顫抖著誦讀這些文字,僅僅幾句,卻已感到身心疲憊,仿佛隨時會倒在地上。
竟然如此耗損心神!
他稍作停歇,深深吸了兩口氣,繼續閱讀,“人與萬物并無本質差異,既生,必有死。若欲煉制不朽之藥,實乃違背自然規律。天道運行有序,不論帝王賢愚,均不因此而改變,更不會為悖逆天道者預留空間。”
“因此,不朽之藥必須融入天道之力,否則將遭受天譴,無法承受。”
徐福感慨萬分,“原來關鍵點不過兩點,一是木氣充盈,二是融合天道之力。”
在場眾人無不震撼,盡管仍感困惑,但聽到徐福的解讀后,紛紛認為確實揭示了不朽之藥的煉制之法,并且合情合理,實乃天人智慧的體現!
雖不明徐福為何讀著讀著顯得如此虛弱,但他們聆聽之余,反而愈發精神振奮!
然而根據文中所述,人間無人能煉制不朽之藥,唯有神仙方可為之。
天下方術之士果然多為欺世盜名!
天道之力……
顧名思義,必然包含了天道奧秘。凡人又怎能駕馭天道?
雖然這一要求極高,即使難以實現,只要有絲毫機會,也定要一試。
如今這是救治始皇的唯一途徑,縱然要付出生命的代價,也要奮力一搏!
始皇病重,卻并非絕望之境。倘若真的無力回天,那就坦然接受命運。明明始皇尚存一線生機,怎可輕易放棄!
“尋仙使者,你是否愿意為始皇煉制此藥?”扶蘇詢問徐福。
徐福一愣,天書中明言唯有天道之力方可煉藥。
公子扶蘇此舉究竟何意?
我如何能掌握天道之力?
然而轉念一想……
我曾受天人傳授法門,這尋仙使的身份原本頗為戲謔,如今卻是實至名歸。雖然離真正理解天道尚遠,但放眼天下,還有誰能比我更接近領悟天人之力?
徐福恭敬施禮,“公子信任于我,我愿為始皇赴湯蹈火,在所不惜!”
扶蘇點頭贊同,“既然如此,上將軍蒙恬迅速籌備煉丹所需之物。”
“遵命!”蒙恬領命而去,立即著手安排煉丹所需物品。
扶蘇身為皇室公子,即便有傳言始皇欲因某事除掉一位公子,即便淪為庶民,扶蘇依舊仍是始皇的嫡長子。
他雖失去了公子的尊榮稱號,但始皇也不會容忍他的嫡長子受到低級官吏的侮辱!
監獄官員無人敢對扶蘇不敬,同樣無人敢違背扶蘇之令。
此地原是越王宮殿舊址,許多物件易于尋找,加之廷尉監獄內曾囚禁過方士,存放了不少煉丹用的丹爐。
當初始皇還未下令鏟除天下所有方士時,方士擁有丹爐,方士被處決后,丹爐作為物證被保存在倉庫之內。
因此,在廷尉大獄中稍加搜尋,就發現了多個丹爐。
扶蘇從中挑選了一個最為精致的。
徐福卻陷入憂慮,天書中明確提及需要木氣精華,但該從何處覓得這樣的木氣精華呢?
“如今萬事俱備,只欠木氣精華矣。”徐福嘆息。
“我們從云夢山上帶回的藥渣,是否可以視為木氣精華?”蒙恬忽然提議。
徐福一驚,沒想到還有天人遺留的藥渣!
扶蘇和蒙恬那次云夢山之行,收獲竟如此豐富,早知如此,我也該先去趟云夢山。若此次成功,結束后務必立刻趕去云夢山,看看能否拾遺補闕。畢竟,一旦始皇因這不朽之藥康復,云夢山必將被秦軍嚴密封鎖,屆時再想從中取得任何寶物,絕無可能了。
“上將軍可有藥渣?”徐福詢問。
蒙恬從懷中取出一塊包裹好的布巾。徐福接過藥渣,甫一打開,一股清冽的氣息瞬間遍布全身。
清新而冰涼的香氣四溢開來。
徐福臉上掠過一絲異彩。
他曾在海上昏迷時,聞到過類似的清新氣息,只不過,比起眼前的藥渣,那種氣息強大了不止百倍!
更重要的是,他此刻感覺體內仿佛有一股清流流淌,讓他身輕如燕,暢快無比。
如此看來,這些藥渣的確可以用于煉藥!
徐福大喜過望,果真是天人所賜,連遺留的藥渣都如此神奇。
回顧這段時間的經歷,恍如夢境。
先是得到仙人傳授法門,繼而發現傳世不朽之藥的秘密,更是成為在場所有人中唯一能解讀天書的人。
此生無憾矣!
若能成功煉制出不朽之藥……
看著扶蘇已經準備好丹爐,徐福握著藥渣的手不禁微微顫抖,剛才閱讀天書時的身體虧虛之感,在接觸到藥渣的清香那一刻,得到了極大的緩解。
此刻思維也比之前更為清晰。
他才意識到肩上的重任,突然有種天下安危系于一身之感。心中雖有畏懼,但為了始皇,甘愿赴湯蹈火。然而這藥真能煉制成功嗎?
首先來看看這藥渣威力到底有多大。
他用右手食指蘸取一點藥渣放入口中,輕輕舔舐。藥渣不再只有淡淡的清香,而是變得濃郁誘人,讓人忍不住想盡情品嘗。
閉上眼睛,仿佛身處蓬萊仙境,與群仙共游。
然而意識卻十分清醒,并非處于迷糊狀態。果然是天人恩賜!
隨后,一股清泉般的舒適感從口腔直抵腹中,經過五臟六腑,隨著心跳的每一次躍動,源源不斷地注入血液。
(https://www.dzxsw.cc/book/36011820/3636600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