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烏云到底要遮住太陽多久?
寧波知府聽到那些江湖人是這樣說這才放心,原來是這么一回事。
如果圣女真能這樣的話那就相當于再次救了自己一命。
因為現(xiàn)在自己的行為代表的可不僅僅只是一個人而已,還有很多省里的同僚。
這要是真的出事了的話那就是一大串的人,都要因為這次的事件而買單。
雖然官場上面的人都恨不得上面的阻礙都消失,但是在這件事情上面他還是不想因為自己,而連累了其他人,要不然就太不講道義了。
所以聽到了江湖人士這樣說他終于是放心下來,接著還有些驚疑不定的說道:“真的不會有事對吧?”
聽到這里江湖人士笑笑:“看起來您不是不信我們,而是不信我們圣女。”
“不不不……在下可不敢這樣,只要圣女不生氣怎么樣都行。”寧波知府現(xiàn)在可是有些驚魂未定的樣子。
“你們是不知道當年圣女可是救過本官的命,這要是因為本官的關系讓圣女受到一丁點的委屈,我是萬死難贖其罪啊!”
大家看到他這樣馬上就問到當年的事情。
寧波知府解釋了一年之后大家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過從這也能看出現(xiàn)在的圣女對于寧波知府來說,那是真正的救命恩人而且是那種在最危難的時候,伸手救助的人所以必須要好好的感恩要不然就太沒良心了。
其他人聽到寧波知府跟圣女之間還有這樣的一段淵源后也都是比較的驚奇。
“真是沒想到曾經(jīng)圣女還救過你的命,那你就更應該好好的感恩才是,今天這件事就算是圣女不在意,你也得好好的反省才是。”
江湖人士可不會跟他這么客氣,好不容易逮到一個機會可以教訓一個知府,當然是要好好的說說他。
雖然寧波知府也是非常要面子的人但是在這件事上面,他的確是沒有做好而且非常的差,所以這時候聽到這句話反而是非常的心服口服。
甚至有一種受教的感覺。
或許很多年前他還真就這樣的做過這類的事情,因為回憶到了這里之后馬上就心領神會的笑起來。
因為當時他也是這樣的魯莽沖動。
甚至當時之所以能夠及時的調(diào)整回來,還是因為圣女。
當時他情況并不是很好,因為那次的水災突如其來誰也沒想到會這么的洶涌,那時候他還是個沒有多少經(jīng)驗的官員,因為之前他都是在翰林院待著的。
下放到溫州府當通判算是他第一次到地方上,當時所有人都羨慕他機會難得。
畢竟有的人可能一輩子都在知縣的這個位置上上不去,但是沒想到他卻一下就當上了副知府。
那時候他還想著一鼓作氣干出一點名堂出來,這樣也能告慰自己平生所學,可是沒想到的是剛剛進入到崗位上,就遇到了這樣的一件大事,當時他完全是手足無措。
幸好那時候有圣女突然神兵天降一般的出現(xiàn),幫助了整個溫州府,同時也讓這個剛剛從京城過來的官員,撿回了一條性命,要不然的話可能當時他就在任上直接被砍掉腦袋,因為這種事情不用想都知道。
一旦災難沒有處理好的話激起了民變當?shù)氐墓賳T肯定是要被砍頭,這樣才能給當?shù)氐陌傩找粋交代。
畢竟牧守一方的官員如果這點能力都沒有,那就是死不足惜。
正是因為當時有了圣女的幫助才讓他們所有人都逃過一劫。
一想到那些事情寧波知府頓時覺得當時真的是十分的幸運。
正因為如此到現(xiàn)在他還是非常感激圣女。
現(xiàn)在聽到這樣的事情他首先是非常的自責,接著就是憤怒。
他憤怒的是為什么到了現(xiàn)在還有很多的讀書人,根本不明白國公爺?shù)牧伎嘤眯模绹珷敩F(xiàn)在為了整個大明那是豁出了性命。
如今他遠赴倭寇的老巢就是為了一勞永逸地解決掉所有的倭寇,這本身是一件多么值得歌頌的事情,可是為什么總是有人抓住國公爺?shù)囊稽c點小小的過錯,一點點小小的沒有走的流程,就開始大放厥詞?
難道那點小小的流程就那么的重要?
身在官場中他可是太明白,很多時候不能怪國公爺雷厲風行,是在因為在這個過程當中只要心慈手軟,你就看著吧肯定有人在過程里面上下其手掩蓋事實,甚至為了消滅罪證他們能夠做出殺人放火的事情。
曾經(jīng)在京城呆過的她經(jīng)常聽到某些大案要案,最后不了了之,為什么?
就因為在這個過程里面人為的毀掉了不少的罪證,最后被抓住的那個人可能就成了替死鬼,而真正的主謀則在幕后逍遙法外,這種事情難道還少嗎?
國公爺就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才會不給這些人活動的時間,明明知道那些人就是貪官污吏,就是蠹蟲,反而還要給這樣的人留足時間讓他們?nèi)セ顒樱@不是迂腐是什么?
并不是每個人都值得用大明律的流程去對待的,很多人就是死有余辜。
而那些所謂的讀書人好像很明白道理一樣,拿著大明律去指責國公爺,其實他們比誰都明白為什么要這樣做,但為什么還要拿這樣的例子來攻擊國公爺?
其實就是沒事找事為了顯示出自己的與眾不同,為的就是讓所有人都知道,我是個讀書人我比你們這些人都明白事情。
其實這種人才是最可惡的,正事不干,就為了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就做一些標新立異的事情。
那個書生就是這樣的人,聽到手下匯報完了事情的經(jīng)過之后,寧波知府現(xiàn)在恨不得飛過去直接弄死那個書生。
一方面的確是出于自己的私仇,另一方面也是想要警告一下在暗中準備弄出這種事情來的人一個教訓。
讓他們都知道,搞這樣的事情那就是在找死。
有一個商人還上前來安慰寧波知府:“其實大人您這些年在寧波城的舉措,大家還是有目共睹的,您不貪污不受賄,而且還是個知道靈活處事的人,這就不知道要比那些沽名釣譽的官員好多少。”
“對啊,我們走南闖北也算是見識到了不少的官員,就我們自己的想法而言,如果天下的官員都能像您這樣的話,我們大明的官場還要好上許多。”
聽著商人們的夸獎寧波知府心里有點高興,但是對于這件事他還是非常的氣憤。
“本府要是知道會有這樣的事情發(fā)生,就應該一路護送著圣女過來的,跟你們說句實話就算沒有諸位的指責,在這件事上我還是難以原諒自己。
除了圣女是我的救命恩人之外,其實我更自責的是我們國公爺這么努力改變大家的思維,最后還是有些人不理解。
如果僅僅因為國公爺?shù)母母锲茐牧怂麄兊睦妫麄儾环蓿耪境鰜碚f這樣的話我還能理解,可我不能理解的是為什么現(xiàn)在還有一些讀書人,這么的虛偽?”
此話一出倒是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
大家心里都在說您可是讀書讀出來的官員,您都這樣看待讀書人嗎?
寧波知府知道他們在想什么,直言不諱地說道:“雖然我也是讀書出來的,但越是如此我越是能感受到國公爺改革的好處。
我也終于理解了為什么國公爺一定要在改革前,將讀書人心里的那座豐碑,就是所謂的孔府給搗爛。
因為那里生活的就是一堆發(fā)霉變質的根源,如果不把他們給搗毀的話,他們一定會大肆在天下宣傳,就因為我是個讀書人我才知道他們會用些什么手段。
我讀圣賢書那么多年明白圣賢書當中的好處,但更明白這些圣賢書讓某些人的優(yōu)越感太重了。
他們甚至天真的認為只要浸潤了圣賢書的道理,他們就一定要比別人高貴,這身長衫啊,脫不下來了。”
說到這里不知道想到了什么。
寧波知府抬起頭來看向了天空。
此時烏云剛好遮住了太陽。
一時間好像要下雨的感覺。
就好像是這天下一樣。
即便陳寒如同太陽的光輝一樣撒遍了天下,但是一旦烏云遮擋了光芒馬上就會有蟄伏在黑暗里的臭蟲鉆出來搗亂。
寧波知府沒有理會邊上人的震驚,而是自顧自地說道:“也不知道何時才能真正滌蕩一清天下的烏云。”
他說這話的時候滿是感慨。
這次的感慨不是因為自己差點因為那個書生連累,而是從那個書生的大放厥詞當中,找到了一絲靈感。
江湖人雖然聽不懂寧波知府到底說的是什么話,但是從他的表情里面也是能看出來,現(xiàn)在的寧波知府肯定是在感慨還有很多迂腐的讀書人,為了自己的那點小利益正在不停的攻擊新政。
因為新政雖然很好但是主要受益的還是曾經(jīng)那些老百姓,而他們這些從來都是在科舉考試中受益的人,豈能坐視這樣的事情發(fā)生。
即便發(fā)生了讀書人因為阻撓新政而被陳寒屠殺的事件,但還是有不少的讀書人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冒死。
此時在來的路上,郭妃雪的情緒已經(jīng)平復了很多。
正如那些江湖人說的那樣,其實這時候的郭妃雪反倒是一點都沒有生氣的樣子。
因為她很明白自己要干什么。
如果連這點阻撓都受不了的話,她就沒有資格站在陳寒的身邊接受那么多瞻仰。
既然已經(jīng)選擇了要和陳寒站在一起,就必須要一刻不停的告誡自己,這種事情將來還有很多。
等她調(diào)整好了心態(tài)之后外面的車夫已經(jīng)說道:“圣女,已經(jīng)到了。”
郭妃雪點頭,然后從車廂里面出來。
寧波知府等人正在會館門口等著。
寧波知府此時非常的忐忑,他真的害怕這時候郭妃雪下來馬上就對他說,你怎么管理整個寧波城的,你治下的百姓也太不安分了之類。
這對于他來說可能會是毀滅性的打擊。
如果郭妃雪真的說出了這句話的話,可能寧波知府今天不,或者說將來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會生活在自責當中。
江湖人這時候看向郭妃雪的時候,則是發(fā)現(xiàn)眼前一亮。
只見從馬車上下來的郭妃雪渾身上下散發(fā)出來的完全就是女王一般的自信,昂揚著驕傲的頭顱,完美的臉上沒有倨傲,卻讓人感受到了濃郁的大權在握的感覺。
那種自信是發(fā)自內(nèi)心而來。
雖然沒有居高臨下的感覺,但是渾身上下則是散發(fā)著一切盡在掌握的強悍氣場。
在場的每一個人要么是商界巨擘,要么就是江湖大佬。
他們們每個人走出去都可以震懾一方,可是今天在郭妃雪這里他們居然感覺到了,自己的氣場好像完全被壓制的錯覺。
這可是一個只有十九歲的小姑娘。
她的年齡或許要比在場的一些人的孫女還要小一些,可是在此刻,不少人都是下意識地避開郭妃雪的目光,有些自慚形穢地站到一邊去。
“我等恭迎圣女!”
在場的三十多號人看到郭妃雪下馬車的一瞬間,雖然有些震驚和意外,但是馬上就開始行禮。
郭妃雪看到他們之后臉上依舊保持著自信的微笑,微微點頭:“諸位久等了!”
“圣女您請,我等現(xiàn)在已經(jīng)迫不及待的要聆聽您的教誨。”有個江湖人客氣地說道。
“錢老您可不能拿我開玩笑,您在江湖上的名望誰能不知道,您的鹽幫的船一天不開,可能下江一帶的鹽價就要上漲不少,多少百姓還指望著您吃飯呢!我這個小姑娘在您面前還太嫩了一點。”郭妃雪雖然知道自己現(xiàn)在的地位已經(jīng)不可同日而語,但還是非常的謙遜。
這是從骨子里面散發(fā)出來的。
她們白蓮教能有今天的地位就是從謙遜而來。
太驕傲的話很可能就會被江湖給淘汰了。
這可是她們從小接受的教育。
大家看到郭妃雪這么好說話頓時對郭妃雪的印象更好。
之前只知道郭妃雪是一個單純可愛的小姑娘,現(xiàn)在一看還真是一個江湖老手。
江湖可不是打打殺殺,而是人情世故。
如果連一點人情世故的手段都沒有的話,還想在江湖上混?
而郭妃雪一來沒有表現(xiàn)出一點咄咄逼人的感覺,而是半開玩笑非常的尊重前輩。
這就讓人覺得非常舒服,至少說明人家郭妃雪不會拿著國公府的威嚴欺壓江湖人……
(本章完)
(https://www.dzxsw.cc/book/36003107/3636561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