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喋血西平
一月十五日,西平堡參將黑云鶴出擊,意圖半路襲擊后金軍,從側翼發動支襲。十六日,戰敗奔還城,追兵殲焉,云鶴殉國。
十七日午時,后金軍隊已經來到了西平堡城下。后金兵蜂擁而至,五萬多人馬將西平堡重重圍住,戰車、云梯、鐵鉤等攻城器具都推出陣前,準備大舉攻城。
在原來的歷史上,西平堡可謂是一座孤城,距離他最近的兩座關隘(平山臺,吳家墳)都有20多公里,前來支援困難,而守城的士兵也只有三千多人。最終彈盡糧絕,沒能堅守到援軍的趕來。
而在現在的時空,雖然客觀上物理的距離無法改變,但是因為朱由校廣建軍屯的政策,西平堡不再是一座孤城,而是有一座主城和四個小型衛星梭堡所組成的軍事要塞體系,守軍也由三千人增加到了七千人,西平堡主城也進行了加厚加高,城內物資充足。
后金的軍營之中。
“李永芳,這個西平堡的羅一貫,你可認識?”努爾哈赤坐在主座之上問到。
李永芳,原本只是明君的一個低級軍官,僅僅是剛有品級罷了,但是因為是第一個投降后金的明朝軍官,所以努爾哈赤為了立一個榜樣,封以高官,授三等總兵官。
“回可汗的話,奴才只不過昔日在明軍軍中和他見過幾面。”
“既然是舊相識,那這次這次便由你指揮吧。”
李永芳知道派自己指揮攻城,是因為自己明降將的身份,希望自己去勸降。于是他派出一名使者,舉著旗到城下。
西平堡上的明軍依靠在女墻旁,不敢露頭,側著頭注視后金軍的動向。
偵察的明軍士兵看到到一個未披甲的人舉旗而來,騎馬駛到城下,顯然是一個使者。當他行到城下兩百米左右(明軍火槍、弓箭的射程邊緣)時停了下來,大喊到:
“我們李將軍與你們羅將軍是舊相識,知道羅將軍是好男子漢,不想失了昔日同袍的情份,快投降吧,總兵愿與將軍共享富貴!”
羅一貫站在城樓上,大喝到:“爾不過一使者,本將軍不殺你這無名鼠輩。汝且回去傳話,問問那逆賊,朝廷何曾虧待你,緣何叛變投賊?豈不知一貫是義士!”說罷,他舉起軍旗,大喊:“逆賊李某,快降,免你一死!”
明軍聽到這般大快漓淋的場景,士氣大震,群情激憤,將有必死之心,士無偷生之愿。
李永芳被揭了傷疤,自覺受到侮辱不由得大怒,下令攻城;羅一貫憑城固守,用猛烈的炮火予以還擊。
后金兵密布在城堡的四周,成了炮火準確的目標,每一炮彈落地,只聽得一聲轟鳴,后金兵即倒下一片,死傷累累,不過多時,城下積尸幾與城平!后金兵冒著炮火拼死攻城,已是攻到城下。
西平堡之戰正式開始了。
此時的廣寧城中,熊廷弼正在進行著出征之前的最后一次軍事會議,吩咐援救西平的具體戰術。附近的軍事將領已是悉數到場,
“即然人已經齊了,那就開始吧。”能廷弼坐在主位,環視一周后說到。
眾將領有些茫然,明明有人沒來,怎么就齊了?這孫得功也真是不像話,大家都到了,他還不來,一定是引得巡撫熊廷弼生氣了。這時守備張士彥站了起來,他與孫得功關系不錯,自然是要為他辯解一下,“巡撫大人,孫得功他……”
張士彥話還未說完,就被“崩”得一個踢門聲打斷了,一隊全副武裝的士卒沖了進來,將在座的將領控制了起來,“熊蠻子,係什么意思?”一個參將大聲喝到。
這時一位著大紅纻絲飛魚服、佩繡春刀的中年男子緩步走進門來,向著熊廷弼拱了拱手,熊也坐在位上向他點頭示意。
“錦衣衛!?而且還是三品以上的。”在坐的軍官心中都是吃了一驚,氣氛也緊張起來。如果這些軍官到過京城,那他們或許還能見過這個錦衣衛大官,他就是現任錦衣衛指揮使,劉僑,他出現在這里,所代表的是皇帝朱由校的意志。
“諸位,稍安勿躁。”熊廷弼的開口使氣溫有了一些上升,讓軍官們擺脫了這該死的寂靜。“孫得功的事情。還是請劉指揮使和你們說吧。”
劉僑給了身后士卒一個眼神,一摞的書信被扔到了桌子上,“這就是孫得功與敵軍的書信來往。孫得功枉負國恩,私通敵軍,現已伏誅。鮑承先,張士彥,聽聞你們二人與孫得功情同手足,親如兄弟,所以還請和我們走一趟吧。”
朱由校對叛徒,漢奸的容忍度是很底的。歷史上,就孫、鮑兩人散布謠言,臨陣反戈一擊,張獻城而降,最終導致了廣寧之潰,而如今將大不一樣。
西平堡的戰事十分的交酌,四個衛星軍壘己經全部淪陷了,只有主城尚存,而后金也為此付出了五千余人的代價。
東北的冬天,天黑得極快,雙方都是鳴金收兵,開始了修整,西平堡身受重圍,不知道援兵與城破哪個先到來。
處絕了三個叛徒,廣寧城的明軍誓師完畢了,三萬軍隊向西平堡進發,星夜間程,支援前線。
(https://www.dzxsw.cc/book/35975898/72036083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