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開始的結束(下)
“還請陛下先把外地軍隊調到山西去,”葉向高很嚴肅的說道。“余下的,臣等會為陛下分憂的。”
“愿聞其詳。”朱由校也再次認真了起來,他知道面前的老人可不像平常看起來那般和藹,被稱之為“獨相”的他一直以來都是鐵腕政治的代言人。
在大半個萬歷朝,不知道多少臣子生活在他的陰影和恐怖之下,這位面容消瘦、頭發花白的老人曾經是整個帝國的操盤手,尤其是在神宗怠政的情況下,他操控著整個帝國的棋局。
在過去的十余年中,他用強有力的手段維護皇明的統治,以鐵血和不容辯駁、必須無條件的強制性在政治、經濟等方面為圣上解憂。
老虎年齡大了,隱藏起自己的獠牙和利爪,然而不用并不代表著沒有,今天,時隔八年(1614年致任),這頭老虎終于再次露出了自己的獠牙。看來自己有幸能看到獨相出手了,當年朱由校還太年幼,對葉向高的手段只是聽聞于傳說,這次終于能親身經歷,他很激動。
“葉師傅想要辦大案?!”朱由校此時眼睛張得很大,好像要放光一般。
葉向高卻是神情冷峻,甚至有些陰沉:他已經老了,不想再這樣折騰,維持穩定才是,但現在安生不了了;他已經老了,心善,更是要積一些陰德、為子孫后代留路,想不到今日就要妄造殺孽。
“陛下,”葉向高站著,朱由校坐著,他只能仰視對方。看著葉向高的那張側臉,他突然覺得有些陰沉和寒冷。
“此時不宜辦大案。出發太重,牽連甚廣,人心就散了。山西的事情,走私也好,其余的也罷。只要大家裝作不知道,便是真的不知道,與真的沒發生過沒什么區別。”
“可一旦,讓這種事情見光牽扯了出來,那其余的事情也就這樣不下去了。山西與大明其他的地方,絕無什么不同之處。到時候陛下應該如何處罰處理?所以這輕了也不是,重了也不是,各種分寸還是陛下需要學習的。”
“為人君者,即是平衡之道也。”
“受教了。”朱由校表現出了極大的尊重,心里對這位老人充滿了感激。朱由校是一個很年輕的皇帝,年輕是他的優勢,因為這意味著他并不需要采取什么太過激烈的政治手段,就足以慢慢地耗死幾乎全部的政治對手;但這同時也是他的劣勢,他十分的缺少政治經驗,尤其是因為他父親的早逝導致他對帝王教育的嚴重缺失。
而現在這位老政治家正在向自己傳授著經驗,現在的這一課,叫作“操縱平衡”,更簡單的來說就是“制衡”,正如《禮記·曲禮下》所言:“執天子之器則上衡,國君則平衡。”蘇軾也在《明君可與為忠言賦》說過:“虛己以求,覽群心於止水;昌言而告,恃至信於平衡。”
從在現在開始,和晉商們與士伸們唱對手戲的就不僅僅是他了,內閣已經徹底的站在了這一邊。
朱由校靜靜地看著葉向高,眼神中流露出了一絲歉意,一般來說,大臣到了這個歲數就應該平穩地等待著退場了。這個時候,他們最多做的就是維穩,扶持一些新人來繼承衣衣缽,進行權力交接。采取包容、寬容、忍讓、溫和的政策,為自己也為子孫留一條后路。可現在為了朱由校的愿望,這已然是成為不可能的了。
朱由校深深地呼了一口氣,他覺得心神舒暢,十分輕松。事情到這里基本已經解決了,他不需要再操心什么,內閣會全權處理的,細節與具體執行的問題交給下屬就好,他只需要坐在黃金馬桶上看著那些提交上來的文件,再進行一些指導上的意見就好。
真是辛苦他們了,朱由校心想。
“永壽”他轉過身去,對小太監說道,“叫其他人都回來吧,設宴。”
“朕要在此,好好地款待那個的諸位大學士。好好的宴請一下我大明的重臣、功臣。”
今天,對于大明的手術的第一刀已經下去了,第一個被切除的那個腫瘤叫做晉商一一這場治療的開始已經結束。
“陛下,”一個小太監從外面進來,站在那“陛下,樞密院的各位大人已經在外面侯著很久了。知道陛下要與內閣的大學士們商討國事,所以不讓奴婢們進來通報。”
“叫他們進來吧,一起入宴。”朱由校像底下的人擺了擺手。看來財政改革的事情有了一些眉目了,或許大明的兩個權力機關需要進行一下整合了,他心里想著。
不久之后,張慎言等樞密院的官員們便進來了,于是又是一番行禮、免禮平身、賜坐的流程。
“陛下,這就是樞密院院的關于財政改革的新的草案。”
一身厚厚的文件被放在了朱由校面前的桌子上。
(https://www.dzxsw.cc/book/35975898/70224349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