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國公催婚,三急三緩,寧王出面,議和已定
隨著四千顆人頭落地。
鎮(zhèn)國公用他獨特的手段,將這件事情暫時解決了。
李冷秋等人直接被帶走。
如鎮(zhèn)國公所說一般,等寧王親自上門給解釋。
若是寧王不給解釋的話,這件事情絕對沒完。
很明顯,所有人都看得出來,鎮(zhèn)國公就是想要殺雞儆猴,殺一殺這些人的銳氣,同時也是告知大夏境內(nèi)所有勢力一聲。
敢動顧錦年,就準備好拿命來補償。
兩個時辰后。
大部隊重新出發(fā),顧錦年派大軍將受害者家人全部接走,一來是怕他們?nèi)松戆踩霈F(xiàn)問題,二來則是怕有人過來買通他們。
他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讓李冷心這種人死。
其他都沒有什么。
大部隊重新啟程,朝著西北邊境趕去。
顧錦年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處理,三朝議和的事情,的確是當務(wù)之急。
算起時間,顧錦年已經(jīng)遲了兩天,今日恰好就是三朝議和的時間節(jié)點。
好在的是,第一場議和不可能出任何結(jié)果,顧錦年去第二次議和也可以,不會有太大影響。
玉輦內(nèi)。
顧錦年與老爺子坐在其中,大軍保護在周圍。
此時此刻,顧老爺子的聲音也逐漸響起。
“錦年。”
“這件事情,你是怎么想的?”
老爺子的聲音響起,詢問著顧錦年。
玉輦當中,聽到老爺子的聲音,顧錦年稍稍沉思一番,隨后開口。
“爺爺。”
“這件事情,想來應(yīng)該不會是寧王的意思。”
“極大的可能,是這李冷心囂張跋扈慣了,被孫兒發(fā)現(xiàn)后,所以一不做二不休,想要將孫兒滅口。”
這是顧錦年的想法。
仔細想想這個可能性很大。
倘若是寧王算計,他不可能猜到自己在這里出現(xiàn),即便是知道自己的行程,可萬一自己就不在這個地方休息呢?
退一步說,自己真的在這個地方休息,寧王再蠢也不至于猜不到陛下會派一位武王保護自己吧?
假設(shè)是寧王在暗中算計,怎可能不派武王強者出手?
用四千鐵騎來找自己麻煩?
這不是送死嗎?
況且,寧王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利益又是什么?光明正大讓手下殺自己?這不是找死嗎?
所以大概率就是這個李冷心,行事囂張跋扈慣了,知道惹了不該惹的人,頭腦一熱,就想用這種極端手段來解決事情。
畢竟這種人沒什么腦子,認為殺了自己,無非就是挨一頓毒打,再怎么慘也不至于丟了命。
聽著顧錦年的分析,顧老爺子點了點頭,他認可顧錦年說的。
只不過,顧老爺子繼續(xù)開口。
“那你知道,爺爺為什么一定要殺他們嗎?”
老爺子繼續(xù)詢問道。
“警告。”
“爺爺是在警告他們。”
顧錦年直接回答,這個答案,老爺子之前也說過。
玉輦內(nèi),顧老爺子長長吐了口氣道。
“警告只是其次。”
“之所以這樣做,是想要給你立威。”
“爺爺這趟出來,也是為了給你立威。”
“錦年,你年少出名,如今已經(jīng)是名揚天下,這是一件好事,但也不是一件好事。”
“天命已經(jīng)浮現(xiàn),誰也不知道未來會怎樣,但唯一能確定的是,這天命一定是被天地之間最強之人掌握。”
“你是當代的天驕,儒道后世圣,大夏世子,很多人都盯著你,故而你在明,敵在暗。”
“爺爺管不到外面,可這大夏境內(nèi),爺爺還是會幫你壓一壓。”
“這四千人,無辜或者不無辜,爺爺不在乎,只要你安全,對顧家來說,對爺爺來說,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顧老爺子有些語重心長,這是老爺子的教導(dǎo)。
“孫兒明白。”
顧錦年重重的點了點頭,老爺子說的話,他記在心里。
“錦年,你不僅僅要明白,而且還要去做。”
“你知道你接下來要面臨那些事情嗎?”
老爺子開口,這是第三個問題。
“請爺爺指點。”
對于朝政這種事情,顧錦年更加認為老爺子比自己懂得更多,所以直接請教是最好的。
“錦年,擺在你面前有三急三緩。”
顧老爺子指出六件事情。
“儒武之急。”
“你雖被圣人欽點后世圣,可這終究只是一種美稱罷了,到底能不能成圣還是一個未知數(shù),爺爺當然希望你能成圣,但成圣之路,難若登天,你能成為半圣,爺爺都滿意了。”
“但你現(xiàn)在的儒道境界,還是太低了,至少成為大儒,爺爺才能徹底放心,不過爺爺只是提一句,而并非是讓你快速抵達大儒境。”
“儒道并非是武道,爺爺明白。”
“但武道境界,你不能再這樣下去了,要盡快提升境界。”
“爺爺知道,你有特殊手段,可以提升武道境界,你需要什么,直接開口就行,爺爺會幫你弄到。”
老爺子開口,道出第一急的是什么。
武道境界。
也就是個人武力。
的確,自己的個人武力太差了,就好比這次,四千人圍殺,如果自己是武王強者的話,還真不需要擔心這么多。
四千鐵騎還殺不了自己。
不過讓顧錦年驚訝的是,老爺子居然猜到自己有特殊手段提升境界。
“爺爺。”
“其實。”
顧錦年出聲,他想要告知老爺子一些事情,但老爺子搖了搖頭。
“錦年,你不需要解釋什么。”
“說出你的需求即可。”
顧老爺子開口,他不在乎顧錦年得到了什么,只需要顧錦年說出自己的需求。
聽到這話,顧錦年也就沒有解釋了。
對于老爺子猜到眾生樹,顧錦年沒有太大的驚訝,畢竟自己多多少少也展露過一點武道實力,外加上老爺子也不傻。
很多地方都有蛛絲馬跡,猜到了很正常。
“爺爺,孫兒需要各種丹藥,越多越好,品質(zhì)不要太差即可。”
既然老爺子說到這里了,顧錦年也不裝模作樣了,直接說出自己的需求。
丹藥。
大量的丹藥。
“好。”
“爺爺幫你去弄,到時候送到你書院當中。”
聽到顧錦年的需求,老爺子直接答應(yīng)下來了,給顧錦年弄些丹藥過去。
“多謝爺爺。”
顧錦年滿是笑容。
有了老爺子的幫助,成為武王并非是一件難事了。
“借助丹藥,可以踏入人龍境嗎?”
老爺子并不在乎顧錦年需要什么,而是在乎顧錦年可否踏入人龍境。
“若丹藥足夠,可入王境。”
顧錦年顯得十分自信,只要丹藥管夠,王境也不在話下。
而且絕對不是尋常的武王,是最強武王。
“好。”
“那爺爺動用一切力量,為你尋來各種寶丹。”
顧老爺子很是期待,畢竟若是成為了武王,那已經(jīng)不是自保問題了。
在大夏境內(nèi),橫行霸道都可以。
畢竟武王的戰(zhàn)力,基本上到頂。
“第一件事情,可以解決。”
“這第二件事情,則是朝政之事。”
“眼下朝堂正是多事之秋,大夏有外敵,更有內(nèi)禍,外敵還好,有爺爺這批人撐著,可這內(nèi)禍實乃棘手。”
“還記得你溺水之事嗎?爺爺查到一些線索,卻沒想到對方翌日突然暴斃,一位侯爺,死的離奇,讓爺爺大為震撼。”
“能輕而易舉讓一位王侯暴斃,這等手段可怕無比,這個人躲在朝堂當中,亦或者是說,扎根在大夏之中。”
“這不是一個人,而是一批人,一群人,他們有共同的利益,具體是什么爺爺猜不到。”
“你如今入了朝堂,就意味著徹底進入他們的視線之中,接下來你會面臨諸多敵人,這些人可能是朝堂大員,也有可能是六部之中一個籍籍無名的官員。”
“你在明,他在暗,所以你必須要建立屬于自己的勢力,自己的人脈,文景先生讓你去禮部,就是為了讓你察覺人才,從而舉薦,成為你自己的人,自成一派。”
“明白嗎?”
顧老爺子繼續(xù)開口,這是第二件事情。
在朝堂當中建立屬于自己的勢力,說好聽點,自成一派,說難聽點就是結(jié)黨。
自古以來,官員結(jié)黨都是重罪,輕則發(fā)配,重則砍頭。
但凡換一個身份,顧錦年都不會想結(jié)黨,誰勸都沒用,可綜合現(xiàn)在種種情況,顧錦年清楚的很。
老爺子都讓自己結(jié)黨,那朝堂的局勢很兇險,有很多看不見的危機。
而且結(jié)黨也是為自己好,總不可能以后遇到點事,都要借助自己家族的勢力吧?
有自己的勢力,才是最好的。
而且從禮部開始,的確很不錯,招賢納士,結(jié)識好友,舉薦親信,當然必須要有才華,問心無愧就好。
“孫兒明白。”
顧錦年出聲回答。
“至于這第三件事情,則是你的婚姻大事。”
“錦年,等這趟回去,你也要及冠了,男兒應(yīng)當早日娶妻生子,一來是爺爺也想抱太孫,二來則是顧家要開枝散葉。”
“這件事情很急,你有什么想法?”
老爺子開口,只不過這第三件事情,讓顧錦年有些沉默。
他沒想到老爺子居然催婚?
說實話,顧錦年還不想這么早結(jié)婚生子,原因無他,畢竟顧錦年是穿越者,對于自己的婚姻大事,還是希望能徐徐展之。
不想因為后代而結(jié)婚,也不想隨便找一個長相漂亮的女子就這樣結(jié)束。
那樣多沒意思啊。
再說了,婚姻給男人帶來了什么?
顧錦年前世就有一個好友,結(jié)了婚,然后每天有說不完的嘮叨,挑不完的刺。
三日一小吵,七日一大吵,晚上出來陪朋友喝個酒,都要準時準點匯報,晚了一會回家還要挨噴。
就這樣,還結(jié)什么婚啊,實話實說,顧錦年有點恐婚。
不過封建社會還好點,只不過這樣的婚姻,注定不好。
“爺爺,婚配大事,孫兒還沒有想好,再者,匈奴不滅,何以為家?”
“不娶。”
顧錦年搖了搖頭,斬釘截鐵道。
這話一說,老爺子有些來氣了。
“匈奴滅不滅,與你何干?”
“這事,我跟陛下已經(jīng)商談好了,等你封侯了,差不多就給你物色一個大臣之女,你舅舅的意思,是想讓你娶個公主,或者是娶個郡主。”
“那仙門幾個女娃,你最好別想太多,仙門中人,沒有看起來那么簡單,他們?yōu)槟阆伸`根而來,目的不純。”
“倘若你當真喜歡她們,那爺爺就出面,讓她們脫離仙門,正兒八經(jīng)嫁到咱們顧家來。”
顧老爺子出聲,不容顧錦年拒絕。
反正一定要早點完婚,拖延不得。
“再說吧。”
“爺爺,那剩下三件事情又是什么啊?”
顧錦年隨意搪塞過去。
反正這個話題,他不參與,先裝死其他再說。
看著顧錦年如此,顧老爺子一時之間也沒什么好說的,畢竟是自己的孫子,說多了也沒意思。
“這剩下三件事情,倒也不急,但你必須要記著,早晚你要做抉擇。”
顧老爺子提起剩下三件事情。
“其一,皇位之爭,太子與秦王較真的很,只不過這朝堂當中還有人對皇位覬覦,只是這些人有足夠的耐心,不到關(guān)鍵時刻,他們也不會浮出水面,你溺水之事,包括江寧郡,以及白鷺府這些事情,只怕都有這些人的影子。”
“有皇子不甘心,也想要爭一爭皇位,只不過他們不如秦王那小子,秦王敢作敢當,他想要爭,所以手段光明磊落,不像這些人,偷偷摸摸,藏藏掖掖的。”
“暗中是誰想要爭奪皇位,爺爺管不著,因為只要咱們顧家入場了,選太子或者選秦王,結(jié)局都將毫無懸念。”
“爺爺不參與這件事情,這件事情必須要由你來抉擇,如此一來,這天大的從龍之功,就算落到你頭上了。”
顧老爺子出聲,他望著顧錦年如此說道。
皇位之爭。
的確不是一件小事。
而且也是顧家即將要面臨的問題,老爺子已經(jīng)說的很明白了,有其他皇子覬覦這個皇位,而這位皇子手段下作,在暗中跟一些人已經(jīng)有了聯(lián)系。
所以顧家必須要登場了。
皇位之爭上,無論是太子還是秦王,倘若顧家支持任何一方,那么都可以改變大夏未來的格局。
這也是為何朝中大臣們,紛紛抨擊顧家的原因,大部分官員都是太子的人,顧家沒有選擇支持太子,在他們看來,就存在威脅。
當然顧家如此可怕的勢力,也的確讓皇帝忌憚,誰當皇帝不應(yīng)當是由顧家來定,而是由他這位皇帝來定。
這也是,顧老爺子死活不參與皇位之爭的原因,哪怕皇帝偏向太子,他也不參與進來。
可現(xiàn)在不一樣了。
顧家出了一個顧錦年,一個可以穩(wěn)住顧家根基的后人。
所以,這份從龍之功,顧錦年可以拿,更加穩(wěn)固顧家的地位。
不拿不行。
“好,孫兒仔細斟酌。”
顧錦年點了點頭,皇位之爭這事,自己心里有想法就好,至于到底支持誰,以后再看吧。
早些時候答應(yīng)過李基,但此一時彼一時,具體在看吧。
“其二,新舊交替,如若此番十二城奪回,大夏的一切都要迎來新舊交替之變化。”
“要不了多久,新舊交替便要來臨,很有可能會以風暴之勢,你也要做好心理準備。”
顧老爺子出聲。
新舊交替,的確是即將到來的事情,畢竟皇帝老了,自己爺爺也老了,滿朝文武都老了。
需要一批新的人登場,換一副景象。
“孫兒明白。”
顧錦年點了點頭。
“其三,則是天命之爭,爺爺?shù)玫揭恍┬畔ⅲ@天命之爭,未來會演化諸多神物,掌天命者,可借助這些神物,踏入第八境。”
“這件事情不急,但也要記在心上。”
老爺子說出第三件事情。
這三件事情都不是眼下需要急的事情,是長遠目標。
皇位之爭,穩(wěn)固地位。
新舊交替,準備未來。
天命之爭,最終目標。
這三件事情,顧錦年牢牢記在心中,這些東西,時不時就需要好好拿出來細細琢磨一番。
“爺爺,孫兒定會將這些牢記于心。”
顧錦年認真道。
“恩,銘記于心就好。”
顧老爺子滿意的點了點頭。
如此,玉輦當中,兩人無言。
但過了一會,顧錦年的聲音不禁響起。
“爺爺,咱們回了邊境,寧王若是帶人來了,要放這個李冷心嗎?”
顧錦年開口,問出了自己想問的問題。
老爺子沒有殺李冷心,而是廢了他雙腿雙手。
這就意味著可能會選擇放過李冷心,但又不確定,所以只能問問老爺子。
“不。”
“爺爺讓寧王,是要當著他的面,殺這個李冷心。”
然而,顧老爺子極其霸氣,直接就是這么一句話。
不是放過李冷心,而是要當寧王的面殺了他。
讓李冷心徹底絕望。
同時也狠狠的抽寧王一巴掌。
顯然,老爺子是要通過寧王,來給自己樹立威嚴。
用這件事情,來警告一些心懷不軌之人。
而與此同時。
大夏西境。
寧王府內(nèi)。
一道加急軍紀密報,也在第一時間,送到了寧王府中。
寧心房。
這是寧王的書房。
此時此刻,一道身影以極快的速度,走進了寧王書房內(nèi)。
“王爺。”
“大事不好了,鎮(zhèn)國公出面,將周將軍擊傷,連帶著黑水鐵騎一同押走了。”
隨著聲音響起。
書房內(nèi),正在練字的中年男子,突然停下手中的揮墨了。
書房當中,是一個中年男子,國字臉,樣貌冷峻,穿著蟒袍,渾身上下散發(fā)出一股極其強大的氣息。
尤其是他的眉頭,飛撇而下,給人一種鋒芒銳利的感覺。
這就是大夏寧王,算起來的話,永盛大帝還要喊他一聲兄長。
大夏二皇子。
如今坐鎮(zhèn)西境,算是西境的土皇帝,當初建德皇帝削藩頭號人選就是寧王,但因為文臣極力反對,認為寧王實力太強了,若是第一個削寧王。
極其容易引起寧王造反,必須要從弱小的王爺開始削起。
溫水煮青蛙。
可他們忽略了一個重要點,那就是削藩這種事情,要么就一鼓作氣,要么就別做,既想削藩又要面子,想站著把藩削了,這明顯是不合理的事情啊。
所以當削藩開始后,寧王第一時間就蠱惑其他王爺造反。
一開始還沒有人搭理他,可隨著事情越來越不對勁后,永盛大帝起兵造反了,而寧王本來是打算坐收漁翁之利的。
雖然有所幫助永盛大帝,可前期的投入不大,直到最后,永盛大帝許諾了無數(shù)好處,最終寧王答應(yīng)幫助永盛大帝。
最終的結(jié)果就是,他成為了西境的王,是得到了好處,可好處不多。
也正是因為如此,寧王成為朝堂當中的一根刺,無論對永盛大帝來說,還是對朝臣來說,永盛大帝擺了寧王一道。
寧王不可能不記仇的。
無非是大局已定,他也無力回天罷了。
現(xiàn)在十三年過去了,誰也不知道這位王爺是怎么想的,也不知道這位王爺?shù)降滓胱鍪裁础?br /> 只不過,整個西境所有人都知道,寧王極其寵溺著自己的兩個兒子。
大世子,李冷秋,小世子李冷心。
這兩個世子,是寧王的掌中寶,無論他們犯了什么錯,寧王都不會怪罪,反而會覺得是別人招惹了自己的兩個兒子。
也正是因為寧王的這種寵溺,導(dǎo)致兩位世子在西境就是無法無天。
不過這兩位世子也很聰明,就在西境胡作非為,其他地方絕對不去。
但西境將士們也很好奇,那就是寧王寵愛后代合情合理,但如此過分的寵愛,實在是有些古怪,以致于他們有時候都看不過。
可沒有人敢提意見,因為提意見的人,都已經(jīng)死了。
眼下。
隨著傳信兵的聲音響起。
書房當中。
寧王的臉色瞬間陰沉下來。
“鎮(zhèn)國公將本王的黑水鐵騎也扣押走了?”
他望著對方,聲音冰冷道。
“回王爺,除周威將軍幾人,其余所有人都被鎮(zhèn)國公押至邊境。”
“鎮(zhèn)國公說,讓您親自去大夏邊境,給他一個交代。”
通信兵開口,他低著頭顱,不敢注視著寧王。
“讓本王給一個交代?”
寧王看著對方,如此問道,只是聲音中沒有怒意,顯得無比平靜。
“回王爺。”
“鎮(zhèn)國公原話如此。”
后者回答。
篤定了這個事實。
此言一出,寧王神色沉默,不知道在思考什么。
大約過了一刻鐘后。
寧王的聲音響起。
“備馬,本王親自去邊境大營。”
“讓人送一封奏折寄去大夏京都,彈劾鎮(zhèn)國公擅自離開軍中大營。”
“再擬一封信,向陛下求情,法外開恩,賜冷心無罪。”
“速去。”
寧王開口,下達兩個命令。
說完此話,寧王也不啰嗦,騎著戰(zhàn)馬就打算離開,而且只帶數(shù)百精銳。
他是寧王。
西境的掌權(quán)人,如若不是邊境開戰(zhàn),這西境所有人都要看他臉色行事。
他無懼鎮(zhèn)國公。
寧王二字。
代表著一切。
不過就在他要出發(fā)之前,不由頓了頓道。
“將此事告知冷秋,速去通知。”
寧王開口,說完這話便直接離開了。
后者立刻牢牢記住,只不過有些將士不由產(chǎn)生好奇,把這件事告訴冷秋世子做什么?
他還有什么辦法?
按照冷秋世子的脾氣,只怕會把事情鬧得更大。
但畢竟是王爺?shù)囊馑迹麄円矝]什么好說的。
此時,已到酉時。
十二城內(nèi)。
一處府衙當中。
數(shù)千精銳將這里嚴格包圍,府衙內(nèi)是三大王朝的禮部尚書,外加上匈奴國的禮部尚書。
可以說,這是四國的禮部外交大臣,全部到齊了。
如果發(fā)生任何一點意外,就要引發(fā)三朝大戰(zhàn)。
這一點都不開玩笑。
禮部,是王朝的外交部門,在王朝之間的交流過程中,禮部的安全至關(guān)重要,無論發(fā)生任何原因,如果禮部官員死了,不管是那個王朝的。
那么都要視為宣戰(zhàn)之意。
除非能調(diào)查出具體的死亡原因。
而府衙內(nèi)。
各國使臣也在激烈口舌交鋒,一個比一個犀利。
“八萬萬兩白銀,你不給。”
“百座鐵礦,你也不給。”
“大夏龍炮還不給。”
“也只是答應(yīng)修改史書記錄,這就想讓我們匈奴國歸還十二城,爾等大夏是不是太過于癡心妄想了?”
匈奴國的禮部尚書開口,他有些憤怒,對于大夏宰相李善所說的條件,充滿著抗拒。
聽到這話,李善淡淡的喝了口茶,望著匈奴國禮部尚書緩緩出聲。
“匈奴國被削三次國運。”
“大夏王朝士氣如虹。”
“此消彼長之下,爾等匈奴,有什么資格與大夏談條件?”
“而且,這不是歸還,對我大夏來說,只是拿回屬于我們大夏的東西罷了。”
“如若爾等不愿答應(yīng),那我大夏則用另一種方式拿回來。”
“但到了那個時候,發(fā)生任何損失,都由貴國承擔。”
李善語氣平靜,可平靜的背后,卻又彰顯大國氣派。
他很強硬。
在這次談判上,李善從頭到尾都表現(xiàn)得特別強硬,任憑對方說破了嘴皮子,他都不答應(yīng)給予銀兩補償,還有礦山等等。
唯一愿意答應(yīng)的要求,就是修改史書。
除此之外,任何實質(zhì)性的回報,都不答應(yīng)。
“既然大夏王朝是這個態(tài)度,那我等也就沒有必要繼續(xù)待在這里了。”
匈奴國禮部尚書嘆了口氣,他沒有之前那般的激烈,已經(jīng)不想與大夏王朝和談了。
聽到這句話,楊開不由微微皺眉。
身為大夏禮部尚書,楊開對于這次和談也有一個度量。
李善說的沒錯,保障大夏王朝的利益。
然而對方也不是無理取鬧,畢竟歸還十二城,索要點東西也很合理。
這就好像大夏王朝若是占了人家的地盤,如若歸還的話,也會要一些條件,占點便宜。
否則白白歸還給別人,沒有一個王朝愿意。
這場和談互相的矛盾太大了。
只不過他的確不好說什么。
同時,楊開也十分驚訝,按理說以李善的性格,應(yīng)該不會如此。
卻沒想到在這件事情上,李善會如此強硬。
“好了,好了。”
也就在此時,大金王朝禮部尚書的聲音響起,制止了匈奴國使臣的離場。
一時之間,所有目光不由聚集在他身上。
感受到眾人的目光,大金使臣倒也直接,望著眾人開口。
“今日,我大金與扶羅王朝特意前來,就是為了調(diào)和兩國之間的矛盾。”
“哈律木,這邊境十二城,確確實實是大夏王朝的領(lǐng)土,這一點毋庸置疑,歸還十二城,為的是兩國友誼。”
“索要如此之多的銀兩與好處,有些過分。”
大金使臣開口,上來第一句話就是指責匈奴國的不好。
此言一出,后者沒有說話,但明顯有些不服氣。
不過大金王朝的使臣都開口了,他也不好說什么。
但很快,大金王朝的使臣看向李善。
“李相。”
“大夏王朝也有些不對之地,畢竟匈奴國為兩國友好,主動想要歸還十二城,相爺張口閉口就是要開戰(zhàn)的意思。”
“這實在是有些咄咄逼人。”
“雖說匈奴國氣運受損,可說一千,道一萬,匈奴國還沒有被滅,匈奴鐵騎也依舊沒有任何損傷,當真要是開戰(zhàn),大夏也要付出慘痛的代價。”
“沒必要如此。”
大金使臣開口,沒有太多的責備,但是也說了一句。
兩家一人說一句,倒也公平。
“并非是本相言辭激烈,而是匈奴國依舊沾沾得意,偷襲我大夏十二城,這是大夏的恥辱,可卻不是匈奴國的榮耀。”
“總而言之,不給予任何補償。”
李善開口,態(tài)度依舊堅決,不松動一下。
看見李善如此,楊開也沒有說什么,畢竟如果能這樣談妥下來,也是他樂意能見到的。
“陳松大人,既然大夏王朝是這個態(tài)度,那我匈奴國現(xiàn)在就準備回去應(yīng)戰(zhàn)。”
哈律木深吸一口氣,說完這話,直接起身,打算離開此地。
顯然就是不想繼續(xù)談了。
而此言一出,扶羅王朝的使臣開口了。
“何必如此。”
“今日是和談之日,又不是來這里吵架。”
“大家還是先冷靜冷靜,雙方各退一步,或者我們再想想有沒有什么其他辦法,可以緩沖一二?”
扶羅使臣起身開口,他們兩大王朝夾在中間有些難做,每次談不下去的時候,兩大王朝都會竭盡全力讓眾人安心坐下來。
似乎很想促使這次和談成功。
不過隨著扶羅王朝使臣所言,眾人的的確確沉默下來了。
大家彼此沉默,都在安靜思考著,權(quán)衡利弊。
如此,足足半個時辰,這半個時辰府內(nèi)鴉雀無聲,安靜到落針可聞。
場面一度非常尷尬。
直至最后,陳松開口,打破了沉默與尷尬。
“其實我想到了一個方法。”
“不知可不可以緩解諸位的麻煩。”
隨著此言一出,眾人不由好奇看向陳松。
“老夫是這么想的。”
“李相你無非就是不想拿出金銀之物,認為不合理,這情理之中,老夫認可。”
“而律木先生,無非是認為歸還十二城,若毫無回報,對吧?”
陳松說出兩人的問題。
“對。”
“沒錯。”
二人也直言不諱,并沒有半點遮遮掩掩。
得到二人的回答,陳松繼續(xù)開口。
“那這樣可不可以。”
“大金王朝與扶羅王朝不希望發(fā)生戰(zhàn)爭,如今天命浮現(xiàn),我等應(yīng)當砥礪前行,為生民考慮,故而,由弗洛王朝支付三萬萬兩白銀,給予匈奴國。”
“而我大金王朝,遣派十萬僧人,前往匈奴國與大夏王朝,建設(shè)寺廟,超度怨魂,這樣一來,可以增加匈奴國與大夏的國運。”
“也算是為當年的過錯給予補償,而大夏王朝放下成見,修改史書,諸位覺得如何?”
“當然,僧人的所有費用由我大金王朝支付,不需要大夏王朝和匈奴國支付任何。”
陳松開口,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扶羅王朝給銀子。
大金王朝派僧人建立寺廟,超度亡魂,從而增加國之氣運。
這話一說,眾人的確有些驚訝。
這大金王朝和扶羅王朝居然舍得自己掏腰包,就為了不宣戰(zhàn)?
這有些耐人尋味啊。
不過提到了天命二字。
眾人的注意力不由集中在這上面,畢竟天命二字,吸引力的確很大。
兩大王朝寧可自討腰包,肯定是有所圖謀,這天命值得去研究啊。
否則的話,大金王朝和扶羅王朝是巴不得大夏王朝與匈奴國宣戰(zhàn),甚至打的兩敗俱傷最好。
不過這也是一件好事。
畢竟大夏王朝什么都不做,只需要修改一下史書就可以得到十二城,這比他們之前預(yù)想的還要好。
至于僧人過來建立寺廟,這也不是一件壞事。
超度亡魂,對大夏王朝來說也是一件好事,可以增加國運。
這的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不行。”
“三萬萬兩白銀不夠。”
“五萬萬兩白銀,外加上五十座鐵礦。”
“這是我匈奴國最后的底線。”
哈律木出聲,認為三萬萬兩白銀少了。
“三萬萬兩白銀已經(jīng)不少了。”
“再者,匈奴國國運已經(jīng)開始衰敗,如若請來僧人超度怨魂,也算是可以彌補一二。”
“倘若匈奴國當真不愿,那大金王朝退出調(diào)和。”
陳松有些沒好氣了。
在旁人看來,匈奴國的確貪得無厭了。
“扶羅王朝也退出調(diào)和。”
扶羅王朝也跟著開口,似乎有意在給對方施壓。
果然,話說到這里了,哈律木有些不敢叫囂。
他微微沉默,思索一番。
最終嘆了口氣道。
“五萬萬兩白銀,鐵礦可以不要,這是最后的要求了。”
哈律木出聲,鐵礦山不要,但五萬萬兩白銀必須得拿回來。
此言一出。
大金王朝與扶羅王朝的使臣,皆然皺眉。
可兩人你看了一眼我,我看了你一眼你。
最終半刻鐘后,紛紛點頭。
“五萬萬兩白銀可以。”
“就這樣定了。”
“李相,楊大人,你們覺得如何?”
陳松點了點頭,直接答應(yīng)了下來,同時將目光看向李善與楊開。
“如若只是這個要求,大夏可以答應(yīng)。”
“楊大人,你覺得如何?”
李善不假思索,直接答應(yīng)下來了。
因為這個條件,的確比預(yù)想好太多了。
邊境十二城歸還,大夏國運增強。
不需要補償任何銀兩出去,相當于白白拿回十二城,還有僧人過來超度亡魂,大夏王朝也能獲得國運。
怎么看大夏王朝都沒虧,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此事。”
“老夫覺得可行。”
“但,畢竟涉及到議和結(jié)果,老夫還是要去問問陛下。”
楊開其實也很同意這個觀點,但這事還是要問問永盛大帝,當然問不問皇帝不是主要的。
而是顧錦年沒有在現(xiàn)場。
必須要由顧錦年做決定。
然而,楊開此言一出,扶羅王朝使臣之聲不由響起了。
“扶羅與大金王朝,為何調(diào)和戰(zhàn)爭,幾乎是付出極大的代價。”
“卻沒想到,大夏王朝還是不給面子。”
“楊大人,銀子不要你們出,礦山也不需要你們給,大夏龍炮也不需要拿出來了,現(xiàn)在只需要修改個史書,這也不行?”
“修改史書,也是為了促進兩國之間的友好,并非有其他圖謀。”
“難不成這史書修改,能損失大夏王朝的國運?”
扶羅使臣有些沒好氣。
的確,他說的沒錯,修改史書不是一件大事,也不是一件小事,可如果修改一下史書,便可以收復(fù)邊境十二城,這的確是一件喜事。
聽到這話,楊開不由立刻出聲。
“老夫并非是此意。”
“只是覺得有必要與陛下匯報一二。”
楊開出聲道。
“算了。”
“此事本相做主。”
“議和條件可以答應(yīng)。”
但下一刻,李善開口,他不啰嗦,直接答應(yīng)這個議和條件。
這議和條件對大夏來說,一定是一件好事。
“好。”
“那就按照這個走。”
扶羅王朝與大金王朝的使臣瞬間露出喜色。
不過就在此時,哈律木繼續(xù)開口。
“還有一個條件。”
“加設(shè)防線。”
“既十二城歸還,十二城外,要加設(shè)一道防線,否則的話,匈奴國將人人自危。”
哈律木出聲,這是他額外加的條件。
“若在大夏管控范圍內(nèi),這個條件可以答應(yīng)。”
不等楊開出聲,李善直接答應(yīng)下來了。
加設(shè)防線,也說的過去。
前提是要在大夏王朝的監(jiān)督下。
“可以。”
哈律木點了點頭,答應(yīng)下來了。
如此,眾人幾乎不給楊開任何一點說話的機會。
直接起草一份議和契文。
李善很直接,要代替大夏王朝簽下這份議和契文。
“李相,此事必須要稟報陛下,不可就此簽下啊。”
楊開出聲,他極力勸阻著李善。
雖然他覺得條件很不錯,可他還是覺得有些不妥,需要問問陛下。
“此事由本相承擔。”
“如若現(xiàn)在不簽,待事態(tài)惡化,對大夏來說并非是一件好事。”
“楊大人,你就真想看到大夏宣戰(zhàn)嗎?”
李善望著楊開,聲音平靜,但目光卻凌厲無比。
一時之間,楊開沉默。
而最終,在李善的操作之下。
議和契文。
也簽訂完畢。
一時之間,整個府城內(nèi)瞬間熱鬧起來。
如此。
轉(zhuǎn)眼之間。
到了翌日。
西北邊境。
古城當中,軍營扎堆,這是邊境古城,名為潼關(guān)城,專門給將士居住的地方。
而此時。
百里外。
一支長長的隊伍,朝著潼關(guān)城駛?cè)ァ?br /> 這是顧錦年的隊伍。
可就在此時,一道人影快速朝著隊伍疾馳而去。
待人影出現(xiàn)在隊伍面前時。
雄厚的聲音,立刻響起。
“世子殿下。”
“奉楊大人之令,前來通知殿下。”
“李相爺已經(jīng)與三大王朝簽署議和契文。”
“還請世子殿下速速前往邊境古城。”
聲音響起。
玉輦當中。
顧錦年微微皺眉,而顧老爺子卻不由露出一抹冷笑之色。
----
----
----
實在抱歉。
先說一下,趕早上六點的火車,一晚上沒睡,坐火車,一邊坐一邊碼字一邊吐。
總算下午趕到了,然后各種核酸,各種檢查,各種信息登錄,回到住處,難受了一下午,不敢睡。
現(xiàn)在好不容易寫完了,實在抱歉,希望大家能原諒,七月去睡了,明天起床盡可能早點寫完。
(https://www.dzxsw.cc/book/35643588/69754520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