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全真和正一
全真道創立于金代初年,創始人王喆,原名中孚,字允清,道號重陽子,又稱王重陽。四十七歲時棄家修道,于終南山南時村挖洞而居,自稱“活死人墓”,內則修煉金丹,外則佯狂裝瘋,自號“王害風”。金世宗大定七年,約公元1167年,他放火燒庵起舞,東出潼關,赴山東半島,立教“全真”,招收了馬鈺、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七大弟子,后稱“全真七子”。
全真道以《道德經》為尊道,主張無心忘言,柔弱清靜。正心誠意,少思寡欲。注重修行,分為真功和真行。真功即內修,其修持大略以識心見性,除情去欲,忍恥含垢,苦己利人為宗。這種內修主要是修養精神,即性,也稱為性功,全真教既修性,也修命。真行即外修,主張濟世度人。全真因內修“求返其真”,主張功行雙全,以期成仙證真,所以叫“全真”。
因著張九炎是正一派的道士,講正一派時,講得更為詳盡全面。
“正一”一詞最早出現在張陵所創立的教派“正一盟威之道”中,據《三國志·張魯傳》、《后漢書·劉焉傳》等史書記載:張陵於順帝時入蜀,學道于今四川大邑縣境內的鶴鳴山中,造作符書,向百姓傳教。
張陵,后亦稱作張道陵,字輔漢,號天師,相傳為漢留侯張良的第八世孫,于東漢末期創立了正一道后,被后世奉為道教創始人,正一真人的封號,據傳還是太上老君授予的。
張陵立教之時,名“正一盟威”,尊老子為道祖,以《道德經》為主奉經典教化信徒。“盟威”即歃血盟誓,就是把牲畜的血涂在嘴唇上,宣誓締約。“正一盟威”就是宣誓信仰大道,這是張陵最初的入教儀式。可見“正一”在張陵的心中就是道。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道教認為,由無名大道化生混沌元氣,由元氣化生陰陽二氣,陰陽之相和,生天下萬物。一與道同名,一而二,二而三。《道德經》第十四章說:“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道教認為夷、希、微是道的三種體現,一化為三,三合為一,“用則分三,本則常一”。
在祖天師的心目中,一即是道,以一為正,就是以道為正。于是著《老子想爾注》說:“一者,道也,散則成氣,聚則成形。”
《老子想爾注》認為“道”是專一、真誠、清靜自然、好生樂善的,只要人們謹守道的訓誡,就可以延年增壽,除災得福。所謂遵守道的訓誡,就是遵守“道”所規定的戒律。“道”是絕對的“一”,道氣無處不在。
《老子想爾注》認為真正的“守一”就是遵守道的訓誡。道誡的內容大體指道貴中和、真誠,道樂清靜等。“道誡”是貫穿注文的重要的線索,“誡為淵,道猶水,人猶魚。魚失淵去水則死,人不行誡守道,道去則死。”
《升玄內教經》:“三一者,正一而已。三處授名,故名三一。所以一名三一者,一此而三彼也。雖三常一,故名三一。”
可見,道有大法,得之則立,是謂“正一之道”。
二者最大的區別在于,全真道講求清修,其道士必須出家、吃素,有統一的發型和服裝。其道觀,一般被稱作為“十方叢林”。
而正一教的生活沒有全真教那么嚴肅而規范。正一派道士,重視驅魔,畫符降妖。正一派是可以有世俗的生活的。不出家,可以生兒育女;除牛、狗、烏龜、大雁以外,其他肉是可以吃的,也能飲酒。平時穿便裝,發型和胡須可以隨意。但在上殿誦經、作經懺法事,是需要遵循法事專門的服裝的。
可見“正一”與“全真”的道士雖修行方式不同,但其教義都是在信奉老子《道德經》的基礎上,追求正一無邪,正心誠意,真性修持,誠恪上穹。
我們所見影視作品里的道士作法除妖大多都是以正一派為原型。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要真正細化起來,這些歷史和傳說,也不是幾句話就能說得清楚,我甚至都不敢保證自己全然知曉,你們大致了解一下就行了。”張九炎停頓了一下,表情有些無奈道:“現在有很多聲稱‘出馬’‘入道’的人,都說自己是出馬仙的弟馬、是道士,實則是利用這些身份作為幌子,到處斂財。尤其這些年國學之風的興起,更是為這類人的滋生提供了養分。他們要是真正為了傳播國學、傳播我們的民俗文化,也就算了,卻利用人們對玄學的敬畏,對國學知識的尊重,到處招搖撞騙,實在是敗壞了出馬仙和正一道的名聲。以至于很多真正想濟世渡人的弟馬和道士,被這些騙子牽連,被人們惡憎。”
“害,有騙子怕什么,只要他們犯了法,就逃不出法律的制裁,”祝瀟瀟接話,“管他是什么身份,管他有多大能耐,只要他搞詐騙,損害了人民群眾的實際利益,損害了我們傳統文化的名聲,有一個抓一個,有兩個抓一雙。我管他什么技能呢,一進局子里不都得老老實實,還能飛天遁地跑了不成?”
“其實現在的群眾思想認識和防騙意識已經和從前大不一樣了,尤其是下載了我們‘反詐APP’之后,更是相當于建立了一層防火墻。我們平日里走門串戶的普法宣傳也是有作用的。”我想了想又分析到:“不管用出馬仙的身份還是道士的身份,想騙人也不似以前那么輕易。但有兩種情況除外,一般這兩種基本一騙一個準。”
“你說說看。”張九炎看向我。 “未知即是神秘,神秘就會產生好奇,好奇心害死貓。玄學這個東西,本身就是不常人能夠接觸到的。說得不好聽,就算有鬼或者妖,在我旁邊,我也看不見。就算看見了,我也分辨不出來。所以人在好奇的時候,就容易被人牽著鼻子走。這是第一種情況。”
張九炎點點頭,示意我繼續。
“人在真正遇到事情或者絕望的時候,比如遇到重大的變故,自己或重要的人突然生出的絕癥等。面對現實已經毫無辦法,盡了全部的努力卻仍然差強人意,或無能為力,這個時候的人就容易把玄學當作救命稻草緊緊抓住。”
張九炎對我的分析表示肯定,他接著補充:“那這樣說的話,還有第三種,往往這種人更容易被騙。”
“什么人?”我和祝瀟瀟問的異口同聲。
“戀愛腦。”
(https://www.dzxsw.cc/book/35564092/2175000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