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青城論道之山川龍脈與王朝更迭
我盯著張九炎,他在侃侃而談,而他所講述的內(nèi)容,真的讓我佩服到五體投地,我從來都不知張九炎的理論知識竟然這么淵博,真的是既有廣度,又有深度。
只聽他道:“中龍兼具雄壯沉穩(wěn)與輕靈變化,此龍脈輻射整個中原地區(qū),所經(jīng)之地人才輩出,是中華之根本。秦漢隋唐皆是定都長安,宋朝定都開封,自是選擇中龍一脈。此朝代皆是中華風云大變幻之時。秦朝是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隋唐終結南北朝混亂割據(jù),宋朝終結五代十國紛亂。漢人、唐人之稱自此而來!
“北龍西起昆侖山,向北延伸經(jīng)祁連山、賀蘭山、陰山、大興安嶺山脈、長白山脈,又從長白山脈延伸自朝鮮的白頭山入海。北龍山脈起伏大起大落,雄壯寬厚,有萬世不拔之相。元、明、清王朝疆域遼闊,正是應了萬世不拔之數(shù),可惜大起大落。繁榮之時藩國來賀,衰落之時不過百年片刻!
“南龍西起昆侖山,經(jīng)西藏、云南、貴州,經(jīng)橫斷山脈向東到廣東、廣西,經(jīng)過湖南、江西,一路到福建武夷山,自福建延伸入海,到達臺灣省之后仍未到盡頭。南龍輕靈俊秀有余,而沉穩(wěn)濃厚不足。中國近現(xiàn)代史輝煌變革皆起于南龍脈系。不管是鴉片戰(zhàn)爭、太平天國運動、辛亥革命,還是民國時期皆是起于南龍。奈何南龍輕靈俊秀有余,外加眾多朝代對南龍的破壞,使得南龍所衍王朝命短權微,根本不足為道!
“龍脈自昆侖山出,向東南延伸出三條龍脈,北龍從陰山、賀蘭山入山西,起太原,由臺灣省入海。中龍由岷山入關中,至秦山入海。南龍由云貴、湖南至福建、浙江入海!
“昆侖山到了中原以后,向東有六盤山、秦嶺;偏北又有太行山;偏南有巫山、雪峰山、武夷山;向南是南嶺;加上五岳:北岳恒山、東岳泰山、西岳華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還有東邊的黃山和臺灣的玉山,西南的峨眉山。這些舉世聞名、舉世無雙的大大小小山脈和大大小小的龍脈,構成了一幅中華巨龍圖,是大龍、中小龍混雜的臥龍圖。每條大龍脈都有干龍、支龍、真龍、假龍、飛龍、潛龍、閃龍等。所以要說龍脈就要先搞清楚來龍去及,順應龍脈的走向!
“自古以來從地理的基干龍脈對這三支干龍的分法為北龍脈沿黃河通過青海、甘肅、山西、河北、東本省等北部地區(qū),延伸至朝鮮半島而止。實際上,北龍不應該到朝鮮便終結,它相接于朝鮮的白頭山。也就是朝鮮的龍脈發(fā)于白頭山,但并未停止,只是隱入了海中!
“中龍脈通過黃河、長江之間的地區(qū),包括四川、陜西、河北、湖北、安徽、山東,到達渤海終止,西安洛陽濟南等均為中龍氣聚之所。”
“南龍脈沿長江通過云南、貴州、廣西、湖南、江西、廣東、福建、浙江、江蘇等南部地區(qū)入海而停止,通常把香港、廣州、福州、南京、上海等城市劃為南龍。”
“中國三大龍脈干支相生,干脈生出支脈,支脈又生出支脈,猶如人體血管和經(jīng)絡一樣,遍布于中華大地!
張九炎說完再次瞥了我一眼,意思好像在說厲害吧見識到了吧以前是你自己孤陋寡聞了吧……
張九炎雖然全程笑瞇瞇的,但他看向小道長的時候那叫一個禮貌自謙加隨和。怎么一看向我的時候,眼神就變成了得意嘚瑟還帶了點鄙視?這是鬧哪樣?
嘿,這家伙也太雙面了吧!真是到了四川就玩變臉啊,一會看我怎么收拾你,我非拖著你一口氣跑下山去不可!
不過腹議歸腹議,看到小道長要說話了,我立刻將精神集中,不想錯過任何一點精彩的地方。
“自古便有‘天下龍脈出昆侖’,那為何要說天下龍脈都出自昆侖山呢?”這時有人請香,香客自行掃碼付款之后,小道長拿出一套香燭遞到香客手中,接著對我們道:“昆侖山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萬山之祖’的顯赫地位,古人稱昆侖山為中華‘龍脈之祖’,許多上古時代的神話人物都是從昆侖山中走出。五千年來后人都視昆侖為龍脈之源,凡及宇殿天都、神話傳說,無不與昆侖關聯(lián)。有文字記載以來,任何一種追根溯源,都毫無例外地指向昆侖。關于昆侖的記載,從《山海經(jīng)》《水注經(jīng)》《禹貢》《淮南子》等種種古籍數(shù)不勝數(shù)!
小道長又道:“龍脈,除了山脈本身外,還包括了山脈的走向和起伏變化。因山脈在形態(tài)上多方面與龍相似,故中國風水學將山脈比喻做龍。在風水學上,古書載昆侖山是玉龍騰空之地,素有亞洲脊柱之稱。昆侖山為龍脈的中心,昆侖山脈形成后,以后天八卦的八方出脈:正北方位有阿爾泰山山脈;正南方位有西瑪拉雅山山脈;正東方位有阿爾金山山脈;正西方位有喀喇昆侖山山脈;東北方位有天山山脈;東南方位有唐古拉山山脈;西北方位有阿拉套山山脈;西南方位有岡底斯山山脈。由此組成了八大龍脈系列!
講到這里小道長看了看張九炎,張九炎還是一如既往地淡淡微笑。小道長又看了看我,我眼神對他們兩個充滿了崇拜。
于是小道長接著道:“風水是一個看不到的概念,但是‘氣’卻是真實存在,并會形成一個巨大的‘場’效應,龍脈的游走不僅給所經(jīng)之地帶來豐富礦產(chǎn),我國稀有金屬儲量世界第一,還蘊含著龍脈所攜帶的‘場’的能量。這個‘場’效應一般人很難感受的到,但是一些冷血動物卻對其敏感得多,比如龜、蛇等。甲骨文本是刻在龜甲之上,是商朝人占卜吉兇的載體,那為什么不選擇其他動物作為載體呢?是因為龜更容易感受到‘氣場’,用其作為載體,更容易與‘氣場’形成感應!
我發(fā)出感慨:“我們?nèi)A夏民族身處昆侖山下,三大龍脈游走中華大地,稟賦地球氣運,泱泱氣運佑我中華!
我們偉大的祖國萬歲!
(https://www.dzxsw.cc/book/35564092/2174982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