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看電報許多趣事,回現(xiàn)代皇帝震驚
張妙聲他們站在電報局的一角,看著那些忙碌的身影。
只見不斷有人拿著電報單進進出出,這些電報單先是遞到譯報員手中,譯報員們飛快地將其譯成電報碼,然后再交給發(fā)報員進行發(fā)送。
張妙聲好奇心起,拿過一張譯好的電報單,低頭一看,頓時驚呆了。這電報碼竟然是一個個的八卦圖案!
他不得不佩服大唐人的聰明才智,結(jié)合自己所知的知識,把外國的電報碼改成了具有道家特色的八卦,真是有意思。
他們觀察了一陣,只見收到的電報都被譯碼員準(zhǔn)確無誤地譯成了對應(yīng)的文字,文字通順流暢,沒有半點錯誤。看來這種八卦碼不僅創(chuàng)意十足,還非常實用呢!
除了發(fā)送公文電報,閑暇時候,電報房也接一些民間電報的活,當(dāng)然必須在公文電報都發(fā)完之后,再發(fā)送民間的電報。
百年前大唐聽了張妙聲的建議,開設(shè)了郵局,可以在大唐的幾個大城市之間送信和包裹。
但就算有郵局,長安洛陽兩地之間寄信的費用也不小,畢竟兩地的距離在這里,是無法忽視的。
現(xiàn)在兩地通了火車,郵局可以把信件和包裹放在火車上運輸,今天收的郵件,明日一早上火車,傍晚就到了,再加上送信到家的時間,完全可以在兩天內(nèi)把信送到。
但電報更快,半天內(nèi)準(zhǔn)能送達(dá)。
遇到一些家人生病、去世之類的急事,電報就是不二的選擇了。
當(dāng)然,百姓無法進入皇宮發(fā)電報,所以在長安的街頭,有幾個電報點,專門做民間的電報服務(wù),收了錢,就拿著電報單跑到宮里的電報局發(fā)報。
雖然多花費一點時間,但對于百姓來說,已是很快了。
這種電報按字?jǐn)?shù)收錢,一個字五文錢,電報發(fā)到后,還要對面的人去送信,收信人又要給一筆送信錢,花銷遠(yuǎn)大于去郵局寄信。
盡管這樣,每天來發(fā)電報的人還是絡(luò)繹不絕。
當(dāng)然,想要劃算,減少電報的字?jǐn)?shù)是關(guān)鍵。
老百姓不像官家,發(fā)電報不要錢,想寫多長就寫多長,每個字都要花錢讓他們不得不為自己的錢袋子著想。
他們很快就悟出了使用電報的好法子:電報越短越好。
小欣月很好奇,一封信能短成什么樣子?
電報局的管事給他們看了一些已經(jīng)發(fā)過報的電報單,里面的文字還真是夠短的。
比如這張寫著“父病速歸”的電報,只有四個字,真是夠簡短的,不過這種電報是剛需,為了趕時間,即使是窮人也不得不花點錢發(fā)電報,這種電報是民間用得最多的。
還有不少商人用電報來傳遞兩地的物價,電報上簡單地寫著某物多少錢,簡短到只有貨物的簡稱,價錢也只有數(shù)字,沒有貨物的單位。
但這已經(jīng)足夠了,熟悉行情的商人一眼就知道其中要表達(dá)的意思。
他們只要發(fā)現(xiàn)某樣貨物緊缺,價錢暴漲,就發(fā)電報送出消息,讓人趕緊去進貨,抓住時機大賺一筆。
這種電報,商人們可是舍得花錢的,所以特別多。
當(dāng)然,電報局的保密工作也做得很好,所有的電報都收藏在皇宮的電報局里,不會泄露出去。
以皇宮的安全狀況,老百姓還是比較放心的。
聽了電報局的講解,張妙聲等人都點頭稱贊,看來大唐的電報做得還不錯,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
這時,譯報員來找管事,遞給他一張電報單,問道:“這張電報單很奇怪,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要不要發(fā)出去?”
管事拿過來看了一下,也不明就里,便問:“這是民間的電報吧?交錢了嗎?”
“交了。”
“既然交錢了,你管它是什么意思,只管發(fā)報就是了。”
說完,管事笑著對貴妃娘娘的貴客解釋道:“民間的電報就是這樣的,為了省錢,寫什么的都有,也許是一些他們自己才懂的暗語,別人看不懂的。”
張妙聲好奇地要過電報單看了一眼,上面只有三個字:“由甲申”。
這是什么意思?還真把大家給難住了。
無論是電報局里飽讀詩書的讀書人,還是張妙聲他們這些知識廣泛的現(xiàn)代人,都搞不懂。
就如管事說的那樣,這應(yīng)該是人家的暗語,只有當(dāng)事人才懂吧。
這只是個小插曲,張妙聲他們也無意打探人家的秘密,就當(dāng)是一個茶余飯后的談資吧。
從電報局里出來,他們又去看了看東宮。
太子李亨正好不在,于是眾人就沒有進去,在外圍看了看,便走了。
太子去哪了呢?他一早就坐火車去了洛陽,去尋找他的高人。
只想著高人似乎都是在廣播后的第二天出現(xiàn)的,便趕在這一天去洛陽尋找,沒想到完美地錯過了。
太陽開始西斜,張妙聲一家坐著馬車悠哉悠哉地回到了趙府。
今晚他們就要回現(xiàn)代去了。
李隆基聽說他們要回去了,立馬換上便裝,火急火燎地趕到趙府,說是來給張妙聲一家送行。
其實心里的小九九大家都明白,不就是想親眼目睹他們是如何往返大唐的。
也好,就讓他看看,讓李隆基知道他們這些神仙可是貨真價實的。
等到月亮像個大銀盤似的掛在天上時,張妙聲一家站在內(nèi)宅的亭子前,趙宏帶著他那寶貝孫子在一旁候著,就像是在等待一場大戲開演。
李隆基、楊貴妃還有高力士則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施禮恭送。
“侄孫恭送曾祖姑父姑母。”李隆基一邊低頭作揖,一邊偷眼看著他們一家人的舉動。
只見一片綠光閃動,將張妙聲一家人籠罩其中,兩息之后,綠光散去,李隆基面前已空無一人,把他驚得一屁股坐在地上。
“太神奇了!仙家法術(shù)太厲害了!”李隆基激動得語無倫次,只會重復(fù)這兩句話。
楊貴妃則是美目閃爍,羨慕得不得了,心想自己咋就沒這福氣,可以嫁到仙家呢。
高力士偷偷瞟了一眼旁邊的趙宏,見他臉上一點驚訝的表情都沒有,心想這老仆人跟仙人打交道多了,早就見怪不怪了。
想想看,人家給仙人當(dāng)仆人,比自己這個皇帝的奴才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真是羨慕得要命啊。
臨走之前,李隆基對趙宏噓寒問暖、關(guān)懷備至,極力巴結(jié),他甚至想給趙宏個官當(dāng)當(dāng)。
不過為了低調(diào),為了不暴露仙人的身份,趙宏婉言拒絕了。
他不過是一介商人,突然當(dāng)上了官,很容易引來官面上的注意,到時候李隆基就是想遮掩也遮掩不住了。
仙家重返大唐的事,李隆基自己知道就好了,那些權(quán)貴重臣,還是把他們蒙在鼓里比較好。
(https://www.dzxsw.cc/book/35554601/3636597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