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我在聊齋證長生 > 第十二章 掌門秘冊

第十二章 掌門秘冊


黎明破曉,飛雪歇而豪雨降。

  延綿雨幕連接天地,仿佛在清洗昨日遺留人間的愛恨情仇。

  袁玉堂穿戴斗笠蓑衣,背著行囊,牽著一瘸一拐的赤兔渡步大雨中。

  走過一段路后,袁玉堂回首遙望雨幕中隱約可見的菇縣遺跡,旋即緊了緊蓑衣,里面除了貼身安放的古書《天罡秘術》外,還多出一個骨灰壇子。

  里面裝著邋遢老道的骨灰。

  凝視良久,袁玉堂輕嘆一口氣,似在做無聲告別,拍了拍懷中的骨灰壇子,輕語道,“師父,我帶您老人家回家。您奔波勞碌大半輩子,以后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光耀門楣,振興宗門的擔子,我將一肩挑之,您且安心往生吧。”

  “以上,我以祝山宗第二十八代掌門……魚機子的身份,向天地立誓!”

  說罷,便復行上路。

  四周風雨,像是為他送行。

  ……

  昨晚,他終于知道功德到底有何作用了。

  原來《天罡秘術》,竟然是傳說中道家至高無上的天罡三十六神通。

  每集齊一百點功德,便可開啟一種神通。

  畫皮惡鬼作惡近兩百年,慘死于其魔爪之下的活人接近上萬人,可謂是罪盈惡滿,人神共憤。

  也正因為這樣,畫皮惡鬼一死,便給他貢獻了足足一百點的功德,直接讓他獲得了《天罡秘術》中的第一種神通——呼風喚雨!

  想到這里,袁玉堂不禁心中火熱,心意一動,方圓五丈內的雨點瞬間停滯空中,緊接著憑空刮起一道清風,環繞著他直上數丈高空,宛若小型龍卷風。

  風旋雨停,委實奇觀。

  這便是傳說中的呼風喚雨神通。

  召風、御風、駕風,是為呼風!

  控雨、制雨、布雨,是為喚雨!

  只要他愿意,直徑十丈內風雨隨心所欲。

  “咳咳咳……”

  袁玉堂突然彎腰劇烈咳嗽,盤旋的清風隨即直接潰散,停滯的雨滴也復而傾瀉。

  “嗚……”放開捂嘴的手,袁玉堂看著掌心那抹殷紅,不由得露出苦笑。

  昨晚一戰,他已經傷到根本了。

  從來都沒有無緣無故的力量,想要得到多少,就要付出多少。

  雖然有邋遢老道借給他一半的道行,但是承載力量運轉的,終究還是他的肉身。

  遠超自身的力量可不是那么容易承受的,在支持袁玉堂超強發揮作戰的同時,也在反噬他自身。

  一場大戰下來,他已經五勞七傷。

  也虧得他新獲得了天罡神通。

  神通傍身,自然而然就步入了術士階級,便可自行吸收天地靈氣,形成法力循環。

  正因為有法力滋養體魄,袁玉堂還能像正常人一樣行動,否則至少要在床上躺上一年半載。

  即使如此,想要徹底養好身體暗傷,袁玉堂估計至少要三個月左右。

  而且期間盡量不能動用法力,不然傷勢很可能會再度加劇。

  好不容易才止住咳嗽,袁玉堂臉上露出一絲疲色,自嘲道,“還有什么好不滿的,至少現在還活著,而且還獲得了別人夢寐以求的神通,做人莫貪心吶。”

  夜色漸濃,下了一天的大雨絲毫未歇,反而有愈加劇烈的趨勢。

  這種暴雨天實在趕不了路,袁玉堂找到了一處干燥的洞穴,鋪好御寒的干草,將同樣受創頗重的赤兔安置好后,便升起一堆篝火,就著火光,開始檢查邋遢老道遺留的行囊。

  行囊破爛不堪,也不知跟隨邋遢老道走過多少山水林澗。

  如今行囊還在,只是主人卻已撒手人寰。

  打開蓋子,里面除一件酸臭的換洗道袍外,還有熟悉的大煙槍。

  昨夜一戰,邋遢老道的酒葫蘆貌似損毀了,袁玉堂找遍廢墟也沒找到。

  仔細翻找,袁玉堂發現行囊底部還有一本陳舊的側封硬皮黃色冊子,里面還夾著一張起漿的紙張。

  拿出黃色冊子,袁玉堂先看紙張,赫然是一張官府頒發的正規度牒,上面所屬名字正是老道魚機子。

  避免睹物思人,袁玉堂小心地把度牒貼身收好,然后翻閱起黃色冊子。

  【吾本為棄徒,今生無望再入門墻,無奈另立山門,盼后輩弟子謹記,本門與三茅一脈相承,若日后有所矛盾,務必要戒驕戒躁,退讓三分……】

  看著祖師爺親筆寫下的序言,袁玉堂若有所思,旋即繼續往后翻閱。

  黃色冊子不厚,大概一百來頁,每隔數頁字跡便迥然不同,明顯是出自不同之人的手筆,共同撰寫成冊。

  看著最后幾頁上落款的名字,袁玉堂莫名感到眼眶有些濕潤。

  又是魚機子。

  重重地吐出一口濁氣,袁玉堂放下冊子,走到山洞邊緣,望著外界的滂沱,久久不語。

  那本黃色冊子,正是邋遢老道曾經說過的掌門秘冊,上面記載了祝山宗開山以后近三百年間,各代掌門的游歷見聞與修行界的重大事件,包括神洲內外山川河流、地脈走向、各地民俗、妖魔鬼怪等諸多內容。

  在袁玉堂的理解中,簡直可以當成是大夏皇朝簡易版的百科全書,正好幫他融入這個時代。

  根據書冊記載,祖師爺似乎是出身于當今玄門正宗的三茅派,后因為某些原因,被廢去修為,逐出師門。

  具體原因書中沒有記載,而且如今祝山宗人丁凋敝,袁玉堂就算想追問也辦不到,何況他對陳年舊事的糊涂賬也沒興趣,所以可以掀過。

  祖師爺似乎天資超群,被廢去修為后并沒有自暴自棄,后來從頭開始,另辟途徑重修法門,竟然還真被他修成不俗的修為,另立山頭,開宗立派。

  書冊所言,祝山宗最鼎盛時門徒近千,勢力如日中天,直逼最頂級的五山七派。

  可惜后來又因為卷入皇室叛亂,底蘊遭到重創,從此一蹶不振,徹底失去晉升頂級宗門的機緣。

  直到傳承至邋遢老道時,門墻衰落,幾乎接近法脈斷絕的地步。

  看到這里時,袁玉堂不禁一陣唏噓。

  只是他沒多加糾結,如癡如狂地吸納書中記載的其他寶貴知識。

  自古以來,妖魔橫行人間,涂炭生靈。

  能與之抗衡的唯有術士。

  而世間術士里的中流砥柱,莫過于佛道兩家。

  其中道家術士境界大抵可分為四大境界,分別是修士——真人——人仙——地仙四大境界。

  凡是將肉身開發至后天極限者,可吸收天地靈氣,即可稱之為修士。

  修士境術士若修為精進至擺脫后天束縛,修煉出先天氣息,踏入先天境界,可為真人。

  真人之上為人仙,又稱之為紫袍真人,需經歷四九小天劫,錘煉肉身神魂,凝練出身外身,元神可短暫脫離凡身肉胎,掌控諸多神通,可稱之為人仙。

  人仙之上為地仙,神通廣大,可知陰陽,抓星拿月,排山倒海,除了不能長生不死外,與一般仙人無疑,堪稱行走人間的神仙,故而稱之為地仙。

  佛家則有另一套獨立的境界劃分,大抵上可分為沙彌——法師——金剛——菩薩四大境界。

  佛家弟子日夜勤修佛法,習武強身,當修為達到后天極限時,可為沙彌,也可稱之為武僧。

  沙彌之上為法師,法師多為高僧,濟世救民,普度眾生,此境界可修出羅漢金身,水火不侵,刀槍不入,只要信仰不破滅,百邪辟易。

  法師之上為金剛,此境界佛門弟子可將羅漢金身蛻變成金剛不壞體,防御力遠勝法師境百十倍,且對天下邪祟具有壓制力,且自行領悟佛家神通,與人仙齊名。

  菩薩,乃是成佛證道前最后一個境界,神通廣大,通曉因果,肉身不滅。

  除佛道兩家之外還有諸多流派雜家,自有一套境界劃分,但是大多都如祝山宗般門墻式微,不被主流勢力所承認,故不提也罷。

  妖為有靈之物修煉有成后的統稱,大致境界劃分為妖精——妖怪——大妖——妖王。

  妖精一百年開智,妖怪兩百年化形,大妖五百年渡劫,千年以上則為妖王。

  人為鬼之末,鬼為人之初,人與鬼之間乃是轉換形態,鬼有兩種,無體為魂,靠害人性命吸食魂魄滋補自身;有體為魘,喜啖血肉,生性兇殘。

  鬼可大致分為游魂——怨魂——厲鬼——鬼王四大等級。

  游魂,常人死后遺留的三魂七魄如果沒有及時回歸地府,經過紅塵俗世的穢氣沖刷,時間一長就會失去神志,渾渾噩噩地飄蕩人世間,此類鬼物占據鬼眾的絕大多數,一般情況下對活人是無害的,除非被激怒。

  怨魂,此類鬼物通常對生前之憾事帶有強烈的執著,魂體內多出一道怨氣,通常徘徊在死亡現場,對活人具有一定的攻擊性,會主動攻擊進入其領地的無辜者。

  厲鬼,此為怨魂日久精進之后的形態,重新開啟靈智,大兇,常人遇之九死一生,且不再拘束于死亡現場,最是兇惡。

  鬼王,乃是站在鬼眾頂端的統治者,多為成年老鬼得道之后,具備大法力,不死不滅,統御眾鬼,可在陰間裂土封王,堪比地仙,但是來到陽間則會實力大減。

  ……

  這些記錄雖然語焉不詳,只是片面記錄,但是對袁玉堂非常重要,能讓他對這個世界的力量體系有個大概的認知。

  就算日后遇到同道中人,交談起來,也不至于一無所知被人恥笑。


  (https://www.dzxsw.cc/book/35348416/4115066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松县| 林芝县| 灵寿县| 南投市| 武宣县| 邳州市| 乡城县| 中阳县| 青海省| 伊川县| 榕江县| 涿鹿县| 本溪市| 桂平市| 贡嘎县| 秀山| 内丘县| 石家庄市| 高州市| 桃园县| 武夷山市| 双流县| 乐至县| 周至县| 峨眉山市| 丰顺县| 共和县| 额济纳旗| 左云县| 华池县| 旺苍县| 上饶市| 乡宁县| 噶尔县| 福安市| 大兴区| 察雅县| 四会市| 且末县| 沈丘县| 元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