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建制
第67章 建制
永和元年,十一月初五。
明軍正式發兵五萬,分南北二路。
北路軍以楊恭為主帥,鄭定瑞為副帥,攜本部明軍一萬,清軍降兵整編的正兵兩萬。
又征發民夫兩萬,給飽飯吃,用以押運糧草輜重。總計出動五萬人,對外則號稱十萬大軍北伐福州。
南路軍則由陳福壽四將統帥,并乘坐水師戰船渡海南下海澄縣,與徐進部會合,圖謀漳州府。
至于朱怡炅這個大明監國,則難得沒有再御駕親征。
當然,這不是因為朱怡炅懈怠了,而是實在沒有什么御駕親征的必要。
整個福建的清軍主力都在泉州之戰里打空了,現在各州府基本等同于是不設防的狀態,也就首府福州還有個三千多駐防八旗在戍守。
對了,記得沒錯的話,這個駐防八旗目前正處于嘩變的邊緣。如果沒有朱怡炅來的話,大概明年就會因為上級喝兵血的問題,而大規模嘩變。
就連八旗都這待遇,那些綠營戰力低下其實也沒什么好奇怪的了。
所以,接下來明軍只需一路平推過去就行了,朱怡炅御不御駕都一樣。
而且,朱怡炅作為大明監國,手頭上除了打仗以外,要管的事務可是多得很。
眼下,大明雖只拿下了泉州一府之地,但實際上,福建其他各州府什么時候拿下,也就是時間問題而已。
這福建若下,那各種管理和建制的問題,就得提上日程了。
畢竟,如今的大明說到底,只是從臺彎一府之地發展而來的,各項政治系統都還介于一種地方官府到割據政權的階段。
朱怡炅與其說是大明監國,倒不如說更像是一位清廷的道臺大人,手下直轄的官員,最高也就知府一級。
這樣可不行啊!
雖然他現在還不是皇帝,但監國的意思與皇帝基本差不多,這手下不能說中樞齊聚,至少六部要員得有。
要不然,不僅說出去不好聽,而且也不利于后期的行政工作。
隨著大明的地盤越來越大,這事務肯定也會越發繁雜,尤其是當南北路軍大獲全勝,這福建基本也就算是下了。
擁有一省之地,還是江南腹心福建省的大明,從實際上已然是小小的撼動了清王朝的根基。
這時候,不論是為了后期爭霸,還是面子問題,這內閣中樞都得搭起來。各項建制不說與清廷一樣,至少也得能跟它分庭抗禮才行。
如此,天下之人才不會看輕他朱怡炅,看輕大明,認為大明不過就是一幫流寇建立的草臺班子。
朱怡炅以大明監國的身份坐鎮泉州府城,一面總攬泉州大小事,一面則正式下旨遷都。
不再是先前那般潦草,而是正式意義上的遷都,不僅自己這個監國要在泉州城,而且還要把臺彎那邊的行政班子也搬過來。
朱怡炅已然想好了,自己這邊手頭上不但武將沒幾個,文臣同樣也是奇缺。
這內閣中樞若要建起來,總不能空著吧!
那么能用的人不多,實際上也就王禮梁文煊這些臺彎府的老人們了。
至于能力方面,只是處理一下福建的行政瑣事,王禮他們肯定是沒問題的。而且還有個秘書處用來兜底,問題不大。
最重要的是,臺彎那邊的文臣班子,忠心絕對可靠。
而泉州府這些新降的,可就不一定了。
為啥不用秘書處的人?
當然是因為年輕了,華夏五千年,無論何時都講究資歷。能力先不論,若朱怡炅貿然提拔這些秘書處的年輕人為內閣大佬。
別說文臣了,就連楊恭這些武將怕是也得擔憂。
再說,這些秘書處的年輕士子,不過是當初強行收攏臺彎大族之心的。
其能力大部分只能說是一般,就連朱怡炅的秘書處,也就那個秘書首席稍微好點。
就算要他們上,做的也未必比王禮他們好,甚至可能因為經驗不足,還容易鬧出亂子。
朱怡炅先是下詔,令王禮梁文煊二人帶著麾下的屬官,坐船前來泉州府御前聽用。家眷什么的也可以帶來,也可以留在臺彎。
而臺彎知府,則由王禮自行推薦人選擔任,只需來時將名單報于自己即可。
除卻正式的詔書,朱怡炅又專程回了一封家書,要留在臺彎的王后吳阿蘭也收拾一番,前來泉州府。
吳阿蘭掛念他,他同樣也掛念人家。
<div class="contentadv"> 畢竟,這可是他兩世為人的第一個妻子……大概率也不會是最后一個。
而且,這泉州府,朱怡炅也確實有著將其作為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大明臨時首都的想法。
把王后接過來,便昭示著他朱怡炅這個大明監國,要在福建乃至于南方徹底扎根的決心。
且先不提朱怡炅這邊在泉州府每日為遷都而忙活的不可開交,但說楊恭率領著麾下的大明北路軍沿路北上。
雖是正常行軍速度,還攜帶了數十門紅衣大炮還有糧草輜重。
可其兵鋒未至,興化府上至知府縣令,下至士紳豪族,便已知曉了十萬明軍來襲的噩耗。
隨即,整個興化府瞬間陷入一片驚惶大亂。
作為與泉州府接壤,甚至還是巡撫大人親命作為興泉戰場后勤補給線的州府。
他們同樣也是知曉泉州之戰消息最快的人。
巡撫十萬大軍打反賊兩萬,都全軍覆沒,甚至還一點還手之力都無。
眼下,不過寥寥數百留守的老弱病殘,還都在府城。
這要他們拿頭去抵擋十萬明賊啊?
這是要當場殉國的節奏啊!
……
永和元年,十一月初九。
明軍北路軍跨過興泉邊境,進抵仙游縣。
沒有遇到任何抵抗,楊恭率領大軍渡河抵至縣城,所見只有一片破敗不堪。
這里本就是先前清軍與林俊部廝殺的戰場,又被呂猶龍作為大軍補給點,早就沒多少百姓在此了。
如今得知巡撫的大軍全軍覆沒,這里僅剩的那點老弱殘兵自然是能跑的都跑了。
楊恭白得了一座縣城,哪怕只是一座空城,但也不可放著不管。
楊恭迅速在此駐軍布防,一面搭建起從泉州到興化的補給線,一面又四處收攏流民百姓,同時奏報泉州府,請求朝廷派遣新任縣令來此。
大約逗留了兩日。
剛好是古代版的雙十一,楊恭再次盡起大軍,直接沿河東下,打算快速攻取興化府城。
興化府只是一個小府,下轄不過一府兩縣,比臺彎府都小,其中的莆田縣還是附郭縣。
明軍號稱十萬大軍東下來攻,靠著水路的便利和迅速,不過一天時間,前鋒軍便抵達興化府城。
前鋒部隊還未來及擺開陣勢進攻,莆田縣令便直接從城頭一躍而下,竟是當場摔死了。
縣令一死,剩下人哪還敢頑抗,都無需明軍動手勸降,那些守城的清軍殘兵,立馬開城獻降。
等到楊恭鄭定瑞他們到達時,就只得到莆田縣令跳城,興化知府服毒自盡,興泉道臺連帶興化同知不知所蹤的消息,大概率是趁亂跑了。
好家伙,又是一仗為打,直接白得一個府城加一個縣。
只可惜,明軍動作不夠快,主要的大官不是死了就是跑了。
不過還好,不費一兵一卒,興化府便到手了。
如此,明軍接下來只需一路平推,把福州打下來,那整個福建的大勢便算是定下了。
楊恭對此自是開懷,幾乎前腳剛下船,后腳就開始寫捷報,準備發回泉州府報給朱監國知曉。
福建若下,那監國還有大明,也算是真正在南方扎根了。
這割據一方,甚至劃江而治,已然不再是癡人說夢了。
附郭縣,就是府跟縣兩個行政單位,在一個城區的情況。
(https://www.dzxsw.cc/book/35341444/13722466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