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天塌了有高個子頂著
第170章 天塌了有高個子頂著
建武元年,五月初三。
明軍進(jìn)占寧國府城。
楊恭采納了寧國府降官的建議,由他們撰寫檄文往四方縣鎮(zhèn)發(fā)出,隨后再以大軍配合前往。
不過三天時間,南陵、涇縣、旌德、寧國、太平五縣并其鄉(xiāng)鎮(zhèn)便在明軍威勢以及同僚勸說之下,紛紛開城獻(xiàn)降。
明軍未費吹灰之力,拿下寧國府全境,這個皖南門戶。
伴隨著孔夫、千秋兩關(guān)被明軍進(jìn)駐控制,浙江、皖南終于成功連成一片,未及投降的廣德州被團(tuán)團(tuán)包圍,已成籠中困獸。
而寧國以南的徽州府,亦是被堵住出府通路,自保都難,更別提北上討賊了。
就在寧國府這個皖南門戶被明軍一戰(zhàn)而下的同時,楊恭留于蕪湖縣的大軍也不甘寂寞。
三鎮(zhèn)共計一萬五千大軍西出,跨過淮水直抵繁昌縣,早已準(zhǔn)備就緒的繁昌縣令不戰(zhàn)而降。
太平府全境收復(fù)。
至此,整個皖南僅余池州府仍在清廷治下,余下的廣德州、徽州府不過是時間問題而已。
消息如同流言一般飛快傳播,等傳至池州府城時,早已是面目全非。
什么偽明大軍已然全據(jù)皖南,僅余池州府未下,還有什么偽明雄兵二十萬云云,一個比一個離譜。
整個池州府城瞬間大亂,有條件的紳富戶們紛紛收拾資產(chǎn)出逃。
由于逃跑人數(shù)過多,甚至其中還混著府城官吏,連帶其隨從家眷,金銀家產(chǎn)什么的更是不計其數(shù)。
短短兩天時間,池州府城便接連爆發(fā)多起人命官司,死的還都是那些豪紳富戶的家奴隨從一行。
至于怎么死的,無非就是一群人誰都想先開溜,但誰又都互不相讓,這一來二去,難免發(fā)生口角乃至械斗,傷亡可不就來了。
這下可害苦了池州官府的那些衙前吏和捕快差役們,因為這發(fā)生命案的不是上頭的官老爺,就是財可通神,跟官老爺們關(guān)系密切,亦或者干脆就是“書香門第”,家里不是進(jìn)士就是大官什么的。
也只有這等身份顯貴的,才敢與人相爭。
搞得這些底層小吏們是抓也不是,不抓也不是。
整個池州府城面對隔壁虎視眈眈的明軍,愣是半點防務(wù)都沒做,上下一片雞飛狗跳。
哦,還是做出了一些措施的。
池州知府親筆一封加急書信,派人送往安慶府找隆科多隆大人求援去了。
然后,就什么也不管了,倒也沒啥都不管。
這不,這位知府大人正借著眼下的機(jī)會大肆于府城斂財,什么出城稅、募兵稅、練兵稅、剿賊稅、平賊稅什么的,這是比昔年崇禎皇帝的三大征還離譜。
知府大人都帶頭了,下面的大小官員,乃至底層小吏們自然也不能閑著,官老爺們吃肉,那他們總得嘗嘗湯吧!
于是乎,不光是府城百姓,便是那些來不及走的士紳富戶,都被池州官府整的是欲仙欲死。
畢竟,百姓才多少錢,真正的大頭還是得出在大戶身上。
呵呵。
這下,明軍都還沒打過來,池州府的富戶、百姓便全都對這官府恨上了。
人心盡失!
……
池州府城。
戴坤騎著戰(zhàn)馬,身后跟隨九名同樣騎馬的親兵正行于街巷之間。
入眼可見,人流稀少,民生凋敝,別說攤販走卒了,便是街邊商鋪也關(guān)了好幾家。
當(dāng)日大戰(zhàn)戴坤成功突圍,畢竟他座下的可是產(chǎn)自草原的蒙古馬,本身就是戰(zhàn)馬,明軍所乘騎的西南矮馬怎可能追的上。
不過,由于明軍騎兵窮追不舍,為了能甩掉這些明騎,戴坤還是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當(dāng)初從浙江帶來的親兵兜兜轉(zhuǎn)轉(zhuǎn)到現(xiàn)在,也就剩下這九人了。
“吁~”
戴坤忽然勒馬停下。
“總鎮(zhèn),怎么不走了?”親兵隊長驅(qū)馬上前。
戴坤看了眼大街上蕭條的人流,隨即說道:“池州府不能待了,我們立刻離開此處。過江,去找隆大帥!”
<div class="contentadv"> 親兵不理解,但他們是戴坤的親兵,大人往哪兒走,那他們自然得跟隨著。
于是乎,戴坤前腳剛進(jìn)城,后腳便調(diào)轉(zhuǎn)馬頭準(zhǔn)備出城。
還未過城門,又被城門那幾個兵丁攔住。
“快交出城錢,不然就別出城。”
大咧咧的伸手。
這些兵丁身上沒有甲胄,全是號衣,很明顯池州府方面募集的練軍士卒。
戴坤在寧國府練兵雖然困難,但好歹也給下面的練軍士卒們盡量配備了皮甲,上層的高級將官甚至連鐵甲都有。
棉甲就不提了,這玩意兒太貴太難做。
明軍之前也僅僅從八旗兵將中繳獲了不到一千來副,而且整體質(zhì)量也并非如同史料和傳聞中那般,又輕便防御力還強(qiáng)大。
或許也是成本的原因,加上這些都是地方駐防八旗,所以身上穿的棉甲本身質(zhì)量并不高。
戴坤僅僅沉吟片刻,伸手入懷,扔下幾枚大錢就走。
“駕~”
身后的親兵都被驚呆了,似乎也明白為啥自家大人會說池州不能待了。
爛成這樣,這池州府什么時候被破,完全取決于偽明什么時候來打。
“駕~駕~駕~~”
幾人沒有多言,隨即駕馬而走,連錢都沒給。
是的,出城費還是一人一給。
有一個撿錢的練軍兵丁起身,就要喊話:“別走,還沒……”
“算了算了,沒看這幾位個個挎刀騎馬呢嘛,別自找不痛快!”
“行吧!”
……
池州練軍的糜爛,其實錯不在這些城門勒索的練軍士卒們。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隆科多和戴坤兩人一個皖南一個皖北,下令督促各府募兵練軍,整飭防務(wù)。
但就如同皇帝的政令一出京城就會面目全非一般,他們下令要募兵練軍,但各州府官吏如何做,就是他們自己的事了。
如同已經(jīng)城破身死的太平知府王克端,確實練出了一萬練軍。
可其他人……對他們而言,這練兵有什么好的,還不如大家多撈點錢實在。
便連先前的王克端,同樣也是該撈就撈,無非就是沒那么過分罷了。
就這,還是因為長江水師在旁邊,他也怕人家打小報告。
而池州府這邊可就沒了那么些顧忌,不僅練兵不甚在意,便是兵額也玩起了傳統(tǒng)藝能,虛報吃空餉。
募兵練軍都能吃空餉。
這些在城門肆無忌憚勒索的練軍士卒,純粹是因為軍中的錢糧活不下去,又不敢做逃兵,就只能跑來當(dāng)城門強(qiáng)盜。
這幾個還只是被戴坤看見的,還有更多沒看見的。
至于池州知府為什么敢這么干。
自然是因為戴坤坐鎮(zhèn)在寧國府,又有隆科多的長江水師駐守長江防線,隆科多親自坐鎮(zhèn)的安慶府又在江對岸,與池州府隔江相望。
天塌了有上頭的大人們頂著,他們只管趁著這個空檔,渾水摸魚,多撈點錢才是正理。
等什么時候天塌了,高個的倒了,真的砸到了他們這些矮個子們。
那他們估摸著才會真正意識到嚴(yán)重性。
(https://www.dzxsw.cc/book/35341444/13722456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jī)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