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太平盛世”
第226章 “太平盛世”
建武元年。
十月。
天下太平。
先前錦衣衛(wèi)的大規(guī)模行動,無數(shù)官員落馬,其中甚至還涉及到了六部大臣。
但最終帶來的影響雖然有,卻不是很大。
皇帝對百官的彈劾奏章留中不發(fā),加上內(nèi)閣雖然放任,卻又完全置身事外,已然讓百官知曉了到底怎么個情況。
世上不乏有聰明人,而且不少,自然明白該怎么做。
反正落馬的都是一些小角色,真正的大體量沒幾個,而且一個蘿卜一個坑,上面有人下來了,那位置不就騰出來了。
先前搖旗吶喊,也只是出于對錦衣衛(wèi)的天然敵視,加上以為上面的大佬會站在他們這邊。
朱怡炅一切都看在眼里,但也沒有點明。
有些時候,就要難得糊涂一些。
尤其這還是開國初期,滿清還未討平,內(nèi)部可以清理,但還不宜大動干戈。
所謂潤物細(xì)無聲。
好在這次的腐化也不算壞事,雖然腐化到了中樞,但也提前被他知曉,整體爛的并不嚴(yán)重,只能算是些細(xì)枝末節(jié),切掉就沒事了。
涉事官員包括家屬男丁,已經(jīng)全被送去礦場與先前的八旗俘虜為伴。
按照明軍礦場的工作強度,加上這些人的伙食水平,大概率是沒法活著出來了,出來了也活不了多久……
女眷則幸運一些,正好軍隊里的單身漢比較多,全被強行配給軍隊做妻子。
先前的八旗也是一樣處理,男的拉去挖礦,女的配給軍隊,倒不是朱皇帝心善,純粹是廢物利用。
就連長年在外征戰(zhàn)的楊恭,在南京朱皇帝賞賜的宅子里,都養(yǎng)著一個旗人妾室。
自然不可能是正妻,就算楊恭想,朱怡炅也不會允許。
這是政治立場問題。
老實說,這些犯官、旗人家眷或許很無辜,但既然投了這個胎,享受了對應(yīng)的好處,總要付出點代價吧?
……
南京城。
普天同慶。
朱怡炅的皇長子開辦滿月酒了,作為大明皇長子,除非未來發(fā)生什么意外,已經(jīng)事實意義上的太子儲君。
其滿月酒不僅大明君臣重視,便連天下士紳百姓也頗為重視。
正處于前線坐鎮(zhèn)的楊恭等將領(lǐng),都難得上奏給皇子慶生。
其實楊恭原本是打算親自回南京祝賀的,但被朱怡炅劈頭蓋臉給罵回去了。
都不用號令,整個南京城大小商鋪,全部張燈結(jié)彩,有如過節(jié)一般。
除了給皇子慶賀,也是在抓住這難得的機會吸引客流量做買賣。
皇宮偏殿,朱怡炅?xí)r隔半年,難得再度大宴群臣。
跟上次登極宴飲一樣,百官依舊沒吃飽。
這是正常的,皇帝在上,百官哪敢放開吃。
不過無妨,此番滿月酒,實際就是抱皇子出來亮個相,表明孩子很健康,順帶正式確定名字,由玉牒所造牒記錄。
皇長子的名字卻是花了禮部好大的功夫,最后還是找了宣傳部才算是勉強解決。
為啥呢?
因為不合規(guī)矩,問題就出在朱怡炅身上。
他這名字,除了一個怡字輩是對的,后面的炅完全不符合老朱家五行傳承順序。
朱怡炅尊的是朱三太子后裔,而朱三太子甭管是誰,但他肯定是火,那他這個怡字輩只能是金,不可能也是火。
<div class="contentadv"> 不過好在,宣傳部這邊有個汪景祺,這人只用了幾天時間,直接從朱怡炅起兵開始吹……誒不是,是論述合法性與正統(tǒng)性。
一波強行尬吹下來,看得連宣傳部尚書呂猶龍都有些瞠目結(jié)舌。
倒不是信了,純粹是這家伙用各種大帽子來往你腦門上扣。
小老百姓要么看不懂,要么看懂的不敢說。
人才啊!
馬屁能拍成這樣。
最終朱怡炅翻看了禮部呈上來的東西,想了想說道:“就叫朱伯圻吧!”
圻,天子直轄之地也。
朱怡炅也想給兒子自己想個名字,但奈何他是皇帝,他的老婆孩子或多或少都得帶上點政治屬性。
尤其還是皇長子,名字自然不可能讓他親自去取。
……
大慶幾天后。
皇宮,御書房。
朱怡炅正看著來自各地的報事奏,都是匯報近況的。
寒冬已臨。
朱怡炅原本還抱有一絲僥幸,覺著史書記載的或許有誤。
明年可能沒那么嚴(yán)重,或者干脆自己記錯了呢?。
但現(xiàn)在,僅從各地遞送的報事奏章來看,今年不僅下雪了,下的還不小,持續(xù)時間也比往年要長一些,溫度也更低。
部分地區(qū)糧食減產(chǎn)似乎已經(jīng)不可避免,就是不知受災(zāi)嚴(yán)重與否。
唯一慶幸的是,太湖沒有結(jié)冰,說明應(yīng)該不會太過嚴(yán)重。
“終究還是避不過去啊!”朱怡炅合上奏本,嘆了口氣。
還好,他已經(jīng)提前做了準(zhǔn)備,靠著從暹羅大量采購的糧食,加上紅薯、玉米等高產(chǎn)作物推廣,以及其余影響不大的州府糧食支調(diào),度過去應(yīng)該沒什么問題。
不過,還是要盡量多準(zhǔn)備一些,暹羅買糧還要繼續(xù)。
地方的救災(zāi)也不可松懈,畢竟明年災(zāi)害是真的,那后年、大后年怕是也避不過去,只能硬扛。
好在紅薯、玉米一直在推廣,明年不好說,后年應(yīng)該會好很多。
而且,清軍那邊也不會放著明軍在江南安穩(wěn)種田,積蓄力量的。
“多事之秋啊!”
朱怡炅搖了搖頭,隨即提筆朱批:“閱,當(dāng)從速救災(zāi)。”
再翻開一封,是戶部尚書陳濟上奏,選秀事宜已籌備大半,只待他這個皇帝看過,就可行文各省官府,明年開春就可以開始了。
宣傳部那邊早已提前發(fā)了邸報預(yù)熱,總體反響還不錯。只能說這個時代的天下人眼里,正常皇帝就是該三宮六院。
要是清心寡欲,不說百姓,那些士紳官僚就得第一個不答應(yīng)。
而且選秀,也非是單為皇帝一個人選妃,同樣也是在為宗室皇親選。
其往往政治意義大于實際,主要還是為了獲得政治支持,臂如清朝的皇帝必有蒙古后妃。
像電視劇里差點被乾隆強*的香妃原型,根據(jù)后世還原其實并不好看,只能說……嗯,標(biāo)準(zhǔn)的蒙古婦女。
朱怡炅心中倒是毫無波動,繼續(xù)朱批:“閱。”
想了下,還是加了一句:“切莫禁止民間自由嫁娶。”
朱怡炅可不想被老百姓罵,反正這波只是政治作秀,真正選上的不是大戶就是大戶,跟百姓沒半毛錢關(guān)系。
何必為了點規(guī)矩陋習(xí),就禁止民間自由婚嫁?
選秀是戶部主辦,別問我為什么,我也不知道……
(https://www.dzxsw.cc/book/35341444/13722450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