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 第234章 曾靜案

第234章 曾靜案


第234章  曾靜案

        轉眼已是陽春二月,大明真正意義上的首次春闈終于要來了。

        去年的登極恩科不算。

        登極恩科,顧名思義,加恩科考。

        而且,那場登極恩科,嚴格來說只能算是大明建制以后的一次嘗試,從原來的割據軍閥變成真正意義上的封建王朝。

        所謂春闈,便是春天的會試,也叫春試,歷時九天,分別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共三場,每場三天。

        與之類似的,秋闈(鄉試)也是如此,同樣歷時九天,只不過日期是在八月初九、十二、十五,也是三場三天。

        所以也常有春試、秋貢之名。

        全國會試、鄉試都是統一三年一考,殿試跟在春闈后頭,通常放在四月。

        去年的登極恩科,實際就是把會試和殿試合在了一起。

        外面暗流洶涌,卻是絲毫影響不到大明江南地區的開科取士。

        不光是南京、閩浙,就連新占的淮南、江西同樣也是參考者甚多。

        禮部方面已經確定,今年春闈人數將會遠遠高于去年。

        這除了大明已經展現了自己的實力以外,同樣也在于禮部和宣傳部聯合下發的布告。

        按著皇帝的旨意,過了今年的春闈,所有偽清功名都將徹底作廢。

        也就是說,要是今年這次再不去考,那這些偽清的舉人們,可就都得重頭再來,從童生試開始考起了。

        不提重來一次,還是大明的科舉,能不能活著都是兩說。

        而且科舉又是三年一考,這得等到什么時候?

        雖明知這是江南的明廷在逼著他們這些士人站隊,但沒辦法,明白歸明白,該站隊還是得站隊。

        數十年寒窗苦讀,可不就是為了這點功名利祿。

        所謂學成功與名,貨與帝王家。

        做大清的官和做大明的官,又有什么區別呢?

        好吧!

        經過長達一年的統治和沉淀,這些江南百姓已經開始漸漸習慣大明的存在了。

        就連原來還會私下罵兩句偽明的文人士子,此刻也都是一口一個大明,一口一個朝廷。

        這是個好兆頭。

        民心所向,往往就是出于這些細節。

        禮部那邊好在提前準備了,倒是沒有太過慌亂,一切都是進展的井井有條。

        整個南京城也隨著大批趕考士子的加入,變得愈發熱鬧繁華起來,擺地攤的甚至都為了搶個好位置而當街斗毆。

        好在官府衙門及時出手維護治安,這才沒有鬧出什么亂子。

        ……

        湖南,郴州府。

        永興縣。

        縣學老師曾靜一如往常一樣,準點下學,但今天他卻沒有回家,反而是簡單理了理衣衫后徑自來至一處茶樓。

        茶樓中的一處桌位,愛徒張熙早已等候多時。

        “先生。“見曾靜來了,張熙連忙起身執禮。

        曾靜坐下便問:“敬卿,為師要你查的可都查清楚了?”

        張熙連忙掏出一份包裹嚴嚴實實的邸報:“先生,這就是那偽明最新一期的邸報了!”

        其實不是最新,已經是個把月前了。

        曾靜卻似臉色不愉,訓導道:“為師說過多少次,偽明乃嗎狄酋偽朝的污蔑,今后不可再對我大明天子如此不敬了!

        張熙聽罷連忙點頭認錯:“先生教訓的是,弟子知錯!

        “嗯。”曾靜這才滿意點頭,這才繼續看向手中邸報。

        曾靜,號蒲潭先生,性迂闊,喜談道學。最重要的是,這人有反清思想,甚至為之付諸了行動。

        只是這個行動能力,卻著實叫人不敢恭維。

        歷史上,曾靜是在前往府城應試的時候,偶然拜讀了呂留良的時評文章,里頭有提到“夷夏之防”。

        <div  class="contentadv">        曾靜頓時大受震撼,并為之深深折服。

        隨即,他就派遣了同樣心思不單純的弟子張熙前往浙江,求取呂留良的其它反書,并成功從其子呂毅中手里得到大批遺書。

        這些遺書中同樣記載了大量反清復明思想。

        呵,呂留良這波其實是純粹躺槍了。

        這家伙雖是明清交替時代的人,還認識黃宗羲等明清大人物,但說到底也只是煌煌大勢之下的普通讀書人。

        至多也就是拒絕出仕滿清,寫的著作也多是行醫救人,偶爾再緬懷一下前朝。

        他的兒子后來還當到了康熙朝的翰林院編修,只不過受到四明山起義案(就是那個真朱三太子被弄死的案子)牽連,被革職罷官。

        反正曾靜是覺得呂留良想反清,于是便與呂留良的徒弟嚴鴻逵師徒私交密切,還屢屢賦詩相贈。

        《知新錄》中就記載有曾靜說過的話:“中原陸沉,夷狄乘虛,竊據神器,乾坤翻復!A夷之分,大于君臣之倫,華之與夷,乃人與物之分界。”

        本來,若只是這樣,曾靜姑且也算是惋惜前明,卻又無力回天的諸多文人士子之一。

        但他偏偏付諸行動了。

        歷史上,曾靜看到雍正登基,把兄弟一網打盡,還將其黨羽發配廣西。

        途徑湖南時,這些黨羽大肆宣揚雍正殘暴,屠戮忠良,必將遭到天下萬民唾棄。

        于是乎,曾靜以為時機成熟,滿清氣數已盡。

        又聞岳鐘琪是岳飛后人,還手握重兵,受到猜忌,就帶著弟子跑去勸其反清復明。

        再然后……懂得都懂。

        雍正先是親自跟曾靜朝堂對辯華夷之辨,并將之編入《大義覺迷錄》,隨后就是派大員帶領曾靜等人到江寧、杭州、蘇州等地,進行宣講,對留良、胤禩輩言論,進行批駁。

        同時,開始大興文字獄,將呂留良全部遺著焚毀。其子呂葆中及徒嚴鴻逵雖死,卻還是開棺戮尸,梟首示眾。

        幼子呂毅中、沈在寬(嚴鴻逵徒)斬立決,并夷滅三族,孫輩發往寧古塔為奴。

        就連私塾學生黃補庵,刊印呂氏書籍的老板車鼎豐、鼎賁,以及家有呂氏書的孫用克、敬輿等人也被株連,死者甚眾。

        乃雍正朝有數的文字獄慘案。

        不過,雍正殺了這么多人,卻獨留始作俑者曾靜、張熙,還留下遺詔,告誡乾隆不能殺。

        不得不說,雍正的確是個厲害的人。

        只不過,這也更襯托了他兒子乾隆的無能。

        乾隆一上臺,就把曾靜、張熙凌遲了……

        就這還有許多人說什么乾隆至少把清朝推到了巔峰,還滅了準噶爾,敢跨過喜馬拉雅山去打尼泊爾。

        咱就說有沒有這樣一種可能,雍正過后,任何一位皇帝,但凡正常點,都能做到這些事情?

        一手王炸,我問你怎么輸?

        還有那句話怎么說的:從來只知昏君身邊會有明臣清官,卻不聞明君身邊全是奸臣貪宦。

        贖罪銀……這是正常人能想出來的操作?

        “我大明天子竟然又要開科取士了,大明根基已立了!”曾靜看著邸報,捋了捋下巴上的胡須,頗為欣慰。

        一旁的張熙插話道:“就是這不再承認前朝功名,著實有些不近人情了!

        曾靜愣了片刻,微微點頭:“卻是如此!

        張熙頓了片刻,試探性的說道:“先生,而今既然大明根基已立,那我等……”

        曾靜卻是思量半刻,搖頭道:“不急,且再看看,至少也要待到我大明天兵進兵湖廣也不遲!

        張熙聞言,似有些不甘心,但還是點點頭:“先生深謀遠慮,是學生孟浪了!

        曾靜說:“嗯,不過你說的也有道理,這準備倒是可先提前準備起來了。”

        張熙點頭:“先生說的是。”

        就這么兩人,還是兩個讀書人,一個是縣里頭的普通老師,一個普通學生,就這么堂而皇之在茶樓里商議起了造反的事情。

        歷史的車輪悄然轉動,即便這個時空雍正由于倉促登基,沒把一窩兄弟的手下發配廣西,但該發生的事還是發生了。

        只是這些人似乎不再想著去四川找岳飛后人,反而看這意思是想就地發揮。

        時間也提前了好幾年。


  (https://www.dzxsw.cc/book/35341444/13722449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