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 第268章 局勢

第268章 局勢


第268章  局勢

        議和!

        還是與準噶爾議和。

        策妄阿拉布坦可不是個好相與的,這波無異于是在與虎謀皮。

        但很顯然,雍正還有大清都沒得選擇。

        張廷玉看得很明白,現在議和,策妄阿拉布坦即便再如何野心膨脹,也不敢太過得寸進尺,至多就是出賣一些利益(賣國)。

        畢竟,大清只是風雨飄搖,還沒真正倒下去。

        與準噶爾議和,好將西北二十萬大軍全部調回,再與南方明廷決一死戰,不成功便成仁。

        要不然,兩湖一失,北方早晚會徹底爛掉,到時再想打可就來不及了。

        雍正沉思良久,環視一圈,殿下眾人盡皆低頭不語。

        “……那就依張卿所言,議和!”話出口,雍正也放開了。

        過不去這個坎,那大清也估摸著到頭了,還在乎什么臉面不臉面。

        雍正到底不是崇禎,不會為了面子問題,到死都不遷都,還非要等大臣主動提。

        關鍵大臣主動提的,還正好有個前車之鑒,那就是陳新甲。

        先是崇禎密使陳新甲跟清軍議和,結果事情敗露。崇禎把鍋全甩給了陳新甲不說,還堅持要將其處死。

        幾位內閣大佬勸都勸不住,這么一波下來,誰還敢開口,不怕皇帝翻臉不認人?

        既已決定議和,馬齊也跟著開口建言:“皇上,既要議和,那這議和主使亦當慎重。”

        雍正點頭:“可。擬旨,著怡親王為議和主使,全權負責議和事宜,許其便宜行事。”

        殿下的怡親王允祥連忙謝恩:“臣弟領旨!”

        全權負責和便宜行事,意思就是說只要能把準噶爾穩在西北,那就什么都可以賣。

        出了什么問題,自有雍正這個皇帝為其兜著,不必擔心罪責。

        至于這個賣國的度,就得看允祥自己把握了。

        張廷玉再度開口獻策:“皇上!除此以外,還可下圣旨,大行封賞偽明之將臣!”

        雍正聞言,先是一愣,隨即頓時認真思索起來。

        這是陽謀。

        甭管有沒有用,反正該封賞封賞,哪怕只是離間一下也好。

        雍正甚至還打算不封則以,要封那就干脆下點猛藥。偽明那邊的將官能封王的封王,不能封王的,少說也得來個國公。

        總之高官厚祿全部拉滿,且雍正還確實打算兌現。

        前提在于偽明未滅,偽明一天不滅,那偽明那邊投過來的將官一律加官晉爵。

        包括那位“偽明第一悍將”,手上沾了無數八旗鮮血的楊恭。

        只要肯投過來,封王是肯定的。

        雍正撫掌贊道:“張卿真乃朕的治世之良臣,朕得張卿,實乃如魚得水矣!”

        張廷玉連忙拱手:“皇上謬贊!”

        當然,議和、封賞都只能之后再說。

        現在明清雙方剛結束一場大戰,明軍要消化新占地盤,而滿清同樣也要收拾手里的爛攤子。

        即便議和成功,再調動西北大軍,也需要時間錢糧。

        反正今年之內,雍正與朱皇帝之間是不太可能再爆發大規模戰爭了。

        現在就是雙方積蓄力量,爭分奪秒的時候。

        聊完議和的事,接下來就是對南北局勢的后續安排。

        人在徐州的張文煥上奏,直接將戰敗的責任全甩給了西北綠營總兵曹第。

        差不多就是說因為曹第輕敵冒進,導致全軍覆沒,張文煥寡不敵眾,被明軍所敗。

        事實如何,已經不重要,曹第戰死,這就是筆糊涂賬。

        不用馬齊等人建言,雍正只能當不知道,并將曹第家眷充軍流放。

        總不能處置張文煥吧!

        不說雍正手里沒啥能獨當一面的將領,徐州已經淪為戰爭前線,臨陣換將可是戰場大忌。

        而南方,湖北荊州將軍、偏沅巡撫等一眾滿漢官員,同樣瘋狂上奏彈劾隆科多連吃敗仗、丟城失土、損兵折將。

        彈劾奏折與軍情戰報幾乎前后腳送至北京。

        <div  class="contentadv">        對此,雍正倒是干脆了許多,倒是沒直接把隆科多砍了。

        但也果斷下旨,暫時革去了隆科多六省總督的職務。

        隆科多到底還是他雍正的人,若非這次事太大,武昌都丟了,雍正實在忍不了了。

        罷免了隆科多,那就得有人頂上。

        至于人選,雍正早已心有腹稿。

        沒用多久,一道加封四川總督岳鐘琪為兩湖、四川、云貴五省總督,總督五省軍政機要的圣旨,便以八百里加急送至四川成都府。

        ……

        山西。

        趁著雍正與朱皇帝在南北兩路大打出手的空隙,一直龜縮伏牛山的劉儒漢終于動了。

        這一次劉儒漢吸取了教訓,不光打出了大漢王的旗幟,連八卦教教主的招牌也重新拾了起來。

        靠著八卦教那套蠱惑人心的手段,還有滿清官府的橫征暴斂,劉儒漢迅速爆兵。

        趁著清軍主力未在山西,而山西綠營又疲敝松懈的時機。

        沁州(沁縣)首當其沖,劉儒漢甚至沒廢什么力氣,只先行派出內線悄悄混入城中。

        里應外合之下,沁州未費吹灰之力。

        其后的武鄉、沁源也是如法炮制。

        劉儒漢旋即以沁州為根基,開始大肆練兵,同時大搞政教合一,增強政權凝聚力。

        (劉儒漢)漢軍至此淪為坐寇。

        太原府方面很快得知沁州失陷,劉儒漢死灰復燃的消息,急匆匆派遣大軍來攻。

        漢軍這次居然也學聰明了,先是派出一支雜牌部隊佯裝戰敗,引誘太原清軍冒進追擊,隨即途中設下埋伏,并分兵繞后斷其糧道。

        太原清軍意識到上當,雖奮勇作戰,但糧道被斷,又寡不敵眾。

        漢軍此戰大破清軍。

        山西各州府為之震動。

        劉儒漢果斷趁勝追擊,率領數萬漢軍直撲太原空城,甚至還繳獲了不少太原清軍的大炮。

        劉儒漢也不好對付了!

        ……

        廣西。

        桂東、桂中諸州府已經都被林俊拿下,林俊同樣也付出了慘重代價。

        桂東還好說,桂中抵抗尤為激烈,整個桂中諸府在林軍與清軍反復拉鋸之下,幾乎被打成白地。

        兩廣已然遍布賊寇,其中廣西純粹是被林俊和清軍大戰給打出來的流寇,廣東則是因為林俊的橫征暴斂。

        林俊既然要打廣西,而且還是硬骨頭,那就需要數不盡的錢糧支持。

        實際上林俊只是想著擠一擠,橫征暴斂肯定談不上(相對清廷),但他想搞可持續性發展,可部下的那些將領誰管他。

        最重要的是,這些將領都懂軍事,他們知道兩廣與大明之間的差距。

        林大王肯定打不過朱天子的。

        關鍵林大王當局者迷,或者說,林俊不愿意就這么拱手讓掉手上真刀真槍打出來的王位。

        為了這個王位,林俊到現在都沒空生兒子,一直都在御駕親征。

        后宮倒是從來不缺,比朱皇帝都會享受。

        既然打不過大明,又不能投降,那自然也就可勁撈錢,怎么快活怎么來了。

        事實上,林俊打到桂西就有些打不動了,那里的土司俍兵實在太多了。

        廣西俍兵不是蓋的,饒是前面幾場,給林軍帶來慘重傷亡的,也基本都是俍兵。

        而且,廣西這邊也就罷了。

        廣東韶州府的瑤人也鬧得好大動靜,韶州府城都被這些膽大包天的瑤人起義軍給圍過一次。

        要不是實在打不下來,現在怕是這些瑤人都準備南下廣州了。

        這可是林大王的王都。


  (https://www.dzxsw.cc/book/35341444/13722446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