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戰后
第333章 戰后
南京。
松茗茶坊。
茶坊便是茶樓,清時稱茶肆,明時稱茶坊,崇禎年間還有個別名叫“露兄”。
這處茶坊的老板很顯然是在有意迎合新朝,南京城中與其一樣的還有許多家。
“哈哈,”一儒袍士子手持一份最新刊的大明朝報,暢快大笑:“偽清胡虜于河南戰場大敗,主力全軍覆滅。我大明現今已進占中原、山東之地,兵鋒直指京師,朝廷光復天下已指日可待。”
“自古胡無百年國運,我大明王師天下無敵。偽清區區胡虜,自是無法匹敵。”
“可是陛下居然論死了衍圣公,這未免……有些太過了。”另一長衫士子卻是手捏一份大明月報,忍不住說道。
宣傳部那邊的邸報現在已經一分為二,前線軍情戰報,還有先前將琉球滅國置縣的,這些大事統一刊定于大明朝報。
朝報屬于官報,會先供給地方官府,再由官府進行宣讀下發。
不過,民間也可以出錢購買,來提前獲悉相關情況,只是價格會比較貴。
而有官報,自然也有民報,民報便是后者的大明月報,主要刊印朝廷各類大小時政。
除了時政,同樣也會刊印類似于北京孔氏案,這類不涉及外務戰事,但老百姓一定感興趣的大案事件。
大明月報直接面向普羅大眾,價格低廉,出貨量也大,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很接近后世報紙。
而月報同樣也是宣傳部的一筆收入款項,雖然現在宣傳部這邊能拿的預算已經越來越高,但從月報上吃到甜頭的宣傳部不僅不會放棄月報。
甚至還有在擬定再搞個大明日報出來,且不再局限于朝廷時政、各類大案,還可以從中穿插一些民間的奇聞異事,以及詩集戲曲小說什么的。
畢竟,唐詩、宋詞、元曲,明小說,清條約……咳咳。
“徐兄所言極是,衍圣公到底是圣人后裔,便是真犯了死罪,至多免其爵位,讓其閉門思過便是,怎可論及死罪?這豈非是將圣人后裔與那平頭百姓相提并論?”有人開口附和。
話音剛落,開頭那個稱贊王師天兵的士子忽地笑道:“李兄、徐兄此言差矣,常言道,便是王子犯法,也與庶民同罪。北宗孔氏雖是圣人后裔,但到底不過一區區公侯,又豈可與王子相等?再者,那北宗孔氏作惡多端,便是孔圣人在世,怕是也難容下如此后裔?”
那被稱作徐兄的士子聞言,面露不愉:“薛兄怎能這般說,薛兄也是讀那圣賢書之人。須知圣人后裔門徒,豈可等閑視之。”
薛姓士子聽罷,也不再客氣,隨即怒懟道:“既是讀圣賢書,便該明白,圣人教誨何時教過子孫后裔投降偽清胡虜,又幾時教過子孫后裔魚肉百姓。還有那北宗孔廟中的幾尊雕龍柱莫不也是孔圣教他們建的,再者,我大明的衍圣公是南京的孔傳錦孔公爺,不是那北宗胡人后裔的偽孔氏。”
這一通連噴下來,當場噴的那徐姓士子啞口無言。
“某還要備戰來年朝廷開科,便不多陪諸位了,不送。”真就是噴完就走,毫不拖泥帶水。
“徐兄,小弟也想起家中有事,小弟便也先走了。”
“明年朝廷開科,某也得回去全力備考,便不叨擾了。”
“……”
薛姓士子剛走,其余幾人也是互相看了看,跟著相繼找借口離開。便連開頭那個附和的李姓士子,同樣也是跟著一起離開。
今日不過就是發發牢騷而已,北宗孔氏被懲處已成定局,而且確實難以詬病,北孔居然使用雕龍金柱,這是想做甚?
殺了真就無可厚非,王子犯法都要與庶民同罪,遑論這區區一個北宗衍圣公。
……
皇宮,現在應該叫南京別苑。
朱怡炅回返南京后,除了前線大戰獲勝以外,南京這邊也有好消息傳來。
那便是歷時近一年的翻修下,紫禁城三大殿終于竣工。本來就有基本框架,無非翻新一下而已,自然耗不了多長時間。
現在工部則正著手對后宮寢殿重修,這也得到了內閣全員建言批復。不修后宮寢殿,只有辦公用的三大殿,那確實是不成體統。
總不能皇帝白天跑去三大殿上班,晚上再回南京別苑睡覺吧?
朱怡炅倒是覺得沒啥問題,但他也得顧忌影響,而且工部給出的預算申請其實不高。
雖然紫禁城已經十分殘破,但基本的地基啥的也還在,建材也能從先前的八旗滿城中就地取材。
被朱怡炅封為衍圣公的南宗孔傳錦,此刻正在衡書房聽候皇帝訓話。
作為最初登極時被朱怡炅拿來作為輿論武器的南宗衍圣公,孔傳錦在南京待的這幾年,已然漸漸明白皇帝對于孔家人到底是個什么態度。
尤其皇帝下旨處決北宗孔氏,連衍圣公本人都因為侵奪田產、仗勢欺人,以及使用雕龍金柱而被砍頭。
即便他這個南宗已經被封了衍圣公,被砍腦袋的那個北宗衍圣公嚴格來說已經不算合法衍圣公。但這還是讓孔傳錦戰栗不已,如芒在背。
至于那個雕龍金柱,其實明眼人都能看的明白,使用雕龍金柱雖然僭越。可那個金柱實際是在孔廟里頭的,并非在衍圣公府。
而孔廟早被雍正封王,而且還是直接追封五代,用金龍柱沒啥問題。
當然,也可以硬說雍正只是偽清胡虜,也配為君?
“爾去了曲阜,當好生配合地方官府,以恢復民生為要。”朱怡炅頭也沒抬,叮囑道:“山東久經兵亂、天災、瘟疫,百姓死難者甚眾,民生多艱,切莫學那北宗偽孔,再去魚肉百姓,可都聽清了?”
孔傳錦連忙拱手應道:“臣自當謹遵陛下教誨!”
朱怡炅說:“下去吧!”
<div class="contentadv"> 這衍圣公,到底是難以廢除。
衍圣公便是皇權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精神代表,他可以把北宗街圣公殺了,甚至屠滅滿門,天下士紳也不敢多說什么。
因為至少還有南宗衍圣公在,可要是他把衍圣公廢除了,那必然會激起激烈的反彈。
朱怡炅雖然想攜大勝之威進行改革,但這等涉及根本的還是不能妄動。
就算不想承認,現在天下的確還是要靠這些文人士子。
即便是廣開民智,沒個十幾二十年,都不可能真正取代士大夫的地位。
這是個循序漸進的漫長過程。
好在北宗孔氏被他殺的人頭滾滾,這南宗衍圣公便是遷居山東曲阜,重新主持孔廟,也將不敢造次,甚至兩三代帝王都會老老實實。
至于往后,那就往后再說。
再好的制度,也束縛不了人心的。
待孔傳錦走后,朱怡炅繼續批閱奏章,關于前線軍報戰功,隨軍樞密院早便整理完畢。
現在又與南京樞密院各房參照商議,又行整理匯總一番,這才呈遞御案。
朱怡炅仔細翻閱,沉思片刻,朱批:“可。便按樞密院所奏辦理。”
按照樞密院呈奏,此戰楊恭當居首功,其先后收復歸德、曹州。盡滅八千偽清索倫兵,繳獲戰馬四千余匹。
又奇襲切斷偽清大軍糧道,一舉奠定河南戰場勝局,可謂居功至偉。
但同樣的,其冒險繞后突襲,擾亂樞密院在河南戰場的布局。這便是過失,該罰,肯定不能再按首功封賞,以免助長其不良風氣。
這也是樞密院、內閣、秘書官三方共同建言。
看到這里,朱怡炅不由伸手捏了捏鼻心,覺得頭疼不已。
這個楊恭,真就是屢教不改,打仗屢屢行險用兵。雖然最后都能獲勝,但每次看到都著實讓人揪心難辦。
朱怡炅為此還專門安排了一個參謀官,結果屁用沒有不說,參謀官也被楊恭這潑才同化了。
而除了楊恭,剩下三軍,功勞基本相差不大,何向明擊潰了偽清大軍,又在其后完全收復河南。
于可成、周海忠,兩個軍聯手打下整個山東,還生擒偽清山東大軍主帥覺羅滿保。
這些人的賞賜擬定都是封侯賜田,何向明被封祥符侯(開封),周海忠封沂州侯,于可成封兗州侯。
都是三代以后,減等世襲。
現在大明尚未一統,北京未復,實在不宜封賞太過。
田產倒是可以多賞賜一些,大明現在不缺地,只山東、河南兩省幾乎稱得上地廣人稀。
楊恭的爵位這次不變,因為他不聽指揮,只賞賜更多田產彌補。這也正好,也省的朱怡炅不好處理。
除去軍中將領,文官這次也有封侯,便是朱承訓這個隨軍樞密使。
算上他,現在內閣便有三個侯位,如此也是在進一步抬高樞密院地位。
而上面的高層文武得到封賞,下面的底層士卒自然也得按功勞多寡予以賞賜。
不過這次賞賜,田產則都在山東、河南地方。這既是利用兩省多余土地,也是在讓明兵士卒于兩省扎根移民。
至于如此拿土地作為封賞,會否引爆人地矛盾。現在可是亂世,兩廣、山東、河南這些地方,都因為兵戈、天災、瘟疫問題,人口損失嚴重。
若真有哪個地方人太多,那當地官府自會著手安排移民。
事實上,從大明還未北伐之前,福建便已經在階段性的往臺彎府遷去過多人口。
主要是往臺北、臺東那邊移民。
這種移民肯定會給補償,不僅要多分土地,官府還會給予耕牛,臺東墾荒區甚至還有軍隊協助幫忙。
官府也會發放民兵兵甲,并拿出糧食對民兵預備役進行閑時操練。
而且除去這些地方,還有沒收復的云貴西南、西北,乃至漠南,這些都是可移民的地區。
至少朱怡炅還活著的時候,人地矛盾都不太可能會發生。
正確的應該是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因為古人觀念,天子不能犯法,也不能有罪,天子有罪,便是改朝換代(ω)
(https://www.dzxsw.cc/book/35341444/13722439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