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 第392章 傳臚唱名

第392章 傳臚唱名


第392章  傳臚唱名

        殿試之于鄉試、會試不同,金榜題名過后,還有傳臚大典。

        二百新科進士全部從鴻臚寺(傳統應該是國子監)領到進士巾服和槐木笏板,官服沒有品級,是專為傳臚儀式準備,穿完了還得歸還。

        京師文武,沒有特殊情況,必須出席。

        新科進士從紫禁城正門踱步而入,狀元陳弘謀走在最前。

        午門鐘鼓樓敲響,禮樂合奏。

        文武百官只能走兩側掖門,而新科進士,可以直接走午門,這算是給新科進士的優待。

        午門平時只有皇帝能走,皇后還要大婚才能進入。

        雖然給皇帝抬轎子的宮人、隨行宮女都能從這上面走,但這意義就不一樣。

        二百進士行走于午門宮闕,聽著不斷奏響的大典樂曲,頓時心潮彭拜。饒是出身最低,精研理學的陳弘謀,此刻心里也得到了極大地滿足感。

        不少新科進士,已經在悄悄抹眼淚了。

        什么攤丁入畝、禁絕蓄奴、拆分大戶……這可都是君父的施政方略,他們懂什么?

        所謂雷霆雨露,俱是君恩。既是君父,那只需好好承受便是,豈能心懷怨憤。

        不光是新科進士熱淚盈眶,從兩側掖門而入的文武百官同樣也是羨慕不已。

        他們當中除少數官員,就連各部院的幾位部堂大人,都有不少是沒考中過進士的。

        而從午門進宮,對于很多官員而言,也就只有金榜題名才能走上一走了。

        過橋入門,二百進士在廣場站班等候。

        “百官進殿!”

        文武百官隨著殿前侍衛呼喊,在樂曲中走進奉天殿。

        也不知過了多久,禮部尚書林景裕才出來,手里捧著傳臚帖,站在丹陛殿階最上。

        負責引領新科進士的鴻臚寺卿薛應成這時快步走上殿階,鄭重接過那封傳臚帖。

        薛應成張開帖子便念道:“奉天承運皇帝,制曰:建武四年,九月十五日,策試天下貢士。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念完前綴,開始唱名:“狀元陳弘謀!”

        陳弘謀從隊列出班,快步行至殿階中浮雕巨鰲頭前,隨即跪拜謝恩,這叫獨占鰲頭。

        不要再說什么跪禮問題,這時大明才開國多少年,取消跪禮,那官紳們還不上天?

        薛應成再喊:“榜眼劉統勛!”

        劉統勛也立即謙恭上前,恭領謝恩。

        薛應成又喊:“探花高登舉!”

        高登舉跟著上前。

        前三名都是唱名三聲,到二甲、三甲則是只唱名一次。

        “二甲第一名……”

        傳臚唱名的時間沒花太久,二甲、三甲都只唱第一名。

        唱名完畢,狀元、榜眼、探花再度叩謝皇恩,隨后是殿外諸進士再謝。

        禮樂奏畢,儀仗起。

        宮城侍衛、女官舉著傘蓋儀仗,引領新科進士前往奉天殿。

        正常情況下,這時傳臚大典已經結束,新科進士可以從正門離開,宮城外已經備好寶馬,接下來便是騎馬游街。

        所謂春風得意馬蹄疾。

        不過皇帝要臨時宣見新科進士訓話,就先進奉天殿,文武百官也都還沒退場。

        二百進士入得大殿,還沒看清龍椅上的皇帝。

        陳弘謀這個新科狀元便帶頭跪下,余下新科進士見狀,也都連忙跟著下跪。

        “臣等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怡炅難得虛手一抬:“免禮,都起來說話。”

        “謝陛下!”

        眾進士謝恩。

        朱怡炅不用提醒,只看新科進士站班次序,就認出了陳弘謀、劉統勛、高登舉。

        劉統勛雖是歷史名臣,但此刻在朱怡炅心中,分量早已被殿下獨占鰲頭的新科狀元陳弘謀,還有探花郎高登舉給蓋過。

        朱怡炅想了想,說道:“陳弘謀,劉統勛,高登舉,你們且都上前來!”

        <div  class="contentadv">        三人連忙出班上前,還是按照了慣例次序站定。

        朱怡炅問:“陳弘謀,廢除釀酒禁令是你殿試中的提議,這是為什么?”

        陳弘謀明白是在考校自己,連忙回答:“回稟陛下,朝廷禁止民間釀酒,本意是因為民間存糧不豐。如今我大明新朝日新月異,國庫漸豐,許多省份糧食皆已日漸充盈。如此多的糧食便是國庫、地方消耗,也還有盈余!

        “朝廷如此禁令,非但無法有效控制民間私釀,還會導致大量酒稅被私釀不法奪去。而且,民間釀造燒酒大多只用高粱、谷糠、豆皮這些,此并不影響民生,且于民生有利。若一味禁止百姓釀酒,則反而不利于民生之計!

        陳弘謀沒有去引經據典跟皇帝論證,而是直接拿出實際材料。

        關于民間釀酒禁令,朱怡炅同樣覺得可以解除,之所以一開始沿用,純粹是因為大明糧食不夠。

        因為糧食一開始不足,所以這個民間釀酒禁令在大明地界也并未有人反對。

        朱怡炅說道:“陳弘謀、劉統勛、高登舉,作為一甲進士,本是要授翰林院官職,但如今翰林院已廢,便先入秘書閣,觀政學習一年,屆時再行外放地方。”

        先入秘書閣再外放,這可是明擺著給他們鍍金了。

        現在誰不知道秘書閣就是皇帝的私人秘書機構,妥妥的天子近臣。雖然品級不高,應該說干脆就沒有品級,所有秘書官都是掛著其它閑散官職。

        但如今秘書閣中外放官員,最低的也都是一方知州。

        “謝陛下!”三人激動謝恩。

        朱怡炅又說:“其余進士,雖不用先于秘書閣當值,但外放地方為官,同樣也是前三月不得主政,先觀政三月。朕不管以前如何,今后都要如此,不懂得便多多觀政學習,若有誰圖輕松聘請師爺幕僚,那就不用繼續做官了!

        “臣等謹遵陛下圣諭!”

        殿下進士連忙齊聲拱手領命。

        聘請師爺、幕僚,屬于前朝陋習,因為很多官員初來乍到,壓根不懂政務,就會聘請師爺出主意。

        紹興師爺就是這么出名的,現在的大明福建巡撫鄔思道,曾經就是紹興師爺出身。

        朱怡炅專門做出此等修改,既是厭惡官員招募師爺,也是防止師爺這種不屬于官府的系統將官府的權力架空。

        而今大明地方官員缺額嚴重,尤以江西、兩湖最甚,很多地方都是縣令被抓,縣丞先頂上,沒有縣丞,那就主簿頂上。

        這二百進士,百分百都是要外放地方,也就一甲特殊,要被皇帝留在秘書閣近前聽用。

        嗯,也算是一甲特殊優待。

        “散朝!”

        朱怡炅起駕回宮,殿下群臣連忙恭送皇帝。

        新科進士們則在鴻臚寺卿薛應成引領下,退出奉天殿。

        他們接下來要隨著傘蓋儀仗隊原路回返,走紫禁城正門出皇城。

        當踏上那條皇城御道,所有人都又是一陣心頭激動。

        不算太長的御道,便連狀元陳弘謀都是慢慢在走。

        負責前面引路的薛應成也沒去催促,反而頗有些艷羨。這可是皇城御道,別說這些新科進士,很多官員甚至一輩子走不了一次。

        別看薛應成也在走,但他是按規矩在前面儀仗隊引路的。

        說難聽點,他現在都不算人,就是個引路工具人,跟那些撐著傘蓋的儀仗隊一樣。

        從正陽門出宮,宮門外早已準備好了三匹寶馬,都是御馬場牽來來的上好馬爾瓦爾馬。

        分別由應天府尹,上元、江寧兩位縣令牽著,也就這一次新科進士能讓這三位牽馬。

        應天府尹笑道:“狀元郎,請吧!”

        陳弘謀拱手道:“有勞府尹大人!”

        陳弘謀、劉統勛、高登舉三人依次上馬,剩下的新科進士,就沒有騎馬待遇了,只能步行。

        畢竟全國前三和后面那些待遇肯定是不一樣的。

        “新科狀元陳弘謀出宮門嘍!”

        剛上馬,還沒開始走,就有小吏提前跑出去呼喊,也算是通告全城百姓。

        陳弘謀身穿狀元袍,皇城儀仗隊開路,應天府尹牽馬,街道兩旁是南京駐軍在維持秩序,防止百姓太熱情,誤傷了新科進士。

        萬眾矚目下,陳弘謀修習理學帶來的沉穩心性,此刻也是有些受不住。

        劉統勛雖不是狀元,此刻也是感到有些飄飄然,情難自禁的念出:“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查了下,大明會典,傳臚唱名是鴻臚寺卿的活,可也有說是內閣首輔的權力……


  (https://www.dzxsw.cc/book/35341444/13688516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