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滿清撤兵
第415章 滿清撤兵
蒙古的科爾沁部請降,這算是意外之喜了!
明軍這支龍騎兵只是先頭部隊,并未遠離主力部隊太遠,楊恭、于可成兩部軍馬早就會合,這時一同在下倉店鎮接待鄂勒濟圖。
雙方都只帶了數騎,不過明軍騎兵有火銃,還從擲彈兵手里要來了手雷錘。
鄂勒濟圖很干脆,見到楊恭、于可成當面,便立即下馬跪地,磕頭拜下:“哲里木盟科爾沁部圖什業圖(土謝圖)親王鄂勒濟圖,叩見大明天朝將軍!”
楊恭全然不見往昔的狠辣粗鄙:“親王殿下快快請起!”
說罷,直接親手扶起鄂勒濟圖,隨后關切問道:“親王殿下可是在滿清那邊受苦了?”
這不是廢話嗎?
且不提大明細作傳回的那些情報,滿清與蒙古間的齷齪,楊恭也不是完全不知道。
最重要的是,自古只聞蒙古有大汗,這親王算個什么東西?
鄂勒濟圖果然說道:“我祖上曾跟隨林丹汗征戰滿清,那時便是科爾沁嗣部長,后來被迫降于滿清。初時被封為圖什業圖(土謝圖)汗,但很快便降為濟農(副汗),之后又降為親王。還拆分我科爾沁六旗,大肆提拔親近他們滿洲的科爾沁部貴族!”
楊恭還未開口,一旁的于可成便罵道:“滿清韃子,果真背信棄義!”
什么背信棄義,無非就是利益二字。
從圖什業圖汗,到濟農,再到親王,并拆分六旗,提拔親信。
這幾乎等同于蒙古版推恩令!
科爾沁最初的確是跟著察哈爾混的,直到被努爾哈赤狠錘了一頓,科爾沁見勢不妙,這才選擇倒向滿清。
科爾沁嗣部長奧巴就此被封為圖什業圖汗,名正言順統領整個科爾沁部,徹底與林丹汗鬧翻?墒,等到奧巴死后,他的長子巴達禮繼位,皇太極迅速將他的汗位降為濟農。皇太極稱帝當年,又降為札薩克親王,并將科爾沁部拆分六旗,提拔他的兄弟叔伯們。
哲里木盟便是皇太極稱帝當年搞出來的,還合并了札賚特、杜爾伯特、郭爾羅斯三部四旗,每三年一度在哲里木舉行一次會盟。
無論從何種角度,都做的很過分,比當年漢武帝還狠。連鈍刀子割肉都算不上,直接就是一刀砍。
額勒濟圖投降明軍的消息,迅速傳回遵化,坐鎮遵化的胤禩、胤禵大為震動。
蘇珠克圖聞訊,當即找到布山:“我們也走吧!”
布山說道:“大汗,若是能陣前反戈一擊,助漢兵擊潰滿清,肯定能更受漢人皇帝待見!”
蘇珠克圖搖頭:“這樣風險太高,我們這次雖然沒有投降漢兵,卻也是臨陣脫逃,滿清不會信任我們。到了漢兵主將面前,莫要呼我大汗!
蘇珠克圖很果斷,當夜便什么輜重糧草都不帶,直接帶著本部察哈爾騎兵開溜,南下跑去歸附漢兵。
……
石門鎮大營。
“攝政王,南下與漢兵決戰吧!”羅卜藏衰布勸道。
他是滿珠習禮的后代,也是科爾沁左翼中旗達爾罕親王,哲里木盟盟長。
滿珠習禮當初可是跟著奧巴這位科爾沁大汗混的,后來靠著最先投靠滿清,又與皇太極結為姻親,海蘭珠、大玉兒都是他妹妹。
額勒濟圖會跑去歸附明軍,這家伙起碼得占一半功勞,剩下一半則在另外幾位科爾沁王公。
薩枯拉克也跟著說道:“是啊!攝政王,現在不與漢兵決戰,若是讓漢兵支持額勒濟圖、蘇珠克圖殺回草原,則漠南諸盟旗勢必要被這兩個叛王亂臣攪的天翻地覆。
薩枯拉克是布塔齊的后代,布塔齊本是奧巴的弟弟,結果這貨居然背叛兄長。從滿清手里獲封札薩克圖郡王,還從自己侄子手中強奪一旗,極大削弱了圖什業圖部的權力。
“攝政王,快出兵吧!”
“是啊!不可讓漢兵得逞,否則漠南不保,大清……”
不光是科爾沁各旗王公,你一言,我一語,就連昭烏達盟、哲里木盟其余各旗王公也跟著幫腔道。
滿清日薄西山,這是人都看得出來。
此前這些漠南蒙古王公,不過懾于滿清兵鋒,其實大多都打著出工不出力的想法,能打就打,不能打就撤。
可現在,不打不行了!
額勒濟圖投了漢兵,察哈爾部更是全族歸附,不把這倆弄死,他們就算想倒戈,也投不了漢兵。
因為額勒濟圖肯定得借著漢兵的力量,跑回哲里木奪權,察哈爾更是得跟昭烏達盟開戰。
誰讓察哈爾被壓得最慘,漠南蒙古里,就屬察哈爾的人口、草場最少。另一個時空,滿清甚至過兩年就要嘗試在察哈爾部的地盤建城,設立滿人都統去管他們。
胤禩被吵的頭疼,卻也沒有貿然出兵:“與漢兵決戰,事關重大,還需再議,都散了吧!”
“攝政王……”
眾人還想再勸。
胤禩強行驅散了這些蒙古王公,并讓他們各自下去安撫部眾,穩定軍心。
等到大帳里沒人了,胤禵說道:“八哥,雖然那些人各懷鬼胎,但的確不可在此僵持下去,否則糧草上我們就絕對撐不住的。”
<div class="contentadv"> 胤禩頹然無語,本以為這次入關能效仿太宗,不說在北直隸大獲全勝,那也起碼得重創漢兵。自己還年輕,正值壯年,完全可以與太宗一樣,慢慢把這大明給耗死。
結果卻是,自己一戰未打,就已經傷筋動骨,還有兩部蒙古隨從軍倒戈。
胤禩沉默許久,問道:“劉儒漢呢?”
胤禵搖頭:“不知道,沒有劉儒漢的消息,我們的斥候探馬也并未發現劉儒漢的軍隊。一般這種情況,這劉儒漢要么是被漢兵拖住,要么就是已經率部遠遁。”
胤禩有些猶豫不決,到底是沒有真正領兵打過仗的,戰略經驗嚴重不足。打漠北和朝鮮那次不算,這倆就是弟中弟,栓條狗都能打。
胤禵直接問道:“現在怎么辦?是打還是撤?”
胤禩左思右想,說道:“先派騎兵去找尋劉儒漢的蹤跡,若是他被漢兵拖在某處。那我們就主動出擊,兩軍合兵與漢兵主力發起決戰,就算打不贏,也得讓漢兵付出代價!
接下來幾日,胤禩中軍大營還在石門鎮不動,但卻不斷派出游騎充作斥候。只不過,這些斥候很快就發現根本探不出去,因為明軍也放出騎兵去截殺清軍的游騎探馬。
滿清騎兵很多,有不少都是騎馬步兵,還有索倫部、漠南蒙古騎兵。上萬騎兵殺向明軍龍騎兵,試圖包圍以后正面接戰。
“砰砰砰砰!”
明軍龍騎兵卻完全不按套路出牌,端著燧發槍就是一頓排槍,打完就跑。
為了速度,也不下馬換彈瞄準,就直接在馬背上,邊跑邊打。準頭別提了,反正唬人是真唬人,而且總會有一兩個幸運兒中槍。
“砰砰砰砰!”
又是排槍一響,距離最近的滿清騎兵倒下數十騎,命中率還不到十分之一。
打完就跑。
接連數日下來,滿清騎兵傷亡直接超過一千,而明軍龍騎兵……傷亡不過百余人。
因為滿清騎兵完全跟不上明軍龍騎兵,明軍龍騎兵的著甲面太少,只配備胸甲,其余部分都是沒有盔甲保護。
滿清騎兵就這么被明軍龍騎兵完全遛狗了。
胤禩哪怕當初撤離北京前,先跟明軍打一仗,那也能知道明軍不要臉的龍騎兵打法。就算不去效仿,至少也要想辦法反制。
哪像現在,火銃全部在步兵,騎兵只能騎射,甚至多數都拉不動強弓。火銃還是早被明軍淘汰的火繩槍,燧發槍那是想都不用想。
這要還能打贏,那純粹就是老天賞飯吃了。
額勒濟圖已經完全被打懵。
什么情況?
騎兵戰還能這么玩?
額勒濟圖本以為自己投誠歸附以后,還得跟著漢兵一起打仗,卻不想啥都不用干,只要配合收縮包圍圈,基本都是帶著本部騎兵來回跑來跑去。
然后就這么看著漢軍騎兵,用不過萬人的兵力,就將幾萬滿清騎兵給堵死在了遵化,寸步難行。
蘇珠克圖更是早就麻木,他感覺自己來不來都一樣。在滿清那邊隨軍,他的察哈爾部騎兵就是劃水的,到了漢兵這邊,還是在劃水。
那特么不是白投漢兵了嗎?
騎兵戰持續好幾天,雖然打的你來我往,但實際傷亡也就不到三千。明軍傷亡終于突破四百多人,總有那么幾支騎兵,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被清軍給咬住尾巴。
胤禩被惡心壞了,他的騎兵完全被堵在遵化,殺不出去。
不是他吝惜傷亡,而是明軍壓根不跟他近距離接戰。
滿清騎兵只要沖鋒,明軍龍騎兵就后撤,完全不給任何決戰機會。
胤禵實在受不了:“不行,不能再這么打下去,漢兵就是想與我們拖延時間,消耗我們的糧草!
胤禩沉默良久:“撤吧!”
“……”
胤禵沒有開口反駁,此前他便跟胤禩商議過,明軍敢如此肆無忌憚聚兵與他們開戰,那劉儒漢估摸著不是跑了就是完蛋了。
嗯,也有可能是完全掀不起風浪,結果不影響。
劉儒漢當初寫信威脅,滿清不出兵,他便不出兵,F在換作胤禩也一樣,劉儒漢既然不行了,那他還留在北直隸干嘛?
等著被明軍包成餃子,夾在中間打?
清代的哲里木盟,當時常有四部十旗共組一盟之說。
四部是指以科爾沁部為首的科爾沁、札賚特、杜爾伯特、郭爾羅斯這四個蒙古部落
十旗包括科爾沁部左右翼共六旗、札賚特部和杜爾伯特部各一旗、郭爾羅斯部前后二旗。
1644年,科爾沁部被分為左、右兩翼,各有前、中、后三旗,共六旗。
其中由土謝圖親王掌右翼,科爾沁右翼中、前、后三旗后來又別稱為土謝圖王旗、札薩克圖王旗和鎮國公旗,并附上杜爾伯特部和札賚特部各一旗。由達爾漢親王掌左翼,科爾沁左翼中、前、后三旗后來又別稱為達爾漢王旗、冰圖王旗和博多勒噶臺王旗,并附上郭爾羅斯部前、后二旗,這樣四部十旗組成一盟,會盟地點定在今興安盟科右中旗西哲里木之地,因此定名為哲里木盟。
(https://www.dzxsw.cc/book/35341444/13688514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