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緬北
第482章 緬北
英國使節恭敬退下,朱怡炅繼續批閱奏章。
隨機抽出一份,是來自戶部的報事奏,主要在匯報全國的賦稅明細。
這也是朱怡炅現在的習慣,隨機批奏章至少可以有效避免大臣們在奏章次序上亂搞小動作。
據戶部統計,去年至今,全國賦稅財政已趨于平穩。而且海關貿易、商業稅收等也在逐年增長,田賦所占比重雖然還是不小,但已經沒有一開始的壓倒性優勢。
這倒是個好消息,田賦雖然重要,但要是占得比重太大,就容易壓的其它行業喘不過氣來,也不利于大明工業化。
只有工業革命,才能快速跟上大航海和世界殖民浪潮,要不然生產力得不到提升,就算占領了那些海外土地,也沒辦法消化。
朱怡炅微微點頭,提筆朱批:“閱。”
就批復一個字,說多了臣子反而容易多想。
批完這封,又抽出一封。
連續批閱半個時辰,大多都是來自各省、各部院的報事奏。雖然沒什么好消息,但同樣也沒啥壞消息。
隨著大明新朝收復漢地,這兩年的年景不說有多好,卻也沒當初起兵時候那么糟糕了。至少不會動不動就發大旱,亦或是六月飛雪、太湖結冰什么的。
再加上朝廷始終堅定不移的推行新政改革、鹽法新制,遏制地主豪強,見到有人多的豪強就強制拆分。
哪怕有些地方官吏在此期間漸生腐敗,但整體上影響并不太大。尤其都察院不久前才來過一波全國清查,各地官紛紛夾起尾巴做人,吏治迅速清明了不少。
如此好年景、好環境下,各省人口近幾年簡直是在呈現一種井噴式增長,朝廷的鼓勵生育政策,宣發與否壓根不重要。
日子好過了,老百姓自己就愿意多生孩子了,甚至也開始愿意生女兒了,因為有足夠的糧食可以養育難以承擔勞動力的女性人口。
朱怡炅一連批了半個時辰的“閱”,雖然批的腰酸背痛,但心情卻是極好。
一旁,隨侍老太監見皇帝停下休息,連忙對著遠遠侍立的宮女揮手,兩名年輕宮女連忙跑上來給皇帝捏肩按摩。
前殿朝堂制度森嚴,不僅隨侍宮女就兩人,而且平時還得距離三米開外,就連老太監也不例外。
享受了片刻的美人捏肩,那少女的柔嫩小手倒是讓朱怡炅難得放松稍許。
休息了片刻,抬頭一看鐘表,時辰還早,朱怡炅提筆繼續批閱奏章。
剛抽出一封,打開沒看幾眼,朱怡炅便皺起了眉頭。
云南巡撫上奏:“緬甸東吁國王達寧格內遣使云南昆明,請求歸附大明新朝,并求賜國王金印。”
緬甸主動來認中國爸爸,這似乎是好事,但很快緬甸境內的清邁王翁坎也跟著派了使者入貢,并請求內附中國。
接著,木邦、孟養、孟密三大土司,聞訊也都相繼派遣使節,悄悄跑來昆明朝貢,并求賜宣慰使司印。
好家伙,緬甸這是五等分了?
東吁王、清邁王、木邦、孟養、孟密,五個全跑來云南朝貢,還都請求內附為中國藩屬。
云南巡撫已經被混的頭昏眼花,只能連忙上奏皇帝,請求定奪。
緬甸如此上趕著來朝貢中國,這并非大明中國的面子足夠大,而是在于如今的緬甸已至王朝末年。
<div class="contentadv"> 早在幾十年前,緬甸的東吁王朝就不行了,不僅王室內斗不休,致使國力大幅衰退,甚至被迫放棄對外擴張,采取內部收縮。
木邦、孟養、孟密在前明便是中國故地,只不過晚明被緬甸東吁王朝趁機吞并,還殺戮了不少當地土司土人。
木邦、孟養、孟密與緬甸的東吁王朝基本是有著血海深仇的,東吁王朝強盛時他們不敢妄動,現在衰弱了,只是悄悄跑來內附中國,還是沒有問題的。
歷史上,木邦土司就有過這種想法,只可惜事情提前敗露,而且清朝對此態度并不熱衷,木邦土司為了自保,所幸只能放棄。
到后來的清緬戰爭期間,清軍也曾一度收復過木邦、孟養、孟密這些土司轄區,但乾隆也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錯了,直接大手一揮就全賞賜給了緬甸,只換來緬甸一個虛無縹緲的臣服朝貢。
木邦、孟養不說,孟密那可是云南最大的玉石產區,就這么直接白送給了緬甸。
不愧是“乾隆盛世”,果然不差錢!
當然,不屬于自己的終歸不屬于自己。這些被緬甸吞進去的中國土地,后面一個不剩全成了緬北軍閥,木邦就是后世緬北軍閥撣邦(傣族)。
現如今,木邦、孟養、孟密都還在緬甸手里,內附的奏章也是絕口不提歸還領土的事,就這居然還有臉過來內附,還想求賜緬甸國王金印。
不過,朱怡炅作為大明皇帝,也很快看出來,這緬甸的東吁王朝怕是已經快到窮途末路了。
因為另一個請求內附的清邁王翁坎可是緬甸叛軍,而且是叛到了東吁王朝都鎮壓不了的程度。
歷史上,正是看到東吁王朝連個清邁叛軍都打不過,無論緬甸國內的二等公民孟人,還是隔壁的鄰國曼尼普爾,全都跳出來作妖了。
曼尼普爾最抽象,先是試探性攻擊了緬甸,然后緬甸王摩訶陀摩耶娑底波帝大怒,派遣遠征軍去攻打曼尼普爾。
不出意外,打輸了。
之后又派遠征軍……又打輸了。
這下,曼尼普爾發現緬甸菜的像條狗,所幸也不客氣了,直接出兵,侵略緬甸領土,一路上屢戰屢勝,勢如破竹,差點連都城都打下來了。
南邊的孟族人同樣見到東吁王朝那么拉胯,所幸也殺掉總督,趁機復國。
對了,這位緬王摩訶陀摩耶娑底波帝就是現在的緬王達寧格內的兒子,也是緬甸東吁王朝的末代國王。
可以說,這位清邁王原本應該是槍打出頭鳥,結果東吁王朝太菜了,完全打不過,所以短短幾十年,內部叛亂四起,外部也是敵國不斷入侵。
怎么感覺這個劇本跟我大清有點像?
朱怡炅想了想,提筆批復:“閱。著令禮部立即刻制清邁王金印,木邦、孟養、孟密宣慰使印,并派遣冊封使節前往冊封。何向明提調為云貴軍都督,節制云貴二省軍馬,云南土司部也盡歸調度,云南巡撫務必全力配合。今年暫不必動兵,但兩年之內,朕要看到木邦、孟養、孟密歸于大明。”
南洋的舊港宣慰司才剛定下,朱怡炅又打算對緬甸動手了。
當然,這也算不得窮兵黷武,舊港宣慰司那邊出動海軍就行了,而且也不是孤軍作戰,還有英國人能夠幫忙,再加上土著仆從軍。
到時還得趁機冊封幾個藩屬國,鞏固舊港宣慰司的統治。
至于征討緬甸,這事不急,而且正好也利用一下云南那里的土司諸部。
好忙
(https://www.dzxsw.cc/book/35341444/13680020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