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暹羅使節
第521章 暹羅使節
從蒸汽機問世,到蒸汽棉紡紗機誕生,再到第一次工業革命,本就是必然結果。
只不過,雖然大明這邊已經集齊工業革命兩要素,但要想真正實現工業化,解放生產力,也不是這么一蹴而就的。
英國可以,在于其國土面積狹小,人口也少,而且還孤懸海島。就算如此,工業革命開始,英國國內也是經歷了好一番動亂陣痛。而中國地員遼闊,人口、民族繁雜,從國內到外藩情勢復雜,英國那一套在中國很明顯玩不轉,只能慢慢來。
至少在大明把那些外藩屬國全部打服,或者滅國吞并之前,只能如此。不過沒關系,大明已經遙遙領先三十年,時間上完全充裕。
南京,紫禁城。
朱怡炅今日正在接見暹羅使節團。
年輕的波隆摩閣,帶著使節團下跪叩拜:“暹羅屬國使節波隆摩閣,拜見大明天朝皇帝陛下!”
朱怡炅面露微笑:“平身。”
“謝陛下!”波隆摩閣小心翼翼起身。
朱怡炅又說:“來人,賜座。”
波隆摩閣心中欣喜,也差不多摸清了中國皇帝的態度,看來自己此番來朝任務,有很大可能是能夠成功的了。
如今的暹羅國各種意義上都挺慘的,不僅國土被隔壁的緬甸國蠶食侵吞,還前后遭到緬甸滅國數次。而且,這還不算完,自從中興之主那萊王病逝以后,后面的暹羅王那是一個比一個奇葩。
從前任的“虎王”帕昭素開始,這家伙的稱號并非是在稱贊他的勇猛,反而是在說的他的統治就如同老虎一樣,殘暴酷烈,執政期間愣是折騰的暹羅國內民怨沸騰。
而他的長子帕昭泰沙繼位后,也絲毫沒有吸取父親殘暴不仁的教訓,反而變本加厲,還窮兵黷武的卷入真臘國王位戰爭。致使暹羅國力空耗嚴重,不僅埋下了未來被緬甸滅國的禍根,而且到頭來也沒能得到什么實質性的好處,連領土都沒多一寸。
就連這次,暹羅使節團名義上是來朝覲中國,實則卻是來與中國商討,兩國合兵伐緬的事宜。
泰沙王近兩年來,越發感到自己的身體狀況不行,就連每頓吃飯也都吃不下去多少。所以,當有中國使節前來冊封,并且還邀請共商合兵伐緬,這家伙想也不想,便直接同意了。
畢竟,能夠在位期間,收復被緬甸割占的失地,甚至滅亡緬甸國,是每個暹羅王的畢生夙愿。
不僅如此,此番來朝的使節波隆摩閣,還是那位泰沙王的親弟弟,也是現任暹羅副王(王子)。泰沙王之所以派遣弟弟來,一方面是來討好中國,另一方面也是趁著弟弟出使中國,好清洗和兼并親近弟弟的國內勢力,為兒子未來登基鋪路。
波隆摩閣對此毫不在意,他的那位侄子從來就不被他放在眼里,甚至連帶兄長和父親,在他眼里也都是傻叉,好好的國家愣是被這兩個傻叉給禍害成這樣。
波隆摩閣說道:“陛下,那緬甸國與我暹羅同為中國屬國,不僅私下吞并中國領土。如今被陛下查明,卻還不思悔改,反而還對這些領土貴族們,擅自發動戰爭。”
朱怡炅做出憤怒樣子:“居然如此,緬甸屬國真是膽大包天!”
波隆摩閣說道:“我暹羅國對此也十分憤慨,只要皇帝陛下下旨出兵伐緬,暹羅雖國小民窮,但也愿發兵十萬,與中國南北夾擊,滅亡緬甸。”
朱怡炅一臉贊賞:“暹羅能有此心,朕心甚慰。”
波隆摩閣做戲也知道做全套,當即起身匍匐跪拜:“暹羅國既為大明中國之屬國,理當忠于大明中國皇帝陛下!”
朱怡炅點頭:“呵呵,你很不錯。朕記得暹羅也被緬甸侵占了一些國土,那些國土本為暹羅失地,理應歸還。”
<div class="contentadv"> 這算是給個甜棗了,不能真的白讓人家出兵。
而且暹羅與中國長期存在糧食貿易,屆時將緬甸肢解,中國雖然不能將緬甸全部吞下。但沿海設立軍港駐軍,搞駐緬明軍還是必要的,這樣的話,糧食就得暹羅解決,參照朝鮮例。
波隆摩閣心頭大石落定,再次叩拜:“多謝陛下!”
作為暹羅使節,成功將暹羅失地收回,還得到了中國皇帝贊賞。這等到回國以后,立刻就能變為巨大的政治聲望,與被兄長清洗的那些勢力相比。只要這些聲望在手,他短時間就能再度聚攏一批新的人馬班底。
這沒什么好奇怪的,換你在古代做官,一面是常年多病,命不久矣的老皇帝,一面是年幼無知的太子,然后還有另外一位年富力強,渴望皇位的直系親王。
并且,這位老皇帝的政治能力堪稱昏君,親王又是頗為賢明,換你,伱支持誰?
尤其還有個中國皇帝的贊賞,這就更是一筆壓倒性的籌碼。
可以說,等到波隆摩閣回國,暹羅國內必定要爆發政治內斗,而且大概率是波隆摩閣獲勝。這也是朱怡炅的目的,直接扶持一位新的暹羅王,原來的暹羅王太過好戰,不符合大明在東南亞的利益。
朱怡炅又提醒道:“真臘如今是大明屬國,河仙鎮也是大明海外藩府,暹羅不可再對其私行兵事,更不可控其國政。”
波隆摩閣沒有意見,他本來就覺得暹羅不應該卷入真臘的戰爭泥潭。
朱怡炅還不知道,就算沒有他的政治支持,波隆摩閣最后也還是擊敗了自己的侄子,奪得了暹羅王位。而且其在位期間,也是一改父兄的殘暴統治,對內加強中央集權,對外消弭戰事,對底層民眾也更加溫和,讓暹羅一度呈現中興之象。
這位未來暹羅明君,還是個佛教信徒,其在位期間,小乘佛教在暹羅達到極盛。
波隆摩閣恭敬退下,朱怡炅想了想,又給內閣、樞密院去旨,讓他們加強對緬北邊境的監控,并且多多派遣細作,打探軍情。
征緬戰爭,或許用不著等好幾年,可能明年就得打響了。
不是計劃趕不上變化,而是緬甸東吁王朝的腐爛速度,遠遠超過了大明朝廷的預期。
自從大明冊封孟養、木邦、孟密、清邁王等土司叛軍,那位東吁王便被徹底激怒。
然后……這家伙就想了個餿主意,直接來了個南北分兵。
南邊兵分兩路,進兵清邁和白古城,北邊同樣三路出兵,討伐緬北諸土司。
沒有任何意外,完全打不過,也不能說打不過,而是完全滅不掉。
戰爭打了大半年,緬北土司不去說,清邁、白古城的叛軍反而是越打越多,甚至還冒出了好幾股新的叛軍。
現在的緬甸,已然有著一股烽煙四起的味道,孟人、撣人紛紛揭竿而起,還有不少緬族、緬化漢人地主野心家,也都趁機跟著造起了反。
就連鄰居的小國曼尼普爾,也開始蠢蠢欲動,意圖從中能趁機分一杯羹。
可以說,中國如果不去管,不出十年,東吁王朝就會被此起彼伏的造反,而徹底耗盡,直至滅亡。
(https://www.dzxsw.cc/book/35341444/13636299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