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 第576章 朝鮮亂局

第576章 朝鮮亂局


第576章  朝鮮亂局

        建武十二年的開春之際,朱怡炅有了第一個異國皇妃。

        朝鮮王李昑當初送來的那名宗女公主,在后宮教養幾年,今年趁著過年,總算是被皇帝收了。

        主要老是不收也不是辦法,李昑還以為是大明皇帝陛下不喜歡,年年都在往南京送朝鮮宗女,就連內閣也隔三岔五,旁敲側擊的在奏章里勸諫皇帝,應該以國事為重。

        不知什么時間開始,朱怡炅的后宮,就已經成了國事的一部分。

        這位朝鮮妃子相比皇帝后宮而言,并不算什么天姿國色,但勝在年輕活力。而且幾年后宮教養下來,也已經學會漢語漢字,日常交流起來也不會有甚阻礙。

        皇帝納妃,這么一晚上折騰下來,朱怡炅完敗,最后只能扶腰討饒。

        翌日。

        難得休息一日的皇帝,重新回歸日常辦公。

        沒批幾封奏章,便看到樂浪巡撫與平壤知府的聯名上疏。

        當年被皇帝隨手一子閑棋,放在平壤做知府的朝鮮進士樸政,儼然已是將自己徹底“漢化”成了大明朝鮮人。

        其與樂浪巡撫這次聯名上疏,竟是在奏請朝廷出兵,南下收復“漢四郡”。

        漢四郡的轄地可就太大了,甚至都越過了后世的三八線,僅余南方半隅之地,這里也是朝鮮兩班大臣真正根基所在。

        平壤知府樸政明顯是有專門研究過,可能還揣度了朝廷對于朝鮮的心思。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在于,朝鮮爆發了內亂!

        樞密院那邊暫時還未收到消息,不過應該也快了。

        朝鮮內亂的起因非常抽象,那位在明軍幫助下登上王位的朝鮮王李昑,為了鞏固自己的王權,也宣示自己王位的正統性,采取了與歷史上相同,甚至更為激進的政治舉措。

        李昑先是以消弭黨爭禍患為由,在國內積極采取肅宗時期便提出的蕩平政策。何為蕩平,即《尚書·洪范》:“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黨無偏,王道平平。”

        但這都是屁話,聽聽就好。

        無論歷史上,還是現在朝鮮,蕩平政策都是王權干涉下到來的新一輪黨爭。只不過歷史上在王權干涉下,朝鮮黨爭趨于平緩,而且“唯才是用”也為其他黨爭失敗的朝鮮士紳,提供了重新入朝的機會。

        要是利用的好的話,就能依靠朝野黨爭,一定程度上來加強王權。

        可問題在于,這個時空的朝鮮,無論政局國情,甚至版圖都與另一時空完全不同。

        如此還是不管不顧,采取蕩平政策,甚至一上來就是更為激進的“大蕩平”論,反而讓不少被斗敗的朝鮮士紳,兩班大臣重回朝堂。

        于是乎,朝鮮的政局變得空前混亂,原本還只是老論、少論在黨爭互斗,現在又加了南人、北人,甚至原來的老論、少論中還有絲分裂出了蕩平緩論與蕩平峻論(老論還分出了南黨、北黨、東黨……不知如何評價)。

        朝鮮政局變得一團亂麻,李昑這個始作俑者很快便無從下手,只能先著手改革民政。

        然后……他就廢除了肅宗朝鮮的戶布、口錢、結布等稅制法案,改為效仿大明新朝的攤丁入畝。

        這作業抄的,朱怡炅都不知道該怎么評價。

        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可不是簡簡單單就能隨便亂學的。

        歷史上的雍正搞攤丁入畝,也只能根據實際情況,在部分府縣試點。而且實際上只是增加了朝廷的財政收入,不僅沒有減輕百姓身上的負擔,反而還更加重了苛捐雜稅。

        所以,也別吹噓什么雍正是好皇帝了,他唯一的貢獻就是讓清廷的國庫賺到了錢。

        <div  class="contentadv">        嗯,僅此而已。

        大明新朝的攤丁入畝所以沒出大問題,就在于實行之初地盤太小,所以很快發現了問題的嚴重性,并做出了政策補充。包括但不限于對地主的佃租進行直接限制,防止地主士紳將矛盾和損失,轉嫁給底層百姓,從而維護攤丁入畝的正常推行。

        這也是在于大明新朝剛剛立國,作為開國皇帝,朱怡炅有著無與倫比的權威,想干嘛便干嘛。

        朝鮮就這么硬抄,全然沒有任何補充政策,結果自然可想而知,朝鮮的兩班貴族也不會允許李昑就這么攫他們的根基。

        于是乎,在“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的新政改革下,朝鮮國庫的財政收入沒有先增加,倒是底層的百姓終于忍無可忍,起兵造反了。

        原本朝鮮百姓就承受著官府的橫征暴斂和苛捐雜稅,這其實也并不能全怪朝鮮的官府與朝廷。

        因為大明在平壤的駐軍,天天都在找朝鮮索要軍糧。明明這些駐軍早已不在朝鮮駐扎,而是作為樂浪省的駐軍。但朝鮮王李昑和樸文秀為首的兩班大臣,卻不敢不給。

        而且明軍也不是白拿,都是給銀子買糧的,雖然這些銀錢都是從朝鮮的礦山開采,大明只是在礦山建立了鑄錢廠。新鑄出來的銀子銅錢,當天就被運到了漢城,作為明軍的買糧之資。

        朝鮮官府為大明爸爸征集軍糧,也不可能完全白干,肯定得從中抽取一些辛苦費。

        如此一來二去,層層盤剝之下,那攤派到底層百姓頭上,早就是一筆天文數字。

        不得不說,從這一點來看,朝鮮倒真與前明末年的官場,頗為類似。

        至于這樣會不會餓死百姓,只是少吃幾頓飯而已,餓死的都是體質差的,何必顧忌?

        而且百姓餓死了,那土地也就荒蕪出來,正好可以讓他們去圈占兼并,擴大家業。

        后面的事情就簡單多了,就在去年年末,大明新拓了嶺北府,所以為了加快打通黑龍江都司的驛站水路,就往朝鮮多買了一些糧食作為軍需儲備。

        被盤剝過度的朝鮮百姓,先是淪為饑民,沖擊州城要飯,然后被州城的朝鮮官兵強行驅趕鎮壓。

        那些州城的大官貴族,一粒糧食都不舍得賑濟。

        在遭到了官兵驅趕鎮壓后,饑民們不僅沒有潰亂,反而從中冒出了一個名叫金煥的青年,帶著上千饑民就這么揭竿而起了。

        “種田吃飯,殺進漢城!”

        這是饑民起義軍的口號,很樸實無華,吃飯在前,殺進漢城在后。

        而那些最開始鎮壓饑民的朝鮮官員,對此反而視若無睹,就這么坐視饑民南下流竄。

        等樂浪省得到消息,這些饑民起義軍已經與朝鮮官兵打過幾場了,而且還是互有勝負。

        事實上,樸政這邊剛往南京上疏,朝鮮王李昑便也派人兵分兩路,一路前往平壤搬救兵,還有一路則直接去南京,跟大明爸爸求救。

        朱怡炅看到的奏章,其實已經有些消息滯后。

        看著奏章思忖片刻,朱怡炅說道:“傳詔內閣、樞密院,即刻前來殿中議事。”

        ……算了,就這樣吧,感覺好困


  (https://www.dzxsw.cc/book/35341444/13600591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