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 第622章 朝覲

第622章 朝覲


第622章  朝覲

        征緬戰爭就這么打完了,東吁王朝提前了三十年覆滅。

        大明在緬甸占去一大片土地,傣人、孟人全都在緬甸翻身復國。

        今年的陽春三月,此前始終獨立于真臘(柬埔寨)的河仙鎮總兵鄚玖,遣獨子鄚天錫(賜)跟隨徐以升的回返船隊,前往南京朝覲大明皇帝。

        中國先是徹底吞并安南,緊接又對緬甸大舉動兵,長期處在中南半島夾縫中的河仙鎮鄚玖顯然是看清了形勢。

        除開早已歸附的河仙鎮,新建立的傣國、孟國,還有暹羅、真臘、老撾宣慰使也全都派遣了使節團隨同入覲。

        船隊于廣州港停泊補給,廣州城內的鴻臚寺官員聽聞有外藩使節到來,連忙帶著衙門屬吏跑到港口接引。

        接下來這些外藩使節就與徐以升沒有關系了,他們會由廣州鴻臚寺官衙專職負責接待,并且送船去往南京朝覲大明皇帝。

        廣州城里鴻臚寺的臨時接待館,早在兩天前就已經接引過一批南洋來的外藩使節團,其中有兩個還是今年才來中國朝覲的“新人”,分別是文萊蘇丹國與蘇祿蘇丹國的官方使節團。

        這兩國從明末以來,便長期受到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等歐洲殖民者輪番欺壓控制,早就忍受不了,如今見到大明中國在南洋外海的勢力愈發強勢。

        尤其是大明呂宋總督,近兩年下來與西班牙宿務總督數次爆發利益和領土沖突,要不是西班牙總督明白自己兵力不足,而且美洲的大帆船貿易要仰仗中國人,早就打起來了。

        現在的文萊蘇丹國與后世的彈丸小國“文萊”雖然同出一系,但彼時的文萊卻是要遠比后世強大的多,甚至一度還曾稱霸過婆羅洲(加里曼丹島)。

        不過緊接著,歐洲殖民者就來了,再加上蘇祿蘇丹這個鄰居的壓力,文萊逐漸衰落,但即便到了現在,也還保有大部分領土,倒不至于像后世那么小。

        文萊蘇丹、蘇祿蘇丹為了擺脫西班牙人與荷蘭人的控制,居然難得彼此放下成見,聯手派遣使節團,突破西班牙與荷蘭人的封鎖,前往南京請求中國皇帝的冊封。

        雖然還在廣州的接待館,但這些朝覲使節團被允許在城中游覽觀光,只是必須有鴻臚寺的官員陪同。

        鄚天錫跟隨一眾使節團行走于廣州街市,此時已近傍晚,街市商坊都點起燈火。沿街的攤販商鋪不減反增,大街上到處都是販夫走卒的叫賣聲,還有逐漸增多的人流量。

        鄚天錫直接被滿街的燈火晃得心中振奮:“這么多燈火,這得耗費多少資財。天朝大明的廣州城,果然繁榮富庶,遠非我河仙一隅之地可比啊!”

        這家伙雖是中越混血,但受父親鄚玖影響很深,始終自認是中國人,繼位河仙鎮以后也是大力推行漢家文化。并且出資擴建河仙的漢人僑民聚居區,還不惜花費重金,延請海外的漢人先生在河仙鎮定居教書。

        只可惜,如此喜好漢學的海外“漢民”諸侯,卻沒有學到自家父親自夾縫中左右逢源的圓滑世故,看不清中南半島的國際形勢,貿然卷入真臘國的王位戰爭,最終兵敗喪地逃入暹羅,之后受到那位同樣漢人的暹羅大帝猜忌而死。

        “這就是大明天朝的廣州城,竟如此繁華。”

        “這該不會就是天朝最繁華的城市了吧?比我國蘇丹的王都還要繁榮,這里的百姓居民也很多,而且大晚上也能點著燈火在這里做生意。”

        “廣州不是中國最繁華的,這里只是中國的一個開埠港口。中國最繁華的城市,是北面沿江的南京城,也是我大明中國的都城。”

        “……”

        各國使節紛紛被廣州城的繁榮所震撼,尤其是夜晚居然還能點起燈火繼續做生意,這在許多國家幾乎無法想象。

        就連歐洲霸主法國人,也幾乎不存在這種情況,最多就是國王會拉著貴族們,大晚上點幾百根蠟燭開舞會,但這只是國王與貴族的專利。

        普通法國民眾,就算豪富商人,也很難有這種待遇。

        那名負責陪同觀光的鴻臚寺官員倒是不厭其煩,對這些使節一一進行講解,講解之余還隱隱有種自豪感。

        事實上,這種大晚上點燈做生意,目前還是屬于廣州城這些沿海開埠港口城市的專利。

        因為朝廷在沿海地區開埠,廣州原本就有著雄厚的海貿基本盤,自然迅速發展崛起。

        海貿發展一起來,自然也就帶動廣州的城市商業飛速發展,夜市這種特殊商業模式應運而生。

        雖然廣州城還存在宵禁,但夜市的大趨勢是擋不住的,廣州官員們也需要這個作為政績,百姓、商賈同樣需要夜市來賺錢。

        只是對于基層干活的吏員來說,他們的工作負擔變重了,原來宵禁以后基本就可以什么也不管了。現在夜市一開,不僅治安壓力變大,最重要的還在于要開夜市,不可避免需要大量的燈火燃料。

        在滿城都是木頭房子的前提下,稍一不注意,就可以失火走水。

        由于夜市的出現,廣州官府甚至專門設立了一支消防部隊“水龍隊”,凡是參與夜市經營的商鋪攤販必須繳納“走水稅”。

        而且,廣州這邊經過不斷調整,最終也確立了夜市的大概區域范圍,不能隨便任由商販亂擺攤。

        如此下來,才算是將廣州的夜市規范化,這也迅速在沿海其它開埠城市推廣。

        就按照目前的海貿商業發展速度,夜市也在逐漸往內地延伸,主要都是以那些商業大城市為基礎,向周圍府縣不斷輻射延伸。

        鄚天錫跟隨帶隊的鴻臚寺官員,就這么與一群外藩使節于夜市上閑逛,偶爾還會出錢買上一些特色小吃。

        大多都是重油重鹽的食物,因為這里依港口而生,所以每日從白天到黑夜,都會有客船入港。

        有船來了,就意味著有一堆水手苦力要在這里消費吃飯,對這些群體而言,還是重油重鹽的食物更能吸引他們的胃口。

        閑逛一晚上,各國使節全都大開眼界。

        只有一處地方沒去成,那里是廣州港的紅燈區,真正意義上的紅燈區,燈籠都用的紅色,非常晃眼,也極為惹人注意。

        鄚天錫會說漢話,對著引路的鴻臚寺官員詢問:“為何前面不能再去了?”

        那名鴻臚寺官員說道:“前面是花街柳巷。”

        說白了就是青樓楚館,而且還是經營皮肉生意的青樓楚館。

        大明新朝雖然禁止青樓搞皮肉生意,但這些港口青樓,他們做的皮肉生意,基本不涉及到本地人,全是從海外買回來的土著奴隸。

        嗯,也就是先前黃殿在南京見到的那些所謂“胡姬”。

        廣州官府私下里也知道這些事,對此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因為長年奔波海上,很多水手在港口一下船,第一時間想的就是吃肉喝酒找女人。

        完全在沿海港口禁絕青樓妓院可以是可以,但這些憋壞了的水手可能會鬧出亂子。

        <div  class="contentadv">        反正那些青樓都只是特定區域,并不會大白天明目張膽的做皮肉生意,用的也都是買來的海外奴隸和“胡女”,嚴格來說這屬于打擦邊球,但民不舉官不究。

        真正的漢家女子,就算生活再如何困苦,大不了就移民到別的城市,甚至海外領土也歡迎移民。

        在這些海外領土,包括離得最近的呂宋總督區,漢家女子也都是搶手貨。

        到了更遠的椰城總督區,就連生過孩子的漢女到了這里,同樣也能找到不錯的夫家。

        這里許多純正漢民,極為重視血統觀念,在這些人眼里,蠻夷就是蠻夷,便是生下了孩子,也錄籍了漢民,但終究比不了正兒八經的漢人血脈。

        就算那些漢土混血、漢化土著,同樣也對漢女頗為熱衷,渴求能通過迎娶漢女的方式,讓后代的漢人血統更純正一些。

        對了,不少沿海地區的富商豪族,也開始重新蓄起家奴了。

        不過蓄養的都是從海外買來的奴隸,官府也不好去管。這些奴隸來源很雜,甚至還有來自海外總督區,奴隸來源的大頭還是在東方鄰國,日本。

        許多沿海豪富很喜歡這些日本家奴,雖然長得是矮了些,但勝在忠心聽話,而且價錢上也不貴,只要給吃飽飯,讓干嘛就干嘛。

        日本“胡女”也成了不少沿海青樓的搶手貨,因為日本“胡女”長得與漢人最像,而且極為恭順聽話,懂得伺候人。

        翌日。

        鴻臚寺的官船還沒準備好,諸國使節又在廣州城中參觀起來,昨日只是簡單逛了一番夜市,今日卻是準備把廣州港的白市也好生體驗一番。

        相比起夜市的繁榮與燈火通明,廣州港的白市雖然沒那么多花樣,但也并不蕭條,反而人流量上還要更甚晚上。

        使節團隨著鴻臚寺官員,在廣州港逛了一個上午,也沒有將這里逛完。

        鄚天錫已經被這里深深震撼,不僅是因為廣州港的繁華與強盛,還在于這一路行來,他不止一次看到有富商趁著馬車經過。

        那些馬車本身如何貴重不提,但是拉車的馬居然全都是清一色戰馬。

        而且那些戰馬的平均肩高,鄚天錫見過自己父親從歐洲人手里買來的寶馬,差不多也就這個水平了。

        “那些馬車上都是什么人?天朝中國居然讓戰馬用來拉車?”鄚天錫對陪同的鴻臚寺官員問道。

        那名鴻臚寺官員只是一笑:“我大明圣天子英明神武,自數年前出兵收復漠南草原,這些北方駿馬貿易便已經開放了禁令。只要你有銀子,就可以從北方買來這些寶馬駿馬,甚至草原上的良駒戰馬也可以買來。”

        鄚天錫頓時更加吃驚,如此寶馬良駒,他父親當初也只從歐洲人手里弄到一匹,天朝的廣州人居然拿來拉車,這得花費多少銀子?

        使節團的隊伍里,文萊使節看著滿街行人,那些令人眼花繚亂的商鋪,對著蘇祿使節低聲說道:“中國強大,只是一座港口城市,就已經如此富庶,便是蘇丹的王都也比不上。我們此行必須獲得中國皇帝的冊封,只要有了中國皇帝的庇護,就不用害怕那些紅毛鬼了。”

        蘇祿使節點頭:“你說的沒錯,不僅如此,原來的奉表臣服或許還不保險。我們回國以后,還要勸說蘇丹,必須真心實意臣服中國皇帝。還有沙巴的那些中國人,也不能再欺壓他們和征收重稅了,我聽說中國皇帝非常討厭這樣的事。就連西班牙人與荷蘭人,當初也是因為欺壓殖民地的中國人,才被中國皇帝出兵征討。”

        文萊使節說道:“若是可以,或許能用沙巴地區,來換取中國皇帝的接納與好感,這絕對是一筆不錯的買賣。”

        蘇祿使節在認真考慮,因為把沙巴獻給大明,對蘇祿既有好處,也有壞處。

        沙巴地區在過去一百年時間里,長期都是蘇祿、文萊兩國爭奪焦點,兩國都認為這里屬于自己。

        大概七十年前,文萊蘇丹國爆發內戰,蘇祿蘇丹出兵協助文萊弭平內亂,作為回報,文萊蘇丹割讓沙巴地區北部與東部給蘇祿蘇丹。

        沙巴至此成為兩國共管的領土,但歸根結底,矛盾依舊存在。

        如今,若是文萊將自己管理的沙巴獻給大明,蘇祿蘇丹如何不好說,但文萊蘇丹絕對不虧。

        因為只要沙巴給了大明,那蘇祿蘇丹就再也沒辦法與文萊蘇丹開戰,文萊蘇丹也將沒有外患之憂,甚至還有機會重新稱霸婆羅洲。

        這很有可能,因為沙巴這里卡著兩國要沖,而且上面還有好幾萬漢民,就這還是在于大明開海以后,中國漢民愈來愈少往婆羅洲闖蕩。

        就算混不下去,也可以直接去呂宋,再不濟就去南洋椰城,誰跑去沙巴這里人生地不熟,還有許多獵頭族。

        大明接收沙巴地區,可以不費吹灰之力獲得一塊婆羅洲殖民地,而且管理上也不會有太大問題,這里的許多漢民都是會說閩南語和粵語的,最不濟也會說客家話,不用朝廷費力對這里進行漢化。

        蘇祿使節說道:“對了,我有聽那些中國商人說過,中國皇帝的屬國朝鮮,他們的‘蘇丹’將自己的女兒獻給了中國皇帝。我們也可以對此效仿,勸說我們的蘇丹,與中國皇帝聯姻,只要聯姻成功,我們與中國的關系也將更為緊密。”

        文萊使節一聽,也被打開了思路:“你說的很對,聯姻確實是個好辦法,待到此番出使回國,我們就得勸說我們的蘇丹,必須與中國皇帝聯姻。中國強大,只要與中國成為親國,那我們就不用再受那些紅毛鬼的威脅控制了。”

        文萊、蘇祿兩個南洋婆羅洲的外藩使節,就這么在隊伍里商量起了與中國皇帝聯姻,甚至還打算獻土臣服。

        而且借口也找好了,就直接當做聯姻嫁妝,這樣蘇丹的面子上也更好看。

        不得不說,這兩人確實是人才,也是在于沙巴地區的確在他們眼里就是爛地。

        雖然蘇丹都想爭奪,但在許多貴族眼里,沙巴那里沒多少兩國人口,反倒中國人很多,剩下全是土著獵頭族。

        為了這塊破地方打這么多年,而且只是單純蘇丹的霸業,這簡直有病。

        期間還發生了一些小插曲,葡萄牙使節團在廣州大街見到幾個“同鄉”,親切地與對方打招呼。

        結果,兩邊險些打起來,還好有鴻臚寺陪同官員勸阻。

        葡萄牙使節團對此很不理解,那些“同鄉”的確也都是葡萄牙人,但卻是澳門籍葡萄牙人。

        這些葡萄牙人很早就已經落籍在了澳門,并且開始學習中國漢化,隨著大明愈發強勢,這些澳門籍的葡萄牙人也逐漸真的將自己當成了中國人。

        這幾個在廣州大街的甚至還穿儒袍,戴冠巾,說的也是一口流利的廣州話。

        對這些從出生就在澳門,從未去過所謂葡萄牙的澳門葡萄牙人,葡萄牙對他們而言,就只是一個父輩,甚至爺爺輩口中的祖國而已。

        葡萄牙使節團這次來朝的原因,主要是因為英國人的知會。

        中國、英國已經正式結盟,兩個強大的國家要聯手瓜分印度,葡萄牙自然很著急,這里可是他們為數不多的遠東殖民地,自然得跑來問問中國皇帝,他們該怎么辦?


  (https://www.dzxsw.cc/book/35341444/13587191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